<http://udn.com/NEWS/OPINION/X1/3173200.shtml>
「跨越對立」被「台獨選項」土石流掩蓋
【2006/02/20 聯合報】 民意論壇 陸以正/退休外交官(台北市)
在紐約經歷了廿幾英寸的大風雪,返台後翻看報紙,連日來盡是國民黨在深綠色報紙刊載「台灣的務實道路」廣告引起的口水戰,大多數報紙對十三日馬英九在倫敦政經學院的演講卻未見完整報導。
朋友問我意見,我找來馬市長那篇題為「跨越對立」演講全文,讀後第一個感想是,今天台灣多數媒體為競食那塊日益萎縮的廣告大餅,沾染上國外多年前「只有壞新聞,才是新聞」的惡習。我們不但少有像紐約時報那樣以「留下紀錄的報紙」自居的權威日報,更令我擔憂的是在惡性競爭壓力下,媒體被迫以譁眾取寵為選擇報導題材的標準,離現代新聞學捕捉並記錄社會變遷的理想越來越遠了。
像馬英九那篇在倫敦對外國人與華僑聽眾,藉東亞和平新願景為名,說明國民黨在統獨問題上基本立場的講詞,不但文章太長;就國內觀點而言,難免流於老生常談,遠不如「台獨究竟是台灣人民的選項,還是國民黨的選項?」既有挑戰性,又必然會引起激辯,兩者的號召力確實無法相比。
這種處理手法其實是很膚淺的。國民黨過去領導人或者諱疾忌醫,或是太懶惰,從未站出來面對獨派,來場大辯論。僅就此點而言,馬英九倫敦演講也該受到更多的注意。
假若我是紐約時報的編輯,在處理這篇演講時,會把它分成幾條新聞來處理。
馬坦白承認「國民黨過去一些違反人權和背離法治的不當行為」,列舉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以及從五○到八○年代裏,國民黨「在政治、言論、媒體和出版自由方面的不當箝制」,以及「數千公民未經合法程序即遭拘捕、刑求、監禁、處決、或軟禁」。如果我沒記錯,國民黨歷任主席,即使李登輝也不曾如此大膽地承認過。這條新聞會使昨天的頭條「二二八研究報告出爐」,失掉大部份的光輝。
另一條報導,可以馬英九討論制憲正名運動缺失為主題。馬說「片面的分離主義行動只是一帖召喚劫難的藥方。實際將升高台灣內部的對立,重啟兩岸已停歇的內戰…更勢必動搖整個區域的安定與世界和平。」因為客觀且不帶煽動的言辭,比叫囂亂罵更能獲得別人重視。
第三條新聞是馬英九列舉兩岸關係發展的「驚人變化」,紐約時報也零碎地報導過,但總結二○○五年各項數字,仍有相當震撼力:一年裏有四百萬台灣人去大陸旅遊;雙邊貿易達七百十億美元,其中台灣享有順差四百九十七億美元,如無貿易往來,台灣反將有四百二十億美元的貿易赤字;台胞在大陸總投資額逾七百億美元,估計創造一千萬個就業機會;還有七十五萬台灣人長期住在大陸等等,台灣人雖然耳熟能詳,對老美仍有新鮮感。
最後一條新聞將專談國際空間問題。馬英九坦然面對綠營拿缺乏國際承認作為主張台獨的正當理由,不客氣地指出「世界上少有國家願意在這個極度敏感的問題上,不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決裂,而承認一個獨立的台灣」。他同時強調「實現兩岸統一,必須取得台灣人民的同意」;條件是中華民國在台灣「作為一中架構下政治夥伴的對等地位,必須獲得承認」。
連戰榮譽主席去年四月的「和平之旅」,奠定了國民黨未來兩岸政策的基本方向。但睽違五十幾年後的初次接觸,只能先求大同而擱置小異。馬英九接棒了,兩岸人民期望殷切,他必須早日闡明立場,免生誤會。倫敦的演講,其實也是說給對岸聽的。
馬最後引孟子「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期許「台灣有智,大陸有仁」,呼籲「給和平一個機會」,這種話需要很大勇氣才說得出來。如何把他這些委婉卻堅定的外交詞令,轉化成老百姓都看得懂的文字,是一個新聞記者有無真才實學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