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之後
|
2005/07/17 05:01 瀏覽2,526 |回應17 |推薦6 |
|
|
恭賀馬市長當選國民黨黨主席! 但誰都知道,黨主席選舉只是2008年的熱身賽或起跑。由於我認為中華民國和台灣社會,將無法承擔民進黨第三度執政。站在一個關切自己前途老百姓的立場,我在此給王院長和馬市長一些建議。 1. 王院長 王院長這次輸得很難看。所謂的組織戰,顯然敵不過「漂亮臉孔」,也許我該說「清新形象」。但失敗只是一個教訓或過程。如果王院長有捲土重來的企圖心,痛定思痛應該是小歇之後第一要務。我想至少可以考慮以下三點: 1.1 幕僚 王院長這次的失敗,和國民黨以往兩次大選一樣,輸在策略和「論述」上。這兩者都是因為幕僚的水準不能承接挑戰。我不在這裏討論策略,只就「論述」表示一點意見。 王院長一開始強調自己不走「李登輝路線」;到尾盤再強調自己要走「蔣經國路線」。「王金平路線」在那裏?一個沒有自己「路線」的人,有資格在21世紀當黨領袖?未免太把台灣老百姓當白痴了吧!?在第二次政見發表會上,王院長六問中的前五問(第六問報上沒登),都是雞毛蒜皮之問。 找到這樣的幕僚群,雖然跟「馬團隊」半斤八兩,但當對手是「漂亮寶貝」時,我想不敗是無天理。如果王院長2008要再次爭鋒,必須先找幾個拿得出一套「論述」的理論家們。 1.2 組織 從得票的懸殊來看,國民黨的基層組織顯然鬆動到不行。王院長的人脈,也沒有發揮作用。重新建立和基層的互動和凝聚力,是馬市長和王院長今後的當務之急。這就引進我最後一個建議。 1.3 取得協議 馬市長和王院長在2008年仍然是合則勝利,分則必敗。連、宋陣營在2004年貌合神離的前車之鑑,馬、王在2008年一定要避免。因此,如果有一方願意屈居副手,那是上上之局。如果雙方都躍躍欲試,必須要有兄弟登山的協議。大家訂下遊戲規則,各自深耕基層。到時由一個公平的初選機制來決定誰出線。這樣,才有和民進黨競爭的實力。 國民黨如果再分裂,將成為國家的罪人。必須和民進黨共同承擔台灣社會崩盤的責任。這一點請王院長三思。 2. 馬市長 美國人常說:”Never argue with a winner.” 所以本來我是不應該多嘴的。但2008轉眼就到,我實在忍不住要烏鴉一番。 2.1 幕僚 這次黨主席的選舉,不免狗咬狗之譏,但大概是想升天的雞犬,在那裏演出「護(!?)主心切」的把戲。一般人將阿騙的連任,歸咎於「兩顆子彈」。但我認為國親去年在319前,沒有緊密團結,眾幕僚卡位的惡形惡狀、貌合神離,才造成藍、綠雙方在319前夕平分秋色。也才有「兩顆子彈」這種戲碼上演或產生影響的可能。所以,馬市長要切記這個教訓,今後一定要把鍊子栓短、栓緊一點。否則,我可以保證2004年歷史重演。 還記得伊索寓言中那個因為搔首弄姿,打翻了頭上的牛奶,也就打翻了美夢的村姑嗎? 2.2 政策 民進黨以「論述」起家。到了2008,主導「論述」的人,功力還是會遠在今天「馬團隊」成員之上。 我曾說過,沒有具體可行方案的政策或「願景」,說得禮貌一點是「理想」;說得實際一點是「口號」;用口語來說,叫「臭屁」。就拿這次的「五大願景」來說,雞毛蒜皮猶其餘事。再用一次美國俗話,它們的內容叫做 ”Can’t hold the water.” 例如: 什麼是「關心基層,直奔本土」?怎麼個「關心」?怎麼個「直奔」?坐火車,還是坐賓士? 什麼是「穩定兩岸、拓展國際」?以馬市長「反反分裂法」的前科,用唱的就可以做到「穩定兩岸」?難道馬市長有情報顯示胡主席也是他的粉絲? 如果國民黨在2008年還是端出這種「理想」式、「口號」式、或「臭屁」式的「政策」或「願景」,我看難逃2004的惡夢。 2.3 取得協議 馬市長和王院長在2008年仍然是合則勝利,分則必敗。馬、王最好立即取得協議,各就戰鬥位置。否則,也要儘快訂下遊戲規則。由一個公平的初選機制來決定誰出線。 國民黨如果第三次分裂,將真正成為國家的罪人,必須和民進黨共同承擔台灣社會崩盤的責任。這一點請馬市長三思。
本文於 2005/07/17 05:05 修改第 2 次
|
馬英九當選黨主席, 藍營狀況分析.
|
|
2005/07/20 07:14 推薦0 |
|
|
網路城邦藍營大佬市長與網友們, 對於目前藍營狀況的分析, 簡直是濛叉叉! 綠色網友的故意混淆, 也就算了. 這些愛藍適以害藍, 內鬥內行, 外鬥外行的網友, 攻宋擊馬, 自相殘殺, 讓綠營漁翁得利. 麥芽糖提供淺見 能否振聾啟匱, 就看網友自己的智慧了. 2004年阿斗輸在自己沒用: - 明明民調領先, 讓人做票, 沒有準備去抓.
- 老宋的戰鬥部隊就位, 沒有決心流血.
別怪馬英九! 黑心游, 已經準備上演臺灣六四. 殺幾人, 就少幾張藍票. 馬英九當黨主席, 阿斗是蓋棺論定. 但是 老宋與小馬的協調, 還沒有上演. 藍營還要繼續分裂嗎?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15609&tpno=0&no=50539&cate_no=0
 
|
型 像 清 新 的 背 後
|
|
2005/07/20 02:11 推薦0 |
|
|
型 像 清 新 的 背 後 往 往 是 看 不 見 的 努 力 良 好 的 德 行 持 之 以 恆 的 天 行 健 富 貴 不 能 贏 貧 賤 不 能 疑 的 志 節 漂 亮 未 必 能 涵 蓋 了 這 一 切
經 商 如 此 做 人 如 此
|
不 是 迷 信 馬英 九 而 是 基 層 相 信了 自 己
|
|
2005/07/20 01:49 推薦1 |
|
|
接 觸 過 的 藍 橘 年 輕 基 層 看 到 了 王 金 平 甩 身 而 別 幾 乎 一 股 腦 痛 罵 王 沒 風 度 他 們 罵 王 不 是 為 了 護 馬 而 是 認 為 自 己 的 決 定 不 受 王 尊 重 他 們 痛 恨 再 看 到 某 政 治 人 物 棄 民 而 別 抱
他 們 本 來 未 必 投 馬 但 看 到 某 人 和 大 老 站 王 臺 後 紛 紛 出 動 他 們 害 怕 回 到 過 去 害 怕失 去 連 戰 先 生 給 的 機 會
身 為 泛 藍 我 從 沒 感 到 今 日 這 般 驕 傲 未 來 我 們 會 相 信 自 己 的 決 定
本文於 2005/07/20 01:50 修改第 1 次
|
別太迷信馬英九
|
|
2005/07/18 21:57 推薦0 |
|
|
没有什麼不世出的救世主可以期待.
你會發現馬英九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典型.
就以他研擬堤外停車公告不遷出就要重罰一事來看,就又不知道是哪個幕僚出的餿主意.
凡事鑽法律牛角尖的結果,讓人感覺不過是一個酷吏.
人說,法理不過人情,不是要人曲枉法律,援循私情.只是要人在硬綁綁的法律裡面,能保有一點人味.
馬英九最大的問題就是為人不近人情,做事不夠細膩.
|
|
|
恭喜胡卜凱(jamesbkh)市長開了個好欄, 容納愛國的網友發舒, 麥芽糖也狗尾緒貂. 颶風來襲, 因為報答一份人情, 麥芽糖到湖濱, 在陰時晴偶雷陣雨的天候狀況下露營淋雨. 星期六, 好友來訪, 花白的頭髮與滿面的皺紋, 堆積滿臉的笑容: "麥芽糖啊, 馬英九, 穫得全面性的勝利!" 笑容, 也爬上麥芽糖的老臉. 雖然頭髮依舊烏黑, 這顆愛國的心, 早就為了遙遠的祖國 ,一次次令人扼腕的壞消息, 憔悴斷腸. 此刻, 竟然是劍外忽聞收冀北, 不顧偏綠大嫂的感受, 老乞丐笑得開懷. 
其實, 馬黨主席, 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 如何迎宋, 團結藍營的力量.
- 如何按部就班, 把國家帶回正途.
在在考驗黨主席的智慧. 很高興: 機會終於交給他, 讓他表現與前面兩位的差別. 很高興, 阿斗終於心不甘, 情不願的下臺了, 就像李登輝, 揮別臺獨國父之夢一樣. 也更高興, 國民黨員, 以壓倒性的比數, 放棄想要納宋的王義和團. 麥芽糖對於馬黨主席有信心. 對岸, 釋出善意, 馬黨主席也善意回應. 馬黨主席會是強勢的在野檔領袖. 竊國賊子, 現在有強力的馬黨主席領軍監督, 如果馬黨主席決定罷免, 竊國賊子就會下臺. 好高興: 如同前兩次當選臺北市長, 讓人心中舒暢, 喘了口大氣. 相信: 笑容, 也爬上每個同胞的臉.
 
|
捷運車上有人放屁
|
|
2005/07/18 18:06 推薦0 |
|
|
請參考"邏輯訓練"一文 假設你在捷運車上 有人放了個其臭無比的屁 妳需要也跟著放個屁嗎? 我會大聲的說 好臭 好臭
|
我不滿的是,民進黨的文宣主任憑什麼要說馬英九的勝選是省籍情結?
|
|
2005/07/18 15:54 推薦0 |
|
|
我不滿的是,民進黨的文宣主任憑什麼要說,馬英九的勝選是省籍情結?
民進黨凡事只會用權謀,見不得人家好,不惜撕裂台灣社會.我譴責他們的居心,我不希望我的評論被引申為針對其他網友的身上.
在我看來,民進黨的上下找不到一個好東西,你聽聽謝長廷和蘇貞昌每每話中帶刺,有必要嗎?做人不是這樣的.
他們貎似忠厚,但是居心卻是惡毒.
如果你認為民進黨之中還有值得嘉許的人,告訴我.我可是一個都找不到.
|
談論省籍情結, 過猶不及!
|
|
2005/07/18 06:36 推薦4 |
|
|
< 談論省籍情結, 過猶不及! > 馬英九的勝利, 代表著省籍意識的分別, 敵不過人品高下的分別. 如果馬英九一人, 真能淡化台灣選舉中的省籍意識的分別, 那麼造福的會是整個台灣的未來. [ 談省籍情結的過猶不及 ] 省籍情結的思慮, 已經傷害了多少年的政治判斷? 宋楚瑜被李登輝放棄選擇為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 因為 -- 省籍情結的思慮! 往後, 候選人的選擇中, 充滿著省籍情結的思慮, 少掉了政治清廉度的思慮, 少掉了處事能力的思慮. 如果有省籍人物的政治資源分配, 有不平均的問題, 那麼, 就應該像輔導原住民一樣的, 提升省籍人物的參政權利. 不過, 現在並沒有這個問題. 台灣長期以來, 容易忽略弱勢團體, 反而在未來應該反向思考, 如何提升非福佬人的政治參政權. 過去不思考福佬省籍的參政權利, 因而脫離了民意, 是不及; 現在, 符合民意了的選舉, 反而害怕勝利者的少數族群的參政權力, 是太過. 不妨思考, 是不是 "過猶不及"? [ 談台灣經濟奇蹟的推手 -- 一個道道地地的外省人 ] 台灣能有今日的經濟活力, 倚靠了一位來自大陸的外省人, 他沒有求作大官, 只有默默的作了許多大事! 他連行政院長的位子都不曾沾上邊, 可是高雄的加工出口區來自他的手筆, 藍圖的規劃, 法律的修訂, 出口區的管理, 加上積極吸引進來外商, 他默默的耕耘. 他沒有因此而搶食大官的位子. 他又規劃了新竹科學園區和工業研究院, 積極協助國內產業的前進. 他以先知先覺的能力, 在台灣只能作加工業的時代, 鼓勵了許多年輕人參與資訊電腦的領域, 發明創新. 那些 "年輕人" 中, 包含了宏碁董事長施振榮. 後來, 又和美商RCA洽談, 送了一隊年輕人馬出國學習半導體, 那些 "年輕人" 中, 包含了聯電董事長曹興城. 很多現在的電子業龍頭, 心底誠心感謝的, 就是這位台灣經濟奇蹟之父 -- 李國鼎! 談台灣經濟奇蹟, 少不了談論先知先覺的李國鼎先生. 他才是台灣經濟奇蹟之父! [ 再談省籍情結的本末倒置 ] 中國人古老的學問裡頭, 早提示了我們: "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 則近道矣". 不妨在省籍情結的情節裡頭, 談談什麼是本? 什麼是末? 做事情, 跟省籍一點關係都沒有. 省籍情結, 只跟政治鬥爭有關係. 不管是想鬥贏的人, 或是不願被鬥輸的人, 常常想這個問題. 這種思慮, 沒有深沉的理性, 跟經濟藍圖無關, 跟民生用水無關, 跟颱風防治無關. 這種思慮, 只跟考慮戰情有關, 可以拿來想想選戰中的近身攻防而已. ====> 跟做大事相比, 省籍情結是 "末". 把省籍情結比成勝過了民意的選票, 那是本末倒置的邏輯. 選戰勝敗前的戰略思考中, 為了勝選可以考慮如何避免被攻擊. 選戰勝敗結束之後, 選票否決了非理性思考的省籍情結, 該是認真做事的時候到了. 選後, 就該用公正大方的態度來面對選民, 讚揚公平公開的選舉, 談論經世濟人的大問題. ====> 跟選民對人格的喜好相比, 省籍情結是 "末". 現在, 該用行動來證明, 省籍情結的確只是個小問題, 不值得選民思慮. 所以, 馬英九在國民黨黨主席直選之後, 選後立刻提出 (1) 誠心歡迎所有的副主席留任, (2) 成立四十歲以下的青年團. 這樣的格局, 直接面對廣大的台灣選民, 比起只是積極照顧一位台灣省籍的滑頭政治人物王金平而言, 應該更是 "做大事不是作大官" 的期許. 況且不老實的王金平, 他的代表性尚可懷疑: (1) 到底他有什麼政治主張? (2) 他有多少民意基礎? (3) 他真誠的關心小老百姓? 還是有權有勢的立法委員們? 為了勝選可以考慮如何避免被省籍情結所攻擊, 為了台灣的為來著想. 不妨積極一點, 少顧慮少數幾個台灣省籍的政客, 多顧慮一些廣大的台灣省籍的小老百姓們的需求. 畢竟, 出來當政的政治人物, 不是為了少數的政客們服務, 而是為了廣大的人民服務. ====> 跟廣大的民眾相比, 少數幾個不能代表廣大民意的省籍人物是 "末". 如此, 才不至於 "本末倒置" 了. 泥客 .......談論政治, 不敢以自己的主觀為先, 以民意為末. 請不妨參考 <政治第三波> 棧裡談論李國鼎的文章: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288295&tpno=1&no=50791&cate_no=0
本文於 2005/07/19 11:40 修改第 1 次
|
|
|
遊走馬英九官網和論壇月餘後
Alex君說法與我觀察相近
民心的確在思變 尤其是年輕一代 不分本外
|
有些外省人也是有省籍情結的
|
|
2005/07/18 05:27 推薦1 |
|
|
有些外省人也是有省籍情結的,而且相當重,我在現實生活上就碰過,去「天下縱橫談」讀一讀YST的貼文也可以知道,他其中有一篇通篇寫滿「我們外省人」,極盡歧視本省人之能事,與你所責備的阿扁之流沒有兩樣。
本文於 2005/07/18 05:31 修改第 1 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