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鮑爾談話 後 的建議
 瀏覽1,596|回應2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卜凱

美國國務卿鮑爾在北京的談話有兩個重點(1):

1. 台灣不是獨立的。
2. 台灣並沒有一個國家(才享有)的主權。

至於他強調「一個中國」或「一個中國是美國一貫的政策」,則是面對現實的人,早就知道或承認的事實。

雖然上述兩個重點也並不是新聞(2),但這樣直接、明白、毫無保留的由美國共和黨政府最高級官員之一說出來,則是第一次。

我認為民進黨執政團隊必須面對「鮑爾談話」所反映(代表)的兩個現實。

A. 美國為了在各種國際(包括經貿)問題上取得中國(共)的合作,已有拿台灣做交換籌碼的決策(腹案)。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北韓問題。(也許這是美國版的「319槍擊事件」)。
B. 中國(共)目前的國情和實力以及國際形勢(如反恐),終於迫使美國放棄等待中國(共)變化或和中國(共)玩梭哈牌戲的策略。決定嚴肅而正式的在國際上將中國(共)當做平等對手(或伙伴)。消除中(共)、美間的台海兩岸歧見,是此一決定的必然後果。

我再指出一點:

大家都知道美國有所謂「兩黨外交政策」的說法或概念。但是誰在決定所謂的「兩黨外交政策」?

任何對美國政、經結構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

決定美國「外交政策」的人,不是國會議員、國務院官員、或白宮(總統府)官員。國會議員只是各財團交換利益的白手套,現任國務院或白宮官員只是執行幕僚。

決定美國「外交政策」的人,是各大財團共有的幾個智庫的成員和各大財團決策者。也就是:大財團包養的學者、前政府資深官員、大財團董事會資深董事、和少數大財團的董事長。

用球賽來做比喻:

決定美國「外交政策」的人是教練團;
國會議員和現任官員只是球員;
國會領袖、國務院或白宮資深官員、和總統,只是啦啦隊長或球隊隊長。

當美國資深官員或總統做出外交政策宣示時,尤其是重大政策宣示時,我們必須了解、認知、或假設:

這是美國「國策」,也就是美國大資本家們根據自身利益,精打細算、共同決定的「政策」。

即使在美國表達它反獨促統的政策後,我並不認為中國(共)會以武力入侵台灣來達到它「反獨促統」的目的。但在美國默許或容忍下,中國(共)以局部性(外科手術式)的精準破壞、戰略性經濟封鎖、或其他經貿性懲罰方式來升高文攻武嚇的層次,逼迫台灣社會走向統一,應該是可預期的。

因此,不論上述兩個現實中那一個(或其他因素)是造成「鮑爾談話」的原因,我們的執政黨團隊和盲從執政黨的部分群眾,不能再視若無睹、聽而不聞。拿什麼「口誤」來自欺欺人。鮑爾或布希在大選一週前有「口誤」的空間?

面對現實、了解現實才能規劃如何來解決現實所帶來的問題或局勢;

逃避現實、自欺欺人只會陷社會和人民於危機甚至災難。「覆巢之下無完卵」,希望台聯的公職人員能三復斯言,不要只為選舉進行短線炒作。

我個人的建議是:

執政黨立即召開高層會議,開放發言;以台灣人民的福利,而不是選票為前提,討論兩岸關係和台獨黨綱。以明確的語言把討論結果列為立法委員選舉的政綱。讓人民來決定自己的前途。

泛藍應立即合併,共同做出關於兩岸關係和台灣未來走向的建議。以明確的語言把這個建議列為立法委員選舉的政綱。讓人民來決定自己的前途。

朝野兩大政黨關於兩岸關係的政綱,應該在台灣獨立、一國兩制、漸進式和平統一、或其他具體方案中做一個選擇。不能再以「主權」、「尊嚴」、「正名」、「走出去」、或其他有的沒的矇混語言來欺騙群眾(和自己)。

老百姓應就上述「鮑爾談話」的兩個重點、本文所分析的兩個現實(或其他可能因素)、和兩黨個別的兩岸政策,展開深入、廣泛、合理性的討論或對話。

「鮑爾談話」之後,我們再也沒有繼續大呼小叫、自說自話、矇混胡鬧、自欺欺人的空間和時間。我希望部分民眾擺脫謊言所帶來的暫時安全感或亢奮情緒。

我更呼籲大家要掌握充分資訊、了解整體現實、同時願意面對可能後果的情況下,在12月立委選舉時,做出理性的決定。

至於什麼樣的決定,當然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和權利。

在全國人民理性的做出決定後,立法院才有替台灣社會規劃未來的正當性。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社會才有團結一致,為共同未來奮鬥的可能。無法接受這個決定的另一部分人民,也可以心平氣和的自行選擇如何面對這個決定。


附註 :

1. 原文請見: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37366.htm。中文是我翻譯的。

2. 請參考:【2004/10/27 聯合報】記者孫揚明 《歷史回顧:美重大表態 但不是第一次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68713
 回應文章
「統一」 和「解決方案」有差嗎?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幾天「統一」 和「解決方案」被炒/吵翻天

其實如阮次山所說,對美國而言,這兩個字或概念是同樣的意思(聯合報 - 10/29)。我再申論一下。

首先如我所分析:美國需要落實和中國(共)關係的「正常化」。使台灣議題消失是此「正常化」的大前提(《鮑爾談話 後 的建議》)。

對美國而言,使台灣議題消失是「解決方案」。

以中國(共)目前的國情和國勢而言,要使台灣議題消失,只有「統一」是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台灣在目前情勢下,並無討價還價的籌碼。

美國當然明白這個現實。這是何以鮑爾在不同的訪問中,分別使用「統一」和「不具有主權」以及「不是獨立的」兩種說法。後者之所以更嚴重,因為這是(美國坐視「統一」發生的)「口實」(留言 -- "澄清"口水)。所以:

FAPP 「解決方案」 = 「統一」。

鮑爾的發言,清楚明白的傳達了這個訊息。事後的澄清,只是「外交詞令」或塞到哭鬧嬰兒嘴中的pacifier。套句台詞兒:

鮑爾有幾個腦袋,敢在大選緊崩時就中(共)美關係失言?

即使鮑爾「失言」,執政者也應該把它看成是有意進行的「言談動作」,至少也是一種弗洛伊德式的「失言」,來規劃台灣自己的對策,不要再關起門來P自己的LP了。


中英-英中名詞或術語對照:

FAPP:for all practical purposes 即:「就實際情況而言」。
pacifier:沒有搭配奶瓶的奶嘴。(口惠而實不至。)
口實:rationale 或pretense
弗洛伊德式的「失言」:Freud’s slip即:「看似失言,其實是真心話」。
言談動作:speech act
統一:reunification
解決方案:resolution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69545
"澄清"口水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chi12

也許我文章太長,也許我説的太委婉,面對玩文字遊戲,吐"澄清"口水的眾白癡,我就說白一點(1):

*** 美國已明白宣示,中國(共)可以使用全面入侵以外的有限手段,逼迫台灣社會走向統一。***

美國什麼時候在乎過其他小國家的「主權」?

所謂「沒有主權」,相當於Powell在美國侵伊前,大張旗鼓到聯合國正經八百說的"MDW"。也就是:

列強們幹壞事或分贓前的遮羞布。

玩文字遊戲,吐"澄清"口水的人,如果不能從美國資本家利益或美國外交政策決策模式的角度反駁以上我做的判斷,

不是白癡,就是喪心病狂。

圖窮匕見,還在自欺是白癡,還在欺人是喪心病狂。


1. 原文是:

"當美國資深官員或總統做出外交政策宣示時,尤其是重大政策宣示時,我們必須了解、認知、或假設:

這是美國「國策」,也就是美國大資本家們根據自身利益,精打細算、共同決定的「政策」。

即使在美國表達它反獨促統的政策後,我並不認為中國(共)會以武力入侵台灣來達到它「反獨促統」的目的。但在美國默許或容忍下,中國(共)以局部性(外科手術式)的精準破壞、戰略性經濟封鎖、或其他經貿性懲罰方式來升高文攻武嚇的層次,逼迫台灣社會走向統一,應該是可預期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68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