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交八月記』﹕一個三等秘書回憶錄序言初稿﹐讓國人知道﹐外交不做﹐國名何罪﹖
2005/08/25 04:45:39瀏覽2973|回應3|推薦8

我師易君博教我們政治學方法論﹐最讓人印像深刻的概念﹐就是『指涉架構』(

frame of reference)一詞﹐台大教授袁頌西譯成『參考架構』。普通人根本難以明白其意﹐翻詞學究﹐自是原因﹐但這個詞其實我們幾乎天天都會與它發生關係。

 

日常話語﹐如『您不要一直繞這這個小事想不開﹐跳出框框﹐海闊天空』﹐都是『指涉架構』在日常生活的體現。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逃脫其控制﹐如同孫悟空無法逃脫唐三藏的『緊拈咒』﹐緊緊的把持我們﹐限制『我思﹑我在﹑我聞﹑我見﹑我語』﹐就如同相框框住照片﹐所以我說

frame of reference﹐最好翻譯為『生活框框』。

 

每一個人有自己人生框框﹐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這個框框。這個框架透過學習﹐日日增修﹐所謂學習﹐也就是一個『抽象化』及『具體化』的辯證過程。這樣說﹐也充滿學究味﹐容我把它加白話。

 

人一落地﹐開始認知外界﹐若以其母為始﹐從會叫『媽』到會說『張三的媽』﹐就是相當雛形的抽象化﹔他知道他媽與張三的媽二者之間的共同性﹐而且能把這個(些)性質『抽出』﹐形成『媽媽』這個概念﹐這就是『抽象化』。隨日成長﹐累積更多概念﹐當他能區別﹑連繫﹑運用這些概念時﹐觀念即可形成。反之﹐當他說『這是李四的媽媽』時﹐他知道把抽象概念真實化為實物﹐這就是『具體化』﹐並且認知李四的媽。

 

愈有學問者﹐其抽象化愈高﹐能在抽象上再抽象。影響世界最鉅的概念﹐達爾文『進化論』提出『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造成兩次世界大戰﹐至今仍深入人心。各行業皆有其重要的概念﹐如物理學有牛頓的『引力』說。

 

愈有學識者﹐愈能將複雜的事務具體化﹐而不為外在虛幻表像所惑﹐能就本質﹐斷其本性﹐而不失真。愈有能力者﹐在執行上愈具『化繁為簡』之能﹐在觀人上也愈能『體察入微』。古有臥龍﹐隴中高臥﹐知天下三分。近有梅特篞﹑俾斯麥﹐各自奠下兩次世界大戰前數十年全球和平基業。目前台灣﹐具有外交戰略觀者﹐在藍有楚瑜﹐於綠免強列入秀蓮﹐惜均不能有為。

 

使事情更複雜的是﹐人人也隨時地物﹐透過學習過程﹐而改變其框架﹐日有不同。這樣能使我們于不知不覺中變成相框店的老闆﹐擁有五彩繽紛大小尺寸不同的各種相框﹔而我們也真是老闆﹐可隨心拿不同的框子運用。有時是劃地自限而不知﹐如評人『小鼻子小眼睛』﹑『沒有國際觀』﹐意即其框架太小﹐或指『坐井觀天』﹐亦可謂『夏虫不可語冰』也。此際若無私心﹐雙方仍可找出規格相當的框子﹐猶如宋楚瑜與陳水扁拿出『最大公約數』--中華民國﹐不致於太過於『雞同鴨講話』。

 

有時則因私心﹐而刻意拿出不同框框﹐就有雙重標準﹐類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本無解﹐蓋雙方沒有聚焦點(套句現代用語﹐『平台』)。就學術研究論﹐吾師荊知仁教授西洋比較憲法﹐開宗明義說﹐雙方沒共同標準或基礎(框)﹐無可比較。要論政議事﹐非找出這個共同框架不可﹐否則『真理』﹑『正義』這些抽象概念﹐不會像法官一樣開口說話﹐此時就會愈辯愈不明。

 

任何產品﹐不論物質的物件或精神的框架﹐都有其『生命週期』。主權和民主﹐在人類的歷史上﹐它跟抽水馬桶是同期產物﹐算是相當新的產品﹐何時像『共產主義』般被丟入馬桶﹐只是時間問題而己。

 

十六世紀的歐洲人﹐沒有『主權』和『民主』這兩個框框﹐宛如十九世紀中葉的滿清和美國的印地安人一樣。在主權套上頭後﹐歐洲才有疆界﹐產生與『

Nation』有別的『Statehood』(可譯為國格﹐在國際法上二者定義不同)。

 

與其他產品無異﹐『主權』與『民主』隨時代有新的涵義。對主權加以最大修正者﹐以美國獨立﹐集各州外交權(更正確的說法﹐應是涉外事務

) 於聯邦﹐另外州際事務協調也賦予聯邦﹐而各州仍保有傳統國家的其他權力(此所謂『剩餘權』)﹐也保有Statehood﹐故仍保持State 之名。

 

隨後二百餘年﹐聯邦藉上述兩權大大澎漲權限﹐各州『國權』大削﹐其間只有南北戰爭是對此『整合』過程的反抗。目前各州大致已喪失其國格﹐但有時仍可見其運作。例如各州州長要到外州﹐可別看成我們高雄市市長到台北市﹐那可要像國與國之間一樣行文照會取得對方『禮遇』﹐宛如近年來阿扁逼美國表態要『升等』過境般﹐未獲同意就別成行﹐免得受辱﹔再如各州近幾年突然覺醒﹐宣稱仍擁有鑄幣權﹐於是各州幣盡出﹐收集全套州銅幣成為集幣者新脈動。

 

在哲學史上﹐十八世紀是百花齊放﹐而今則似空窗期。對主權怪獸想加以匡正的晚近哲理﹐而迄今仍影響全球者﹐不是由大家所熟知的季辛吉提出﹐而是布里辛斯基。他在成為美國務卿前﹐撰寫『在兩個世紀間』一書【敢效柏楊﹐與汝賭一元﹐當前外交官無一人摸(讀)

 過此書﹐儘管他們如陳唐山在合理化中油前往查德投資案時﹐都會運用其書用語﹐郤人云亦云﹐不知其源其義】﹐對中古世紀及現代社會有精闢卓見﹐抽象出『全球村』﹑『人權』等框架﹐要限制主權。

 

美國聯邦對主權的限制﹐是漸進緩和的﹐發揮民主政治的唯一最受讚美的優點﹐而告功成﹔目前歐洲整合運動﹐也想師法美國﹐提出歐憲﹐限制或拋棄四百年來的舊框﹐重返之前沒有疆界的神聖羅馬帝國。最激進而卑視主權的學者﹐應是馬克思﹐他認為工人無祖國﹐根本主張拋棄這個框架。但其門徒﹐囿於政治形勢﹐卻最死抱這個框架不放﹐運用得出神入化。一九六八年蘇聯入侵捷克﹐提出『社會主義國家有限主權論』﹐勉強算是一種限制主權的行動。

 

雖然有這些限制『主權』的企圖﹐除美國外﹐迄今並未成功。『主權』或『國格』仍被認為是至高神聖不可侵犯的『普世價值』。但台海兩岸有兩個『國格』﹐名雖異﹐卻有其同﹐那就是同樣在其執政者看來﹐其自己的國家『國格』﹐都一樣沒有至高性。有違『普世價值』﹐這是個耐人品味的『議題』﹐套句吾師傅中梅語﹕『那是很值得研究的』。在美國選舉上﹐誰控制議題主導權﹐誰就較佔上風﹔在兩岸鬥爭上亦然。只有宋楚瑜在這看到戰略主導優勢﹖

 

在中國大陸﹐中共對中國﹐亦如曹操對漢天子﹐給予優遇﹐尚未至曹丕演出『逼宮竄漢』情節。反觀台灣﹐『乞丐趕廟公』則日日上演﹐今天有說『中華民國己死』﹐明天又謂『中華民國是台灣』﹐令人眼花耳嗚。總之﹐『中華民國』這個國格框架﹐不但沒有『普世價值』至高性﹐還似滿清末代皇帝﹐受盡屈辱﹐瀕臨被逼出故宮﹐加以拆除鄙棄之局。

 

到過或住過中國的人都知道﹐在同一層級上﹐依主權由中國國家体制任命的最高行政官員之上﹐還有指揮他的人﹐他不是國家官員﹐而是另一個体制任命的控制者﹐亦即『黨指揮國』﹐例如省長得聽命於省『黨』書記。拿西方政治或法律觀點(框框)看﹐中國國家主權受到中共全盤的限制或否定﹐正似『曹操挾漢天子』令諸侯(國家官員)現代版。曹操不是漢天子﹐老農老嫗皆知﹔中共不是中國﹐幻象歪曲實質﹐今日全球六十億人口﹐能識其異者已稀﹐能進而成略則尚未見也。

 

台灣今日社會﹐有很多亂象﹐一點也不讓人驚訝﹐其來有自。李登輝大喊『外來政權』﹐要台灣正名﹔正如孫中山在革命前夕﹐高張『驅逐韃奴﹐恢復中華』﹐亦有其因。一般人對國民黨如何統治台灣﹐並未做即時的當代理論或理性分析﹐貶之者盡在『白色恐怖』的框框吶喊﹐或歸咎於『威權政治』﹐除欠缺施明德的胸懷外﹐忽視公共安全是『普世價值』﹐各國無日不為﹐國民黨的技術﹐甚至與先進歐美諸國相比﹐宛如電腦

286之於Pentium 4 的事實﹐這些說法都有失公允。對中華民國在台統治的框架﹐從什麼是蔣經國的『本土化』﹐眾說紛紛﹐無人能一針見血﹐拿出其精義﹐可見外在幻象之迷惑力。

 

在政大讀書﹐得會各方好漢﹐其中有博士班楊熙學長﹐專研滿清治台史。他常與我交換心得﹐現在細節已老忘﹐但清倉還見一框﹕滿人治台八字訣『滿漢共治﹐閩客互制』。女真入主中原﹐初期八旗撐控一切﹐而後則有滿漢共治﹔針對台灣閩客互鬥﹐而有平衡相制。國民黨精英來台經二﹑三十年折損﹐亦已老朽﹐蔣經國在勢必行的『本土化』﹐實即師法『滿漢共治﹐閩客互制』的現代用詞。而至今台灣政治文化﹐特別是選舉﹐仍用此框架。

 

閩客制衡﹐至為淺顯﹐不必多述﹔當年主要台上人物﹐閩為謝東閔﹑林洋港﹐客為邱創煥﹑李登輝。只是『滿』改為『外省人』﹐漢則易為『本省人』﹐不容相反錯置﹐則學問可不小﹐容我略加敘述。國民黨執政者常說『日本人不讓台灣人讀政治法律﹐我們讓讀﹔因為台灣不再是殖民地﹐台灣人是我們自己同胞﹐平等對待。』

 表面文章﹐冠冕堂皇﹐我人寧願相信兩位蔣總統真心如此想﹐但在執行層次『陰奉陽違』﹐權力核心宛如清廷親王爺﹐努力維持『正鑲八旗主流』執政﹐類似慈禧太后『不予家奴』( 歷史相當有反諷性﹐最後結果大致一樣﹐權力都落入更陰狠者之手﹐而非敦厚者)

 

國民黨以三民主義為政治主張﹐在大陸沒法做﹐在台灣﹐除耕者有其田政策外﹐其他主義的作為也都半途而止﹐這是一九七一年我被教官徵召參加『現代思潮研討會』(我東吳大學只有一個名額﹐與會授課皆部次長以上執政精英﹐學員亦係國民黨大學英才﹖余於此與馬英九初識)﹐所獲得的總印象。所以那些攷試用人的黨綱主張﹐在此不值議論。就實務言﹐國民黨的政治文化和體系運作﹐用李敖﹑宋楚瑜﹑趙靖三個人的話﹐短短數語﹐盡見精髓。

 

首先引吾友趙靖對我說的話﹕『要當國民黨的官﹐就要心腸硬﹐骨頭軟﹔你剛好相反﹐心腸軟﹐骨頭硬。』趌靖﹐前金門防衛司令部政戰部中將主任之次子﹐趙寧教授之弟﹐前新聞局局長趙怡之兄也﹔他可是典型『八旗子弟』

(在台灣稱『公子』﹐在中國大陸近稱『太子黨』)﹐長期浸於柏楊所述『官場醬缸文化』﹐夠格說話﹔其實他本性率直﹐位居海外情治一級主管﹐在關鍵時﹐受制於醬缸﹐落井下石﹐也是人在江湖。他的話﹐與柏楊的雜文或李宗吾『厚黑學』一樣﹐道盡人間官場通則﹐是全世界各公私體系大致適用﹐絕非國民黨專有。李登輝在登基前﹐面見蔣經國﹐椅只坐三分﹐可見骨頭之軟﹐非林洋港所能及。

 

台中一中學長李敖提出『國民黨的人事﹐是生殖器大結合』﹐是粗魯些﹐但一語中的﹐也不加多述﹐只想提醒一點﹐就是別忘了『認乾爹乾媽』的文化。

 

宋楚瑜說『官是人家給的﹐學問是自己的。』這不略加說明﹐是無法掌握其義。有時人家不經意隨口而出的話﹐實出自肺腑真言﹔宋楚瑜何以會將做官和治學對比﹖這除了說明『當大官』與『有學問』二者之間﹐沒有必然關係外﹐其中隱含重大親身體會(人生框框)的玄機。

 

說這話時的宋楚瑜﹐剛自美返國﹐身兼經國總統秘書﹐並任新聞局副局長﹐成為八旗新秀。想到他學有所成(但尚未獲博士學位)滯留舊金山不得志﹐回國找趙聚鈺伯伯﹐提及其父宋達為趙副手追隨往事﹐趙聚鈺即引其隨見總統﹐一夕竄紅﹐青雲直上﹐高居簡任﹔連他政大同班第一名畢業﹑高中高考的劉壽康﹐都成為他新聞局的部屬﹐位不及科長。一般人從委﹑荐任基層幹起﹐花二十年﹐恐亦難及趙聚鈺一言引見﹐以楚瑜之智﹐自然領悟『官是紿不紿』的實際操作﹐而不是『選賢與能』的理論空話。

 

中國科舉是世界重大發明之一﹐為中國二千年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構﹔表面上﹐國民黨高舉恢復這個框架﹐而實際上根本無視其存在﹔正如梁漱溟在其『中國自救運動的最後覺悟』一書中所言﹐國民黨是假仁假義而不能仁義(偽君子也﹐他也說共產黨是不仁不義的真小人

)﹔透過對授官前﹑授官中與授官後三個階段的操作﹐中國科舉只有鼻息一絲﹐幾乎名存實亡﹔『八旗子弟』主流大塊吃肉﹐『台灣番薯』非主流啃骨喝湯而已。

 

國民黨如何給予和操控國家官位﹐及其對社會造成族群疏離對立的影響﹐是很好的博士班論文題目﹐在此就我所見所知﹐只略述一些作法。

 

東廠在台復建﹐廠房可比核電廠還多﹐令出多門﹐系源多派﹐各自施政﹐雙手難數﹔國人或以國家安全局為其總綰﹐實乃大謬。只要名列其中一個系統黑名單﹐國安局也無法塗銷﹔就算國安局說此人忠貞﹐只要有一單位有案﹐就看最大老闆的採信與決定。所謂有案列冊﹐不是說罪証確鋻﹐而是有細胞打了您的小報告﹐建立文檔而己﹔至於有無証據﹐事屬次要。甚至多年前被打了報告﹐近年則無支字片語﹐只要沒有註銷案檔﹐還是有案在卷。有案者﹐勢難通過特考的第三試﹐根本沒有上榜可能﹔第三試面試﹐大有文章﹐宛如美國申請聯邦政府工作的背景調查﹐有案就沒指望。

 

在大學受教育﹐國民黨透過多元『細胞組織』﹐如救國團『七七小組』等職業學生﹐考核篩選這些『社會新鮮人』﹐已展開任官前初步工作﹐政法文哲系科學子更能感受『細胞』的存在與吞澨力。這些細胞﹐有台灣人﹐但初期自然是以八旗在學子弟為主力﹐專門打師長同學小報告﹐年輕智弱﹐常斷章取義﹐更有以私人恩怨﹐故入人於黑名單。這些細胞的報告是消極負面的﹐不能成事舉荐賢良﹐但敗事絕對有餘(讓人無可能通過國家考試﹐榜上無名)。在積極面上﹐中山獎學金是其中重要一環﹐充分發揮提拔『八旗主流明星』功能。

 

八旗子弟﹐也有親疏遠近﹐大圈圈裡小圈圈﹐小圈圈裡還有黃圈圈﹐可能只有黃圈圈才能受中山獎學金政法科恩典﹐自始全力栽培(這句話﹐請不要不懂邏輯﹐反推為『獲中山獎學金者必為含金湯匙者』﹔不然也﹐我知至少有二人絕非八旗。我意是有親王推荐﹐則事屬必然﹐無之則必不然)。宋楚瑜無此龍恩﹐錢復及馬英九則受其庇蔭。錢復由其舅保舉

 

(行政院長孫運璿即係其提拔。一般人以為是其父思亮﹐實乃大錯﹔亮公高節﹐並非親王)﹐馬鶴凌破壞体制﹐內舉不避親﹐自荐其子﹔實乃『八旗親王』展現實力﹐為黨國舉才﹐否則那來昨日『才子』錢次長﹑今日『明星』馬主席? 

及至魚躍龍門進入官場﹐還有各式花招﹐操作升遷降貶﹐無法在此一一列出。前述魚躍龍門﹐有前門(國家考試)﹐有後門﹐有左門﹐有右門﹐有空降門(如宋楚瑜搭

elevator﹐亦有如林洋港﹑連戰搭escalator)﹐有五鬼地道門 (比現今關說還野蠻的變相買官﹐如徐水德﹑朱安雄﹑吳德美曾共唱﹕『當我們同在一起﹐美金通用﹐天下無敵。』)。從前門正大光明進入者﹐先別高興﹐當你看到其他門徑來者﹐輕鬆自在﹐扶搖直上﹐而你還在鞠躬盡萃﹐原地踏步﹐才知『國格』與『國家』這些抽象詞框﹐不會說話﹐沒有正義感﹔悟出考試院就是『沒門 (由此報國﹐門都沒有﹐悔之﹐晚矣哉!) 。縱觀今日外交文官要職﹐如李大維﹑沈呂巡﹑夏立言等﹐可謂無一人從前門入 (若有﹐請賜告﹐自當請罪)。外國講『PR(public relation)﹐台海兩岸更是推崇『PR(private relation) 至極點。

 

先提光明面﹐即升遷。最常見的急速升遷法﹐就是安排為秘書﹐像錢復﹑宋楚瑜﹑馬英九任經國總統秘書﹐為大家所熟知。秘書者﹐古人稱師爺﹐北洋軍閥叫『副官』。一般人看影視看多了﹐對師爺副官會有貶低的刻板印象﹐認為是小丑﹐但其實並非全然如此﹔行政院長孫運璿秘書﹐姚媽媽(她要我如此稱呼她﹐迄今不知其名)

 幹練﹐平易近人﹐誰知其為姚副參謀總長夫人﹖蔣彥士秘書李盛謀﹐亦為和靄可親之將才。九十年代初﹐『財神』雜誌報導國內四大秘書﹕ 總統的蘇志誠﹑行政院郝柏村的周玉山﹑立法院梁肅戎的徐恩奎﹑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徐水德的徐新生。除蘇氏外﹐餘均多年舊識八旗子弟﹐玉山中國詩詞﹐難有人能及﹐恩奎受吾師關中鑑賞﹐新生沈著穩健﹐皆才華出眾之士。

 

權力核心日理萬機﹐有賴秘書襄助﹐且非口緊﹑安全無慮者不可﹔國民黨『親王爺』選用『八旗子弟』﹐也是時勢所然。但天子有秘書﹐親王爺也有秘書﹐則一般人難加注意﹐不能洞察這是晉升捷徑。而這一群大小秘書﹐如羅太太之於陳水扁般﹐對台灣政治及社會有深遠影響力﹐國人更是渾然不覺。秘書成為主管﹐黨政軍各界均見﹐成為晉升主要管道﹔僅就與外交系統有關者列出一些要員﹐如行政院秘書長趙守博(中央警官畢﹐派任林洋港安全副官﹐即貼身保鏢)﹑總統府副秘書長戴瑞明(外長周書楷)﹑駐歐代表程建人(駐美大使沈劍虹)等人﹐供國人參考。其他有賴『生殖器』或『

PR』者﹐涉及隱私﹐有違恕道﹐恕難暢言。

 

當然不是所有長官﹐都會刻意提拔秘書﹐例如丁懋時﹑蔣孝嚴就有現代企業觀﹐視秘書為技術專才。但一般總會看在苦勞(如林洋港敦厚重情﹐導致吃大虧)﹐或為建立嫡系勢力﹐不管其秘書能力如何﹐加以相當安排﹐破格重用。因此﹐獲任秘書﹐是跟人順勢﹐日後『去副成主』﹐位居要津﹐成為方面大員的重要一大步。不管是上級刻意或時局情勢使然﹐八旗子弟佔盡利多﹐類似歐美洋犬﹐登堂入室﹐軟床溫臥﹔台灣土狗再有能力﹐也只能寒風中﹐門口看門。在意識或潛意識上﹐這對台灣籍公務員家屬親友﹐產生疏離﹑悲情﹐進而衍生社會上的藍綠分化對抗﹐可能比『二二八事變』﹐還要廣泛﹑深遠﹑持久。只要看當年﹐國民黨人提『驅逐韃奴』﹐滿人再建『滿州國』﹐中共『東北王』企圖獨立﹐滿漢在中國對立的情結﹐絕非單一事件造成﹐即可反觀台灣今日困局如何產生。

 

族群融和為台灣社會目前最熱門議題﹐大家可以暢論﹐視為公忠體國讜論﹐不會被情治『細胞』列入黑名單﹔讓三十年前觸及此問題者﹐欽羨不己﹐嘆生不逢時矣﹗

其中﹐許信良撰『台灣社會力的分析』﹐不見容於國民黨『八旗親王』﹐最為人知﹔類似我的遭遇﹐可能處處﹐則鮮少人提。許信良受恩師李煥提拔﹐獲中山獎學金赴英留學﹐返國在中央黨部社會工作會﹐發揮所學﹐與同事張俊宏

 

 (皆當時經國先生本土化順口溜的『崔苔菁』)﹐著文分析台灣『滿﹑漢』社會情勢﹐自是本其知識分子良知﹐實事求是﹑對社工會盡職忠黨的表現﹐豈知未獲諸親王讚賞﹐反遭昏官庸吏打壓﹐最後累及李煥被摘除親王帽﹐下放邊疆﹐而他們也『入山為寇』﹐成為黨外精英。 

許信良與張俊宏離黨﹐可為國民黨的『任官中如何操作升降』﹐提供一例佐參。其他較陰柔不顯者﹐如『緊抓不放』(薛仁貴曾有此經歷)﹑『置入熱鍋』(在經國先生因『新仇舊恨』﹐拒用政大人的政策下﹐薛毓麒是外交系統唯一政大系出幹將﹐因此策而獲『斷交大使』惡名﹐與部長職位絕緣)

 ﹑『打入冷宮』等等﹔但最毒者﹐還是以『東廠』的運作﹐打擊威脅其聲望者﹐對敦厚賢良之士最致命﹔以隆美爾大將還得受蓋世太保壓抑﹐孫立人﹑王昇大將也不敵﹐凡夫俗子能不粉身碎骨﹐幾稀矣﹖

 

三十七年前﹐我大學二年級﹐有天中國通史女教授突然有感﹐停止授課﹐請大家對時局發表看法。當時我為國民黨政治系區黨部常委﹐有鑑於同學(志)滿漢情結嚴重

 (如何察覺﹐是有一個極微小的故事)﹐發表了類似今日『族群融和』論﹐指出『不分先來後到﹐成為團結之共同体﹐先致力台灣建設﹐才能光復大陸』。

 

此後﹐『台獨份子』的帽子﹐隱約在我頭上盤旋﹐我總認為李學長

 (父為軍情局﹐其為學校情報細胞負責人之一) 不會挾私怨﹔而教官雖對我發動以五票對零票﹐罷免其乖乖牌常委主席王榮周 (後任調查局長﹑財部次長)不滿﹐但不至於捏造事實﹐陷害忠良。現在當然知道﹐外省籍總教官視我為才子﹐呵護有加﹐否則我早成綠島幫﹐可領國家賠償﹐生活無慮矣。

 

到大四﹐適逢陽明山召開國民大會﹐對憲法体制進行討論﹐我為校刊『東吳半月刊』總主筆(何敏豪為總編)﹐遂撰文主張效法英國憲法﹐將老國代﹑立委送入上議院﹐主控有關主權變更﹔而下院則各省依在台人口數按比率產生﹐各省有保障名額﹐按現在說法﹐純屬書生議政﹐言論自由。

 

不久﹐端木校長召見﹐告知警總來校﹐以台獨份子罪名要抓我﹔但端木校長說﹕『我讀過你的文章﹐也知道你的才華﹐不過日後要慎言﹐不要再寫了﹐校長只能保你一次﹐不能有第二次。』那我又怎能通過兩次國家特考﹖這要歸功於我同學戴鈞﹐她考進調查局﹐看到我的黑檔案﹐向其上級保証我絕非台獨﹐鋻於近三年無新資料﹐所以同意在我提供說明書後結案註銷﹐不再留檔。故我常言﹐兩項特考都是外省人戴鈞替我考取的。誰說本省外省不是一家人﹐不能融和相處﹐共赴中華民國之難﹖

 

情治系統﹐如前所述﹐可預攔於前﹐但亦可截殺於後﹔系統既係多元﹐奸狠梟雄﹐只要掌握一支﹐靈活運用﹐敦厚心軟者死矣﹗較平和的截殺﹐可能國人皆知﹔但兇狠猛毒者﹐則有待史者考據﹐在此僅就所知﹐略述所聞。

 

程建人在一九七九年返外交部﹐暫代北美司長﹐在正式真除前﹐他面對『平和的截殺』。儘管其父曾任工兵學校校長﹐為國民黨將官﹐但此時的程建人﹐並無藍卡﹐非國民黨黨員﹔因此﹐人二科要他在『入黨』與『不能真除正式就職』兩者﹐加以選擇﹔當然他作了明智的決定﹐否則國人現恐不知程為何許人也。同樣的際遇﹐在申請中山獎學金前夕﹐相信也困惑著馬英九﹐他也一樣英明﹐選擇正確﹐拿了藍卡﹐否則國人今日恐只知『王主席』矣。

 

一九八十年初﹐常在總統府﹑行政院行走的我﹐聞到陣陣火藥味﹐台灣省主席林洋港正面對親王爺的『全面打壓』

(不好說鬥爭)。林主席為我南投鄉長﹐每次見他﹐都會讓我想及我二舅﹐個性純樸忠厚﹐愛飲紹興酒﹐皆標準台灣草地溫良士紳﹔他也視我如晚輩﹐多所訓誨﹔而我也常與他在暢飲間﹐沒大沒小﹐笑言﹕『故鄉地靈人氣集於其一身,我難有出頭天矣。』

 

事實上﹐透過外交部安排﹐他接見餐敘國賓人數之多﹐恐只有錢復能及﹐國際聲譽之隆﹐連行政院長孫運璿都難望其背﹔在國內﹐歷練人脈廣﹐受國人敬仰﹐亦無人出其右﹐隱現接替『年老身殘』的謝東閔﹐成為副總統之勢。但此際﹐他己被八旗親王視為權力的威脅者﹐開始打壓﹐卻無人查覺﹐連身旁師爺趙守博也不知。而我則因緣際會﹐承辦台灣省政府赴美訪問團一案﹐知情勢對林主席之不利。

 

是年外交部有兩個重要政治性團体訪美企劃案﹐報行政院初步核定。台北巿長李登輝率團﹐由我科長楊榮藻主辦﹐於年春訪美﹐極為成功。緊接著規模更大﹑行程更久的台灣省政府訪美團定於七月中成行﹐長官要我主辦﹐一切行程均與我駐美各有關駐處大致確定﹐進度順利。

 

六月底﹑七月初﹐程建人司長召見我﹐說奉行政院指示﹕縮小該團規模﹐一分為二﹐分由林主席﹑省議長蔡鴻文分別率團訪美。另一道特別指示﹕林主席不得訪問美國首都華府。這道指示﹐說得很急促﹐當然是剛接院方指示﹐也知道打壓的訊息﹐來得突然。老鄉長被整﹐害得我重起爐灶﹐忙得人仰馬翻﹐直到臨行前夕﹐七月十九日下午才能赴台銀總行(星期六﹐不上班也得讓我入內)

 ﹐提領全團赴美經費近百萬美元﹐可見勁疲力盡之一般。

 

此後年餘﹐我見到姚媽媽與孫院長貼身保鏢石瑞琦(中央警官畢﹐考上特考轉入外交部﹐

 後任該部發言人)﹐都避開此話題。而林主席從此常對我說﹕『年輕人﹗冒出來的釘子﹐會被打下去的。』 在趙守博聽來﹐可能認為他在訓斥我﹐不該與趙守博在訪美途中﹐會議上大吵一場的事﹔其實這是他被打壓的心情感受﹐只能與我含蓄訴苦 (他當然知道我有所瞭解)。隨著說這話次數日增﹐我也知道他的處境﹐沒有改善﹐可能日漸危殆﹔當時我大致上己知﹐訪問華府的李登輝﹐是八旗親王矚意的副總統人選﹐林主席己無望矣﹗

 

謝東閔機靈花巧﹐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可是我在現代思潮研討會聆聽他一席話的真知卓見﹐不知馬英九可有同感﹖)﹐能取悅八旗親王﹔林主席純樸敦厚﹐

 沒有這種本事﹐更何涗﹐人脈旺﹑聲望高﹐讓人有威脅感。在本土化實質上就是『滿漢共治﹐閩客互制』的框架裡﹐謝東閔為閩人﹐下一個台籍副總統﹐應由客家人出任以為互制﹐亦合情理。那時客籍政要﹐地位夠格者只有二人﹕台大的李登輝與政大的內政部長邱創煥。經國先生受限於其人生框框﹐拒用政大人﹐愛用台大人﹔兩人中﹐誰勝出﹖從李登輝順利訪問美國首都﹐培養其國際知名度﹐而不准林主席踏進華府一步﹐亦知大勢矣﹗只是當時新聞界﹐對蔡鴻文訪華府﹐而同時訪美﹑地位更高的林主席卻禁足的怪象﹐沒有嗅覺﹐讓我很訥悶。

 

西方學者研究東南亞各國政府﹐歸納出一個重要概念『派閥政治』(

clique politics)。以這個框架看亞洲各國(包括現代日本)﹐不論民主或獨裁﹐都能有相當貼近事實的觀察。功高震主﹐是派閥政治的一大禁忌﹔以周恩來奉行『老二哲學』﹐也只獲得『不及時醫治﹐可好死在床』的待遇。當時林主席為經國總統提拔﹐表現平穩﹐並無太傑出的功勞。只是他的親和力和鄉土氣﹐使台灣本省人『出頭天』的潛意識﹐完全投射和凝聚在他身上﹐這不是他能選擇﹐或刻意製造的。面對打壓﹐他無力對抗﹐更無法改變自己﹐轉化形象﹐因為『心腸硬﹐骨頭軟』﹐不是他的個性。時勢造英雄﹐台灣人的寵愛﹐讓他發出鉅光﹐也讓八旗親王畏懼﹐最終也害了他。

 

經國總統的身體狀況﹐連美國在台協會都渴望知道﹐從晉見他的國賓口中詳細查探﹐諸如他握手力道﹑說話﹑行動等蒐集情資﹐欲知其大限。當時美國訪賓常問的問題﹐是『如經國先生過世﹐你們會如何﹖』而標準答案﹐就是陳履安(時為中央黨部副秘書長)所說﹕『我們是民主國家﹐有其體制﹔他過世﹐還有我們。』據我所知﹐王昇大將訪美﹐也說過同一句話﹐只不過被某情治系統省略一個『們』字﹐『還有我們』成為『還有我』。乖乖﹐一字之差﹐事情可大了﹗王大將一返國﹐馬上降調﹐終至流放中南美。至於林主席中箭落馬﹐只有孫運璿最清楚事實﹔他不說﹐則有待青史在情治檔案找答案。

 

就我所知﹐當時經國先生受病困﹐己耳不聰﹐目不明﹐足不行﹔所有呈報說帖﹐字要斗大﹐頁不逾二(這種說帖﹐說得清楚嗎﹖常難倒我也)﹐依賴情治系統提供信息﹐仰仗八旗親王佐國。王昇數十年追隨﹐替其撫育嚴﹑慈二庶子﹔經國先生只因一字之異﹐繼逐李煥邊陲後﹐再貶王昇於海外﹐自廢其左右二手﹐己經只能聽到汪敬熙(何應欽女婿)﹑宋心濂(宋美齡義子)的情資﹐依八旗親王意『施政』。

 

歷史上﹐沒有太多像劉備那樣的專政者﹐能容許部屬光芒超過自己﹐因為這對『絕對威權』有致命性的威脅。在官僚体系中﹐層級愈下﹐這種容忍度也愈大﹔長官可以動用考核調動等行政資源﹐影響部屬升遷降調﹐這是世界各國『公共行政權』公權力的行使﹐也是長官的專斷斟酌權﹐無可非議。問題在於黨國不分﹐類似納粹﹑共產黨的黨組織﹐公然入據政府辦公樓﹐佔政府職缺﹐運用情治小報告﹐調動政府公務員﹐甚至成為八旗親王鞏固滿人主流﹐或貪官庸吏打擊異己的幫凶。

 

李敖名言『佔著茅坑不拉屎』﹐我進一步說﹕『貪官可惡﹐庸吏更可惡更可怕』。貪官還做點事(不做﹐就沒錢貪)﹐庸吏則坐失良機﹐甚至阻撓賢良﹐置國家民族存亡於不顧。我專研國際法(每次考試均佔鰲首﹐國內教授為文﹐僅台大蔡政文一人﹐為我敬重)﹐受國際法庭審判『戰犯』的法學框架影響至深﹐嘗對貪官庸吏說﹕『你我二人﹐關係有兩層。在行政體系上﹐你是長官﹐我是下屬﹐要接受你的指揮﹔在國家民族上﹐我們是同事﹐都是國家的伙計。顯然違反國家利益的事﹐我是不接受﹐也不執行。』

 

一九八七年七月﹐我被外交部急急電召調部。次年返國﹐一進入北美司﹐承辦我駐處業務的主管科員(己忘其名)迎前說﹕『功勞無人能及﹐欽佩之至﹔汝今落此地步﹐實在是功高震主﹗』連經濟部投資處長黎昌薏亦說﹕『投資團列汝處成果為全美第一﹐我佩服都來不及﹔你被調返國﹐非我下毒手﹐絕對與我無關。』當我遞上『鈞部不做外交﹐故呈請辭職』書﹐離開自高中即立志外交報國的志(非『職』)業﹐我心碎了。

 

隨後我實踐諾言﹐晉見極欣賞又照顧我的蔣孝嚴(返國門次日﹐他就來電﹐要我去見他﹔我拒絕﹐因為如果我揣測正確﹐我不希望引發他與錢復的摩擦)﹐蔣孝嚴第一句話就証實我的揣測﹐他說﹕『你被調部的真正原因﹐是部裡接到你馬上要投奔中共的報告。』天可憐我﹗我心寒﹐我意冷。當我不眠不休﹐抱病策劃﹐花盡心力﹐在毫無國內任何單位支援下﹐迎戰中共﹐擊潰其『駐舊金山總領事』唐樹備的企圖﹐終於取得西雅圖之役我軍大勝之際﹐竟然有長官背後下此毒手﹖有如南宋岳飛被加上『莫虛有』罪名﹐七道金牌召返﹐只是懼怕部屬『靖忠報國』的光芒﹐讓其黯然失色﹖﹗

 

遙想三十年前﹐徐新生兄問我﹕『黨意與民意(益﹖)相異時﹐你是服從黨意﹖還是民意﹖』我笑而不答。其實﹐我心有定見﹐我不忠於人﹐不忠於派﹐不忠於黨﹐只忠於國。我這一生最大的緊拈咒﹐是自願套上的。在我心靈深處﹐生為中華民國人﹐死為中華民國鬼﹐就像一隻『人手餵養』的小鳥﹐愛他抽像的母親。

 

在茫茫宦海裡﹐我拒絕過顯要提出認其為乾媽的建議﹐因為我已有平凡偉大的母親﹔宋楚瑜透過戴瑞明傳達要我出任『副局長秘書』的優遇條件﹐我沒接受(後由空軍聯隊大隊長之子田中光出任﹔若我接受﹐恐今日只見糟老頭﹐而非英俊書生黃義交﹐國人難心懭神怡矣)﹐對新聞局送我前往南非留學深造﹐我也婉謝。堅持辭離新聞局﹐轉赴我認定一生的最愛--外交部﹐因為﹐為抽象的母親『中華民國』﹐開拓外交是我一生的志願。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t13808&aid=49953
 引用者清單(2)  
2014/10/01 04:47 【udn】 比價後還有更低價!高考 三等 台大 手書比價
2007/08/08 03:08 【曾太公落美洲】 兩人手上﹐都沒有『中華民國』大關刀

 回應文章

曾太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他一生都沒糊塗
2005/09/17 03:42

他一生都沒糊塗。因為他只求做人做官﹐能混到位居五院院長﹐你最好別說他糊塗。


葉長問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錢復後來皈依了台灣教,是老來糊塗,還是一生糊塗?
2005/09/17 00:38

台灣教,台灣最新宗教
台灣教的信徒:目前台灣有至少一半是屬泛綠,深綠的基本教義派約為7%,有150 萬人。
台灣教的教義:真心愛台灣。即使身為台灣人,不無條件的愛台灣,即不屬於教徒。

台灣教的教規:愛台灣得永生,不愛台灣下地獄。
台灣教的儀式:選舉動員,手牽手護台灣,手牽手反中共飛彈。「公投綁大選」「不公投,就是不愛台灣」「牽手、許諾、照亮台灣」。
台灣教教主及教主夫人:對教主,陳水扁要全心全意愛戴,對教主夫人,吳淑珍不得批評。


paul23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少見
2005/09/01 13:31
高風亮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