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03/23 18:43:12瀏覽1067|回應8|推薦28 | |
這幾天,看到了不少「聲援」郭台銘的文章,抨擊媒體、社會意見領袖、學界和兩性意見代表對郭台銘的看法,其中,又以媒體和社會意見領袖被抨擊得較為厲害。這些聲援者的論述,就我歸納,大概是這兩個主張:(1)人家老婆過世了,交新的女朋友有何不妥?(2)人家年終獎金加碼、開女性參與者玩笑有何不妥? 在我看來,這些聲援者所針對的「對象」,有以下四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媒體近日來對郭台銘八卦、迷信的不當炒作。 第二種可能:政論名嘴汪笨湖批判郭台銘的【賣台說】。 第三種可能:學界對郭台銘「行為荒唐」的批判。 第四種可能:部分兩性論者對郭台銘「性騷擾」的質疑。 如果是第一種可能,那麼我會選擇站在同一陣線,因為,這陣子台灣媒體對郭台銘的報導,如我所預期的一般,還是圍繞在他與劉嘉伶、林志玲這兩個女人的曖昧關係打轉,更扯的是,今天還看到一則比較郭台銘給這兩個女人的金額多寡的新聞,我看了之後不禁嘆口氣:「唉,比較郭台銘和嚴凱泰捐給慈善機構的金額多寡,還比較有意義!」看看,媒體在作「八卦事件」的比較和研究時,多麼地用心啊! 若為第二種可能,我也會選擇同一邊,因為郭台銘去不去大陸,根本就不是政治意識形態的問題,況且,以我的政治立場來看,汪笨湖絕對是一個我「不贊同」的人,前幾天他批評郭台銘和林志玲去大陸是「賣台」,我也相當不同意,難道綠營人士就不會暗地裡「賣台」嗎?雖然我不喜歡郭台銘和林志玲,但這樣動輒以「政治意識形態論述」來給他倆扣帽子,我仍然覺得有些「評論過當」。 至於第三種可能,其實,要看評論者從什麼角度來看郭台銘,以我的社會學角度來講,郭台銘除了是一個「上層社會人士」、一個「資本家」以外,他也可以算是一個「後現代貴族」,因為,他被媒體所「推廣」的品味、生活方式,其實跟「工業化」之前的貴族階級相似,也就是說,按「階級」的概念來看,郭台銘是中產階級,但他被媒體「拍馬屁」的生活方式和品味嗜好,其實跟以前的貴族無異。 最後,對於第四種可能,由於我不是兩性專家,所以也無從置喙,不過我認為,這個範疇也牽涉到,幾個概念界定的問題:何謂「性騷擾」?哪些人來界定「性騷擾」?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可能會是「性騷擾」?與它相關的「性侵害」,我認為也同樣難以界定,而且,性犯罪「定罪」的高難度,我想,是跟這些概念界定之問題脫離不了關係的,何況,它們的認定也會因人而異。 不過,我還是想建議聲援郭台銘的人,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為何上述四個可能中,最後兩個範疇裡的人,也會批評郭台銘?」在我寫完上一篇類似主題的文章後,有人在回應裡面表示,現在的郭台銘,是一個作秀的商人,在我看來,媒體絕對要負很大的責任。我不認為,郭台銘真有嚴重到動輒得咎的地步,畢竟他不是陳水扁,相反,我認為批評者主要是攻擊郭台銘的「媒體形象」,而非郭台銘本人。 在我看來,一個公眾人物的「原始形象」,與他(她)的「媒體形象」是不能等同的,然而,大多數的台灣民眾(包括我在內),所論述的都是後者,而很少有人能確切地描述前者。郭台銘在媒體上的形象,是以品味嗜好、愛情夢想與生活態度等三個元素為主,我所不能苟同的,是媒體對郭台銘「品味」與「愛情」的過分炒作(特別是愛情,簡直沒完沒了),而非郭台銘的性格和能力,這點必須澄清。 若我記得不錯,郭台銘也是一個很相信風水、命運等宗教論述的人,所以,部分命理師為了打知名度而幫郭台銘「算命」的作為,雖然我不喜歡,但可以忍受,但若跟八卦沾上邊,一樣也讓人受不了。總而言之,我是不喜歡媒體對郭台銘的報導,因為都是沒營養的八卦新聞,媒體要墮落無妨,但觀眾有拒絕墮落的權利。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