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學者:用煤比核電更可怕
http://worldjournal.com/bookmark/22499658
世界日報/記者范正祥/台北8日電
May 08, 2013 06:00 AM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昨天在總統府月會以「核電關鍵報告」為題發表專題報告指出,根據他幾天前看到一篇即將由美國太空總署出刊的論文,過去50年間,世界如果完全沒有核電,可能用煤和石油,估計過去50年會有180萬人命損失。
郭位估算,「如果能源使用很平均分布的話,相當於台灣有6000人,在過去50年,因為不用核電而去世。」郭位表示,這是一篇由兩位很重要的能源環保專家所寫。
郭位指出,核電與煤是兩種最便宜的能源。但核電與煤誰較可怕?現今世界40%的電力來自媒,燃煤不但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汙染,還會造成霾害。而且「煤是有放射性的」,放射性還不低。不曉得為何大家對此疏忽?
清大核子工程系畢業的郭位,美國堪薩斯州工程博士,也是中研院士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他說,他不是贊同核電,但希望大家能在理性態度下,分析環境與能源的關係。每有核能事故發生,大家對於核電廠產生恐懼感,可是在能源中,「最危險的是煤」。
他提到,中國大陸每年5000名礦工因礦災而死亡。全世界因採煤礦死亡人數估計達10萬人。卻未聞有人為他們生命示威。
有關外界質疑核四是「拼裝車」、安全性有很大問題。郭位認為,拼裝本身不是問題,而是要看拼裝的方式、人員的控制,以及是否能透過系統的自動控制減少人為的操作不當。
馬英九總統昨天提問,核能發電與廢核,哪個才是世界趨勢?
郭位說,儘管民調顯示不少民眾對核電有意見,但許多政府對核電還是相當支持,許多國家甚至全力發展核電。日本發生福島核災之後,各國對核電需求有減緩跡象。目前廢核最力的國家是德國,最關注核電議題的國家則是日本與台灣。
他說,美、法、日與俄羅斯為世界核電大國,韓國1980年開始發展核電,目標為20年內成為世界第三大核電技術輸出國,石油輸出國如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科威特也發展核電。
NOWnews/今日新聞2013年5月7日 12:52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外界形容核四「拼裝車」,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7日表示,拼裝的本身不是問題,要看怎麼拼裝、管理、控制、設計好系統。郭位還說,他更擔心的示台灣的水庫,危機更大。
總統府今日舉辦月會,邀請郭位作「核電關鍵報告」專題報告。
郭位指出,韓國在20年前設立三個國家策略,「汽車超越美國,半導體超過日本,漢醫超過中國」,也即將成為世界第三核電大國。
他說,在未來20年,石油大國中,除了科威特、印尼,奈吉利亞外,其他都全力發展核電,就是因為國家安全因素、要能源多元化、平均分配在各種來源,考慮到能源的「可靠性與可持續性」。
郭位進一步表示,「拼裝」本身不是問題,要看怎麼拼裝、管理、控制、設計好系統。他舉例說,王安電腦的招牌就是不跟人家拼裝,美國航空公司TWA不跟人家連線而消失了。
郭位還說,1975年中國河南水壩潰堤,死了25萬人;他更擔心的是台灣的水庫,危機更大。
他強調,「我們要擔心的事情非常多,我並不是說我贊成或反對核電」,只是用理性去分析能源和公關中間的關係,對事情夠有比較理性的了解。
在郭位報告完後,馬英九總統提問,反核、廢核是不是世界的趨勢?
郭位指出,石油危機時,核電廠就受到重視,但核電廠出事,大家有所顧慮,發展就慢。從2011年至今,需求有減緩的趨勢,「是短期的趨勢」,但同時加強研究核電機組的發展,「很多國家是全力發展核電」。
他說,德國廢核,日本跟台灣最認真探討核電,其他國家基本上是採取支持的情勢。
郭位還舉美日兩國民調說,日本在今年對核電機組周遭的市長作民調,54%希望恢復運轉,28%不要恢復。美國在過去10年,支持核電約57%,福島核災後,也沒有下滑;但男性支持高過女性25%,英國也是這樣的趨勢。
郭位畢業於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同時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生活輻射 專家:蘑菇溫泉都有
【大紀元5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7日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今天說,溫泉的輻射線很強,如果怕輻射,就不要洗溫泉;喜歡吃蘑菇的人,蘑菇愈大放射線愈強。
郭位上午以「核電關鍵報告」為題,應邀到總統府月會演講時表示,1979年美國三哩島發生核子事故,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也發生核子事故,這些事故都發生在「把不該丟的東西丟到核電廠裡面;把不該關的水閥給關掉」,而且時間點都在春天、都在半夜,都是操作者的問題。
他表示,2011年日本福島核子事做,也是政府決策問題,所有這些事情都跟人的問題有很大關係,到今天為止,全世界13%電力由核電供應。
郭位說,過去幾十年的核電大國,依序是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但這些核電大國地位正在變化,20年後俄羅斯跟日本將會被韓國取代。
談到韓國發展核電,郭位認為是很有趣的事情,1980年時台灣跟美國公司討論核四興建,但因為有人反對所以停止;韓國得知後,1980年初打電話給美國公司,希望商談把核電設計圖與合約交給韓國。
他指出,所以韓國從1980年開始發展核電,在未來20年訂立幾個目標,其中一個就是希望在20年內成為世界第三大的核電廠輸出國,準備輸出80個核電機組,每個核電機組50億美元,加上25%服務費,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核電廠輸出國,這也是韓國繼汽車、半導體後,第三大韓國產業。
郭位反問,韓國輸出核電廠、提倡核電,為什麼台灣這麼擔心核電?因為台灣擔心輻射線。上午到總統府就觀察,輻射線不高,因為總統府用的大多數是磚塊;他昨天在香港特首的辦公室,輻射線非常高,因為用的是大理石。
郭位說,當日本發生福島核子事故後,有一個人到逃離東京到九州洗溫泉,想洗淨輻射線,可是沒想到的是,溫泉的輻射線很強,「如果你們怕輻射的話,不要洗溫泉」;喜歡吃蘑菇的人,蘑菇愈大放射線愈強。
他表示,香港放射線高,主因香港本身就是大石頭,又用了很多大理石建材,但這樣就代表香港不安全嗎?根據上個月資料,香港女性壽命是全世界第二長。
郭位在台灣取得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士,赴美攻讀碩博士,曾為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s)電子可靠度專家,現職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也是中研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