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吃粽子還有哲學?不會吧?不就是把粽子外層的竹葉剝掉,相信只要有手的人,應該都知道怎麼去撕下裹粽子的竹葉吧!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有需要什麼哲學理論嗎?
當然不需要,不過,若是因為『想』吃粽子而得到另一番的人生啟示,那麼吃粽子的意涵,就不單只是吃而已了。
前天早上,因為出門去找朋友,回到家已經快一點了,父親說他還沒吃午飯,當時我就說:「冰箱還有粽子,那我們就吃粽子吧!」
父親是個不挑嘴的人,對於我的提議,自然是附和。
我用鍋子裝水,放在瓦斯爐上燒,因為是冷凍的粽子,我想著用水煮的方式,應該是較快,但是等到水開後,將粽子放進去,蒸煮了半個鐘頭,粽子卻是外邊熱呼呼的,裡頭還是硬梆梆,根本未蒸透,還不能吃。
我覺得煮的太慢,打算把瓦斯關掉,將粽子放進盤子,拿去微波爐裡微波一下,就說著:「這樣,等下應該就可以吃了。」
不過,當我想關瓦斯的時候,想不到父親竟說:「妳的心思不堅定,如果妳剛才想用微波爐,就不要用瓦斯爐煮,現在煮到一半卻想用微波爐,不只浪費時間也浪費能源,心若堅定,就不要再三心兩意,事情才容易完成。」
看似平凡無奇的一席話,卻在我心裡蕩起波瀾,因為父親那席話,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專心一致」。
想起前天我去郵局寄書時,就是做不到專心一致,才會平白無故多浪費了半個鐘頭,因為我們這裡的郵局不使用抽牌服務,去存錢或是寄信的人,都是用排隊的。
當時我看著人多,因此才會從這行列換到另一行列去排隊,原本想說會比較快,哪知,因此多等上半個鐘頭。
或許父親只是單純說蒸粽子的事,並無其他的意思,然而聽進我耳裡,我卻覺得父親是另有所指,我所想到的是,我的心中若是拿不定主意,確定不了方向,那麼處於猶疑不定中的我,將會一直在起跑點打轉,就好比日前去郵局寄書一樣,從這行換到另一行,並沒有節省時間,反而徒然浪費許多時間。
思及內裡所隱藏的真義,我不禁自問:「這些年來,我不就是做不到專心一致,有所堅持,才會到今日依舊一事無成嗎?」
人生的哲理,是處處存在的,而由粽子所引伸出來的這一層意涵,當真值得我們再三去咀嚼、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