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vijr 轉貼[ 尋找清瘦的文學 聯合文學 2004/12/13 文/張 讓 ]
事實是種形式不如的小說。
──維吉妮亞‧吳爾芙〈如何讀書〉
近來,我總在想這問題:我為什麼讀小說?
理由似乎自明:當然是因為有趣、喜歡!問題在我除了讀小說,也讀非小說。有時我會驚奇發現讀的都是非小說,然後再近乎飢渴地回去讀小說。是那份飢渴讓我好奇。
那飢渴背後,有種現實結了硬殼,把我隔絕在外的恐慌。我好像隻螞蟻在蛋殼上爬來爬去,找不到入口。等我拿起小說讀起來,才又安心了,有如回到家。
為什麼會有那樣飢渴?我這才發現,確實,小說和非小說提供心靈不同的養分﹔而且,要求我們做不同方式的閱讀。基本上,非小說只讓我們在門窗外旁觀,而小說打開門帶我們進去。這不同來自兩者本質上的差異:虛構和真實。
虛實是個方便的區分。實際上,人生常似假疑真,說鏡花水月夢幻泡影,不須學佛便能體會。小說游弋於虛實之間,和現實間格外有種曖昧微妙。散文至少直述,「看似」在說真話。而小說強調虛構,從現實出發但絕不宜對號入座。小說家喜歡拐彎抹角或喬裝改扮,也就是,以謊言來講真話。一些小說書名本身就耐人尋味:《紅樓夢》、《呼蘭河傳》、《馬橋辭典》、《紀實與虛構》、《務虛筆記》。〈阿Q正傳〉特別加了個「正」字,更加搶眼。
因此我們閱讀時,首先便有這樣期待上的不同,而架起不同的門檻。小說家處心積慮的,也就是要帶我們跨過那道門檻,進到那分明虛構卻又逼真的偽宇宙裡。可以說,我們讀小說正因它偽,否則讀非小說就好了。然而自相矛盾的,只有說服讀者,讓我們覺得那偽可信,衍繹了無法直言的現實,我們才大方讚好,否則責備它造作虛偽。也就是,讀者要求由虛構獲得(某種程度的)真相,同時,作者試圖經過謊言來說真話。
維吉妮亞‧吳爾芙的說法是:文學給了我們「更純粹的真」。我在非小說外渴求的,便是小說門戶大開邀請讀者深入的形式,這「更純粹的真」。
【聯合文學242期】
vivijr 備忘錄
一. 今天我做了一件破天荒的事-特別紀錄 / 覺得應該寫小小說了
二. 下午和犀利和走鋼索女孩談起我們3人聯手玩小小說接龍遊戲
三. 今天好忙/清晨五點醒來/下午辦公室變加工廠似的為了週末週
日活動而忙碌/ 越忙壓力越大越想創作/暫時保密/手寫初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