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聯合文學
市長:UNITAS  副市長: Angelina Lee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現代文學【聯合文學】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叢書文摘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董啟章◎沉香.尋香——從成長到承傳
 瀏覽1,282|回應0推薦0

rainstream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李維怡拒絕自稱為作家,更別說小說家,雖然她寫得一手好小說,得過小說大獎,已經出版了一本中短篇小說結集。她形容自己是一個「文字耕作者」。這絕對不是出於不必要的謙虛,更加不是自信不足;這和她的另一個身分有密切關係。李維怡是一個社會行動者,她通過錄像藝術和紀錄片製作,參與香港近十幾年的種種社會抗爭運動。像李維怡這樣的行動者的特殊自我定位,在她的小說中可以清晰看到。她小心避免採取啟迪者、救助者由上而下的姿態,與弱勢人士站在同一位置同一高度,像勞動者一樣默默耕作。

不過,我還是堅持稱李維怡為一位作家,一位小說家。這並不是說作家或小說家有何超然之處,而李維怡符合這個超然的標準。李維怡和我應該也同樣是漢娜.阿倫特(鄂蘭)的追隨者(我不敢說是「信徒」),那我就嘗試用阿倫特的一套來說服她。阿倫特把人類的行動生活分為三個層次:勞動(labor)、製造(work)和行動(action)。大部分的弱勢者、被欺壓和被剝削者,也屬於勞動階級,而針對種種不公義而作出社會(廣義來說其實都是「政治」)抗爭的,是較為少數的行動者。(當然不排除勞動者自身變成行動者的可能性。)而在中間,還有一批製造者,當中包括藝術品的創作者,那當然也包括作家了。製造者所創造之物,為人類提供一個實在的、持久安住的世界,並賦予這樣的世界意義。作家所做的,說穿了就是這樣的一回事。根據阿倫特的分析,寫作和勞動不可能是同質的,所以,「文字耕作」只可能是一種姿態,而不可能是實情。相反,寫作和行動的關係更為密切。除了記錄行動,反思行動,賦予行動意義,寫作也可以成為行動的促發和根據。由是觀之,李維怡的兩個身分不但沒有衝突,反而可以互相增益。

在香港,在文學創作和社會運動兩個範疇裡,雙重身分的例子很少。社運人士間中也會以詩文言志,而文學人也多少會觸及社會性的題材,但兩個身分也同樣鮮明,而且在兩個範疇也同樣走在前線的,卻並不多見。李維怡可以說是非常獨特的一位。她二○○○年以〈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奪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首獎,及後持續寫作中短篇小說,在二○○九年結集為《行路難》(香港:Kubrick)一書。表面看來,李維怡的小說在形式和語言方面好像並沒有特別過人之處,但這樣的觀感只是我們習慣了現代和後現代文學令人眼花撩亂的技法所致。令我最為驚訝的是,李維怡竟然承傳了陳映真的現實批判和黃春明的鄉土情懷。這種隔代和隔岸的淵源和影響,為何在此時此地開花結果,我暫時不敢貿然分析。在香港文學中,寫實主義小說當然不是新鮮事物,早於五、六十年代,一批南來作家便把中國新文學的寫實傳統帶來香港,同時期的香港本土作家則有寫實、現代和抒情等不同取向。自七十年代一批戰後成長的香港作家冒起,形式創新似乎佔了文學創作的主流,傳統的寫實主義的確逐漸式微。
二○○○年後才著力創作的李維怡,卻「回到」寫實主義的「老路」上去,驟看似是令人費解,但回顧香港最近十年的社會狀況,又覺有其內在必然性。香港回歸中國幾年後,因為舊區重建和歷史建築物的清拆,掀起了一波關注本土身分和社區生活的「新社會運動」。這場運動的主力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既非重建區居民,也非歷史地標的舊懷者。他們所反對的是過度發展的港式資本主義,保衛的是家園價值和符合人性的生存條件。從喜帖街(利東街)重建(二○○三至二○○六),到天星碼頭(二○○六)和皇后碼頭(二○○七)抗爭,再到反高鐵和保衛菜園村運動(二○○九至二○一○),行動的規模逐漸擴大,參與的年輕人有增無減,甚至出現了所謂「八○後抗爭青年」的標籤。李維怡的大部分小說,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這種針對資本主義社會金權結構的批判,以及對社區關係和在地生活的維護,正好是陳映真和黃春明的隔代和隔岸延伸。李維怡師法兩位臺灣前輩作家,寫出來的小說不但沒有過時之感,反而給予寫實主義新的活力和意義。而她最得兩位的精髓的,是對筆下人物的大同情。

這次在臺灣出版《沉香》一書,精選了李維怡三個中篇。最早的一篇是二○○○年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的中篇首獎作品〈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中間的一篇是發表於二○○九年的〈笑喪〉,最近一篇則是發表於二○一○年的〈沉香〉。當中〈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較為「文藝」,以寫人物的成長經驗和情感的幽微難解為主,雖也已觸及社會議題,但著眼點為主流價值觀對生活的滲透,而非個別的事件。〈笑喪〉擺明車馬寫社會運動的參與者,主角林曦由旁觀和被動變為積極,女主角林采希更加是全情投入全心奉獻的行動者。〈沉香〉採取的角度稍為後退,以大學物理系男生阿斌的角度,寫普通人對社會不公由無知到覺醒的歷程。很有意思的是,三篇小說也是以年輕主角的成長為出發點,結合了個人情感經驗和社會意識的建立。他們或由於個性的獨特不群,或由於某些事件和人物的觸發,而拒絕成為合模的成年人,努力而艱難地尋找不同於主流的生存方式。這樣的成長不是表面的反叛,而是對既有社會價值的懷疑,繼而對受壓迫者產生疚歉,並意識到自己對他人的責任。這些主角年少時出身低下層,學業成績不錯,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在社會階梯向上流動到中產(雖然現在中產也變成了一種勞動階級)。可以說,他們都是享受到較優厚社會條件的年輕人,但卻因此而自覺到可能成為建制的共謀。當然也不是說他們可以完全自外於建制,於是質疑與諒解、批判與同情,便成為了必須同時並存的意識。

問題是個人覺醒雖然可能,但認知的深度和闊度畢竟有限,社會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而必有其長遠的歷史淵源。為此,李維怡的人物也必須展開一場「尋根」的過程,也即是往先輩身上,找到理解目下問題的參照。在最早的〈那些夏天裡我們的蛹〉當中,這種追本溯源的意識還未明顯,只略一提及何宇漫的父親年輕時曾經是工會分子。是以這篇小說的三位年輕主角何宇漫、何宇明和小碧,總好像處於精神孤兒的狀態。(事實上他們的確先後經歷了喪母喪父的傷痛。)〈笑喪〉中開始出現前代的楷模人物。剛去世的三叔公年輕時曾是共產黨人,一九五七年離開大陸南來香港,但心中的理想主義還未完全熄滅——三叔公給主角取名林曦,臨終遺願是在喪禮上播放〈國際歌〉。雖然沒有詳細描寫這個人物(他沒有正式出場,卻是喪禮的主角),但三叔公對主人公林曦產生了深遠微妙的影響。這種曲折的承傳關係,也即是隔代和非直系的繼承,也出現在〈沉香〉中。主角阿斌通過剛去世的太姑婆的遺物,了解到當年「自梳女」(女性自梳髮髻,誓言終身不嫁的習俗)的艱苦命運和獨立自決的勇氣,以及二十年代大罷工被英軍血腥鎮壓的來龍去脈。這一番尋根令他更明白當前的社會問題和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李維怡又通過太姑婆製造沉香,而上溯到香港歷史的源頭——香港名稱的來由的其中一種說法,就是本地曾經盛產沉香,並外輸至南中國和東南亞各地。

李維怡結合成長和承傳兩個主題,把年輕一代和前代先人重新連繫起來,帶出意味深長的信息——當下的覺醒和未來的走向,必須建基於對過去的認識和繼承。然而,當中的隔代和非直系傳承,卻有點耐人尋味。這是否意味著,香港的歷史意識存在斷裂,致使前人和後人無法直接的代代相傳?而這個斷裂,按小說中人物的年紀來說,為何大概發生在八十年代,也即是他們的一段蒙昧的成長期?這樣的成長期就如一個蛹,封閉、內向、自絕於外部世界,但卻可以孕育出新的更燦爛的生命。可是,這新生的蝴蝶卻難以憶記自己的前身。人畢竟不是蝴蝶,人的成長不只取決於本能,而更取決於集體的回憶和族群的認同。這說明了承傳的必要,和可能。

李維怡上一本書名叫《行路難》,標點出一個「難」字——行動之難,寫作之難,以及兼顧寫作和行動之難。這次新書名為《沉香》,我以為重點在「沉」字。這肯定不是低沉的意思,而是沉著、沉勾、沉潛。只要以沉著的態度,往歷史和記憶的深處沉勾,一直沉潛的種種關連和可能性,就會回到日光下,明明可見,有跡可循,有路可依。這就是寫作的意義之一。在廣東話裡,「沉」和「尋」同音;「沉香」即是「尋香」。香是根,沉著安穩;也是氣,飄逸自在。再者,就是一種祈禱,一種願望。

──本文為李維怡《沉香》推薦序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78&aid=460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