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夢人》讀書心得--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每一個作者說出的故事,都是心相的象徵。
這象徵是他對現在世界的認知、理解,以及對未來世界的期望、預測,這之中夾雜了恐懼、豁達、迷惘、樂觀其成或不知所措等諸多情緒。
而伊格言的《噬夢人》似乎反映了夢比人生更真實。對於沈迷網遊的人如此,對於喪失了生活價值而汲汲於工作生存的人亦是如此。大家都迷失在物質或視覺繁複層疊的迷宮之中。伊格言的《噬夢人》簡直就是現代細節版的莊周夢蝶。
因為現代、因為細節,所以這本書滿足了很多種人的脾胃:喜歡玄幻的、好尚科技的、追求神秘的、嚮往未來的、著迷懸疑的、膜拜哲學的、習於《傅科擺》百科全書式的震撼的……。所以有人說這是一部「全」小說。
而我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心緒也一再地變化著。先是被一開始的未來世界龐大科技細節震懾。我說穿了是枚生活在科技時代的原始人活化石,對著眼前這巍然豎立的鋼鐵結構,有著不知如何下口(恩~應該是如何進入)的呆傻,但想到《未央歌》的作者鹿橋先生曾在演講時說:好的讀者會挑書,好的書也會挑讀者。我決定努力嗑下去。啊!這段繁複美麗,數學公式、電腦0 1、影像存取、夢境提煉滿天漂浮的時空。
哈哈,果然嗑過了這段小說世界建構史後,柳暗花明,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某甲說:停。怎麼桃花源起來了?某乙說:本來書裡的人就是企圖建立科技版的桃花源嘛!),咳!咳!總之是一路讀來如履平地,如入勝境,主角K的身世之謎令人好奇得心癢癢,直往下追。這時的我被故事帶著成了偵探小說迷。
但是伊格言這人奸詐,心機重,在故事有了結局,K的身世也真相大白後,他不讓你好吃好睡、舒心舒肺,硬是水到渠成地,在白與未白之際,拋出了哲學大哉問:「生命本身已是困頓,而記憶卻比生命更艱難……」。
經歷一次死亡好清除記憶中的情感元素的Cassandra,最終因為情感與記憶無法完全分離,情感復甦造成中樞病變而「必死無疑」,而K做為他製造第三種人--「創始者佛洛依德」計畫中的實驗品,經歷十二次植入夢境再清洗淨盡(等於生化人K重生而後死亡,輪迴了十二次)的過程,自然該是病入膏肓,神鬼難救了。哎!好悲啊!K和以前的戀人本來可能舊情復燃,有個美好的未來,卻在找到真相的同時被宣判了死亡。哀莫大於心死,追索過程中的「希望」死盡了,令人不能不感到濃重的哀情,同時在闔書之際展開個人身世的思索,開始一本你自己的小說。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魏斯博士《前世今生》的回溯之旅實驗,書裡人們在催眠中尋獲前世(可能不只一個)與今生的聯結,而後明白、接受、化解,重新展開新的人生。魏斯博士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可能是愛、自信、寬恕或其他,一世學不會,便要一再學習,直到靈魂進化。最近出到第三集了,談到前生來世的回溯,我們的過去生影響著今生,而今生的作為也影響著來世。也就是說人的來世有很多個可能,在催眠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的未來,他們隨著你現在的決定而改變著。書中的K無力挽回一切,不論是自己或是他的誕生所背負的人類與生化人的和諧共存,最終走向滅絕之途,這是他自主的選擇,就這一點而言,他畢竟超越了生化人被設定的局限;如若他做了另一個決定,結局是否真會如同Cassandra的預測?就像每一對父母養育孩子,再精心規劃安排,孩子仍有極大可能脫軌而有不同的人生。
我們的未來(不是來生那麼遠,下一秒就是)其實就在當下這一剎那展開。K有十二個前世、一個今生,我們可能有無數個前世加今生,記憶的包袱並不比K輕,只是也沈澱在潛意識中默默發酵。Cassandra說記憶比生命更艱難,無以復加的悲慨。但記憶只能是今生的包袱或病毒嗎?K追索探問到了前世,有些人也在催眠中找到了前世問題的癥結,那我們呢?其實想想自己今生的習氣和糾結的煩惱,也可以自行斷症吧!未必要找醫生問診。再想:問出病因、病名、病史又如何?重要的是把病治好吧!
不要再溺於迷茫的生活,如處身大霧之中,鄭石岩先生說要「以沒有成見、偏見的空性之智慧(空),來覺察看生活中的現實(假),才能得到如理的實現(中),這才是真正的生活調適之道(修行)。」如此,儘管此世是假,如夢如幻、如露如電,我們也可以收穫真實的情義和智慧。
Ling 於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月三十日星期六下午
「還有些什麼是我們必須交換的呢?除了曾經駐留的美好與溫暖」。席慕蓉這般自問自答。如果深夜你也在忙完一天的事後,喜歡在燈下氤氳的茶香中靜靜品讀一本好書,那我們必是可以「交換」美好與溫暖的同類。
我的部落格:http://blog.udn.com/fain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