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詩最初的印象,肇始於十四歲那年在書店裡與波特萊爾《惡之華》不經意的邂逅,印象最深刻的〈腐屍〉,描寫了詩人與愛人散步途中不經意撞見路邊一具正在腐爛的人類屍體,蒼蠅盤旋、蛆蟲翻騰,原本該是十分令人作嘔的景象,在詩人的描繪下竟顯得無比華美,但因為是翻譯自法文之故,當時並不覺此詩的言語字彙令人驚豔,我深深著迷的,只是波特萊爾想要傳達的那份厭世的、百無聊賴的、黑暗的意象。
真正對詩的文字產生興趣,則是因為楊照《迷路的詩》,書中猶然是慘綠少年的楊照,對於愛情那份青澀的渴望、與對詩句的揣摩迷戀兩種強烈的情緒相互雜纏,以至於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尚且記得,少年因為想念而模仿某位詩人寫下的「今夜我的座椅將不再當窗」這樣的句子,詩中期盼又害怕見到戀人的心情躍然紙上,雖然記憶已不復精確,但每當我回想此書時,某種模糊的、悸動的情感取代了語言成為記憶的核心,這種情感成為我讀詩的啟蒙,自此我不再拘泥於所謂「讀懂」,「懂」多少意味著「正確的」詮釋,但「正確」的定義為何?若依照羅蘭巴特的說法,文本誕生的瞬間已脫離作者,而閱讀者則握有自由闡釋的權力,因此所有的「詮釋」都應該是正確的,刻意的誤讀亦是詮釋的另一個面向,「作者已死」的理論或許某一方面也釋放了長久以來被學院或知識精英所把持的對文本的詮釋權,閱讀是一種與內在的自我意識對話的個人行為,而讀詩則又是另一種更為隱晦私密的自由心證。
年輕時的自己為了逃避現實世界而耽溺文學、一味追求精巧的幻象與想像的異世界美景,很長一段時間刻意避開中文文學作品(或有些許將現實世界的距離拉大的意味),或者乾脆只挑選意象詭譎奇美的作品,像是李昂的少作《花季》、馬森的《孤絕》、朱少麟、朱天文的作品等等,彼時對於文學發展潮流以及社會意義的認識完全付之闕如,大學時期的國文老師雖然引介了不少本土文學作家,但當時沉醉在波赫士、馬奎斯等作家的魔幻寫實風格的我,只覺得這些文字如此直白、現實如此赤裸,因此並沒有對這些作品產生任何深刻的情感。
多年以後,《惡之華》中譯本絕版已久、當時的青澀少年現在成為活躍的評論作者,而我個人對文學與閱讀的看法,也隨著人生境遇變化與閱讀質量的增進不斷翻新擴充,對本國文學史觀認真產生興趣,則是因為準備國家考試需要對於本國文學歷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讀過葉石濤的《臺灣文學史綱》之後,我開始按圖索驥閱讀相關作品與評論,在許多文學創作裡更加真實地看見了臺灣社會的發展脈絡,比起任何的官方歷史或電影都更加震撼,甚至因為楊逵的一篇小說哭到不能自己,才明白多年來,自己錯過了太多與自己成長的土地和國家歷史息息相關的文學身影,國際潮流、社經情勢與歷史脈動在在影響了創作者的心靈,不論創作者選擇了遁世或反抗的姿態,具時代代表性的文學創作皆能夠忠實反映外在世界的變化,即便是詩的創作也無法置身其外,因此評論者對一個社會的文學發展史及其脈絡的梳理,除了反映個人對「時代風格」的看法與史觀以外,多少也有「不容青史盡成灰」的意義存在,文學史、文學評論的存在有其必要性,透過論述者的資料整理,許多隱匿於時代陰影之下的、汲汲於創作卻為世人所遺忘的身影才得以走進有光的所在。
歷史的回溯與評析固然重要,但創作者與評論者之間的意見分岐由來已久,以藝術創作而言,創作者認為藝術評論者無法精確描述創作意念、甚至扭曲作品原意,而評論者則認為許多作品背後的意義與社會脈絡連創作者自己都不曾察覺,評論的意義在於發掘社會賦予作品的各種意義與現象的關聯,兩派說法、各執一詞,孰是孰非難以論斷,因此,身兼評論與創作者雙重身份的陳義芝所著述的《現代詩人結構》一書是否可以在兩種立場之間取得平衡值得玩味,但是作者試圖開啟新的詩史架構的企圖不容小覷。
在緒論中,作者即闡明此書乃以文化研究理論的觀點出發,藉此詮釋臺灣現代詩的發展,「採用社會學的結構概念,…,探索臺灣詩人的歷史文化、社會環境、出身學習、心靈模式,以及由此激生的創作表徵。從詩人的創作成品分析他們的建構方法、形式與原理,呈現現代詩發展中不能闕遺的精神面貌、關鍵主題。(P.9)」,文化研究途徑所含括的符號學、結構主義、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等種種理論,乍看之下,不同的理論所關懷的核心議題似乎大相逕庭甚至互相悖反,但其實誠如作者所說「文化研究…是一種文化整體的視野」,理論提供了不同的視野,藉由理論,我們得以梳理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裡隱藏的各種結構,不管是性別的、國族的、身體的、或者各式各樣的權力關係,作者從文化研究的角度重新觀看臺灣現代詩史,或可讓讀者練習以更寬廣的角度看待臺灣現代詩的歷史進程,就如同陳芳明在《後殖民臺灣》中,以後殖民觀點闡釋臺灣文學史一般,理論的觀點讓人得以抽離慣性的思考模式、並且瞭解看似複雜的事實與現象背後隱藏的種種關聯,沒有任何事件可以獨立於網絡之外發生,在經過評析之後,不相干的事物之間的關聯常常令人感到驚訝,即便是看似隱晦的詩的創作亦是(自由是一種錯覺,我們必須瞭解產生錯覺的理由,才得以掙脫常規的束縛)。
《現代詩人結構》一書共有八章,分別選取並介紹了各具時代代表性的詩人,第一章介紹日據時代以日文創作的詩人林亨泰,作者並引用前衛藝術理論說明了林亨泰走在時代之前的藝術成就,二、三章分別以余光中與瘂弦為主,探討古典的薰陶鎔鑄與身份認同的問題,每個章節都有不同的討論主題、各有擅場;我個人相當喜愛的是第四章的戰後世代《笠》詩人的評介,他們關注矛盾的臺灣歷史情結、敢於批判權威、注重現實意識,讀來鏗鏘有力、讓人感到詩人在面對權威的壓迫時那種正面迎擊的姿態,例如鄭炯明在解嚴之前的作品〈絕食〉:「有些神是不能批評的/正如有些東西是不能吃一樣」藉著吃東西與批評神明的連結隱喻威權統治的肅殺氣氛,在那個時代隨意批評政治是有可能死人的,跟吃錯東西一樣,短短幾行詩句,便充分傳達了一個時代的悲哀與無奈;另外第七章以「臺灣女性詩學」為題,簡短陳述了臺灣女性詩的發展,女性詩人關心的主題與男性詩人有相當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是讀詩的樂趣之一,尤其是關於性與愛情的直觀描繪,讓人充分體會到性別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觀點與感受;第八章則罕見地以佛典中的「空」為主題,討論了敻虹、周夢蝶以及其它詩人對於「空」義的衍繹,此章依據作者說法,雖不在西方文化研究範疇,但卻是臺灣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公共文化、是一個相當特殊的主題情境,此章所引用之詩句果然相當空靈,但最終還是前面所提兩位詩人真正以悟道與佛典為依歸,其他舉例感覺非為詩人刻意以此作為主題,但或許霎那的頓悟亦是此章所討論的範疇吧。
作者運用文化研究的角度討論詩史,其實相當程度的避免了在論證的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國族、省籍、現代與古典等等爭議,而更能專注在詩人與社會歷史的互動,像是評述余光中的章節,就少掉一些臺灣文學史論述裡所可能冒出的陣陣煙硝,作者將詩人的出身與所學作為背景,突顯詩人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卻也沒有完全抹去時代與社會對詩人所造成的影響進而表現在創作上的痕跡,這樣的論述方式提高了本書的可讀性,也不至於讓初次接觸文學史的讀者產生偏頗的立場,且作者本身文筆甚佳、娓娓道來的語氣十分溫和懇切,也讓理論的運用不致顯得過度生硬、難以親近。
本書書末附錄的〈歌詞與詩選〉一文相當精彩,針對近幾年歌詞創作受到大眾注目,名氣響亮的歌詞創作者紛紛出書、甚至歌詞入國文考題的現象,作者充分的闡述了詩與歌詞之間的差異:「這是兩種不同的文類,就像有的小說可以改編成電影腳本,有的詩可以編成歌曲來唱,但我們不能將小說與電影、詩與歌詞並比。有的詩適合譜曲,有的不適合。雖然詩也要求聲律,但其節奏不必是歌的節奏,它主要是閱讀文本,咀嚼、回味,涵泳在意象所構成的想像世界。讀者對詩的識照感應,不僅因句式長短交錯、聲音複沓有致,還在於意象所創生的意境、心靈視野之展現。」而且更進一步表明「詩的讀者,從來就不是大眾」,因為「不理解多義語境的讀者,既無法得意於文中,更難會心於言外」,這樣的評論其實正是引導有心的讀者如何進入詩的世界並體會其意境,作者並笑稱「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多,寫詩的人不讀別人的詩」,點出編輯一本好的年度詩選的必要性,詩選的立意在於讓讀者在這人人都有部落格、人人都成一家之言的網路時代能夠讀到經由編輯挑選過的「好詩」,好與不好或許見人見智,但是作者的幽默與對臺灣詩壇貢獻的一分心意也著實令人感念。
在閱讀與討論的過程中,我經常聽到有人發問「如何讀詩」,或者因為詩的高度凝煉與壓縮而感到退卻的亦大有人在,詩不屬於大眾,但是在跨越語意的藩籬之後,詩所能傳達的意象與情感卻是如此強大,如何閱讀一首詩?除了手上那本、意外地某個句子深深打動自己的詩集以外,或許也該將《現代詩人結構》作為瞭解臺灣現代詩的入門磚,充分理解此書所勾勒的詩史輪廓之後,相信又是另一番令人驚喜的美麗景緻。
**********************************************************************
本文同步發表於個人部落格:終結妄想 http://dischanted.pixnet.net/blog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