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董 Beth Huang 鏡
每個旅人都背著不同的行囊上路,渴望裝載不同的體會歸家。那麼張讓的小背包中裝了什麼呢?我想無論如何都少不了書吧。如同她在序言中自言,她總在旅程中探究真假,邊玩也邊學,是個頭腦動不停的旅者。在路上,她總不孤獨,除了家人同遊同樂外,先行旅者的身影依稀可見,成為不說話卻風格獨特的導遊,讓人期待前方可能存在的風景,排解旅途的無聊與艱困。張讓總在旅行前後閱讀這些心靈的記錄,藉由對照他們的思索、證言,反芻所見所聞,尋找、實踐自己旅行的意義。張讓也是一個有自我品味且充滿自覺的旅者,一般人普遍讚賞的江南園林美學,因處處蘊含功利世俗的設計,不為她喜愛﹔郊區的冷漠疏離與公式化,不是她心目中理想的有情小鎮。大自然鑄造不規則的風景、充滿理想與記憶的大學城、廢墟矛盾衝突、變動中的美學,才對她的味,吸引她思索玩味。她不滿足於旅行團安排好的觀光旅程,看別人要她看的事物,而想要以一個居民的身分認識所到的地方,想要透過事前的準備功課,看見當地內在生命的肌理,而不是遊客一味尋樂的表面。她思考自己的旅者姿態,「身為旅人怎樣才能看到事物真相的問題,而不關於道德、宗教和任何理論教條」?張承志在蒼涼自然所感受到的震動,是她所渴望的﹔但對於張苦行般的旅行定義,卻不能完全同意:我固然不齒上流階級的豪華旅行,卻一樣反對刻意襤褸的作態。旅行和生活一樣,一個人所能做到的只是順自己本性。在跋扈的遊客和平常的自己間,必須有個合理的過渡。她的旅行書寫和其他作家不同之處,或許不在於她對於旅行提出什麼卓越見解,或者特出的文化觀察(儘管文化觀察也是她旅行書寫中頗精彩的一部分),而是她的確意識到「旅行的難題」:無論純粹放鬆或要求深度探索,旅人終究仍是不同程度的局外人,與地方生活與秩序存在若近若遠的隔閡。即使在某地停留較長久的時間,對於當地生活各種細節體會更深,但畢竟不是在此安身立命,人際往來互動的情況,與長居當地、面鄰共同生活難題的居民仍有微妙差異。失望於為觀光客準備的庸俗,渴望發掘更深層的東西,固然無可厚非,但偽裝起來的庸俗,不也是地方日常營生的面貌之一?所謂「真相」是否存在呢?張讓在渴望深刻的同時,也明白旅行所見必然失真,攝影集中的緬因吸引旅者前往探訪,但旅者烙印心靈意境中的緬因,永遠與現場實境不會重合。真相或許也不只一個,在地方每日發生的哀樂是真實,旅人們留下或輕或重的足跡,和不同角度出發的詮釋,也共同構成某地的情調、印象,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來去的人們,成為地方歷史的一部分。 我的簡介: 喜歡從別人的故事遇見自己的故事,透過閱讀,觸摸文字背後熾熱的心靈,在紛亂人世中保有一份安寧與篤定。 我的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rin0125
每個旅人都背著不同的行囊上路,渴望裝載不同的體會歸家。那麼張讓的小背包中裝了什麼呢?我想無論如何都少不了書吧。如同她在序言中自言,她總在旅程中探究真假,邊玩也邊學,是個頭腦動不停的旅者。
在路上,她總不孤獨,除了家人同遊同樂外,先行旅者的身影依稀可見,
成為不說話卻風格獨特的導遊,讓人期待前方可能存在的風景,排解旅途的無聊與艱困。張讓總在旅行前後閱讀這些心靈的記錄,藉由對照他們的思索、證言,反芻所見所聞,尋找、實踐自己旅行的意義。
張讓也是一個有自我品味且充滿自覺的旅者,一般人普遍讚賞的江南園林美學,因處處蘊含功利世俗的設計,不為她喜愛﹔郊區的冷漠疏離與公式化,不是她心目中理想的有情小鎮。大自然鑄造不規則的風景、充滿理想與記憶的大學城、廢墟矛盾衝突、變動中的美學,才對她的味,吸引她思索玩味。她不滿足於旅行團安排好的觀光旅程,看別人要她看的事物,而想要以一個居民的身分認識所到的地方,想要透過事前的準備功課,看見當地內在生命的肌理,而不是遊客一味尋樂的表面。她思考自己的旅者姿態,「身為旅人怎樣才能看到事物真相的問題,而不關於道德、宗教和任何理論教條」?張承志在蒼涼自然所感受到的震動,是她所渴望的﹔但對於張苦行般的旅行定義,卻不能完全同意:
我固然不齒上流階級的豪華旅行,卻一樣反對刻意襤褸的作態。旅行和生活一樣,一個人所能做到的只是順自己本性。在跋扈的遊客和平常的自己間,必須有個合理的過渡。
她的旅行書寫和其他作家不同之處,或許不在於她對於旅行提出什麼卓越見解,或者特出的文化觀察(儘管文化觀察也是她旅行書寫中頗精彩的一部分),而是她的確意識到「旅行的難題」:無論純粹放鬆或要求深度探索,旅人終究仍是不同程度的局外人,與地方生活與秩序存在若近若遠的隔閡。即使在某地停留較長久的時間,對於當地生活各種細節體會更深,但畢竟不是在此安身立命,人際往來互動的情況,與長居當地、面鄰共同生活難題的居民仍有微妙差異。失望於為觀光客準備的庸俗,渴望發掘更深層的東西,固然無可厚非,但偽裝起來的庸俗,不也是地方日常營生的面貌之一?所謂「真相」是否存在呢?
張讓在渴望深刻的同時,也明白旅行所見必然失真,攝影集中的緬因吸引旅者前往探訪,但旅者烙印心靈意境中的緬因,永遠與現場實境不會重合。真相或許也不只一個,在地方每日發生的哀樂是真實,旅人們留下或輕或重的足跡,和不同角度出發的詮釋,也共同構成某地的情調、印象,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來去的人們,成為地方歷史的一部分。
我的簡介:
喜歡從別人的故事遇見自己的故事,透過閱讀,觸摸文字背後熾熱的心靈,在紛亂人世中保有一份安寧與篤定。 我的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rin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