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聯合文學
市長:UNITAS  副市長: Angelina Lee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現代文學【聯合文學】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閱讀心得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乍現的瞬間︰劉大任《羊齒》之〈白樺林〉延伸想像
 瀏覽1,118|回應0推薦1

樂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雖然《羊齒》這本書不是指定書目,但是因為我很喜歡〈白樺林〉這篇小說(或許是因為我的想像力太豐富……),還請大家多多賜教。


乍現的瞬間︰劉大任《羊齒》之〈白樺林〉延伸想像

想要在《羊齒》這本小說集裡找到所謂起承轉合的劇情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許應該這麼說︰讀《羊齒》最好不要抱著單純看故事的心態,因為書裡每一篇作品的結尾都是那麼縹緲遙遠,極具曖昧與不定,彷彿飄散在山谷中的炊煙,而讀者所能做的就是在這數篇或短或長的小說裡盡量尋找理解並努力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所謂剎那。

翻閱書中第一篇︰〈火熱身子滾燙的臉〉就讓我覺得劉大任的筆法近似意識流大師喬伊斯(James Joyce)的都柏林人,正如劉大任於《羊齒》後記所說的epiphany(為喬伊斯寫作手法),劇情並非羊齒想要表現的重點,而是在小說中流動紛雜甚至彼此毫無關係的事物在互相撞擊融合之後所呈現出來的那一個瞬間,這個瞬間有可能是說不出失意的當下、狂喜的臨界或難以言喻的超現實氛圍等種種狀態。

意識流原為西方心理學上的術語。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識,更包括無意識、夢幻意識和語言前意識。若說駱以軍擅於以夢境描寫光怪陸離的眾生面相,劉大任的《羊齒》可能更是到了屬於夢境中更深層的那一部份,朦朧陰鬱光影游離,像立於黎明前最後一道薄霧中模糊的路燈輪廓,也像喬伊斯筆下的都柏林,終年溼雨灰濛,與回憶同時並行的不是未來,而是衰敗頹圮意味濃厚的過去。

〈白樺林〉是我讀完《羊齒》後腦袋裡最有畫面的一篇作品,因為我一看就覺得這是一個主角最後要去尋死的小說,為了確認我還反覆看了好幾次,它並不像字面上短短數語就結束那般簡單。初看只是一個父親外出尋找與後母發生齟齬而離家的兒子的故事,但亂倫與精神異常的意象卻隨處附著在小說的每一個字句上,我認為它想表達的是一個悲劇家庭的故事,從續弦妻子的一句你兒子跑了開始,其實已為整篇作品佈下疑陣,而主角一句︰你到底跟兒子說了些什麼?更讓讀者的好奇心無限擴大,到底兒子是因為何事離家?現在又在何處?如果從小說開頭主角由隔壁一對有如知更鳥的鄰居夫婦整理花圃視角處切入對比又讓人隱約覺得主角與續弦妻子間相處並不和睦(知更鳥為鳥界少數一生只有一個伴侶的鳥類),但等到交代完父親來到美國及喪妻的經過再到進入兒子房間翻看兒子那一頁寫著︰母狗,這條貪婪的母狗,又開始喘氣了……等字句的日記,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在暗示兒子與後母早已有不可告人的關係,兒子床單上那一圈又一圈重重疊疊的印漬其實就是隱晦傳達兩人情事後的痕跡……父親外出根本找不到兒子,因為兒子早已自殺,而留在家裡苦苦等候兒子歸來的夫婦說穿了根本在兒子死後就陷入精神異常,如此一推測〈白樺林〉裡所有的弔詭都有了頭緒,那看似零散隨意的描述字句也終於串連成線。

〈白樺林〉的結尾是我認為最精彩的一段,父親徒步上山,他慢慢往上爬,他不著急,他知道,兒子如果來的是這裡,一定跟他一樣,父親到三年前兒子等他的那個地方,讀到這裡一切也都明白了,兒子於三年前跳崖,思念兒子的父親三年後也同樣來到此處,準備在兒子身亡處自殺,但是劉大任把此處寫得非常美︰太陽從湖的那一邊斜射過來,他身前除了碗口粗細白得耀眼的樹幹,成百成千白得踏踏實實的樹幹,便只有一片綠。那綠卻近乎黃,不,是從山茶綠到檸檬黃由近而遠由下而上逐漸淡化逐漸躍升的綠的舞蹈,即便空氣裡確實沒有一絲風影。宛如離世只是主角即將啟程的遠方旅行,〈白樺林〉的後勁極強,死亡意象貫穿全文,這冷香便拌和滲透席捲所有行著光合作用的葉綠素釋放出來的純淨透明的氧,一起湧進他的肺臟。我直覺這段文字是主角的墜崖實況,讓人驚駭中卻又帶著昇華的美好。〈白樺林〉裡所有的文字敘述盡是主角死前腦中流動紛雜的意識,並且不按時間順序進行,昔日過往像走馬燈跟隨主角腳步一幕幕顯現,直到意識完全歸零。

〈白樺林〉最後作者再度給讀者留下了一個謎題,他不慌不忙,從容登山,就像三年前,兒子在山頂的磐石上等候他一樣。到底三年前兩人在此處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父子兩人大吵一架,兒子羞憤之餘才縱身躍下山崖?所以父親來到這個地方其實是有贖罪這一層更深的意涵?小說寫到這裡就結束了,像藝術電影裡拼貼倒錯的時間與空間,我只能藉由作品中的種種細節與線索還原故事的真相。喬伊斯的意識流寫作是冷靜到目空一切完全將作者抽離作品,劉大任則是在理性撰寫下仍保有對世事的悲憫。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特別喜歡〈白樺林〉,甚至還為這篇小說編排了一個非常同人誌的二次創作想像,不過我確信《羊齒》裡的每一篇作品其實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與之共鳴的讀者,除了等待作者說的頓悟,還有那乍現的一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78&aid=367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