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此處所稱的「宅男」,也就並非熱中動漫或線上遊戲的「御宅族」(otaku);亦非眼高手低不外出謀職、深獲家庭溺愛的「尼特族」(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或許,較為接近的是某一類不喜社交、排斥約定俗成價值的「繭居族」(cocoons)吧? 曾有人提到,「在忙亂的世界中有宅的空間,那是相當幸福的」,或亦肇發於此?「宅」,相對於紛亂人際與訊息漫溢的快速世界,毋寧是一個餘地;一方自己與自己相處、斬除不必要枝蔓的「避難所」,進退之間,而也才生出了您所稱的「溝通與和解」…… 在這個前提下,閱讀「宅男系列」,則感受到特殊的輕快與親切。所有加諸「宅男」形象所衍生的負面可能:社交恐懼症、廣場恐懼症、亞斯伯格症候群、網路成癮……一概闕如。反而,我們隨著他的生活動線,參與非自願的相親、不定期的午餐會、回家陪爸媽吃飯,他甚至答應去陪伴一個多年前的舊識,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只為了將那人拎離情緒的惡沼。 也因此(只除了我每日在類近時間往公司報到,在相仿的指針位置打卡下班)──讀著「宅男系列」,便模模糊糊照見了自己的影子:獨居城市邊緣,晚睡晏起,重度網路使用者,快三十五歲了,真覺得自己渾噩終日、面目可憎時,我便搭上高鐵回老家,跟爸媽見了面,第一個話題無非是怎麼還不結婚? 似乎總卡在這個點上。 所以我好奇:儘管這位宅男「軟弱、妥協,而且超實際」,他真能走入家庭,成為複數嗎?關於孤獨,做為親屬單位終結者,《荒人手記》裡的小韶誦讀紅綠色素週期表,試圖抵抗生活無常諸變;而「宅男系列」裡,主人翁或受惑於異性神祕的笑、陌生女人的低胸,在偶一為之的嘗試與受挫中,宅男真體會了孤獨之必要?或者其實仍嚮往著婚姻,只是拿不到正確的入場券? 若您亦覺得婚姻其實與一人之「宅」相悖,那麼,「宅男」可說是網路時代新發明的「孤獨」,超越了性(與性傾向),成為新的親屬單位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