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記憶,母親總是背對著我;不論是睡覺或是她工作時,看到的總是她的背影。
母親的背影,一直以來都是我對母親最早的記憶。
國中時期,情緒來時,也總會埋怨母親疼兄弟們不疼自己,怨懟母親的心思、耳朵未對自己開啟,甚至自己僅能擠進母親目光焦點的角落。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接觸的人、事、物、文章愈來愈多,偶而憶起幼時、國中時,便忍不住開始省思為何會如此!?
從長輩的訴說得知,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是由奶奶帶大的,一直到了上幼稚園時,才回到我父母親身邊,或許是因為這原因,所以兄弟姊妹們在母親的心裡、看待上有所落差。
父母親間的爭吵,在她刻意的閃避下,身為子女的我們,對爭吵的主因也總是很模糊或是不清,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的自己不願參與風暴,總是遠離風暴圈所致。
人生的經歷愈來愈多,對看「母親」的角度也逐漸的在轉變。
加上相處的模式,在時光中變化,偶而家中親人不在身邊,湊巧母親情緒來時,會提起過往的點滴,僅管她很少在對談的過程裡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還是讓我對「母親」的既定印象,在一次次一回回的對談、父母的爭吵中開始變質。
我的母親,一直以來都是強悍、精明、嚴苛的,對我總是鮮少露出笑容,言語總是刻薄且傷人。
然,泛黃照片裡年青的她,抱著襁褓中的我,露出開朗又帶點羞澀的笑容。
兩種迥然不同的形象,很難重疊在一起,有時,甚至會懷疑,那會是年輕時的母親。
記得有一回,父母間的爭執擴大,當街將家庭的對帳戲碼了搬出來,街坊鄰居、親友則遠遠的投注好奇的目光,較熱心的親戚則也跟著淌了混水。
母親激動指著父親,並對著熱心來排解的叔叔訴說著父親的不是,家族、親友待他的不公及冷酷、殘忍。
那一幕,從母親的眼裡看到了深沉的怨懟,以及強行壓抑的淚水。
這樣的場景,從小至大其實看過的次數真的不多,不論爭吵再怎麼激烈,也不曾那樣輕易且清楚地直視過母親悲忿的神情…
有時憶起母親或是毫無表情,或是憤世嫉俗,又或是尖酸刻薄的臉孔、總是背對著自己的背影、日常裡爭執的片段,以及那一幕,腦海不由得開始拼湊起父母親間為何總是爭吵不休的原因…
猶記起兒時不乖的片段--母親拿著衣架子,狠狠的抽打我過後,在無人的時候,拿著小小的葯膏,半跪在我身前,低頭為我膝蓋上的傷口抹葯,那時的母親語氣僵硬略帶哽咽,半垂的眼眸紅紅的…要我改過…
或許,是因為父親的不爭氣、貪玩、好高騖遠,導致年輕輕輕的母親非得扛起一家之計、教養子女的重責,扮演起苛刻的鐵娘子。
這樣的一個重擔壓在她的身上,並要在當時僅有男人會去做的工作場所中打滾,在僅有男人會當上的師父的工作領域中躋身為師父之列,身上所加諸的壓力之大,並不是當事人以外的人,可以零距離體會的。
或許正因為如此,她所扮演的角色、面具緊緊地附著在她的靈魂之中,而漸漸忘了感情、情緒的表達方法…
日子累積得愈多,爭執的片段愈多,曾經怨恨地瞪著跪在身前為我抹葯,認定她只是假惺惺的念頭想法,漸漸變質了…
無法理解母親為何總是背對著自己,或是面無表情的走入我的視野,又或是尖酸刻薄的批判自己的不是……慢慢地轉變為理解、體會,漸漸地懂得究竟是為何。
母親,不是不疼我。
母親,不是不愛我。
只是,曾經經歷的分離,以及必須強迫自身的成長,讓她忘了如何表達,讓她忘了分離重合後的不自在,是可以改變的。
只是,婚姻、家族所帶給她的強烈不安,在歲月中累加,讓她的性情在必須堅強的自我督促下逐漸改變…
只是,她在無法割捨我們這些子女,與怨恨現實、感情的戰鬥中爭扎。
媽,妳是如此的堅強,僅管妳總將的脆弱深藏在背影的另一頭,我還是想對妳說:
「妳的兒子女兒長大了,我們雖然沒有燿眼的成就,雖然沒有強力的經濟支撐一切,雖然無力改變過去與現況,可是妳不要再不安,妳所做的一切,身為妳的兒女都懂得,請妳放下部份壓力,讓自己也能擁有些開心、快樂與自由。」
或許,我們無法在很短的時間裡完全讓您了解到身為您子女們的真正內心想法,進而降低您的不安,可是…媽,我們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慢慢讓您理解的。
妳永遠是我們最尊敬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