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阿丙0.6
市長:阿丙0.6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阿丙0.6】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緣起性空與靈魂不死
 瀏覽1,002|回應0推薦1

阿丙0.6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阿丙0.6

宗教起源於先民的無知(助)及對永生的渴望,也歷經人生無常的試煉,乃至倫理道德的規範要求。

尤其對於永生的渴望,是人類普遍的心理需求,不論是一神論的大型宗教,如基督宗教(含天主教及基督教)、伊斯蘭教(回教)……等,還是眾所周知的民間信仰,如台灣本土的宗教信仰……等,都是想藉由解說靈魂不死而開宗立派,也建構了永生不朽的美麗新境界(如天國、天堂、淨土),並擔當有撫慰人心及社會規範的神聖任務,而這一切的林林總總,也都伴隨著既脆弱又渴望強壯的我們,走過風風雨雨的每段生命旅程。

2千5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有感於生老病死的無常,及印度社會種姓枷鎖的宿命,因此不採當時婆羅門教的輪迴說,獨創「緣起性空」的無我觀,他原始的構想,不是在於對抗死亡的恐懼,而是想要「超越」靈魂不死、六道輪迴,乃至試圖於心境上成就「金鋼不壞之身」,即一般俗稱的「覺者」。 就原始佛教的思想,緣起緣滅,世間沒有不變的實體,既不相信有末世的上帝審判,也不宜想像十殿閻羅的陰森可怖,而是如實人生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及涅槃寂靜。」

由於宗教思想的傳播、發展,向來都無法擺脫既有社會的風土民情,以及人們對於永生的渴望,因此既要說「緣起性空」,也不能免俗的要說「六道輪迴」,不管是在早期印度社會的歷經部派時期、大小乘,還是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的「格義」適應(既存的民間信仰),難免就會形成「一切都是空,而一切也都在變化中」的撲朔迷離,難免就會有佛曰不可說、不可說的神秘、奧奇。

不是「斷空」,而是「妙有」,既是「緣起性空」,也是「六道輪迴」,相信就純粹理性(認識)來說,是性空假有,然而就實踐理性(規範)來說,必須要承認靈魂不死【註1】,如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曾經質疑,說「如果上帝不存在,那麼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如同伏爾泰的曾經堅定主張,說「如果真的沒有上帝,那麼就得造一個。」【註1】【註2】 ……(摘錄自阿丙0.6)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74998&aid=583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