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逍遙閣:
362 也談〔斷捨離〕 http://blog.udn.com/jfeng13x/112732721
引用文:苯夷著: 斷捨離
拜讀苯夷新作「斷捨離」(見引用文)方知現已流行起「斷捨離」風。文中提及許多人的生活與觀念因此變化的例子。文末由物品延伸到「其實有些人恐怕也得斷」,但親人則是較不易的。(註:本文很有參考價值,推薦給好友們賞閱。)
讀後思惟(惟從心)、分析、探討其中牽涉到「人」的本質及關係:
斷:是意念的決定;
捨:是實際的行動;
離:是完成的結果。
「斷捨離」的實際意義在於「斷煩惱」,但把這個理念付諸行動後,能達到什麼效果,就很難說了。例如藕斷絲連、猶豫反覆,其結果極可能是自討苦吃。
所以「自我」事先的心理建設當具必要性,從下述的角度思考,付之於行(即「捨」)或有幫助:
有緣則聚,緣盡則捨;無罣無礙,還我自在
我們週邊的人,無論是親戚、朋友、同事或認識的,其中免不了有些會造謠或「生非」的俗物。我們只要想想:地球上有 70億人,「她/他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我也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
發現出了問題,在自己能力及意願範圍內盡力改善;當狀況難以改變的時候,不在於繼續爭辯,而在於「能捨」。
因為維護自心的平靜方可消減煩惱,如需「繼續辯解」可能表示兩人「緣分已盡」。為避免愈陷愈深,唯有即時「捨」去此人、此事。捨得愈乾淨,自心愈少罣礙,乃得愈發清淨、自在。共勉之!
後記
佛家稱作「世間法」的東西,其實只是一般人「現實生活中的理」,並非神祕之事。如在「世間法」中爭論是非,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永遠都能找到一堆同理之人相互取暖,但這正是煩惱之源。去掉這個框框,才能脫離煩惱。
延伸閱讀:
斷煩惱的道理方法(上)與經驗之談(下):
色即是空(上)(平易近人的佛法 3)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3735174
色即是空(下)(平易近人的佛法 4)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38334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