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繁華的台北市,入夜後台北車站四周走道上卻可見滿是露宿街頭的街友。記者李隆揆/攝影
臥底當街友!記者領不到愛心餐…飢寒交迫揭街頭潛規則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4/4016016?utm_source=news&utm_medium=webpush
2019-08-29 08:00:00聯合報 記者李隆揆/報導
聯合報記者從去年底開始,在酷暑、寒流不同的天候,「臥底」當街友,試圖為街友問題探真相、尋解方,個中滋味真是酸甜苦辣都有,首次寒流出擊的經驗,讓記者深深體會到什麼叫「飢寒交迫」。
這天寒流來襲,天氣濕濕冷冷,天成大飯店牆上的溫度計指著15度;不知當街友也有潛規則,記者刻意挑了一條破舊牛仔褲、T恤,罩著一件外套,走進台北車站─這個街友聚集避寒窩暖的「天堂」。
沒帶任何食物、飲水,身無分文,唯一「身外物」是一支聯絡求援手機;想了解街友的生活,就得貼近他們的困境。然後我坐了下來,成為他們。
●牆上廣告 就是我的娛樂
車站內一如往常,眼前不少街友坐在車站禁菸線外,有人看報紙,有人閒晃,也有人發呆,當然,少不了拿著紙碗行乞的。站內明顯暖和許多,保全人員一如往常定時巡邏,很多街友找到地方休息,或坐或站,就是不能躺下。
要分辨街友不困難,不像一般遊客、上班族或學生一樣等人或快速移動,他們常找一些不起眼、不礙事的角落待著。穿著多半不合身,衣褲突兀,腳上踩著拖鞋,頭上有人戴舊毛帽,有人戴著寫有宮廟、政治人物字樣的便帽。
街友偶爾起身看看牆上的廣告,當做一天最具聲光效果的娛樂;有些街友有智慧型手機,坐在角落看劇。
●紙箱和報紙 原來是寶
下午3點多,一個女街友推著右腳打石膏坐輪椅男子,走進車站北二門,「阿伯幫我顧一下!」她指向門邊的一處牆角,請另一名街友幫忙「顧地盤」。彼此認識、互相幫忙,是街友圈生態,像我這個「新來的」,雖已多次從旁觀察,依舊格格不入,打不進圈子,耗了3小時還是找不到休息的「好地方」。
5點了,暮色將至,外頭又開始下雨,站外牆上數字鐘依然顯示15度,但感覺更冷;車站外也越來越多街友聚集,準備尋找夜晚的安身之處。天黑後,那位坐輪椅的男子由朋友攙扶,躺在鋪好的紙箱上,搬挪過程並不好受,他眉頭緊蹙,疼痛全寫在臉上;但沒多久,他和一群人開始喝啤酒、聊天打屁。
寒涼發威是很可怕的,傍晚6點氣溫已瞬降到11度;有個婦人拎著一袋包子,沿車站外側發給街友,每發一個包子合照一張,鏡頭前他們笑得很開心,令人感到溫暖。
時間越晚,台北車站周遭街友越多,除了避寒,不知道是不是和善心人士會來發放食物有關,這是街友每晚較穩定的食物來源。
好不容易在東三門一處牆角找到可以窩身之處,地上明顯有口水、菸蒂,卻是我今晚休息的地方,此時才意識到,紙箱和報紙對街友來說有多麽重要,那是床墊,可以隔絕冰冷和髒汙。
●路人的眼神 會殺人…
坐著體驗街友生活,我也跟著打盹,直到有人發放台鐵便當才驚醒;接過平凡無奇的冷便當,心中百味雜陳,冷風中的第一口飯,感覺特別好吃;當街友心理建設很重要,街邊扒飯是需要勇氣的,面對人來人往異樣眼光,羞恥心常讓我不自覺低頭。
飯後突然想上廁所,鼓起勇氣請一旁大哥幫我顧一下位置,他驚訝:「你什麼都沒帶要怎麼睡?」這位大哥,是今天第一個跟我說話的人。
「當街友」也才注意到,北車內的飲水機多半需有容器盛飲,找了許久只有捷運北車站M4出口有直飲台,半夜捷運系統關閉,沒有杯子想喝水,就只能等到隔天。
車站內熙來攘往,學生、上班族、旅客、工人、站務人員,我躺著忍受四處投射的異樣眼光;許多人穿著大衣,驚訝同情的望著地上的街友,這些身上只有舊衣、報紙、社福提供的睡袋,什麼辦法也沒有的邊緣人。
我蜷縮在牆角,不時有冷風吹過,手指頭很冰,幾次打瞌睡都被凍醒,突然很懊悔要當街友卻沒做足功課,隔天醒來或許會感冒,甚至更嚴重。
●為什麼不給我餅乾?
晚上快10點又來了善心人士,兩個年輕人隨著一名街友推著推車前來,車上紙箱裡裝了許多餅乾。「先生.....」其中一人拿了一包餅乾想遞給我,但當我抬起頭時他卻停住了,他略顯尷尬的收手,說了「呃,對不起打擾了」,轉身離去。
同行另一人隨口問「原來他不是(街友)喔?」我努力裝扮體驗街友,結果輕易被識破;因為街友中很少年輕人,穿著和我一樣更是少之又少,就算我窩在他們的世界,與多數街友的外貌,仍有明顯差異。
午夜12點,我感覺手指頭快結冰了,身上的羽絨外套已不足以禦寒;氣溫維持在11度左右,但地上真的好冷,我全身開始發抖,很疲憊閉著眼睛卻無法入睡,直到凌晨3點多,只好掙扎的起來走動,試著讓自己身體暖和一些。
凌晨的台北車站明亮卻淒冷,閒晃到北車南邊,許多金融機構內的自動櫃員機小空間裡,躲了幾位街友,他們在裡頭睡得安穩,感覺像溫暖的窩。
曾聽警方說中正區常有街友在ATM裡過夜,事後被民眾抱怨留下排泄物,這樣的情況,不知明天是否會發生?
●一根菸 抽出老李的故事
回到我的「地盤」,睡睡醒醒大約2小時,隔壁的大哥起床了,他點燃了菸,抽了兩口就彈熄,小心翼翼地又收進菸盒裡;對街友而言,一根菸都是難得的奢侈品。
他主動聊天,自稱老李,以前在清潔公司工作,因為貪杯被解雇,「我喝酒是不會出事啦,但公司有規定,幾次不信邪在上班時喝兩杯,結果就被開除了」。老李輕描淡寫的介紹自己,這卻已經是快10年前的事情了。
聊起夜晚的寒流低溫,老李倒一派輕鬆,「那是你還不習慣啦,小case。」他好心的告訴我,可以到萬華社會福利中心「5樓」找社工,經過會談、登記,可以領到睡袋禦寒。
「但你不想找工作嗎?」老李看我年輕,也不像是個頹廢潦倒的人,不禁疑惑地問,我不知怎麼回答,只好搪塞「我還找不到工作」。他又熱心的說,登記街友後可以去和平西路人安基金會萬華服務站,「那裡有提供街友就業輔導,有困難的話,還會有生活費補助,可以暫時幫你度過難關」。
老李也是北車裡少數會看書報的街友,他說平常看的書,是在中山市場旁的市立圖書館裡借的;早上去看書、借書,中午就到華陰街的基督教恩友中心吃飯,也有提供晚餐;「台北車站是一定有飯吃的啦,只是時早時晚,而且只有晚上有東西吃」。
●群聚北車 我們有原因
老李也在艋舺公園的街友圈窩過,他說公園有比較多零工機會,像出陣頭、舉牌、粗工、掃地或發傳單;但因常有人打工拿錢買酒喝,喝了酒就打架鬧事,曾在報紙上看到公園裡有街友拿刀互砍,他不喜歡,轉移到北車。
「你看這裡警察、保全那麼多,環境相對簡單,地痞流氓也不太會在這裡出現,沒什麼危險。」對老李而言,雖然是街友,也要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聊著聊著不覺天亮了,上午6點30分,街友陸續起床,他們規律的把紙箱、睡袋收進社會局發放的袋子裡,沒多久保全帶著清潔人員巡邏,有些來不及收的被當垃圾,丟進清潔推車載走;只看見有幾個街友追著清潔員邊罵邊求情,一路要討回自己的「家當」。
上午9點,北車內再度回復如常熱鬧,街友們又依規定全離開車站的禁菸線內,有人走出北車漫無目的流浪,有的去打零工,有的沒離開,轉進到車站大廳內找地方休息;每個街友,各自開始他們日常的一天生活。
隨著他們的腳步,我也步出了北車,結束生平第一次的街友體驗;返家後卻發現自己略有失溫,連忙洗個熱水澡,仍不自覺發抖,躺上床昏睡好久,身體才逐漸恢復。
深刻體會,街友的世界是另一個世界,像我這樣的「一般人」,不要輕易嘗試,那會是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