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總統痛苦,也該想想人民的痛苦
2016-11-16 00:05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接受媒體訪問,談到一例一休修法引發勞工絕食抗議,激動地說:「這是有史以來最痛苦的事,勞工本來就是我們心裡最軟的那塊。」我們相信,蔡總統的痛苦應是發乎真心的掙扎;然而,回顧執政以來的種種紛擾,她恐怕也該想一想人民的痛苦。
正當勞工絕食抗議之際,全台各地也在為政府擬開放日本福島核災區食品進口發動抗爭。對勞工而言,減少七天國定假日是不可承受之輕;對一般民眾而言,在疑慮未清之際開放核災區食品,更是難以接受的事。尤其,蔡英文把「非核家園」奉為天條,政府花費數千億興建的核電廠都不准營運;現在,卻輕率要把日本輻射外洩區的食品引進台灣,難道不覺得矛盾?為外交或其他利益而犧牲國民健康,又豈是理性的選擇?
就在蔡英文傾訴痛苦的次日,總統府發表了廿位新聘資政的名單。名單上,除了張忠謀、劉金標兩位企業界人士外,其餘幾乎是清一色的「老綠男」,包括九十八歲的大老史明都入列,獨旗飄飄,人們遍尋不獲任何較具公信力的其他社會中間人士。蔡總統拿出這樣的資政名單,是要人民相信她只在「安撫」獨派,或是在昭告天下她將「以獨派為師」?
不可諱言,這類天威難測的訊息,半年來均讓民眾感到困惑與焦慮。蔡政府五二○上台時,似有意走一條不同於陳水扁的執政路線,內閣的組建也力圖擺脫傳統民進黨派系的思維。然而,隨著「老藍男」的標籤化,林全內閣備受獨派大老指摘,蔡政府的作法即不斷傾斜;其結果,並非根據能力去調整人事,而是依顏色來鑑別是非。以司法院長的提名為例,由最初的謝文定改為許宗力,最後多位獨派人士出任大法官;這和資政的提名一樣,都暴露了蔡英文的路線調整一路往「遠人民、近黨派」的方向傾倒。
蔡總統或許並不自覺,但這樣的路線偏斜,其實重複引發她民意支持度的下滑,而她身邊卻似乎沒有人能為她指點迷津或道出實情。事實上,回顧近半年來因政策變化引發的種種抗爭,從觀光業者不滿兩岸關係轉涼導致陸客大減、南北反迫遷團體的重新集結、軍公教抗議在年金改革中遭汙名化、學生和勞工團體不滿砍國假之抗爭等;這種種民怨沸騰的景象,在蔡總統口中卻獨獨只為勞工抗爭感到痛苦,她難道覺得其他民眾的抗爭毫無可憫?
以勞工群體之龐大與動員能力之強,加上勞運團體過去和民進黨的關係,蔡英文特別向勞工喊話、交心,自可理解。這也顯示,她試圖找出比較緩和的途徑,來解決休假的爭議。然而,這並不表示那些她不放在心上的抗爭,就應該被忽略。勞工休假的問題,必須在勞資之間找出一個適切的平衡點,以兼顧經濟的發展及勞動者的身心健康。至於何謂最適的平衡點,需要主政者向勞工和企業主剴切說明,這當然不是容易的事,主政自須極盡洪荒之力溝通。然而,像觀光業蕭條的問題,基本上是蔡總統不承認九二共識所引發,解鈴之鑰在她手上。蔡英文心中的柔軟部分,如果有一塊記掛著那些受到衝擊的攤商、民宿、觀光業者,她何忍不運用自己能力所及來助這些人一臂之力,卻任令他們的生計遭受損害而無動於衷?
事實上,包括蔡總統上任後推動的各種改革,有些受到了民眾的期待與支持,有些則為特定民眾帶來不安或痛苦。以年金改革為例,一般民眾都樂於看到雙薪或退休肥貓受到節制,然而,總統府的改革藍圖卻始終未能畫出可供討論的天花板及地板之基準線。如此一來,所有改革壓力一古腦對準龐大的軍公教群體,他們會覺得好過嗎?
蔡總統吐露內心痛苦,是要爭取民眾的理解;而民眾的痛苦,包括喧囂的與靜默的,一樣需要總統的同理心看待。
http://udn.com/news/story/7338/2108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