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人間佛教發展應與 時代相應
西方彌陀淨土是另外一個境界,是從唯心角度來講的,一切唯心所造,西方是彌陀佛的大願,是一種終極的對眾生的接引,最後的安慰。
如何生前發揮做人的道理,藥師經就突出這一思想。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後來實現的「人間佛教」就是從這方面發展的。
現在的教育、文化,要實現「三化」:現代化、世界化、未來化。要面向現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就很廣闊,文化交流有這個傾向。而佛教大乘精神講「淨化人間」就與這個思想是相合的。這就又繼承了傳統,又與時代相應,是契機契理的。
契理就是要合乎佛法真義,淨化心靈,要返妄歸真,要達到緣起性空;契機就是要適應時代,適應地方,因機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這樣佛教就能夠進一步發展,才能實現「度化眾生,淨化世界」的任務。你要是完全守舊,一成不改,那是不可能的,原則上繼承傳統,方法上(從方便方面來講)就要適應時代,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機制宜。這個精神佛早就講過的,隨宜履身,隨宜進食,隨宜居住。
隨宜履身,在印度,他就穿一件衣服,氣候熱嘛,但是到了寒冷地帶,如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就不可能了。
隨宜受食呢?指日中一食,過午就不食,但是有的地方要勞動,很辛苦的,這就不一定祇吃一頓或兩頓。
隨宜居住,本來是樹下、水邊一宿,但是現在有些地方也是不可能的,還是要把房子修好,殿堂弄得莊嚴。
這些都是佛陀的教誡,佛在世時講過的。所以佛教是因機制宜的,不是那麼機械的,有些人就把這個拿來當教條,完全不改變,那怎麼可能呢?比如象東南亞一些國家,以乞食為主,我們漢地或者其他國家就辦不到,所以佛法的弘揚也要講究現代化、世界化、未來化。(哈哈!)這就比較合乎佛教的、佛陀的本懷,人間佛教就是要朝這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