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文學隨意城
市長:何偉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中國文學隨意城】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4國學知識轉載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鬼谷子的學問(1)
 瀏覽1,435|回應4推薦1

何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海水正藍

鬼谷子的學問

 

上卷  捭闔第一          

          反應第二          

          內揵第三           

          抵巇第四 

中卷  飛箝篇五          

          忤合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權篇第九          

          謀篇第十 

          決篇第十一          \

          符言第十二 

下卷  本經陰符七篇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采藥修

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谷子

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杰出的兩個弟

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

之說〔見《孫龐演義》〕。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

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

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學者對《鬼谷子

》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其實外交 戰

術之得益與否,關系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

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系到經濟上之成

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系到

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當年蘇秦憑其三寸

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

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游說技

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

。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

之所不能。」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

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孫子兵法》側重於

總體戰略,而《鬼谷子》則專於具體技巧,兩者

可說是相輔相成。《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

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鬼谷子》的版本,常

見者有 道藏本及嘉慶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鬼 谷 子 卷 上
 

           捭 闔 第 一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 審定有無.以其實虛.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捭闔者.道之大 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捭闔.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 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憂患貧賤.苦辱棄損 .亡利 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皆曰終.言惡以終為謀.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 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言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為小無內.為大無外. 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 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 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反 應 第 二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今.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來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 比者比其辭也.以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 其張罝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常持其網驅之.其言無比.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 己反往.彼覆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之.反之覆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古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還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瞼.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 也.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覆.觀其所託.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 也.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鍼. 舌之取燔骨.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陽與陰.如圓與方.如方與圓.未見形、圓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 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 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內 揵 第 三

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事皆有內揵.素結本始.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釆色.用其意.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 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若蚨母之從其子也.出無間.入無眹.獨往獨來.莫之能止.內者、進說辭.揵者、揵所謀也.故遠而親者.有陰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陰德、 謂陰私相德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 事中來也.日進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遙聞聲而相思者.合於謀.待決事也.故曰不見其類而為之者.見逆.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得其情.乃制其術. 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開.故聖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萬物.由夫道德仁義.禮樂計謀.先取詩書.混說損益.議去論就.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外內 者.必明道數.揣策來事.見疑訣之.策無失計.立功建德.治民入產業.曰揵而內合.上暗不治.下亂不寤.揵而反之.內自得而外不留.說而飛之.若命自來.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與之.環轉因化. 莫之所為.退為大儀. 

                            抵 巇 第 四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 也.巇者、罅也.罅者、(山間)也.(山間)者、成大隙 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 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孽之 謀.皆由抵巇.抵巇隙為道術.天下分錯.上無明主. 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是謂萌牙巇罅.聖人見萌牙巇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 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 抵.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闔.能用此 道.聖人也.聖人者.天地之使也.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可以上合.可以檢 下.能因能循.為天地守神.     

 

鬼 谷 子 卷 中  

                   飛    第   五    

凡度權量能,所以徵遠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 疏之事,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徵,乃可求,乃可 用,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 異,其不可善者,或先徵之,而後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後 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其用或稱財貨琦瑋珠 玉璧白釆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山間)而 箝之,其事用抵巇,將欲用之天下,必度權量能,見天時之 盛衰,制地形之廣狹,岨嶮之難易,人民貨財之多少,諸侯 之交,孰親孰疏,孰愛孰憎,心意之慮懷,審其意,知其所 好惡,乃就說其所重,以飛箝之辭,鉤其所好,以箝求之,用之於人,則量智能,權材力,料氣勢,為之樞機,以迎之 隨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飛箝之綴也,用於人則空往 而實來,綴而不失,以究其辭,可箝而從,可箝而橫,可引 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 覆,雖覆能復,不失其度。  

      忤 合 第 六 
 

凡 趨 合 倍 反 . 計 有 適 合 . 化 轉 環 屬 . 各 有 形 勢 . 反 覆 相 求 . 因 事 為 制 . 是 以 聖 人 居 天 地 之 間 . 立 身 御 世 . 施 教 揚 聲 明 名 也 . 必 因 事 物 之 會 . 觀 天 時 之 宜 . 因 之 所 多 所 少 . 以 此 先 知 之 . 與 之 轉 化 . 世 無 常 貴 . 事 無 常 師 . 聖 人 常 為 無 不 為 . 所 聽 無 不 聽 . 成 於 事 而 合 於 計 謀 . 與 之 為 主 . 合 於 彼 而 離 於 此 . 計 謀 不 兩 忠 . 必 有 反 忤 . 反 於 是 . 忤 於 彼 . 忤 於 此 . 反 於 彼 . 其 術 也 . 用 之 天 下 . 必 量 天 下 而 與 之 . 用 之 國 . 必 量 國 而 與 之 . 用 之 家 . 必 量 家 而 與 之 . 用 之 身 . 必 量 身 材 能 氣 勢 而 與 之 . 大 小 進 退 . 其 用 一 也 . 必 先 謀 慮 計 定 . 而 後 行 之 以 飛 箝 之 術 . 古 之 善 背 向 者 . 乃 協 四 海 、 包 諸 侯 、 忤 合 之 地 . 而 化 轉 之 然 後 以 之 求 合 . 故 伊 尹 五 就 湯 . 五 就 桀 . 然 後 合 於 湯 . 呂 尚 三 就 文 王 . 三 入 殷 . 而 不 能 有 所 明 . 然 後 合 於 文 王 . 此 知 天 命 之 箝 . 故 歸 之 不 疑 也 . 非 至 聖 人 達 奧 . 不 能 御 世 . 勞 心 苦 思 . 不 能 原 事 . 不 悉 心 見 情 . 不 能 成 名 . 材 質 不 惠 . 不 能 用 兵 . 忠 實 無 真 . 不 能 知 人 . 故 忤 合 之 道 . 己 必 自 度 材 能 知 睿 . 量 長 短 遠 近 孰 不 如 . 乃 可 以 進 . 乃 可 以 退 . 乃 可 以 縱 . 乃 可 以 橫 . 
  
 

      揣 篇 第 七 
 

少 饒 乏 、 有 餘 不 足 、 幾 何 辨 . 地 形 之 險 易 . 孰 利 孰 害 . 謀 慮 孰 長 孰 短. 君 臣 之 親 疏 . 孰 賢 孰 不 肖 . 與 賓 客 之 知 睿 . 孰 少 孰 多 . 觀 天 時 之 禍 福 . 孰 吉 孰 凶 . 諸 侯 之 親 . 孰 用 孰 不 用 . 百 姓 之 心 . 去 就 變 化 . 孰 安孰 危 . 孰 好 孰 憎 . 反 側 孰 便 . 能 知 如 此 者 . 是 謂 權 量 . 揣 情 者 . 必 以其 甚 喜 之 時 . 往 而 極 其 欲 也 . 其 有 欲 也 . 不 能 隱 其 情 . 必 以 其 甚 懼 之時 . 往 而 極 其 惡 也 . 其 有 惡 也 . 不 能 隱 其 情 . 情 欲 必 失 其 變 . 感 動 而 不 知 其 變 者 . 乃 且 錯 其 人 勿 與 語 . 而 更 問 所 親 . 知 其 所 安 . 夫 情 變 於 內 者 . 形 見 於 外 . 故 常 必 以 其 見 者 . 而 知 其 隱 者 . 此 所 謂 測 深 揣 情 . 故 計 國 事 者 . 則 當 審 權 量 . 說 人 主 . 則 當 審 揣 情 . 謀 慮 情 欲 . 必 出 於 此 . 乃 可 貴 . 乃 可 賤 . 乃 可 重 . 乃 可 輕 . 乃 可 利 . 乃 可 害 . 乃 可 成 . 乃 可 敗 . 其 數 一 也 . 故 雖 有 先 王 之 道 . 聖 智 之 謀 . 非 揣 情 隱 匿 . 無 所 索 之 . 此 謀 之 大 本 也 . 而 說 之 法 也 . 常 有 事 於 人 . 人 莫 先 事 而 至 . 此 最 難 為 . 故 曰 . 揣 情 最 難 . 守 司 言 必 時 其 謀 慮 . 故 觀 蜎 飛 蠕 動 . 無 不 有 利 害 . 可 以 生 事 美 . 生 事 者 . 幾 之 勢 也 . 此 揣 情 飾 言 . 成 文 章 而 後 論 之 .

摩 篇 第 八 
 

摩 之 符 也 . 內 符 者 . 揣 之 主 也 . 用 之 有 道 . 其 道 必 隱 . 微 摩 之 以 其 所 欲 . 測 而 探 之 . 因 符 必 應 . 其 應 也 . 必 有 為 之 . 故 微 而 去 之 . 是 謂 塞 窌 匿 端 . 隱 貌 逃 情 . 而 人 不 知 . 故 成 其 事 而 無 患 . 摩 之 在 此 . 符 之 在 彼 . 從 而 應 之 . 事 無 不 可 . 古 之 善 摩 者 . 如 操 鉤 而 臨 深 淵 . 餌 而 投 之 . 必 得 魚 焉 . 故 曰 主 事 日 成 . 而 人 不 知 . 主 兵 日 勝 . 而 人 不 畏 也 . 聖 人 謀 之 於 陰 . 故 曰 神 . 成 之 於 陽 . 故 曰 明 . 所 謂 主 事 日 成 者 . 積 德 也 . 用 民 安 之 . 不 知 其 所 以 利 . 積 善 也 . 而 民 道 之 . 不 知 其 所 以 然 . 而 天 下 比 之 神 明 也 . 主 兵 日 勝 者 . 常 戰 於 不 爭 不 費 . 而 民 不 知 所 以 服 . 不 知 所 以 畏 . 而 天 下 比 之 神 明 . 其 摩 者 . 有 以 平 . 有 以 正 . 有 以 喜 . 有 以 怒 . 有 以 名 . 有 以 行 . 有 以 廉 . 有 以 信 . 有 以 利 . 有 以 卑 . 平 者 、 靜 也 . 正 者 、 直 也 . 喜 者 、 悅 也 . 怒 者 、 動 也 . 名 者 、 發 也 . 行 者 、 成 也 . 廉 者 、 潔 也 . 信 者 、 明 也 . 利 者 、 求 也 . 卑 者 、 諂 也 . 故 聖 所 獨 用 者 . 眾 人 皆 有 之 . 然 無 成 功 者 . 其 用 之 非 也 . 故 謀 莫 難 於 周 密 . 說 莫 難 於 悉 聽 . 事 莫 難 於 必 成 . 此 三 者 然 後 能 之 . 故 謀 必 欲 周 密 . 必 擇 其 所 與 通 者 說 也 . 故 曰 或 結 而 無 隙 也 . 夫 事 成 必 合 於 數 . 故 曰 道 數 與 時 相 偶 者 也 . 說 者 聽 . 必 合 於 情 . 故 曰 情 合 者 聽 . 故 物 歸 類 . 抱 薪 趨 火 . 燥 者 先 燃 . 平 地 注 水 . 濕 者 先 濡 . 此 物 類 相 應 於 勢 . 譬 猶 是 也 . 此 言 內 符 之 應 . 外 摩 也 如 是 . 故 曰 摩 之 以 其 類 焉 . 有 不 相 應 者 . 乃 摩 之 以 其 欲 焉 . 有 不 聽 者 . 故 曰 獨 行 之 道 . 夫 幾 者 不 晚 成 . 而 不 抱 久 而 化 成 . 
  
 

      權 篇 第 九 
 

說 之 者 、 說 之 也 . 說 之 者 、 資 之 也 . 飾 言 者 、 假 之 也 . 假 之 者 、 益 損 也 . 應 對 者 . 利 辭 也 . 利 辭 也 . 輕 論 也 . 成 義 者 . 明 之 也 . 明 之 者 . 符 驗 也 . 難 言 者 . 卻 論 也 . 卻 論 者 . 釣 幾 也 . 佞 言 者 . 諂 而 于 忠 . 諛 言 者 . 博 而 于 智 . 平 言 者 . 決 而 于 勇 . 戚 言 者 . 權 而 于 信 . 靜 言 者 . 反 而 于 勝 . 先 意 成 欲 者 諂 也 . 繁 稱 文 辭 者 博 也 . 策 選 進 謀 者 權 也 . 縱 舍 不 宜 者 決 也 . 先 分 不 足 而 窒 非 者 反 也 . 故 口 者 . 幾 關 也 . 所 以 閉 情 意 也 . 耳 目 者 . 心 之 佐 助 也 . 所 以 窺 間 見 姦 邪 . 故 曰 參 調 而 應 . 利 道 而 動 . 故 繫 言 而 不 亂 . 翱 翔 而 不 迷 . 變 易 而 不 危 者 . 觀 要 得 理 . 故 無 目 者 . 不 可 示 以 五 色 . 無 耳 者 . 不 可 告 以 五 音 . 故 不 可 以 往 者 . 無 所 開 之 也 . 不 可 以 來 者 . 無 所 受 之 也 . 物 有 不 通 者 . 故 不 事 也 . 古 人 有 言 曰 . 口 可 以 食 . 不 可 以 言 . 言 者 有 諱 忌 也 . 眾 口 爍 金 . 言 有 曲 故 也 . 人 之 情 . 出 言 則 欲 聽 . 舉 事 則 欲 成 . 是 故 智 者 不 用 其 所 短 . 而 用 愚 人 之 所 長 . 不 用 其 所 拙 . 而 用 愚 人 之 所 工 . 故 不 困 也 . 言 其 有 利 者 . 從 其 所 長 也 . 言 其 有 害 者 . 避 其 所 短 也 . 故 介 虫 之 悍 也 . 必 以 堅 厚 . 螫 蟲 之 動 也 . 必 以 毒 螫 . 故 禽 獸 之 用 . 其 長 而 談 者 . 知 用 其 用 也 . 故 曰 辭 言 五 . 曰 病 . 曰 怨 . 曰 憂 . 曰 怒 . 曰 喜 . 故 曰 病 者 . 感 衰 氣 而 不 神 也 . 怨 者 . 腸 絕 而 無 主 也 . 憂 者 . 閉 塞 而 不 泄 也 . 怒 者 . 妄 動 而 不 治 也 . 喜 者 . 宣 散 而 無 要 也 . 此 五 者 . 精 則 用 之 . 利 則 行 之 . 故 與 智 者 言 依 於 博 . 與 拙 者 言 依 於 辨 . 與 辨 者 言 依 於 要 . 與 貴 者 言 依 於 勢 . 與 富 者 言 依 於 高 . 與 貧 者 言 依 於 利 . 與 賤 者 言 依 於 謙 . 與 勇 者 言 依 於 敢 . 與 過 者 言 依 於 銳 . 此 其 術 也 . 而 人 常 反 之 . 是 故 與 智 者 言 . 將 此 以 明 之 . 與 不 智 者 言 . 將 此 以 教 之 . 而 甚 難 為 也 . 故 言 多 類 . 事 多 變 . 故 終 日 言 . 不 失 其 類 . 故 事 不 亂 . 終 日 不 變 . 而 不 失 其 主 . 故 智 貴 不 妄 . 聽 貴 聰 智 貴 明 . 辭 貴 奇 . 
  
 

      謀 篇 第 十 
 

為 人 凡 謀 有 道 . 必 得 其 所 因 . 以 求 其 情 . 審 得 其 情 . 乃 立 三 儀 . 三 儀 者 曰 上 . 曰 中 . 曰 下 . 參 以 立 焉 以 生 奇 . 奇 不 知 其 所 擁 . 始 於 古 之 所 從 . 故 鄭 人 之 取 玉 也 . 載 司 南 之 車 . 為 其 不 惑 也 . 夫 度 材 量 能 揣 情 者 . 亦 事 之 司 南 也 . 故 同 情 而 俱 相 親 者 . 其 俱 成 者 也 . 同 欲 而 相 疏 者 . 其 偏 害 者 也 . 同 惡 而 相 親 者 . 其 俱 害 者 也 . 同 惡 而 相 疏 者 . 偏 害 者 也 . 故 相 益 則 親 . 相 損 則 疏 . 其 數 行 也 . 此 所 以 察 同 異 之 分 類 一 也 . 故 牆 壞 於 隙 . 木 毀 於 其 節 . 施 蓋 其 分 也 . 故 變 生 於 事 . 事 生 謀 . 謀 生 計 . 計 生 議 . 議 生 說 . 說 生 進 . 進 生 退 . 退 生 制 . 因 以 制 於 事 . 故 百 事 一 道 . 而 百 度 一 數 也 . 夫 仁 人 輕 貨 . 不 可 誘 以 利 . 可 使 出 費 . 勇 士 輕 難 . 不 可 懼 以 患 . 可 使 據 危 . 智 者 達 於 數 . 明 於 理 . 不 可 欺 以 誠 . 可 示 以 道 理 . 可 使 立 功 . 是 三 才 也 . 故 愚 者 易 蔽 也 . 不 肖 者 易 懼 也 . 貪 者 易 誘 也 . 是 因 事 而 裁 之 . 故 為 強 者 . 積 於 弱 也 . 有 餘 者 . 積 於 不 足 也 . 此 其 道 術 行 也 . 故 外 親 而 內 疏 者 . 說 內 . 內 親 而 外 疏 者 . 說 外 . 故 因 其 疑 以 變 之 . 因 其 見 以 然 之 . 因 其 說 以 要 之 . 因 其 勢 以 成 之 . 因 其 惡 以 權 之 . 因 其 患 以 斥 之 . 摩 而 恐 之 . 高 而 動 之 . 微 而 正 之 . 符 而 應 之 . 擁 而 塞 之 . 亂 而 惑 之 . 是 謂 計 謀 . 計 謀 之 用 . 公 不 如 私 . 私 不 如 結 . 結 而 無 隙 者 也 . 正 不 如 奇 . 奇 流 而 不 止 者 也 . 故 說 人 主 者 . 必 與 之 言 奇 . 說 人 臣 者 . 必 與 之 言 私 . 其 身 內 . 其 言 外 者 疏 . 其 身 外 . 其 言 深 者 危 . 無 以 人 之 近 所 不 欲 . 而 強 之 於 人 . 無 以 人 之 所 不 知 . 而 教 之 於 人 . 人 之 有 好 也 . 學 而 順 之 . 人 之 有 惡 也 . 避 而 諱 之 . 故 陰 道 而 陽 取 之 也 . 故 去 之 者 縱 之 . 縱 之 者 乘 之 . 貌 者 . 不 美 又 不 惡 . 故 至 情 托 焉 . 可 知 者 . 可 用 也 . 不 可 知 者 . 謀 者 所 不 用 也 . 故 曰 . 事 貴 制 人 . 而 不 貴 見 制 於 人 . 制 人 者 . 握 權 也 . 見 制 於 人 者 . 制 命 也 . 故 聖 人 之 道 陰 . 愚 人 之 道 陽 . 智 者 事 易 . 而 不 智 者 事 難 . 以 此 觀 之 . 亡 不 可 以 為 存 . 而 危 不 可 以 為 安 . 然 而 無 為 而 貴 智 矣 . 智 用 於 眾 人 之 所 不 能 知 . 而 能 用 於 眾 人 之 所 不 能 見 . 既 用 見 可 否 . 擇 事 而 為 之 . 所 以 自 為 也 . 見 不 事 . 擇 事 而 為 之 . 所 以 為 人 也 . 故 先 王 之 道 . 陰 言 有 之 曰 . 天 地 之 化 . 在 高 與 深 . 聖 人 之 制 道 . 在 隱 與 匿 . 非 獨 忠 信 仁 義 也 . 中 正 而 已 矣 . 道 理 達 於 此 義 之 . 則 可 與 言 . 由 能 得 此 . 則 可 與 穀 遠 近 之 義 . 
  
 

      決 篇 第 十 一 
 

為 人 凡 決 物 . 必 托 於 疑 者 . 善 其 用 福 . 惡 其 有 患 . 害 至 於 誘 也 . 終 無 惑 偏 有 利 焉 . 去 其 利 則 不 受 也 . 奇 之 所 託 . 若 有 利 於 善 者 . 隱 托 於 惡 . 則 不 受 矣 . 致 疏 遠 . 謂 疑 者 本 其 利 善 . 而 決 者 隱 其 利 善 之 情 . 反 託 之 於 惡 . 則 不 受 其 決 . 更 致 疏 遠 矣 . 故 其 有 使 失 利 . 其 有 使 離 害 者 . 此 事 之 失 . 聖 人 所 以 能 成 其 事 者 有 五 . 有 以 陽 德 之 者 . 有 以 陰 賊 之 者 . 有 以 信 誠 之 者 . 有 以 蔽 匿 之 者 . 有 以 平 素 之 者 . 陽 勵 於 一 言 . 陰 勵 於 二 言 . 平 素 樞 機 . 以 用 四 者 . 微 而 施 之 . 於 是 度 以 往 事 . 驗 之 來 事 . 參 之 平 素 . 可 則 決 之 . 公 王 大 人 之 事 也 . 危 而 美 名 者 . 可 則 決 之 . 不 用 費 力 而 易 成 者 . 可 則 決 之 . 用 力 犯 勤 苦 . 然 而 不 得 已 而 為 之 者 . 則 可 決 之 . 去 患 者 . 可 則 決 之 . 從 福 者 . 可 則 決 之 . 故 夫 決 情 定 疑 . 萬 事 之 機 . 以 正 亂 治 . 決 成 敗 . 難 為 者 . 故 先 王 乃 用 蓍 龜 者 . 以 自 決 也 . 
  
 

      符 言 第 十 二 
 

安 徐 正 靜 . 其 被 節 無 不 肉 . 善 與 而 不 靜 . 虛 心 平 意 . 以 待 傾 損 . 有 主 位 . 目 貴 明 . 耳 貴 聰 . 心 貴 智 . 以 天 下 之 目 視 者 . 則 無 不 見 . 以 天 下 之 耳 聽 者 . 則 無 不 聞 . 以 天 下 之 心 慮 者 . 則 無 不 知 . 輻 湊 並 進 . 則 明 不 可 塞 . 有 主 明 . 德 之 術 . 曰 勿 堅 而 拒 之 . 許 之 則 防 守 . 拒 之 則 閉 塞 . 高 山 仰 之 可 極 . 深 淵 度 之 可 測 . 神 明 之 位 術 正 靜 . 其 莫 之 極 歟 . 有 主 德 . 用 賞 貴 信 . 用 刑 貴 正 . 賞 賜 貴 信 . 必 驗 耳 目 之 所 見 聞 . 其 所 不 見 聞 者 . 莫 不 闇 化 矣 . 誠 暢 於 天 下 神 明 . 而 況 姦 者 干 君 . 有 主 賞 . 一 曰 天 之 . 二 曰 地 之 . 三 曰 人 之 . 四 方 上 下 . 左 右 前 後 . 熒 惑 之 處 安 在 . 有 主 問 . 心 為 九 竅 之 治 . 君 為 五 官 之 長 . 為 善 者 君 與 之 賞 . 為 非 者 君 與 之 罰 . 君 因 其 政 之 所 以 求 因 與 之 . 則 不 勞 . 聖 人 用 之 . 故 能 賞 之 . 因 之 循 理 . 固 能 久 長 . 有 主 因 . 人 主 不 可 不 周 . 人 主 不 周 . 則 群 臣 生 亂 . 家 于 其 無 常 也 . 內 外 不 通 . 安 知 所 開 . 開 閉 不 善 . 不 見 原 也 . 有 主 周 . 一 曰 長 目 . 二 曰 飛 耳 . 三 曰 樹 明 . 千 里 之 外 . 隱 微 之 中 . 是 謂 洞 天 下 . 姦 莫 不 闇 變 更 . 有 主 恭 . 循 名 而 為 . 實 安 而 完 . 名 實 相 生 . 反 相 為 情 . 故 曰 . 名 當 則 生 於 實 . 實 生 於 理 . 理 生 於 名 實 之 德 . 德 生 於 和 . 和 生 於 當 . 有 主 名 . 
  
 

轉 丸 、 胠 亂 、 二 篇 皆 亡 . 
  
 

鬼 谷 子 卷 下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經陰符七術》。《鬼谷子》側重於權謀策略及 言談辯論技巧,而《本經陰符七術》則集中於養神蓄銳之道。

《本經陰符七術》之前三篇說明如何充實意誌,涵養精神。後四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如何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東周列國誌》中有段關於《陰符》的精彩描寫。當年蘇秦辭鬼谷子下山,盡破家財得黃金百鎰,黑貂裘衣一件,治車馬僕從,遨游列國,訪求山川地形,人民風土,得 天下利害之詳。然而如此數年,未有所遇。其時錢財以盡,只得回家。回家後,一家老小盡責其之。妻不以其為夫,嫂不以其為叔,母不以其為子。絕望之余,想起鬼谷 子之臨別贈言﹕「若游說失意,只須熟玩《陰符》一書,自有進益。」於是蘇秦乃閉門探討,務窮其趣,晝夜不息。夜倦欲睡,則引錐刺股,血流滿足。如此一年,於陰符有悟,乃將列國形勢,細細揣摩,天下之勢,盡在掌中。後又出游列國,成功於燕、趙。隨之又將六國合縱,共同抗秦,建立不朽功績。 

  
 

      本 經 陰 符 七 篇 
 

盛 神 法 五 龍 . 盛 神 中 有 五 氣 . 神 為 之 長 . 心 為 之 舍 . 德 為 之 人 . 養 神 之 所 歸 諸 道 . 道 者 . 天 地 之 始 . 一 其 紀 也 . 物 之 所 造 . 天 之 所 生 . 包 宏 無 形 . 化 氣 先 天 地 而 成 . 莫 見 其 形 . 莫 知 其 名 . 謂 之 神 靈 . 故 道 者. 神 明 之 源 . 一 其 化 端 . 是 以 德 養 五 氣 . 心 能 得 一 . 乃 有 其 術 . 術 者 . 心 氣 之 道 . 所 由 舍 者 . 神 乃 為 之 使 . 九 竅 十 二 舍 者 . 氣 之 門 戶 . 心 之 總 攝 也 . 生 受 之 天 . 謂 之 真 人 . 真 人 者 . 與 天 為 一 . 而 知 之 者 . 內 修 鍊 而 知 之 . 謂 之 聖 人 . 聖 人 者 . 以 類 知 之 . 故 人 與 生 一 . 出 於 化 物 . 知 類 在 竅 . 有 所 疑 惑 . 通 於 心 術 . 術 必 有 不 通 . 其 通 也 . 五 氣 得 養 . 務 在 舍 神 . 此 之 謂 化 . 化 有 五 氣 者 . 志 也 . 思 也 . 神 也 . 德 也 . 神 其 一 長 也 . 靜 和 者 養 氣 . 養 氣 得 其 和 . 四 者 不 衰 . 四 邊 威 勢 . 無 不 為 存 而 舍 之 . 是 謂 神 化 . 歸 於 身 謂 之 真 人 . 真 人 者 . 同 天 而 合 道 . 執 一 而 養 產 萬 類 . 懷 天 心 . 施 德 養 . 無 為 以 包 志 慮 思 意 . 而 行 威 勢 者 也 . 士 者 通 達 之 . 神 盛 乃 能 養 志 .

養 志 法 靈 龜 . 養 志 者 . 心 氣 之 思 不 達 也 . 有 所 欲 志 . 存 而 思 之 . 志 者 . 欲 之 使 也 . 欲 多 志 則 心 散 . 心 散 則 志 衰 . 志 衰 則 思 不 達 也 . 故 心 氣 一 . 則 欲 不 偟 . 欲 不 偟 . 則 志 意 不 衰 . 志 意 不 衰 . 則 思 理 達 矣 . 理 達 則 和 通 . 和 通 則 亂 氣 不 煩 於 胸 中 . 故 內 以 養 氣 . 外 以 知 人 . 養 志 則 心 通 矣 . 知 人 則 分 職 明 矣 . 將 欲 用 之 於 人 . 必 先 知 其 養 氣 志 . 知 人 氣 盛 衰 . 而 養 其 氣 志 . 察 其 所 安 . 以 知 其 所 能 . 志 不 養 . 心 氣 不 固 . 心 氣 不 固 . 則 思 慮 不 達 . 思 慮 不 達 . 則 志 意 不 實 . 志 意 不 實 . 則 應 對 不 猛 . 應 對 不 猛 . 則 失 志 而 心 氣 虛 . 志 失 而 心 氣 虛 . 則 喪 其 神 矣 . 神 喪 則 髣 彿 . 髣 彿 則 參 會 不 一 . 養 志 之 始 . 務 在 安 己 . 己 安 則 志 意 實 堅 . 志 意 實 堅 . 則 威 勢 不 分 . 神 明 常 固 守 . 乃 能 分 之 .實 意 法 螣 蛇 . 實 意 者 . 氣 之 慮 也 . 心 欲 安 靜 . 慮 欲 深 遠 . 心 安 靜 則 神 明 榮 . 慮 深 遠 則 計 謀 成 . 神 明 榮 則 志 不 可 亂 . 計 謀 成 則 功 不 可 間 . 意 慮 定 則 心 遂 安 . 則 其 所 行 不 錯 . 神 者 得 則 凝 . 識 氣 寄 . 姦 邪 得 而 倚 之 . 詐 謀 得 而 惑 之 . 言 無 由 心 矣 . 故 信 心 術 . 守 真 一 而 不 化 . 待 人 意 慮 之 交 會 . 聽 之 候 之 也 . 計 謀 者 . 存 亡 樞 機 . 慮 不 會 則 聽 不 審 矣 . 候 之 不 得 . 計 謀 失 矣 . 則 意 無 所 信 . 虛 而 無 實 . 無 為 而 求 安 靜 . 五 臟 和 通 . 六 腑 精 神 魂 魄 固 守 不 動 . 乃 能 內 視 反 聽 . 定 志 思 之 . 大 虛 待 . 神 往 來 . 以 觀 天 地 開 闢 . 知 萬 物 所 造 化 . 見 陰 陽 之 終 始 . 原 人 事 之 政 理 . 不 出 戶 而 知 天 下 . 不 窺 牖 而 見 天 道 . 不 見 而 命 . 不 行 而 至 . 是 謂 道 知 . 以 通 神 明 . 應 於 無 方 . 而 神 宿 矣 .

分 威 法 伏 熊 . 分 威 者 . 神 之 覆 也 . 故 靜 固 志 意 . 神 歸 其 舍 . 則 威 覆 盛 矣 . 威 覆 盛 則 內 實 堅 . 內 實 堅 則 莫 當 . 莫 當 則 能 以 分 人 之 威 . 而 動 其 勢 如 其 天 . 以 實 取 虛 . 以 有 取 無 . 若 以 鎰 稱 珠 . 故 動 者 必 隨 . 唱 者 必 和 . 撓 其 一 指 . 觀 其 餘 次 . 動 變 見 形 . 無 能 間 者 . 審 於 唱 和 . 以 間 見 間 . 動 變 明 而 威 可 分 . 將 欲 動 變 . 必 先 養 志 伏 意 以 視 間 . 知 其 固 實 者 . 自 養 也 . 讓 己 者 . 養 人 也 . 故 神 存 兵 亡 . 乃 為 之 形 勢 .散 勢 法 鷙 鳥 . 散 勢 者 . 神 之 使 也 . 用 之 必 循 間 而 動 . 威 肅 內 盛 . 推 間 而 行 之 則 勢 散 . 夫 散 勢 者 . 心 虛 志 溢 . 意 失 威 勢 . 精 神 不 專 . 其 言 外 而 多 變 . 故 觀 其 志 意 為 度 數 . 乃 以 揣 說 圖 事 . 盡 圓 方 . 齊 長 短 . 無 則 不 散 勢 . 散 勢 者 . 待 間 而 動 . 動 勢 分 矣 . 故 善 思 間 者 . 必 內 精 五 氣 . 外 視 虛 實 . 動 而 不 失 分 散 之 實 . 動 則 隨 其 志 意 . 知 其 計 謀 . 勢 者 . 利 害 之 決 . 權 變 之 威 . 勢 敗 者 . 不 以 神 肅 察 也 .

轉 圓 法 猛 獸 . 轉 圓 者 . 無 窮 之 計 . 無 窮 者 . 必 有 聖 人 之 心 . 以 原 不 測 之 智 . 以 不 測 之 智 而 通 心 術 . 而 神 道 混 沌 為 一 . 以 變 論 萬 義 類 . 說 義 無 窮 . 智 略 計 謀 . 各 有 形 容 . 或 圓 或 方 . 或 陰 或 陽 . 或 吉 或 凶 . 事 類不 同 . 故 聖 人 懷 此 之 用 . 轉 圓 而 求 其 合 . 故 興 造 化 者 . 為 始 動 作 . 無不 包 大 道 . 以 觀 神 明 之 域 . 天 地 無 極 . 人 事 無 窮 . 各 以 成 其 類 . 見 其 計 謀 . 必 知 其 吉 凶 成 敗 之 所 終 也 . 轉 圓 者 . 或 轉 而 吉 . 或 轉 而 凶 . 聖 人 以 道 先 知 存 亡 . 乃 知 轉 圓 而 從 方 . 圓 者 . 所 以 合 語 . 方 者 . 所 以 錯 事 . 轉 化 者 . 所 以 觀 計 謀 . 接 物 者 . 所 以 觀 進 退 之 意 . 皆 見 其 會 . 乃 為 要 結 . 以 接 其 說 也 .損 兌 法 靈 蓍 . 損 兌 者 . 幾 危 之 決 也 . 事 有 適 然 . 物 有 成 敗 . 幾 危 之 動 . 不 可 不 察 . 故 聖 人 以 無 為 待 有 德 . 言 察 辭 . 合 於 事 . 兌 者 . 知 之 也 . 損 者 . 行 之 也 . 損 之 說 之 . 物 有 不 可 者 . 聖 人 不 為 辭 也 . 故 智 者 不 以 言 失 人 之 言 . 故 辭 不 煩 而 心 不 虛 . 志 不 亂 而 意 不 邪 . 當 其 難 易 . 而 後 為 之 謀 . 自 然 之 道 以 為 實 . 圓 者 不 行 . 方 者 不 止 . 是 謂 大 功 . 益 之 損 之 . 皆 為 之 辭 . 用 分 威 散 勢 之 權 . 以 見 其 兌 威 . 其 機 危 乃 為 之 決 . 故 善 損 兌 者 . 譬 若 決 水 於 千 仞 之 堤 . 轉 圓 石 於 萬 仞 之 谿 . 持 樞 . 持 樞 謂 春 生 夏 長 . 秋 收 冬 藏 . 天 之 正 也 . 不 可 干 而 逆 之 . 逆 之 者 . 雖 成 必 敗 . 故 人 君 亦 有 天 樞 . 生 養 成 藏 . 亦 復 不 別 . 干 而 逆 之 . 逆 之 雖 盛 必 衰 . 此 天 道 人 君 之 大 綱 也 . 中 經 . 中 經 . 謂 振 窮 趨 急 . 施 之 能 言 厚 德 之 人 . 救 物 執 窮 者 . 不 忘 恩 也 . 能 言 者 . 儔 善 博 惠 . 施 德 者 依 道 . 而 救 拘 執 者 . 養 使 小 人 . 蓋 士 當 世 異 時 . 或 當 因 免 闐 坑 . 或 當 伐 害 能 言 . 或 當 破 德 為 雄 . 或 當 抑 拘 成 罪 . 或 當 戚 戚 自 善 . 或 當 敗 敗 自 立 . 故 道 貴 制 人 . 不 貴 制 於 人 也 . 制 人 者 握 權 . 制 於 人 者 失 命 . 是 以 見 形 為 容 . 象 體 為 貌 . 聞 聲 和 音 . 解 仇 鬥 郤 . 綴 去 卻 語 . 攝 心 守 義 . 本 經 記 事 者 紀 道 數 . 其 變 要 在 持 樞 中 經 . 見 形 為 容 . 象 體 為 貌 者 . 謂 爻 為 之 生 也 . 可 以 影 響 形 容 象 貌 而 得 之 也 . 有 守 之 人 . 目 不 視 非 . 耳 不 聽 邪 . 言 必 詩 書 . 行 不 僻 淫 . 以 道 為 形 . 以 聽 為 容 . 貌 莊 色 溫 . 不 可 象 貌 而 得 也 . 如 是 隱 情 塞 郤 而 去 之 . 聞 聲 和 音 . 謂 聲 氣 不 同 . 則 恩 受 不 接 . 故 商 角 不 二 合 . 徵 羽 不 相 配 . 能 為 四 聲 主 者 . 其 唯 宮 乎 . 故 音 不 和 . 則 不 悲 不 是 . 以 聲 散 傷 醜 害 者 . 言 必 逆 於 耳 也 . 雖 有 美 行 盛 譽 . 不 可 比 目 合 翼 相 須 也 . 此 乃 氣 不 合 . 音 不 調 者 也 . 解 仇 鬥 郤 . 謂 解 羸 微 之 仇 . 鬥 郤 者 . 鬥 強 也 . 強 郤 既 鬥 . 稱 勝 者 高 其 功 . 盛 其 勢 . 弱 者 哀 其 負 . 傷 其 卑 . 行 其 名 . 恥 其 宗 . 故 勝 者 . 鬥 其 功 勢 . 苟 進 而 不 知 退 . 弱 者 聞 哀 其 負 . 見 其 傷 . 則 強 大 力 倍 . 死 而 是 也 . 郤 無 極 大 . 禦 無 強 大 . 則 皆 可 脅 而 并 . 綴 去 者 . 謂 綴 己 之 繫 . 言 使 有 餘 思 也 . 故 接 貞 信 者 稱 其 行 . 厲 其 志 . 言 可 為 可 復 . 會 之 期 喜 . 以 他 人 之 庶 . 引 驗 以 結 往 . 明 疑 疑 而 去 之 . 卻 語 者 . 察 伺 短 也 . 故 多 必 有 數 短 之 處 . 識 其 短 驗 之 . 動 以 忌 諱 . 示 以 時 禁 . 然 後 結 以 安 其 心 . 收 語 蓋 藏 而 卻 之 .無 見 己 之 所 不 能 於 多 方 之 人 . 攝 心 者 . 謂 逢 好 學 伎 術 者 . 則 為 之 稱 遠. 方 驗 之 . 驚 以 奇 怪 . 人 繫 其 心 於 己 . 效 之 於 驗 . 驗 去 亂 其 前 . 吾 歸 誠 於 己 . 遭 淫 色 酒 者 . 為 之 術 音 樂 . 動 之 以 為 必 死 . 生 日 少 之 憂 . 喜 以 自 所 不 見 之 事 . 終 可 以 觀 漫 瀾 之 命 . 使 有 後 會 . 守 義 者 . 謂 守 以 人 義 . 探 心 在 內 以 合 也 . 探 心 深 得 其 主 也 . 從 外 制 內 . 事 有 繫 由 而 隨 也 . 故 小 人 比 人 . 則 左 道 而 用 之 . 至 能 敗 家 奪 國 . 非 賢 智 . 不 能 守 家 以 義 . 不 能 守 國 以 道 . 聖 人 所 貴 道 微 妙 者 . 誠 以 其 可 以 轉 危 為 安 . 救 亡 使 存 也 . 

  


  
 

      



本文於 修改第 1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8147&aid=5281680
 回應文章
第四章 捭闔者,道之化,說之變
推薦1


何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海水正藍

第四章 捭闔者,道之化,說之變

【原文】

捭闔者,道之化,說之變①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凶

命系焉。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

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

闔,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

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②

。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

、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

、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

罰為「陰」,曰「終」。諸言③法陽之類者,皆曰

「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

「終」,言惡以終其謀。


【注釋】

①道之化,說之變:道的變化規律,說的變化形態。

②終始其義:始終保持的義理,即善始善終。

③諸言:各種言論。

【譯文】

開放和封閉是萬物運行規律的一種展現,是遊說活動的

一種形態。人們必須首先慎重地考察這些變化,事情的

吉凶,人們的命運都繫於此。口是心靈的門面和窗戶,

心靈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謀都要由這

個門窗出入。因此,用開放和封閉來把守這個關口,以

控制出入。所謂「捭之」,就是開放、發言、公開;所

謂「闔之」,就是封閉、緘默、隱匿。陰陽兩方相協

調,開放與封閉才能有節度,才能善始善終。所以說長

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嗜好、財貨、得意、情

欲等,屬於「陽」的一類事物,叫做「開始」。而死

亡、憂患、貧賤、羞辱、毀棄、損傷、失意、災害、刑

戮、誅罰等,屬於「陰」的一類事物,稱作「終止」。

凡是那些遵循「陽道」的一派,都可以稱為「新生

派」,他們以談論「善」來開始遊說;凡是那些遵循

「陰道」的一派,都可以稱為「沒落派」,他們以談論

「惡」來終止施展計謀。

【延伸閱讀】

「捭闔者,道之化,說之變也」。本章主要講確定遊說

的內容,必須符合開闔之道。「捭」即是「開」,

「闔」即是「閉」。鬼谷子認為,掌握並靈活運用捭闔

之術,便能洞悉世事、人情練達,萬事皆能獲得成功。

戰國時代縱橫家的代表人物蘇秦遊說六國的活動,就是

運用捭闔之術進行遊說的典型蘇秦,字季子,戰國時

期韓國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他出身農家,素有

大志,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蘇秦遊說六

國,力主合縱抗秦。蘇秦起先主張連橫,勸秦惠王說:

「大王您的國家,西面有巴、蜀、漢中的富饒,北面有

胡、貉和代、馬的物產,南面有巫山、黔中的屏障,東

面有肴山、函谷關的堅固。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戰車

有萬輛,武士有百萬,在千里沃野上有多種農作物出

產,地勢、地形得天獨厚,這就是所謂的天府,天下顯

赫的大國啊。憑著大王的賢明,士民的眾多,車騎的充

足,兵法的教習,可以兼併諸侯,獨吞天下,稱帝而加

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對此稍許留意一下,我請求大王來

讓我幫你實現這件事。」秦王回答說:「我聽說:羽毛

不豐滿的不能高飛上天,法令不完備的不能懲治犯人,

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驅使百姓,政教不順民心的不能煩勞

大臣。現在您千里迢迢來到朝廷上一本正經地開導我,

我願改日再聽您的教誨。」後來,勸說秦王的奏摺多次

呈上,但蘇秦的主張遲遲未能實行,蘇秦只得返回家

鄉。經過反覆選擇、研究、體會,蘇秦得出結論:當時

的秦國日益強大,其他各國都受到秦國的威脅,說服六

國聯合抗秦是有可能的。於是,蘇秦決定改變策略,遊

說六國,合縱抗秦。最早信服蘇秦計謀的是燕昭王,燕

昭王給了他許多車馬銀錢,資助他到各國進行合縱抗秦

的活動。蘇秦到魏國,用激將法使魏昭王接受了合縱抗

秦的主張。然後他又到了趙國,用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的道理說服了趙惠文王。趙王送給蘇秦車子百輛,黃金

千鎰,白壁百雙,錦緞千匹,請他繼續去聯絡其他各國

抗秦。蘇秦又連續說服了韓國、齊國、楚國,經歷了許

多曲折,終於形成了燕、趙、韓、魏、齊、楚六國聯合

抗秦的局面,蘇秦被公推為縱約長,組成了六國聯軍,

駐紮在滎陽,聲勢浩大。蘇秦派人把合縱盟約送到秦

國,使秦國受到了震懾,並使秦軍十五年不敢出函谷

關。秦國還把蠶食魏國、趙國的一些土地和城池還給了

這兩個國家,使當時東方各國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安寧。

蘇秦合縱勞苦功高,各國都封他為相國,趙惠文王還封

他為武安君。蘇秦先是遊說秦惠王,主張擴大秦國的實

力、吞併天下:「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

兵法之教,可以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這是

「捭」。但是,蘇秦遊說惠王時是初出茅廬,缺少經

驗,只知道「開」,不知道「闔」,而且沒有摸准惠王

的心理,所以以失敗告終。接著,蘇秦改其道而行之,

遊說六國,合縱抗秦,針對不同對象,順應其心意,指

出其利害,或激或勵,或羞或誘,開闔並用,使六國合

縱締約,一致對秦,使秦人閉函谷關達十五年,取得了

巨大成功。蘇秦的遊說是基於他對列國的政治形勢的深

入鑽研,對天下政局及其變化趨勢的熟悉程度遠在各國

君主之上,因此在遊說中可以縱橫捭闔,開闔自如。

當今社會,掌握和運用捭闔術,就是要做到陰陽平衡、

進退有度、趨利避害,這樣才能穩操勝券。透過對捭闔

之道的理解和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人生智

慧。第一,處世之道。人生要捭闔有度,進退自如,這

是為人處世的宗旨和要領。進和退是人生截然不同的兩

種選擇,然而卻都是為人生大目標而服務的,換句話

說,退是為了更好的進,今天的退是為了明天的進,退

一步是為了進兩步甚至更多步。所以在人生道路上,一

定要捭闔有度,適時進退。這種靈活的選擇是一種隨機

應變的智慧,往往會對以後的人生軌跡帶來很大的影

響。在順境中,有很多機遇和「天時地利」的有利條

件,一定要堅決果斷地把握機會,大踏步前進;在逆境

中,有很多挑戰和阻礙前進的不利因素,這時你必須暫

時停下腳步思考,是勇往直前還是繞道而行,抑或讓步

後退,需要進時,要經過慎重考慮再做出抉擇,如果走

錯了,即使邁出的是一小步,都會對你的大目標產生極

大的影響,甚至左右你今後的人生。所以在面臨重大抉

擇時,一定要懂得進和退的選擇。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目

標,認清有利和不利條件,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為自己

的人生導航,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決斷自己的進退隱顯。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8147&aid=5283391
第三章 周密之貴微
推薦1


何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海水正藍

第三章 周密之貴微

【原文】
即欲捭之貴周①,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②。捭之者,料其情③也;闔之者,結其誠④也。皆見其權衡輕重⑤,乃為之度數⑥,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⑦,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⑧。縱橫⑨反出,反覆反忤⑩,必由此矣。

【注釋】
①欲捭之貴周:周,不遺漏。當要採取行動時,必須作周詳的考慮。
②與道相追:道,道理、規律。這裡指與規律相近的道理。
③料其情:就是檢查實情。
④結其誠:使其誠心堅定。
⑤權衡輕重:指權衡、比較誰輕誰重。
⑥為之度數:測量重量與長度的數值。
⑦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出之,指出去;納之:收容、接納。意思是或開放,讓自己出去;或開放,使別人進來。
⑧四時開閉以化萬物:就像春、夏、秋、冬的開始與結束一樣,來促使萬物發展變化。
⑨縱橫:自由自在的變化。
⑩反覆反忤:或離開,或反回,或復歸,或反抗。
11必由此:必須通過這裡。

【譯文】
如果要開放,最重要的是考慮周詳;如果要封閉,最重要的是嚴守機密。由此可見周全與保密的重要,應當謹慎地遵循這些規律。讓對方開放,是為了偵察他的真情;讓對方封閉,是為了堅定他的誠心。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使對方的實力和計謀全部曝露出來,以便探測出對方各方面的程度和數量。聖人會因此而用心思索,假如不能探測出對方的程度和數量,聖人會為此而自責。因此,所謂開放,或者是要自己出去;或者是讓別人進來。所謂封閉,或者是透過封閉來自我約束;或者是透過封閉使別人被迫離開。開放和封閉是世界上各種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開放和封閉都是為了使事物內部對立的各方面發生變化,藉由一年四季的開始和結束使萬物發展變化。不論是縱橫,還是離開、歸複、反抗,都必須透過開放或封閉來實現。

【延伸閱讀】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本章主要講實行開闔之術,必須周詳而隱秘,無論做任何事,事先都要有一個周詳而嚴密的規劃。下過象棋的人都知道,贏家沒有一個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所有的贏家都能算計到後面將要走的幾步。因此,凡事只有有周詳而嚴密的計畫,做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餘,成功的機率才會更大。隋煬帝楊廣處心積慮、密謀奪取儲君和帝位便是得益於他隋王朝統一中國後不久,楊廣就開始了他的奪嫡計畫,向他的同胞哥哥皇太子楊勇伸出了毒手。

楊勇是個豪爽的花花公子,愛好廣泛又不注意小節,更缺乏防人之心和政治謀略。其母獨孤皇后最討厭男人討小老婆,楊勇偏偏有很多小老婆;隋文帝楊堅最討厭花天酒地,楊勇偏偏喜歡音樂歌舞,飲宴達旦。在封建社會的上層,這些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何況楊勇還是皇太子的身分。可這些小的細節卻足以讓楊廣作為「反面教材」加以利用、大做文章了。比如:楊廣在其父皇母后面前故作清貧和高尚,他只帶妻子蕭妃一人在身邊,僅此一點就足以使其父皇母后高興和欣慰。楊堅夫婦二人有一次到楊廣家,發現婢僕們都又老又醜,樂器上佈滿灰塵,甚至連弦都沒有,不由大喜。此外,他們每次派人到兒子們那裡,皇太子楊勇只把他們當僕人看待,而楊廣卻不然,他和妻子一定是雙雙站到門口親自迎接,致送厚禮,於是楊堅和獨孤皇后耳畔聽到的全是讚揚楊廣的聲音。楊廣出任江都府時,每次入朝辭行都痛哭流涕,依依不捨。父母見兒子如此孝心,也流下老淚,不忍他遠離膝下。

楊廣知識水準很高,有很好的文學修養和城府,對任何人都很誠懇,謙虛有禮,尤其曲意交結政府重要官員,包括楊堅最信任的宰相(尚書左僕射)楊素。在楊廣身上所展示出來的,基本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標準領袖形象,具有肝膽相照、義薄雲天的英雄胸懷和救國救民、普濟蒼生的聖賢抱負。節儉、樸實、謙恭,虛懷若谷兼好學不倦,禮賢下士加不愛聲色犬馬。集眾多美德於一身。

一切佈置成熟後,西元600年,「誣以謀反」的罪過扣到皇太子楊勇的頭上,楊堅下令把楊勇貶為平民,囚禁深宮,改立楊廣為皇太子。楊廣奪嫡成功。在這段謀劃奪嫡的漫長歲月中,楊廣一直堅守「情操」,恪守「美德」,而且做得天衣無縫,說明他具有過人的謀略才智和超人的忍耐力。十幾年的「事實」,相信沒有人會懷疑他「美德」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更不會懷疑他對父皇的忠誠。

西元602年,獨孤皇后逝世。又過了兩年,悲劇又降臨到楊堅頭上。西元604年夏,楊堅前往仁壽宮避暑,避暑期間楊堅患病,楊廣入宮侍奉。看到老皇上日漸病重,他內心的興奮使他再也無法繼續控制自己,他對父親最寵愛的宣華夫人陳氏垂涎已久。一天,趁著陳夫人方便的時候,楊廣上前一把抱住求歡。陳夫人掙扎逃掉,楊堅見她神色倉惶,便探問究竟,陳夫人垂淚道:「太子無禮。」楊堅大怒曰:「獨孤誤我!」急命兩名親信官員去長安召喚囚禁中的楊勇。楊廣得到消息,急急通知楊素,楊素立即把兩名親信官員逮捕,勒兵戒嚴,包圍仁壽宮,斷絕內外交通。楊廣指使部屬張衡,闖進楊堅寢宮,把楊堅拖起來,猛擊其胸部,楊堅口吐鮮血,哀號之聲傳遍後宮。可憐一代開國皇帝,竟被自己的親生兒子、親自改立的皇太子殘忍奪命,令人不寒而慄。

楊廣弑父後立即派人馳赴長安,把他已經被罷黜的哥哥楊勇殺掉。就這樣楊廣用了十幾年的偽裝,終於實現了奪嫡的成功。

楊廣爭奪太子的鬥爭是一場陰謀活動,他首先隱藏自己的不良野心,把自己偽裝成正人君子,過著儉樸的生活,處處揣摸父母的心思,投其所好,討他們歡心,而實則暗中等待時機,篡奪皇位。楊廣的「謀略」能夠最終得以成功的關鍵就是「細節」,引用現代管理學中常用的一句,就是「細節決定成敗」。而成功的細節往往源自於周密的計畫。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周密的計畫是做事成功的基礎。一個團隊也好,一個自然人也好,做事都要有計劃,越是重要的事計畫越應周密。做什麼、不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粗做什麼、細做什麼,資源如何配置等都要依據實際情況計畫周詳。沒有周密的、切實可行的計畫,要很好地完成一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唐朝的「甘露之變」之所以失敗,原因之一就在於沒有周密的計畫。從唐穆宗以後,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擁立的。這樣一來,宦官的權力就更大了,甚至連皇帝的命運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裡。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兒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薦的舉人到京都應試。有一個叫做劉蕡的舉人,在試卷裡公開反對宦官掌權,認為若要國家安定,應該排斥宦官,把政權交給宰相,把兵權交給將帥。

這份考卷落在幾個考官手裡,考官們傳來傳去,讚不絕口,覺得不但文采好,而且說理精闢,是篇難得的好文章。但是到了決定錄取的時候,誰也不敢表示態度,因為錄取了劉蕡,就得罪了宦官,他們的位子也就難保了。

結果,與劉蕡一起來投考的二十二人都入選了,而劉蕡卻落了選。劉蕡是大家公認的傑出人才,這次因為說了些正直的話而落選,大家都替他抱不平。

唐文宗在宦官操縱下做傀儡皇帝,自己也很氣惱,他極力想除掉宦官。有一次,唐文宗生了一場病,急於找醫生。正好宦官頭子王守澄手下有個官員叫鄭注,精通醫道。王守澄把鄭注推薦給唐文宗治病。唐文宗服了鄭注開的藥,身體果然一天天好了起來。唐文宗很高興,於是召見了鄭注。言談舉止中,唐文宗發現鄭注口齒伶俐,是個很有才能的人,就把他提拔為禦史。

鄭注有個朋友李訓,原是個很不得志的小官員,聽到鄭注受到朝廷重用,就帶了一些禮物去求見鄭注。鄭注正好想找個幫手,就請王守澄把李訓推薦給唐文宗。這樣,李訓也得到了唐文宗的信任,後來,李訓還被提升為宰相。

李訓、鄭注兩人取得了唐文宗的信任後,唐文宗把自己想除掉宦官的心事告訴了他們。他們就與文宗祕密商量,想辦法削弱王守澄的權力。他們打聽到王守澄手下有個宦官叫仇士良,跟王守澄有矛盾,就請唐文宗封仇士良為左神策中尉,帶領一部分禁衛軍。

接著,李訓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權。王守澄失了兵權,就容易擺布了。最後,唐文宗給王守澄一杯毒酒,把他殺了。

除掉了王守澄,接下來就要除掉仇士良了。李訓經過一番策劃,聯絡了禁衛軍將軍韓約,決定動手。西元835年的一天,唐文宗上朝的時候,韓約上殿啟奏,說昨天夜裡禁衛軍大廳後院的一棵石榴樹上降了甘露。

原來,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很迷信的,當時人們認為天降甘露是個好兆頭。於是李訓當即帶領文武百官向唐文宗慶賀,還請唐文宗親自到後院觀賞甘露。

唐文宗命令李訓先去察看。李訓裝模作樣到院子裡去兜了一圈回來說:「我去看了一下,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請陛下派人復查。」

唐文宗又命令仇士良帶領宦官去觀看。仇士良叫韓約陪其一起去。韓約走到門邊,神情緊張,臉色發白。仇士良發現這個情況,覺得奇怪,問韓約說:「韓將軍,您怎麼啦?」

正說著,一陣風吹來,吹動了門邊掛的布幕。仇士良發現布幕裡埋伏了不少手持武器的兵士。

仇士良大吃一驚,連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裡。李訓看到仇士良逃走,立刻命令埋伏的衛士趕上去。哪知道仇士良和宦官們已經把文宗攜持在手,並把他拉進軟轎,抬起就走。

李訓趕上去,拉住唐文宗的轎子不放,一個宦官搶前一步,朝李訓劈胸一拳,把他打倒在地。仇士良乘機扶著唐文宗的軟轎,進內宮去了。

李訓預謀失敗,只好從小吏身上討了一件便衣,化裝逃走。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宮,大規模逮捕一些參加預謀的官員,把他們全部殺害。李訓東奔西逃,走投無路,在路上被殺。鄭注正從鳳翔帶兵進京,得到消息,想退回鳳翔,也被監軍的宦官殺死。

唐文宗和李訓、鄭注策劃的計謀徹底失敗,在這次事變後受株連被殺的有一千多人。歷史上把這個事件稱為「甘露之變」。

李訓除掉王守澄,是用了引虎驅狼、以毒攻毒的計謀,這種計謀讓李訓等人嚐到了甜頭,他們進而打算繼續用計謀除掉仇士良,但仇士良卻並不像王守澄那樣不堪一擊。甘露之謀之所以失敗,主要在於李訓、鄭注對於整個事件缺乏嚴密、周詳的計畫和部署,同時他們又不具備威望、號召力和凝聚力,亦不具備審時度勢的能力,所以失敗也是必然的。在細節為首、效率當先的今天,周密的計畫顯得尤為重要。時間管理專家說,你用於計畫的時間越長,你完成計畫目標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這兩個時間存在著極大的相關性和互補性,就看你怎麼做,你是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在計畫細節上下工夫,還是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去調整因為盲目而導致的錯誤呢?

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必須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必須具備睿智的眼光和超凡的遠見,安排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要全面系統地分析實現既定目標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或者說,存在哪些方面的機會與威脅。然後,依據上面的分析,確定實現既定目標的具體方案。只有進行周密的計畫,才能對那些隨時會出現的未知數和變數有所準備,才能在碰到各種各樣的突發問題時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只有進行周密的計畫,才能很明確自己這一步該做什麼,下一步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去做。

細節是和計畫密不可分的一個最重要因素。細節始於計畫,計畫同時也是一種細節,是很重要的細節。在你制訂計畫時,應對所要進行的事情的每一個環節做出深入細緻的規劃,保證每個環節都有一個目標,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每一個流程、每一個動作都要進行量化,都要從細節去分析。計畫做得越周密,細節做得越仔細,做起事情來就越得心應手,越容易取得成功。由此可見,細節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細節表現修養,細節展現藝術,細節隱藏機會,細節凝結效率,細節創造效益。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心中有數,制訂一個詳細、周密的計畫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你從容地應對和解答事情的未知數,幫你把事情的細節不斷量化。今天,我們應該大力宣導「別忙著工作,先坐下來想一想吧」!
周密的謀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8147&aid=5283071
第二章 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推薦1


何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海水正藍

第二章 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原文】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①,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②。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③之。審定有無,以其實④虛,隨其嗜欲⑤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⑥,闔而捭之⑦,以求其利⑧。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⑨。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⑩有守(11),先從其志。

【注釋】
①度權量能:測度權衡、比較才能。
②有差:各有不同。
③以牧:用來掌握。
④實:指實情。
⑤嗜欲:喜歡,特殊的愛好。
⑥指:同「旨」,宗旨。
⑦闔而捭之:先封閉,然後再打開。
⑧求其利:檢討對方的善惡利害。
⑨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或開放使其顯現,或封閉使之隱藏。
⑩離合:離,離開,不一致。合,閉合,合攏與「開」相對。
(11)守:遵守,信守。

【譯文】
所以,聖人要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面的長處和短處。至於賢良與不肖,智慧與愚蠢,勇敢與怯懦,都是有區別的。所有這些,可以開放,也可以封閉;可以前進,也可以後退;可以輕視,也可以敬重,要靠無為來掌握這些。考察他們的有無與虛實,透過對他們嗜好和欲望的分析來揭示他們的志向和意願。適當貶抑對方所說的話,當他們開放以後再反覆考察,以便探得實情,切實把握對方言行的宗旨所在,讓對方先封閉而後開放,以便抓住有利時機。或者開放,使之顯現;或者封閉,使之隱藏。開放使其顯現,是因為情趣相同;封閉使之隱藏,是因為誠意不一樣。要區分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計謀研究明白、透澈,計謀有與自己不同的,也有與自己相同的,必須有主見,並且區別對待,還要注意跟蹤對方的思想活動。

【延伸閱讀】
「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本章主要講使用人才一定要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面的長處和短處。所以,用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任人唯賢。《尚書》有云:「任官唯賢才。」孔子在回答仲弓問政時也說「舉賢才」。

《呂氏春秋》和《左傳》中都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祁奚請求退職,晉悼公要他推薦一個有才能的人繼任,他推薦了與他有私仇的解狐。解狐上任不久便死去,悼公又要他推薦,他又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

孔子、韓非子等先賢以及後人都稱讚祁奚是個「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唯才是舉者。這種外不避仇、內不避親正是任人唯賢的要求和展現。

《大學衍義補輯要》中說:「欲得良將而用之,必不以遠而遺,不以賤而棄,不以仇而疏,不以罪而廢。」意思是說,要想得到良將而任用他,就必須做到不因為關係不密切而遺忘他,不因為出身低賤而拋棄他,不因為有私人怨恨而疏遠他,不因為其曾犯過錯誤而廢棄他。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襄公被殺。襄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公子糾,當時在魯國(都城在今山東曲阜);一個叫公子小白,當時在莒國(都城在今山東莒縣)。兩個人身邊都有個師傅,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兩個公子聽到齊襄公被殺的消息,都急著要回齊國爭奪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齊國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馬攔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對準公子小白射去。只見公子小白大叫一聲,倒在車裡。

管仲以為公子小白已經死了,就不慌不忙護送公子糾回到齊國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詐死,等到公子糾和管仲進入齊國國境,公子小白和鮑叔牙早已抄小道搶先回到了國都臨淄,公子小白當上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以後,立即要求魯國殺公子糾,並把管仲送回齊國治罪。管仲被關在囚車裡送到齊國。鮑叔牙立即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氣憤地說:「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還能用他嗎?」鮑叔牙說:「那回他是公子糾的師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對公子糾的忠心。論本領,他比我強得多。主公如果要做一番大事業,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齊桓公也是個豁達、大度之人,聽了鮑叔牙的話,不但沒治管仲的罪,還立刻任命他為相,讓他管理國政。

管仲幫著齊桓公整頓內政,開發富源,大開鐵礦,多制農具,齊國變得越來越富強。後來,齊桓公終於成了春秋時期的霸主可以說沒有管仲全面和淋漓盡致地發揮其才能,也就不會有齊國的繁榮和齊桓公的霸業。齊桓公大膽起用管仲這個「大仇人」,結果「仇人」幫他締造了盛世江山。類似的事例歷史上有很多,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不計前嫌任用魏徵。唐太宗說:「用人跟用器物一樣,每一種東西都要選用它的長處。」唐太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賢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國之道都為後世所推崇,而在他所有治國方略當中,用人之道是最為後世所推崇和稱道的。在唐太宗理政的23年時間裡,所用的文臣武將不勝枚舉:除了魏徵,還有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等等,無不是有才之士。


由此可見,任人唯賢、唯才是舉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在競爭激烈的今天,這條法則更是企業用人的王道,是企業用人的精髓所在。今天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組織實力與個人能力的競爭,很多企業在用人上已經摒棄了「學歷至上」的陳腐理念,而是以能力作為用人的首要尺規。

新力公司是一家在國際化管理理念下成長起來的外企,既有日本文化體系中的細緻、嚴謹,又有深受歐美文化影響的「自由豁達」,同時,也有中國傳統理念當中的靈活與執著。那麼,新力的用人策略是什麼呢?

和許多國際知名的成功企業一樣,新力公司選用人才的標準即是出眾的聰明才智、良好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背景以及認真負責、創新務實的工作態度。在招聘的環節中,新力創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先生最先提出了「學歷無用論」的口號,這樣的魄力在今天看來依然令人敬佩。而在企業激勵機制中,打破陳規、鼓勵創新、充分發揮個性與創意的企業文化使新力幾乎成了研發高手、行銷精英們得以發揮無限創造力的天堂,更使很多人以「自我實現」為目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新力公司的做法都是基於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這就是以每一位員工的能力作為企業發展的基點。能力創造業績,能力創造效率,能力創造價值,能力創造輝煌。

《周禮•夏官•大司馬》有云:「進賢興功,以作邦國。」任人唯賢、用人唯才大可以定國興邦,小可以讓企業興旺、個人發達。因此,「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才是用人的不二法門。

<今之實例>

            馬英九不會用人如下:第一例汎藍之所以不團結最大阻力是馬上任因心結不用宋楚瑜,宋之能力做行政院長或立法院長均綽綽有餘,不用宋卻與親民黨為敵,是化友為敵,將助力變阻力。第二例喜用教師從政,教師通常怕事遭立委及暴民抗爭則不知所措,教師可用於參謀等二線。第三例喜用女性以標示性別平等,但鬼谷子教誨是用人惟才!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8147&aid=5282300
第一篇 捭闔術
推薦1


何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海水正藍


第一章 或陰或陽,或柔或剛

【原文】
粵若稽古②,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③,觀陰陽④之開闔以命物⑤,知存亡之門戶,籌策⑥萬類⑦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⑧焉,而守司⑨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⑩。變化無窮,各有所歸(11)。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


【注釋】
①捭闔:捭,分開、撕裂,敞開心懷積極行動,採取攻勢,或接受外部事物及他人的主張和建議。闔,本意為門扇,鄭玄注曰:「用木曰闔,用竹葦曰扇」,引申為關閉,關閉心扉,把進來的事物化為自己的事物,或不讓外來事物進入,取封閉形態。捭闔,在這裡指縱橫馳騁,大開大合。是鬼谷學說中一種基本的方法。
②粵若稽古:粵,語氣助詞;若,順;稽,考察。粵若稽古,意為按著一定的規律考察歷史。
③眾生之先:眾生,眾多有生者;先,先知,意指尊者,指導者,先驅者。眾生之先,在這裡指廣大生眾的老師。
④陰陽:陰,本意為山的背陰面;陽,本意為山的朝陽面。被引申來概括對立統一的兩類事物或現象。
⑤命物:辨別事物。
⑥籌策:就是計算、謀劃。
⑦萬類:就是萬物。
⑧朕:徵兆,跡象。
⑨守司:看守和管理。
⑩其道一也:道,大自然的規律。全句指聖人的「道」始終是一樣的。
(11)歸:歸宿。

【譯文】
       縱觀從古至今的歷史,可以知道:聖人生活在世界上,是要作為引導眾人的先知。透過觀察事物陰陽兩類現象的變化來對事物作出判斷,並進一步參悟生存和死亡的途徑,計算和預測事物的發展過程,通曉人們思想變化的規律,揭示事物變化的徵兆,從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所在。所以,聖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終如一。事物的變化雖然無窮無盡,但是各自都有自己的歸宿,是有章可循的:或者屬陰,或者歸陽;或者柔弱,或者剛強;或者開放,或者封閉;或者鬆弛,或者緊張。

【延伸閱讀】
      「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是說世間萬事萬物,都有陰陽、柔剛、開閉、張弛之道,如果能夠靈活掌握、運用自如,自可以在人生的各個領域輕鬆自如、有所成就。捭闔之術即為陰陽之術,意思是行事時要或開或合,或陰或陽,靈活處之,多方探尋,必要時以假像迷惑對方,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唐高祖李淵就是一個深諳陰陽之道的權謀家。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荒淫無道,致使眾叛親離、國運岌岌可危。蓄謀已久的太原留守李淵乘機起兵。可是當時群雄割據,各路兵馬紛紛搶奪天下,李淵並不具備一統天下的實力。其中,瓦崗軍是隋末最為強大的一支農民起義軍。李密在殺死翟讓以後,建立了自己在瓦崗軍中的領袖地位,此時的李密得意忘形,大言不慚地說自己已被各路英雄推為盟主,自然也包括李淵。李密寫信給李淵,希望和李淵戮力同心,共同取得天下。讀完李密的密信,李淵給李密回覆了一封措辭極為謙遜的回信。對討伐、誅殺昏君、取而代之之言,表示不敢從命。而且申明自己「志在尊隋」,這番虛偽之言掩飾了李淵奪取天下的野心。李淵還極力推獎李密,說「天生萬民,必有其主。當今能為民之主者,非君莫屬」,並且說自己已年過五旬,別無奢望,自己非常樂意擁戴李密,希望李密早登大寶,以安天下。只要李密能讓自己復封於唐,就心滿意足了。李密接到李淵的回信,果然大喜過望。但實際上,李淵如此做法是想利用瓦崗軍的強大力量牽制住東都洛陽的隋軍,以便讓自己可以順利進軍長安。

       武德元年(西元618年)9月,瓦崗軍與盤踞洛陽的王世充作戰失利,只好到河陽(今河南孟縣)去找瓦崗軍將領王伯當。李密企圖南阻黃河,北守太行,東連黎陽,捲土重來。但這種企圖東山再起的主張,遭到部下諸將反對。諸人勸李密道:「今兵新失利,眾心危懼,若更停留,恐叛亡不日而盡。又人情不願,難以成功。」李密在無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前往長安投靠李淵。李密帶領兩萬人入關的時候,李淵派人迎接,冠蓋相望,異常隆重。李密非常高興,洋洋得意地進了長安城。李淵對李密非常尊重,並將其表妹嫁與李密。但其他人就沒有這份待遇了,李密一到長安,「有司供待稍薄,所部兵累日不得食,眾心頗怨」。而且,「朝廷又多輕之,執政良賄」。李淵這樣做無疑是個陰謀,目的無非是蓄意製造事端,讓李密眾叛親離。這時,李密已經自投羅網,當然只能任李淵擺布了正是因為李淵善用陰陽之術,才取得了一石二鳥的成就:既利用瓦崗軍牽制了隋軍,讓自己的軍隊順利進軍長安,又控制和瓦解了瓦崗軍。

<鬼谷教誨> 一個好的將帥,不僅善用陰陽,而且還能夠剛柔並濟,甚至以柔克剛。單純的柔和、軟弱,就會使自己的力量被削減,以至失敗;而一味的剛烈、剛強,又只會導致剛愎自用,也是注定要失敗的。

       漢代的張良給高祖劉邦籌畫過許多關係大業成敗的重要謀略,其中剛柔並用、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例子頗多。當秦軍主力與項羽會戰時,劉邦決定由南陽入武關攻秦,張良反對硬拼,認為秦軍將領是屠戶人家出身,商人可用利引誘,勸劉邦以重寶招降秦將賈豎。而當賈豎同意投降時,張良又恐士卒不從,乘敵懈怠之機,一舉破之。結果直下咸陽,擒獲秦王子嬰。後來楚漢相爭,漢弱楚強,張良勸劉邦處處退讓,以柔制剛,不但避開了鴻門之宴的生命危險,而且取得了漢中、巴蜀之地。接著,又火燒棧道,使項羽疏於防範、屢屢上當。劉邦轉弱為強,終於以布衣取得天下。張良的高明謀略,據說來自黃石老人所授的三略。三略並不是一味只講以弱制強,而強調剛柔強弱都要得當,做到「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強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所以,不柔不剛,剛柔並濟才是最理想的性格特點,才是運用剛柔的最佳狀態。       

       陰陽之理、剛柔之術、張弛之道對我們的現實人生頗具指導意義。陰陽協調、風雨調順、萬物各得其所、萬事各得其宜是一種順其自然、合乎自然規律的理想狀態。陰陽互補、協調運行,人才能健康,社會才能穩定,大自然才能和諧,做事才能順利,做人才能安樂。
天人和諧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如何才能展現出人在天地間的固有價值呢?如何才能求得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相處與和諧發展呢?這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思考的人生問題。陰陽之道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人不但要利用、改造自然,更重要的是適應、協調自然,從而達到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目的。這是陰陽之道在人與自然關係上的意義所在。

       陰陽作為權術,在敵我對壘和鬥爭中則是克敵致勝的智慧和法寶,但它絕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所謂「上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在生活中不管是交朋友、談感情還是談生意、求合作,都應該以真誠為最高前提,而不能做「陰陽雙面人」甚至陽奉陰違,否則,就可能失去朋友、真情、信譽、合作和發展的機會。總之,善於玩弄陰陽之術只是一種應對敵人的策略和手段,用之不當,則會適得其反。

       剛柔之術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武器。剛,是一個人剛直不阿、堅守自我立場、把持自我原則,即為「方」,但一味的剛,則難免變成脆,脆,則易斷,所以不足取;柔,就是要在不失大原則的前提下,在細枝末節和一些技巧上適時、適度地讓步、彎曲,以達到雙方滿意、不失和氣的雙贏狀態,即為「圓」,但一味的柔,則難免變成軟,軟則弱,易受人欺,所以亦不足取。在人生道路上,只有剛柔並濟、外圓內方,才能順利而快捷地達到目標,走向成功。

       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張弛有度。一個懂生活、會生活的人,能夠兼顧嚴肅和活潑,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的時候休息,瀟灑自如。一味的張,就會讓自己繃得過緊,往往會導致自己失去彈性和張力;一味的弛,往往會讓自己變得鬆垮、懶散,失去進取心和鬥志,進而停步不前。所以,凡事有度、過猶不及。成功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以免樂極生悲;失敗的時候不要灰心絕望、萎靡不振,只要堅持就能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人生之中,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個平衡,包括有度的工作和生活。

<今之實例>

       馬英九2008選總統時正逢人民厭惡陳水扁之無所不貪、撕裂族群及敗紀亂綱,馬挾750萬票之高人氣當選總統,本可成就一番大事業,立千秋萬世之偉業,惜馬溫文有禮,談話無煽情,行事不示強,乃鬼谷子大師口中之敗柔,何謂敗柔,柔者陰也,輔之以權謀,示敵強硬,始可成事。單純的柔和、軟弱,就會使自己的力量被削減,以至失敗;馬無權謀,一昧柔弱遂為人所欺,自救尚力有未逮如何救國?此乃不知捭闔術也!



本文於 修改第 10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8147&aid=528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