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七言詩、五言詩?
律詩每首有四聯(即八句),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句七個字的是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律詩的第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颔聯」,五、六句為「颈联」,七、八句为「尾聨」。「颔联」和「颈联」必須對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個字必須同韵。近体詩又名今体詩,為唐代新興的詩体,因與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詩分為絕句、律詩二種,四句為絕绝句,八句為律詩。絕句及律詩又有五言、七言之分。五言絕句自漢魏五言古詩來。七言绝句由南北朝樂(歌行)小詩演变而來。
五言古詩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本文於 2014/11/12 22:40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