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德醫術論源起之一:唐朝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首卷《大醫精誠》內容簡介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王修含皮膚科診所醫生)
唐朝孫思邈著作《備急千金要方》,撰述於西元652元,簡稱《千金要方》,共計三十卷,書名來自孫思邈自序所述:「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 之,德逾於此,故以為名也。」明朝時期編纂的《道藏》曾收錄此書,同時拆析為九十三卷,全書分為二百三十二門,包含藥方五千三百首,是繼東漢末年張仲景論 述的《傷寒雜病論》後,對中國醫學的再次整理。孫思邈編撰《千金要方》後,於三十年後(約西元682年)再次續編三十卷的《千金翼方》,兩書合稱為《千金 方》。
《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緒論中,闡述了「大醫習業」與「大醫精誠」的概念,其中《大醫精誠》的內容,屬於中醫學典籍對醫學哲學論述的重要文獻。中西方醫學在實務技術方面雖各有特色,而在哲學與倫理思想方面,古代傳統醫學研究者的概念,亦值得現代醫者參考。
《大醫精誠》內容分析
《大醫精誠》論述現代社會稱為「醫德」的兩大問題,由篇名顧名思義,可知第一在於「精」,第二在於「誠」。在「精」方面,孫思邈認為醫者需具備精湛的醫術,「故學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在「誠」方面,孫思邈則提出「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 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的概念。
孫思邈同時闡述了「大醫之體」與「為醫之法」的思想,在「大醫之體」方面,「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診疾, 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而且對於需要搶救的急症,仍需「臨事不惑,唯當審諦覃思」,不可以「率爾自逞俊快,邀射名譽,甚不 仁矣。」在「為醫之法」方面,則「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這是孫思邈對於醫者行醫態度的建議,並 期許醫者「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他認為醫療是適於行善積福的工作,醫者若能「但作救苦之心」,將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 skin168.com/ 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以下為原典文字,引用自維基文庫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備急千金要方
論大醫精誠第二
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故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而寸口關尺有 浮沉弦緊之亂,腧穴流注有高下淺深之差,肌膚筋骨有濃薄剛柔之異,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於茲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其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虛而損之,通而徹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熱而溫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見其死矣。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 微。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 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淒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 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於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於人乎?夫殺生求 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
其虻蟲、水蛭之屬,市有先死者,則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雞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處,不得已隱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瘡痍下痢,臭穢不可瞻視,人所惡見者,但發慚愧、淒憐、憂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雖曰病宜速救,要須臨事 不惑,唯當審諦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爾自逞俊快,邀射名譽,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眄,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饈迭荐,食如無 味,醽醁兼陳,看有若無。所以爾者,夫一人向隅,滿堂不樂,而況病患苦楚,不離斯須,而醫者安然歡娛,傲然自得,茲乃人神之所共恥,至人之所不為,斯蓋醫 之本意也。
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 此醫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人行陽惡,人自報之;人行陰惡,鬼神害之。尋此二途,陰陽報施豈誣也哉。所以醫人不得 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藥,令彼難求,自炫功能,諒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濟,故亦曲 碎論之。學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 skin168.com/ 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https://skin168.wordpress.com/2015/04/04/大醫精誠/
皮膚科王修含醫師 skin168.net skin168.com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