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長了毛囊炎怎麼治療?如何預防?
|
瀏覽35,040|回應0|推薦0 |
|
|
毛囊炎的預防與治療
長了毛囊炎怎麼辦?談毛囊炎的預防與治療 以下部分內容是筆者(王修含醫師)答覆晨星健康養生網讀者的文章,敬請參考。 Q: 最近大腿後側長了很多紅紅的痘痘,很痛、穿衣服也不方便,該怎麼辦? 文:王修含醫師 現職:台大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王修含皮膚科診所院長 當氣候逐漸轉變為夏季,因為氣溫升高,皮膚容易流汗而呈現濕熱狀態,在門診會出現許多發生毛囊炎的病患;但在冬季酷寒季節,由於穿著較悶熱的衣物(例如所謂的「發熱衣」),也可能會發生毛囊炎。
毛囊炎的成因
一、細菌與真菌(黴菌)感染
最常見的毛囊炎,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其次是真菌(黴菌)感染。顧名思義,「毛囊炎」就是毛囊的發炎反應,好發於前胸、後背、肩膀、頸部、四肢以及大腿內側鼠蹊部的部位,毛囊炎的 成因,與體質、季節、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都有關聯。例如悶熱潮濕的氣候與環境、容易流汗的體質,都可能造成毛囊發炎。某些人為了美容的動機,在皮膚上塗 擦厚重的保養品、化妝品或防曬乳,或是穿著過於貼身或不透氣的衣物,都會導致皮膚無法維持通風涼爽的「微環境」,造成細菌或真菌(黴菌)等微生物滋生繁 殖,進而產生毛囊炎。因此,雖然毛囊炎好發於夏季,但在冬季寒冷的時節,由於穿著「發熱衣」、「衛生衣」的緣故,也常會發生毛囊炎。
二、病毒感染
除了細菌或真菌(黴菌)會造成毛囊炎,皰疹病毒也可能造成毛囊炎,但較為罕見,這種毛囊炎稱為「皰疹性毛囊炎」(herpetic folliculitis或herpetic sycosis),第一型與第二型單純皰疹病毒(HSV)與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都可能造成皰疹性毛囊炎。
三、其它因素
此外,某些較少見的毛囊炎也可能與微生物無關,例如: 1. 鬚部假性毛囊炎(pseudofolliculitis barbae):由於毛髮倒插造成,與刮鬍子有關,常見於黑人男性。 2. 疤痕性毛囊炎/ 蟹足腫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keloidalis):好發於捲髮男性的後頸部,又稱為「頸部蟹足腫性痤瘡」(acne keloidalis nuchae)或「蟹足腫性痤瘡」(acne keloidalis)。 3. 禿髮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decalvans):好發於頭皮,由於有多根毛幹會由同一個毛囊長出,又稱為「簇狀毛囊炎」(tufted folliculitis),此病會使毛囊在發生水腫、化膿現象後,產生疤痕反應,導致疤痕性落髮(cicatricial alopecia)。 4. 嗜酸性毛囊炎(嗜伊紅球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folliculitis):又稱為「嗜酸性膿皰性毛囊炎」(嗜伊紅球性膿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itis),目前認為為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有關,例如可能與自體免疫狀況或HIV病毒感染、血液疾病等多種狀況有關,太藤氏病 (Ofuji's disease)即為一種嗜酸性毛囊炎。 5. 標靶治療藥物毛囊炎:用於治療癌症的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EGFR)拮抗劑,例如gefitinib(即台灣稱為艾瑞莎Iressa的藥物)、erlotinib與cetuximab等標靶治療藥物(targeted therapies),可能誘發痤瘡樣毛囊炎(acneiform eruption),目前認為可能由於表皮分化異常,造成毛囊阻塞,導致後續的發炎反應所致。
較常造成毛囊炎的病原體:細菌與黴菌
較常造成毛囊炎的病原體,可能是細菌或黴菌,而細菌性毛囊炎又比黴菌性毛囊炎更常發生。由於病原體不同,細菌性毛囊炎與黴菌性毛囊炎的症狀與治療方式皆有所差異。
1. 細菌性毛囊炎
一般常見的毛囊炎多為「細菌性毛囊炎」;此外,臉部的「青春痘」(痤瘡)其實也算是一種毛囊炎,是由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造成的皮膚問題,好發於皮脂腺功能較旺盛的區域;但皮脂腺分泌較不旺盛區域產生的毛囊炎,則常與皮膚的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關,少數情況也可能來自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idymis)、鏈球菌(Streptococcus spp.)、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又稱為綠膿假單胞菌或銅綠假單胞菌)等。
2. 黴菌性毛囊炎
黴菌(真菌)也可能誘發毛囊炎,稱為黴菌性毛囊炎(真菌性毛囊炎)。例如常造成汗斑、頭皮屑、脂漏性皮膚炎的一種酵母菌:皮屑芽胞菌Malassezia furfur(舊名Pityrosporum ovale),可能會造成嚴重搔癢的紅色丘疹或膿皰性毛囊炎,稱為「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又稱為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好發於上半身,例如前胸、後背、上臂、頸部,甚至臉部。 在統計學上發現,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患者,常以年輕人居多。誘發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的因素包括: (1) 高溫悶熱潮濕的環境,以及穿著不通風的衣物,適於黴菌生長,較容易誘發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 (2) 由於皮屑芽孢菌以皮膚內的脂質為養分來源,因此增加皮脂(sebum)分泌的因素,例如懷孕、雄性激素過高,也會增加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發病的機率。 (3) 使用抗生素會改變皮膚正常的菌落族群平衡狀況,造成皮屑芽孢菌過度增殖,誘發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 (4) 過度使用保養品、化妝品、防曬乳、精油產品,會造成毛囊阻塞,營造適合皮屑芽孢菌生存的環境,也可能引發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 (5) 類固醇、免疫功能低落: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也可能發生在免疫能力低落者,包括長期使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以及糖尿病、庫欣氏症(Cushing disease)、癌症、感染HIV等病患。
毛囊炎的症狀
毛囊炎初 期可能會有輕微搔癢感或無任何不適感,通常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會比細菌性毛囊炎較為搔癢。當發炎狀態進一步發展時,毛囊的位置開始會發生具疼痛感的紅色小 丘疹(papule),接著可能發展為呈現水腫狀態,摸起來較硬的紅色結節(nodule),幾天後會逐漸「成熟」並呈現較為軟化的外觀,中央位置可出現 黃色的化膿現象,形成膿皰(pustule),此時可能在輕觸或用力擠壓後後就破裂,並流出血水或膿液,之後將逐漸進行傷口癒合的過程,輕微者只留下色素 沉著,日後將會逐漸淡化,但發炎嚴重者,可能留下疤痕,包括凹陷的萎縮性疤痕,或是凸起的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
毛囊炎的後遺症
與許多重大疾病相比,毛囊炎雖然看起來只是稍微惱人的小問題,但若處理不當,後續可能衍發各種較嚴重的問題,包括疔瘡、蜂窩性組織炎等感染症,或是產生疤痕、蟹足腫等後遺症。
細菌性毛囊炎的治療
細菌性毛囊炎的治療,有外用藥與口服藥兩大類選擇:
1. 外用藥物
輕微的毛囊炎,可採用外用藥物的治療方式,例如對於細菌性毛囊炎,在急性期可使用抗生素藥 膏(如fusidic acid、gentamicin、clindamycin、chloramphenicol、tetracycline、 erythromycin......等)、硫磺藥水(沉澱硫,precipitated sulfur)、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亦有醫師會視情況選用外用A酸、杜鵑花酸。前述用於治療細菌性毛囊炎的硫磺藥水(沉澱硫),由於具有抗細菌、抗黴菌與角質分離作用,亦可用於治療黴菌性毛囊炎,適用於兩種毛囊炎同時併存的狀況。
2. 口服藥物
但嚴重的毛囊炎,有惡化為疔瘡、蜂窩性組織炎的可能性,所以除了外用藥物,還須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包括第一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氨芐cephalexin)或四環黴素類藥物(如doxycycline或 minocycline),可抑制皮膚常見的葡萄球菌或痤瘡桿菌。
黴菌性毛囊炎的治療
黴菌性毛囊炎需使用外用或口服抗黴菌藥物,或併用ketoconazole洗劑(常做成洗髮精的劑型)。說明如下:
1. 外用抗黴菌藥:
有多種選擇,例如可使用econazole藥膏,此藥物可干擾皮屑芽孢菌的RNA與蛋白質合成與代謝,並讓細胞壁通透性增加,最後殺死真菌細胞。亦可使用 ciclopirox olamine藥膏,此藥物可抑制真菌細胞內的物質傳送,干擾DNA、RNA與蛋白質的合成。用於治療細菌性毛囊炎的硫磺藥水(沉澱 硫,precipitated sulfur),具有抗細菌、抗黴菌與角質分離作用,亦可用於治療黴菌性毛囊炎。
2. 口服抗黴菌藥:
可選擇itraconazole或fluconazole,口服ketoconazole雖然也曾是選擇之一,但目前已不建議使用,因為食品藥物管理署於 再評估後,認為ketoconazole口服劑型產生肝毒性的嚴重程度與發生率較高,且具有嚴重且複雜之藥物交互作用及心律異常(心臟QT間隔延長)風 險,故於2015年1月1日廢止此藥品許可證。
3. 外用ketoconazole洗劑
外用ketoconazole洗劑通常製作成洗髮精的劑型,雖然ketoconazole的口服劑型有較高的肝毒性治療風險,但外用劑型則無此問題。Ketoconazole可抑制真菌細胞膜合成麥角醇,擴大細胞膜的通透性,造成細胞內物質流失後,使得真菌細胞死亡。
結論
對於毛囊炎的處理,預防絕對重於治療,須避免皮膚長期處於悶熱潮濕狀態,儘量選擇透氣性好,且會吸汗的衣物材質,若大量流汗,則需儘速沖洗並擦乾。正常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以及均衡飲食、適度運動,皆可提昇皮膚的免疫功能,也有助於預防毛囊炎發生。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 skin168.com/ 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註:以上部分內容,可參見筆者(王修含醫師)答覆晨星健康養生網讀者的文章,敬請參考。 【晨星健康養生網:答客問專欄】 最近大腿後側長了很多紅紅的痘痘,很痛、穿衣服也不方便,該怎麼辦? 文:王修含醫師 現職:台大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王修含皮膚科診所院長 晨星健康養生網網址:http://health.morningstar.com.tw/doctors/dr_list.asp?id=139
相關資訊--延伸閱讀:
1. 青春痘(痤瘡)的病理機轉、治療原則與方法 http://www.skin168.net/2013/09/acne.html 2. 治療青春痘的口服抗生素藥物--四環黴素 http://www.skin168.net/2012/09/acne-treatment-tetracyclines.html 3. 青春痘(痤瘡)的雷射光電治療 http://www.skin168.net/2013/12/acne-laser-light-therapy.html 4. 如何消除紅痘疤? http://www.skin168.net/2012/02/blog-post_16.html 5. 痘疤的種類與治療原則:色素性痘疤、凸疤、凹疤 http://www.skin168.net/2013/09/acne-scar-classification-treatment.html 6. 痘疤凹洞(凹陷型青春痘疤痕):形態分類與治療方法 http://www.skin168.net/2013/09/atrophic-acne-scar-classification.html 7. 消除青春痘凹洞疤痕最好的治療方法?--各種治療方式實例分析 http://www.skin168.net/2013/09/acne-atrophic-scar-therapy-example.html 8. 外用A酸十大須知 http://www.skin168.net/2013/09/topical-retinoic-acid-cautions.html 9. 什麼是第n代外用A酸(retinoic acid)? http://www.skin168.net/2013/09/topical-retinoic-acid-generations.html 10. 外用A酸(retinoic acid)作用原理 http://www.skin168.net/2013/09/retinoic-acid-mechanism.html 11. 青春痘治療:口服A酸(isotretinoin)的效果與副作用 http://www.skin168.net/2013/09/oral-isotretinoin-effect-adverse.html 12. 如何讓口服A酸的治療效果更好? 口服A酸(isotretinoin)的吸收、代謝與排除 http://www.skin168.net/2013/10/a.html 13. 口服A酸療程中或治療後六個月內,真的不能進行磨皮、侵入式雷射或手術嗎? http://www.skin168.net/2013/10/oral-retinoids-dermabrasion-surgery.html 14. 同時抗痘淡疤、美白退斑的藥物--杜鵑花酸(azelaic acid) http://www.skin168.net/2012/03/azelaic-acid.html 15. 粉刺和痘痘有何不同?哪種清粉刺方式最有效? http://www.skin168.net/2013/10/comedone-acne.html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 skin168.com/ 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Dr. Shiou-Han Wang)
主要網頁: http://skin168.com http://skin168.net 門診資訊 (門診時間請點選下方超連結): 台大醫院皮膚科:門診時間 王修含皮膚科診所:門診時間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333號4樓 板南線國父紀念館捷運站一號出口右轉, 電話:(02)2781-2100,+886-2-2781-2100) 王修含皮膚專科診所 臉書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kin168.net 學歷: 台灣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 (Doctor of Medicine, MD)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 生醫電子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SEE) 台灣大學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SME) 經歷: 王修含皮膚科診所院長 台大醫院皮膚部 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 皮膚外科與雷射特別門診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 青春痘與痘疤特別門診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 皮膚高頻超音波特別門診醫師 中華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年度最佳研究論文獎(Best Annual Paper Award)得主 中國工程師學會 工程論文獎(Engineering Paper Award)得主 台大醫院研究計畫 協同主持人 台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 審查專家 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究計畫 協同主持人 國際學術期刊Archives of Dermatology審稿醫師 國際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審稿醫師 台灣國小教材-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材提供-醫療專家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學術研討會、住院醫師訓練課程講師: 染料雷射、除毛雷射、飛梭與磨皮雷射、肝斑、生髮治療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青春痘卓越門診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異位性皮膚炎卓越門診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乾癬卓越門診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 理事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 美容醫學學術研討會執行長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 教育委員會光電組組長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 微整形訓練 理論與實務操作課程講師 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 雷射課程與年會講師 英卡思國際整形美容暨皮膚抗衰老大師課程(IMCAS, International Master Course on Aging Skin)特聘講師 台灣微整形美容醫學會 微整形美學與技巧講師 台灣兩岸幹細胞微整形醫學會 特聘講師 台灣形體美容整合醫學會(TAAMS)學術大會講師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微創與皮膚整形美容分會 特邀講者(invited speaker) 亞洲皮膚科醫學會(Asian Dermatological Congress, ADC) 特邀講者 全球華人皮膚科高峰論壇(Global Chinese Dermatologist Summit, GCDS) 特邀講者 Thermage電波拉皮原廠(Solta Medical Inc.)國際訓練課程講師、電波拉皮種子醫師 Fotona, Candela, Syneron雷射國際原廠 亞洲區指定合作研究機構(CRC)主持人 微整形與雷射光電原廠 特聘醫學美容講師 eCO2微點飛梭雷射原廠臨床講師 亞歷山大雷射光纖美白、除毛雷射原廠國際訓練課程講師 染料雷射(櫻花雷射、脈衝染料雷射)原廠國際訓練課程講師 玻尿酸微整形訓練注射示範醫師 膠原蛋白注射技術示範講師 微晶瓷注射臨床講師 專業訓練資歷: 台大醫院皮膚部 總醫師 台大醫院皮膚部 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 訓練醫師 台大醫院外科部 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病理部 研究醫師 台大電機學院 光電雷射研究訓練 玻尿酸、微晶瓷微整形注射原廠進階訓練 肉毒桿菌素注射原廠進階訓練 電波拉皮原廠進階訓練 證照 & 專業學會會員資格: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台灣研究皮膚科醫學會 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 AAD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SPI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台灣醫學會 中國工程師學會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醫療專長 1. 一般皮膚疾病、青春痘、蟹足腫 2. 青春痘痘疤、疤痕治療 3. 皮膚雷射光電、電波拉皮(Thermage)、電漿治療(PSR) 4. 皮膚高頻超音波、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 5. 微整型注射治療 [玻尿酸(Restylane & Juvéderm, Anteis, Hyadermis)、膠原蛋白(Sunmax)、微晶瓷(Radiesse)、肉毒桿菌素(Botox, Dysport)] 6. 皮膚外科手術、痘疤與疤痕手術、抽脂、自體脂肪移植手術 研究興趣 1. 生醫光電雷射儀器研發與應用 2. 微整型注射方式改良 & 皮膚外科術式研究 3. 醫學美容保養治療 4. 皮膚軟組織高頻超音波 相關醫療網站顧問 1.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doctor/doctor.html?id=793 2. 全民健康基金會 http://www.twhealth.org.tw/ 3. 健康世界雜誌:健康達人網 http://healthworld.tw/author/dr36 4. 晨星健康養生網:http://health.morningstar.com.tw/doctors/dr_list.asp?id=139 5. 華人健康網:https://www.top1health.com/Person/2183/Intro 6. 女人知己JUSTWOMAN專家中心 http://www.justwoman.tw/ 中文論著/譯作 1. Robbins病理學手冊, Elsevier/合記圖書出版社, 2002年, ISBN 957-6668-68-9 2. 家庭醫學百科, 台灣麥克, 2005年, ISBN 986-7429-46-X & 986-7429-51-6 3. 皮膚科的雷射治療, 健康世界雜誌 2007年 4. 疤痕預防與處理, 健康世界雜誌 2008年 5. 輕輕鬆鬆變美麗:醫學美容專家們的私房秘訣, 健康文化出版社, 2008年, ISBN 978-986-7577-49-8 6. 除毛大作戰, 好健康會刊,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暨全民健康基金會出版 2011年 7. 藥妝品學, Elsevier出版社台灣分公司(台灣愛思唯爾公司)出版, 2011年, ISBN 978-986-6538-85-8 (共同作者:邱品齊、王修含、蔡逸珊) 8. 雷射美容,給你好臉色!, 好健康會刊,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暨全民健康基金會出版 2012年 9. 美容醫學第一章:微整形正夯, 健康世界有限公司, 2014年, ISBN 978-986-91238-0-8 學術論文著作 1. Wang SH, Jang RY, Wu CP, Tsai TF. Facial papulopustules after topical treatment with pimecrolimus. Dermatol Sinica 2004;22(4):359-360. 2. Lin SJ, Lo W, Tan HY, Chan JY, Chen WL, Wang SH, Sun Y, Lin WC, Chen JS, Hsu CJ, Tjiu JW, Yu HS, Jee SH. Prediction of heat-induced collagen shrinkage by use of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microscopy. J Biomed Opt 2006; 11(3):34020. 3. Wang SH, Hsiao CH, Hsiao PF, Chu CY. Adult pityriasis lichenoides-like mycosis fungoides with high density of CD8-positive T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07 Mar; 21(3):401-402. 4. Hong JB, Chiu HC, Wang SH, Tsai TF. Recurrence of classical juvenile pityriasis rubra pilaris in adulthood: report of a case. Br J Dermatol. 2007; 157(4):842-844. 5. Wang SH, Tsai TF. Several erythematous papules with a 1.5-cm sized nodule scattering on the face of an old woman. Dermatol Sinica 2007; 25(2):175-176. 6. Wang SH, Chu CY, Chen HH, Chang YL, Chen KY, Chiu HC. Paraneoplastic pemphigus and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in a patient with splenic B-cell lymphoma. J Formos Med Assoc 2007; 106(9):768–773. 7. Wang SH, Tsai TF. Congenital polypoid pigmented eccrine poroma of a young woman.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08; 22(3):366-368. 8. Tjiu JW, Hsiao CH, Wang SH, Wu JJ, Lu CF, Chen HC. Papular clear cell hyperplasia of the eccrine duct.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09; 23(2):199-200. 9. Shiou-Han Wang, Chen-Wei Wei, Shiou-Hwa Jee, Pai-Chi Li. Photoacoust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for monitoring of thermal therapy. Proc. SPIE 2009; 7177, 71771S. 10. Shiou-Han Wang. Photoacoustic quantitative thermal imaging for laser-induced thermotherapy. Graduate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lectronics and Bioinformat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9. 11. Sung-Jan Lin, Hsin-Yuan Tan, Chien-Jui Kuo, Ruei-Jr Wu, Shiou-Han Wang, Wei-Liang Chen, Shiou-Hwa Jee, Chen-Yuan Dong. Multiphoton autofluorescence spectral analysis for fungus imaging and identification. Appl. Phys. Lett. 2009; 95: 043703. 12. Yi-Shuan Sheen, Chia-Yu Chu, Shiou-Han Wang, Tsen-Fang Tsai. Dapsone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in non-leprosy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its incidence in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 in Taiwan. J Dermatolog Treat. 2009; 20(6):340-343. 13. Shiou-Han Wang, Chih-Hsin Yang, Hsien-Ching Chiu, Fu-Chang Hu, Chih-Chieh Chan, Yi-Hua Liao, Hsiao-Chin Chen, Chia-Yu Chu. Skin manifestations of gefitinib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survival of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Taiwan. Dermatol Sinica 2011; 29(1):13-18. 14. Shiou-Han Wang, Chen-Wei Wei, Shiou-Hwa Jee, Pai-Chi Li. Quantitative thermal imaging for plasmonic photothermal therapy. J Med Biol Eng. 2011; 31(6): 387-393. 15. Yueh‐Feng Wu, Shiou‐Han Wang, Pei‐Shan Wu, Sabrina Mai‐Yi Fan, Hsien‐Yi Chiu, Tsung‐Hua Tsai, Sung‐Jan Lin. Enhancing hair follicle regeneration by 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 Assessment of irradiation parameters and tissue response. Lasers Surg Med. 2015 Apr;47(4):331-341. About this blog: 皮膚科學交響曲 Dermatology Symphony, since 2008-7-11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 skin168.com/ 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