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文章提及塑膠奶瓶含有雙酚A (英文簡稱BPA),其實,生活中到處充滿可能釋放雙酚A的物品:塑膠製的奶瓶、玩具、水壺、CD光碟、食物保鮮盒、醫療器材…連罐頭裡的塗層也會釋放雙酚A!雙酚A是製作PC塑膠的原料,它有多普遍呢?美國疾病管制局的調查發現,6歲以上民眾,93%尿液中都含有雙酚A。加拿大也發現95%民眾的血液或尿液中含有雙酚A,兒童體內雙酚A的含量尤其高。雙酚A最除了前面文章提到,具有生殖毒性之外,也被認為和兒童過動症及有關。而且,餵母乳的媽媽,會透過母乳將雙酚A傳給寶寶,所以母乳媽媽避免接觸雙酚A,既保護自己,也保護寶寶。 生活中的塑膠用品、罐頭無所不在,如何幫助自己減少雙酚A暴露量呢?建議以下做法:1.避免將塑膠容器放入微波爐加熱:高溫加熱會促使雙酚A釋放。另外,微波食品的包裝,有些是PC塑膠,高溫加熱也會釋放雙酚A。2.加熱食物,或裝熱食、熱水時,盡量使用玻璃、瓷器或不銹鋼材質的容器,比較安全。3. 減少使用保鮮膜:可用玻璃容器、錫箔紙取代。4. 避免將塑膠容器放入冰箱及洗碗機:冰箱的低溫、洗碗機的高溫都會促使雙酚A釋放。5. 有些塑膠容器底部,可看到塑膠回收辨識碼,編號3號或7號的塑膠,可能釋放雙酚A。3號塑膠例如:水管、雨衣、塑膠保鮮盒、保鮮膜等。PC塑膠常被歸類在7號塑膠,例如:部分塑膠餐具、拋棄式蛋糕叉子等。6. 玩具材質:選用天然的木質、布質較安全。7.水壺材質:不鏽鋼最安全。避免選購編號7號的塑膠罐或水壺,以免釋放雙酚A。8. 少吃罐頭食物:罐頭內部塗層有釋放雙酚A疑慮,罐裝酸性食物(例如:番茄醬),會使罐頭內壁塗層釋放更多雙酚A,因此,購買番茄醬時,最好選擇玻璃罐裝。另外,易開罐的果汁和汽水,也容易有雙酚A!9.以電子發票取代紙本發票:現在發票多是熱感應紙,另外像電影票、機票,簽帳單也是熱感應紙,經手拿過,雙酚A就帶到手指上。10.補牙材料可能含有雙酚A,牙齒補綴時,可與醫師討論使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