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印象中的中正河濱公園,就是數十年前,中正橋下河邊沖刷推積之土地,上面插滿了菜架,底下種植多種各式各樣的蔬菜,有時候附近人家還會在這裡飼養起雞、鴨來了,或者每逢假日還有許多釣魚的人,戴著斗笠,坐在河邊享受魚釣之樂,河濱之地,似乎有如現在的都市農民的發源地。
年輕的時候曾經去過紐約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洛杉磯的格里斐斯公園(Griffith Park)參觀與遊玩,當年只能說那完全是對於美式公園造景的讚美,尤其是原始設計者所具備的遠見與宏觀的視野。又記得有一年到了法國的巴黎,在塞納河河畔,一邊尋找著藝術家、詩人在此留下的過往足跡,另一邊則享受著如詩如畫的人文與景觀。彼時彼刻心裡卻想著我們的臺灣,何時才能擁有如此的美景風光,讓市民可以徜仰在藍天綠地的河濱之地,享受一個閒暇而悠哉的午後時光,而此想像之美如今卻似乎在台北的河濱公園出現,雖無塞納河的歷史人文藝術之美,卻更有現代的美麗景緻與風情,而且增加了許多休閒運動的設施,更顯現河濱公園是充滿著活力與生氣的一塊寶地。
十年前認識一位來自斐濟的公費留學生,名叫卡莫利 (Carmoly) ,就住在師大附近。有一天他告訴我,他發現有一個運動的好地方,風景很美而且慢跑舒適又(交通)方便的地方,那就是中正中正河濱公園。每天傍晚下課之後,他就會換上運動服、鞋,到那裡去慢跑一、二個小時,直到回去斐濟為止,這樣整整持續在公園運動了一年,除了颳颱風下大雨之外沒有間斷過,這開啟了我對中正河濱公園研究的興趣。
每一次到中正河濱公園,就會有新的發現,無論晴天或下雨,騎自行車的人總會是最多的,難怪自行車道是最受歡迎的設施!我最喜歡從客家公園的自行車引道進入,美麗的拱型景觀設計,站在觀景平台可以一眼盡收河濱公園的美景,騎下自行車道,映入眼前是五彩繽紛美麗的花圃之道,一直騎到進入中正河濱公園為止。
位於中正橋至跑馬場間的中正河濱公園,公園內的從新店溪中正橋上游望眼過去,可看見雄偉壯觀的101大樓,中正橋下的復古拱形的橋樑支柱。每天清晨天尚未亮的時候,就會看到已經有人開始在園區運動了,騎自行車、慢跑、散步以及打網球的人,就會陸陸續續的出現,這也許是都會居民一天的開始,運動的人老少男女都有,直到中午才漸散去。每天下午來到公園裡,可以在遼闊的草原遠眺四週,也可看年輕朋友的籃球競技、網球友誼比賽及或是樂活健身的自行車,散步或慢跑健身的人群,還有在並排的榕樹下石椅涼亭間,一群老人家可以休閒的下棋、聊天。而到了下午3~4點的時候,又逐漸有人到園區的各設施運動,揮汗如雨的形影加上吆喝擊球的聲音交雜著,直到落日餘暉漸漸褪去,天氣好的時候一直到了晚上7~8點還有許多人在騎車或慢跑或散步。
觀察在中正河濱公園運動的人,養成了到公園運動的習慣之後,幾乎是就是數年如一日,他們每一天作息的循環幾乎是運動(休閒)→工作→休息→運動,而除了颱風或下雨天,他們喜歡到園區動一動,而且似乎很少缺席或中斷,在中正河濱公園的運動的人看起來都是精神好心情佳又專注,而且活力十足。
最近時常騎著自行車,馳騁在中正河濱公園,欣賞著寬敞開闊的園區空間,它帶來的就是心情舒坦無比, 雖無太多的運動設施或人造景觀,卻也令人想起蘇東坡的詞「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不也就是說若你到河濱公園運動,偶而記得中途要停車或暫停一下,抬頭欣賞那眼前美麗的河濱風光。
鄉土是根;母親的名叫台灣!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