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看了一部國產劇《趕走你的憂郁》, 內容有關抑郁癥與心理咨詢。其中有一部分的故事讓我比較觸動。張國立扮演的周文是一位40多歲的心理咨詢師,同事轉診給他一個非常棘手的來訪者——年輕漂 亮的女孩莫小桑。她酗酒、嚴重抑郁、多次失戀、多次自殺,看過好幾年心理醫生,而且對醫生有強烈的攻擊欲望。周文在咨詢的過程中耐心傾聽,努力與對方建立 信任感,并進行了一些“自我暴露”,把自己內心的秘密——早年初戀女友意外死亡的事情告訴了莫小桑,二人建立起良好的咨詢關系。莫小桑的狀況大大好轉,但 同時對周文產生移情,并明確表示愛上了他,周文也愛上了她,但始終恪守醫生的準則。莫小桑開始騷擾周文的家庭,周文不堪其擾。他的妻子余可非疑心周文出 軌,內心深受傷害。眼看著局面即將失控,周文將莫小桑轉診。人工授精而懷孕的莫小桑遭遇了一場車禍,導致流產,深受刺激,被送進療養院。莫小桑從療養院中 溜出找周文,再次表達愛意并嘲笑他不能擺脫庸俗的日常生活。周文將非常多的心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工作和精神上的壓力,超負荷的工作令周文感到耗竭,平淡冷 漠的夫妻關系也漸漸令他感到厭倦,而且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莫小桑的影子,耳邊也不斷回響著莫小桑的聲音。
心理醫生周文遭遇了一場嚴重的 中年危機,患者、事業、家庭和自我都處在崩潰邊緣。他接受了一次催眠療法的心理督導。在催眠的狀態里,周文仿佛進入了一個夢境。他夢見自己已經辭去了工 作,在家收拾好行李,然后與妻子大吵一架,他說自己掙扎了很久,要重新做選擇,“我掙扎的是我全部的生命意義。我想趁自己還走得動的時候,把握自己的生 命,為自己活一回。我對永遠照顧別人感到厭倦,厭倦透頂了。”妻子與他決裂,說自己也可以重新選擇,選擇不再成為他的妻子,他走之后永遠不可能再回來。于 是他拖著行李箱離開了家,去療養院里見莫小桑,發現莫小桑愛上了新的年輕心理醫生,他沒有嫉妒和挫敗,有的只是輕松和理解,感覺就像經歷了一場外科手術, 把他依附在莫小桑身上的幻覺都剝離地干干凈凈,恢復了所有的冷靜。他還和自己的好朋友兼同事告別,他沒有想清楚自己要去哪里,沒有想清楚是否還回來,也不 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工作,只是想這樣拖著行李箱上路。
夢境療法結束后,他開著車回到家,看到坐在客廳中的妻子,他感覺自己經歷了特別漫長的 一天,好像自己離開家很久了,終于才回家來了。他久久地凝視著妻子,表達對妻子的想念之情。他接著說:“今天我想跟你說一個特別重要的決定,我決定和你在 一起。”妻子答:“十五年前你就決定和我在一起了。”“是的,十五年前你就決定和我在一起了,我今天想和你再說一遍。”然后緊緊地抱住妻子,夫妻關系好轉。
一女性朋友的男友,高考填志愿的時候報考心理學的專業,結果沒被錄取,調劑到一所機械專業的大學,念了四年,還是決定繼續考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所以當其 他同學找工作的時候,他考研。由于是跨專業考研,他報的學校又非常好,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他繼續備考,卻在臨考之前的一個月生病了,這次還是沒考上。 他認命了,覺得自己這么努力,是老天不讓他考研,開始在一家制造業企業上班,期間他交了女朋友。他的女友是某500強外企的人事專員,工作體面,薪水不 錯,但是她對自己重復的工作內容,感到乏味,也想探索自己更多的職業潛能,就去上了有關職業培訓的課程,然后找到自己喜歡的心理學專業,繼而開始在培訓機 構上心理學的課程,不久就扛著壓力在周圍人的不理解中辭去了外企的工作。上完心理學的培訓課程,她開始在一家心理學教育培訓機構工作。女友的事情,對他觸 動很大,他下定決心考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于是辭職考研。兩三年過去了,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大四考研的那個原點,但這一次似乎是不一樣的原點,不久,他考上 了某大學的心理學研究生,開心地期待新學年的到來。
有個朋友的朋友,30出頭的女性,是一家中大型公司的財務經理,年薪30多萬,有房有 車,人人對她羨慕不已,但是她干得并不開心,對現狀非常不滿意,覺得自己應該要有更高職位,更豐厚的薪水,更好的發展,后來花了五六十萬,去國外念了一年書,這一年里她學習,旅行,過得充實快樂。回國之后,她又回到了原來的公司,做著原來的工作,拿著差不多的薪水,但是她覺得心滿意足。朋友嘲笑她:折騰了 一年,浪費了這么時間,這么多錢,又回到了原點。她卻笑著說:不一樣,一點都沒有浪費。我喜歡現在的工作,也對薪水滿意,更重要的是我對生活滿意。
以 上故事中的主人公,好像最后又回到了原點,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他們兜兜轉轉一圈,一切似乎沒有改變,或者改變不大,但是我的理解卻是他們回到的是不一樣的 原點,他們的改變很徹底。不是換了伴侶,換了專業,換了工作才叫改變,我私以為真正的改變是從心開始的,你用不同的心態,不同的視角看待自己的生活就會有 不同的感受。不管是面對一個伴侶,一份工作,甚至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都會因為時間久了,過分熟悉,而對其產生審美疲勞,心生厭倦,厭煩甚至厭惡,古語 所說的“入芝蘭之室內,久而不聞其香”也是這個意思。有的人甚至會覺得自己的生活毫無意義,自己當初不是選擇錯誤就是沒的選擇,往往會有“這不是我要的生 活”的錯覺,開始質疑并否定自己所有的曾經。
這個時候,一部分人會重新選擇,他們忙著道別,忙著分手,忙著換工作、換房子,換伴侶,以為 換掉這些,一切就會好起來。一部分人想著逃走,徹底地拋開這些,逃得遠遠的,但是一旦逃走以后,他們發現它的好處來,又生出無限的后悔和留戀。還有一部分 人選擇按下生活的暫停鍵,一場白日夢,一次旅行,一個新的學習課程,給自己一次機會重新看清內心真正在乎的東西,清楚地看到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當初的選 擇,這些都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重新來過,自己還是會做出和當初一樣的選擇。因此有人說:“我離開你一陣,是為了愛你更久一點。”“暫時的停留,是為了 走得更遠。”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永遠逃走,而是暫時逃離。生活并不需要時時在別處,只需要偶爾在別處。但需明白,我們此刻擁有的,都是我們將永恒失去 的,我們不能擁有一切,因為每一個選擇“是”的背面都有一個“否”,有選擇就有舍棄,盡管如此,我們依然擁有選擇與拋棄的自由。我們每一天都有選擇,也都 在自由地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