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SPA
市長:翰寶王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高中職【??SPA】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信心從哪裡來
 瀏覽254|回應0推薦1

翰寶王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翰寶王

我們常常只注意到自己做不好的部分,因此我們容易自責。

這種習性讓我們看不見我們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做的很好的自己,我們沒有意識到對自己要求很高而自責的自己,這些行為的背後是期待自己更好的一個善的意圖。

任何一個行動都會帶來改變,不管這改變是否如你預期,你都要認知到行動的背後都存在著善的意圖。這些改變都是為你接下來的生命所做的安排。

一切萬有透過每個獨特的生命展現創造的本質。創造就是行動,行動就是改變,有改變就充滿了可能性,整個生命的起源就是在一個不斷創造改變的歷程中。

人生碰到考驗,我們因病痛受罪,我們心裡受苦;若我們看到這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善的意圖,你便不會閃躲害怕,我們會慢慢探索到它的意義,只是現在還無法了解。

假如你在困境裡無法突破,我們會說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但是你要注意的是你的心態是真正有信心,還只是自我逃避的安慰?

很多人感受不到困境背後善的意圖,很難相信這些都是為你量身打造的安排,然而一味否定的心態並未帶來更好的結果時,重新看待事件以便轉機發生的渴望依舊會出現。

這就是善的意圖,發現與解決的機會永遠等在不遠處!

試著相信,讓這句話成為你在困境中的支柱,耐心等待,等待自己想通、轉念,內境改變了,外境就跟著轉變了。

當我們被困住了,首先先要停止自責,試著信任生命,相信困境背後的善的意圖。這種正面的思考,也是生命善的意圖所配置的能力。

【信心從哪裡來】

學員提問:今天要問老師關於信心的問題,如果自己跟家人生了重大疾病,或是 意外事故,信心其實會動搖,進入賽斯之前會去廟裡拜拜,學了賽斯之後發現力量都在自己身上,但有時候就是找不到生命的力量,這樣的情況下要怎麼保持信心?

嘉珍老師回答:

首先學賽斯之後也可以去拜拜!(玩笑)

賽斯不是宗教,沒有說不可以拜拜。人一定會碰到些狀況,不會每一件事情都在掌控內。但我們要怎麼在不順心的時候保持對生命的信心?

回想過去,碰到不如意的事件時,信心如何建立?低落憂鬱的時候,是怎麼振作起來?

憂鬱是什麼?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有一段時間,我的心緒一直很低落,直到一次癌療團體裡,我被一位學員帶起了生命很大的信心與力量感,再次感受到生命的愛。這位癌友,看著他自己依然存在的問題,雖然身體狀態沒有完全康復,還是願意努力讓自己振奮起來,繼續相信賽斯心法會對他有幫助,而且會持續的相信下去,光是這份努力,就帶出了生命很大的能量與感動。

我因著他的努力而感動,雖然結果不如意,但是依然選擇相信生命自有它的道理。就是這種堅持,我看見從未消失的生命力量,支持著每一個人持續不懈勇往直前。這就是恩寵,不斷提供宇宙支持力讓我們繼續前行。

我們常會忽略掉這種力量,雖然情況讓我們恐慌,質疑自己能力不夠,很急、很生氣、很憤怒。我們雖然在慌亂中沒法看見這種能量,但內在感官都在感知;我們的頭腦不知道,但我們的內我都知道該怎麼辦。

信任就像愛一樣:頭腦意識的愛都是『我需要你的愛』,所以我跟你建立關係!而內我意識對愛的詮釋卻是『我能夠給出我的愛』,因而感受到滿心的愛。

我們可以先懂,但能不能做到都沒有關係。了解的多深刻,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有多高。信心來自於看不到但你還是相信,是你先有信心才創造這樣的結果,而非有結果才有信心。

 

《靈魂永生 》課文 第386頁

【意識的側台】

P.386 靈魂永生 九點四十三分~P.388第一段

在進入夢境的過程、靜心的練習、出神、發呆的時候,多少能體會到意識的側台。這種練習就能夠有能力抽離生活上的問題,當身體很痛、很難離開注意力的焦點。

當注意力不在感官上了,也比較容易離開習慣性的信念、習慣性的看法。

看到一個一直批評你的人,原來看到自己有個心煩的自己,進一步看到,原來我是因我的角色才來這麼做,所以無法產生喜悅感。

靜坐的時候,常會引導大家回到過去痛苦的事件,想像有個替代的畫面。重新創造一個替代的畫面,進入一種平安、放鬆的狀態裡面。

肉體疾病來自於內在的景緻。疾病與痛苦就是創造性(生命能量)的扭曲、沒有出口。我們要留意平常都看到、注意些什麼?

很多病人都覺得自己沒有事情了,但怎麼覺得自己有種悲傷的感覺,在團療的時候很多時候話沒有說出來但都感知的到。

我們可以試著用靈魂的角度與人互動,而非怯懦的自己。

進入A-1的狀態裡面替換舊有的影像;或是提出一個問題而獲得象徵性的啟發;集中焦點在生病的位置,看看疼痛告訴你什麼,或看著他,悲傷的感覺就又來了,自責傷心難過,這時候可以試著替換畫面了。

你生命的本質就是一個最大的善意,它總會驅使你往適合你的方向前進。但是我們的自我意識受到從小到大各種經驗的影響,形成我們的價值觀,諸如:要我們做得更好,符合別人的期待…,不知不覺地成為不易察覺的習性:你往往要求自己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只為了去配合別人、甚至是討好別人而不自知。

表面上是服務他人,但是超過了自己的負荷而繼續的忍耐下去,恐怕有一部分的心態是:若不能達到別人的期望,等同是自己能力不夠好。

這些都自我意識所製造的幻象:我不夠好、我比不上別人、我不被接納、我不被愛…無形中,因著認知的發展,累積許多其實需要你重新思考的人生觀。

「感知」汲取從小到大被影響的情緒感受:小時候因為需要依賴重要關係人,於是你會深受他們情緒的影響,在感知能力發展的過程中,不知覺得吸收太多有意和無意的感覺投射,例如:父母斥責時不信任的眼神、生氣時所表達的失控情緒、威嚇恐懼的氛圍…你看到了母親傷心難過,你接收了她的情緒,你開始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以換來媽媽的笑容,於是這個孩子日後產生討好別人的習性而不自知。

感知與認知發展的結果,形成了我們的人格,也種下了我們將會面對的事件。

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必須覺察從小就已種下的印痕。

你對現在的人生,有哪些行為一直困擾你,一直超越不了的習性? 好好的、慢慢的探討你的感知與認知都吸取了什麼樣的經驗。

文章來源:http://jane.seth101.com/book-study/goodwill031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160&aid=496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