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SPA
市長:翰寶王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高中職【??SPA】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靈界的訊息》序
 瀏覽253|回應0推薦0

翰寶王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译序

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季庆

  世人可以大别為两类,其一是只关心现实人生的问题,对於所有「形而上」的问题,认為既不直接相关,也不可说不可解。另一类人则对「生命由何而来,又往何处去?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何在?」等等的问题耿耿於怀,没找到答案前,无法获得心灵的平静。

  不论是幸或不幸,我显然属於后者。於是我不断地从人生的各面──艺术的、心理的、哲学的、宗教的──去找问题的答案。在美居留的那段时期,我看遍了有关神祕学方面的书,最后才看一本叫作《赛斯资料》(Seth Material)的书(即这本《灵界的讯息》)。為什麼排在最末?因為我根本不懂书名的意思。看完《赛斯资料》的那天,我跟我先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现在明白那种感觉了!」

  「赛斯」是女诗人珍·罗伯兹於一九六三年在自发的「顿悟」下写了一篇「物质实相是意念建构的」后不久,她在出神状态接上线的一位「精神导师」,他透过珍的口授传过来一些振聋发聵的观念。其中的过程、细节及资料内容,都详戴於这本书及其后的赛斯书中。

  那麼,赛斯是谁?是个鬼魂、幽灵,或玄学上所谓的响导、导师?也有人曾怀疑他是珍潜意识的一部分。按照赛斯的说法,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先是个不朽的精神体,也可说是「幽灵」,只不过目前我们像穿上太空衣一样地穿上肉身,以便能存活在物质世界。目前的我们,可暂称為一个「自己」,却都是「全我」(wholeself)、存有(entity)或本体(identity)的一个小部分。他说:「...直到全我能...同时知觉他自己的各部分之前,似為分离的各部分看他们自己是单独的、孤立的。在他们之间有沟通,但他们无法察觉它...这全我曾活过许多次,曾採用过许多个人格(自己),它是一种『以能量為体性(素质)的人格』,就像我也一样...人格和本体不必依赖物质的形体。」

  所以,赛斯应可谓是一个曾经歷过多次「人身」,但已脱离三界的一个「全我」,由於他对人类世界的了解与关怀,自愿担当起「教师」的任务。我认為,他所传过来的多卷资料,就是自古以来「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所传的真理,也就是先於各种宗教、哲学,而為各宗教源头的共同真理,只不过那最根源的真理在传述、记载的过程裡,受了当时当地民情风俗、政治文化重重影响而越来越失真,并且渐失活力而成了僵化的教义、教条等等。他又说,每一代都会有像他一样的教师用合乎当时人之理解程度的话来重新给予这知识。不过,由於「传播工具」──灵媒本身的信念、信仰、偏见、恐惧等等,极难传过来没被扭曲的资料。

  在这一点上,凡是仔细读过赛斯书的人都异口同声承认其纯粹及优异。资料内容之博大精深、言论之公允不倚,不能不令人讚叹!试想以珍身為诗人的背景,她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固然丰富,但科学方面的知识实在不足,却能将心理、意识、细胞、疾病、物理、原子、量子,甚至更深奥的多次元实相加以解释、剖析,而其传授之速度及前后的一致性,都证明这资料根本不可能是由她信口胡诌出来的。因此,「赛斯现象」本身就足以证明我们并不是侷限於肉身,只活在生死之间的生物。事实上,这一生只是我们多重次元的存在之冰山一角而已!

  至今,各国的赛斯读者对他的喜爱和推崇都是无与伦比的,那是一种不带宗教或迷信色彩的「我找到了!」的狂喜。有人说赛斯书救了他的命,有人说是现代佛典,有人说是治身之圭臬、处世之龟鑑、乱世之圣经。读者且亲自尝味吧!

 

 

绪论

雷蒙·范·欧弗

  通灵术(mediumship)是个迷人而具煽动性的题目,因為它触及了有关人的心智、意识的本质、甚至最终的命运这些基本问题。灵媒一般的定义是:一个假设易感受超常力量,能传递由它而得的知识,或做出非由其助不可能做的事的人。大多数人想像中的灵媒是个奇装异服的女士,藏匿於黑暗的角落,等著从主顾那儿骗他们的血汗钱。虽然这种灵媒无疑仍然存在──我甚至还碰见过几个──我们却不能以偏盖全。

  十九世纪末叶时,通灵术流行起来,而灵魂学(spiritualism)发展成它的宗教。那时「降神会」常是在半暗中、精心设计的小房间内举行的。这房间常常像个小剧院,其佈景是个小教堂或是具有一些其他的宗教寓意。问事者通常因某种家庭中新近发生的悲剧而情绪过度亢奋,又进一步的被圣歌或风琴音乐带到歇斯底里状况。总而言之,那是一齣製作成功的好戏。通灵者进入出神状态(trance),经由她的幽灵「监使」(control)的帮助,传递来自在「灵界」的已死亲人的消息。这些讯息多半是琐碎的、甚至愚蠢的,但丧失亲人的人感到安慰的回家了,因為他们所爱的人仍然在「某处」存在,并且过得很「快乐」。

  有时,灵媒展示出某种似為超感官知觉的知识。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或对ESP(超感官知觉)的监控的、科学的调查,即因灵媒的这种面貌而兴起。无疑的,通灵术和灵魂学曾经并且仍然格外的易涉及欺诈。在较微妙的知觉领域裡,客观证据很难得到,而且几乎不可能把它放在有效控制的情况之下。在大多数这类调查中,接受某一个事实往往并非由於证据,却是由於信心。证据是很少的,信心却永远有很多。也许,著名的心灵研究者哈里.普莱斯(Harry Price)说得最好:「灵魂学上焉者為宗教,下焉者為欺诈。」

  但自从对通灵术的出神状态开始调查以来,我们渐渐明白它是一种复杂的经验,是现在名為 「意识改变状态」(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这较广现象的一部分。在其他种类的出神状态,如昏迷、强直性昏厥(catalepsy)、晕厥和生机暂停中,疾病状态常佔主要地位,这些全与无意识有关,而其他一些由某种药物或疾病对身体化学的影响而引起的某种情况也一样。这些情况比其他的意识改变,如正常睡眠、催眠或梦游等都要来得强烈。

  在许多种意识改变的情况裡,通灵术是最有价值的一类。因為就是在通灵术裡,最方便对人类心智(mind)的主观领域加以研究。许多研究通灵术的人都曾写说,事实上那是一种扩展知觉的方法。英国物理学家雷诺·约翰生(Raynor Johnson)曾评论说,有许多种「意识自正常的清醒层面撒回的状况──我们可统称之為出神状态,有些可由催眠...;由药物如 mescaline,或由麻醉药品达成;另一些可由某种瑜咖训练达到...一个灵媒或敏感者可以自动的进入某种出神状态,其时意识撤回到自身的一个过渡层面,而在同时能与外界维持一条『通讯线路』。」因為这是一种「自」导的出神状态,并且比较没有病态情况,通灵术对这种经验能有较大的控制,就如在催眠的例子裡一样。

  珍·罗伯兹(Jane Roberts)与其他几位突出的灵媒,如爱琳·加莱特Eileen Garrett)及奥斯勃恩·里奥纳德夫人(Mrs Osborne Leonard),共具一些独特的特性。许多灵媒对他们自己的通灵资料有近乎宗教似的轻信。的确,由於作灵媒的经验,他们常生出宗教上的皈依。但有些灵媒虽然為他们所接触的潜意识世界吸引,却抗拒立即相信并依赖一个通灵人格(Trance Personality)的通讯的诱惑。例如 Mrs. Garrett 奉献一生调查通灵术的意识、她自己的无意识世界、及一般的超心理学现象。 Mrs. Leonard 也献身於深究她自己的通灵术问题,让她自己作為许多试验的对象。

  伟大的灵媒就像伟大的音乐家或艺术家那麼稀有,他们的特性包括对出神状态的易感性、和强有力人格的奇特混合:好奇,同时又客观,又很诚实的自我批判。当然,特别好的灵媒个性中的许多特徵不是能轻易描述的,但对我来说,珍·罗伯兹很明显的是个极好的灵媒。

  大胆的以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实验──检查灵感、想像力或创造力的来源──一向是特殊人物的特徵。 Andre Breton,「超现实主义者之宣言」的作者,著迷於在艺术中结合真实与非真实这个概念,也许因為就像日本 Sumi 画家一样,他对两者之间的分界不大有把握。他做了一连串「自动书写」(automatic writing)的实验,以发现我们所谓的「真实」的奥秘面。 Breton 辩解道,其结果是内在人的较纯粹的表达。这无意识世界和客观或有意识知觉的结合,与珍·罗伯兹所走的路相似。对一个没从事通灵术多久的年轻女性来说,她在走向开放的、自我批判的分析上已有长足的进境,而那种分析对真正了解她的通灵术和它更广的含意是必要的。她已深深地把自己付托给那些基本上是哲学问题的实际应用。不过,这种驱力一部分必须归功於赛斯(Seth),即由她的通灵术中发展出的通灵人格。

  一个通灵人格通常称為「监使」,因為假定它操纵著在出神状态中的灵媒的肉身,它常具独特的、个人化的特性。早先,大家自然相信灵媒的「监使」是个幽灵或离开了肉身的「存有」(entity),佔领了灵媒以為与活人交通的方法。但在 F. S. Edsall 的「心灵现象的世界」中,他指出通灵人物或「监使」的发展似乎有赖与灵媒的背景或环境有关的潜意识经验。关於「监使」人格是什麼,以及它如何与人交通,这些问题是极其难解的,超心理学家和深层精神分析师数十年来都在研究它。(顺便说赛斯──依我看是以诚实和常识──讨论经过灵媒而得到的资料在过程中被扭曲的难题。因為假定他们与超常力量有密切关连,大家乃期待灵媒有百分之百的精确性,自然事实并非如此。但这种态度十分流行,在公眾对 Cayce Dixon 的态度中即可看出。)有些人相信人类具有超越感官的才能,并且十分可能影响及无意识,却似对意识完全没影响。 Edsall 写道:「与灵媒的环境有关的经验对於形成这些不凡的第二人格也许有关係。在某些杰出的灵媒的例子裡,他们的第二人格似乎那麼怪诞的无所不知。」

  曾有许多心理学的学说被提出来解释通灵人格的存在,譬如纽约分析家 Ira Progoff 「力型」 dynatype)的学说。在与 Eileen Garrett 作了广泛的研究后, Progoff 结论道「不同的监使人格的存在对维持 Mrs. Garrett 的心灵平衡是不可或缺的。」 Dr. Progoff 视通灵术的监使「非為幽灵式的存有,但為一戏剧化的象徵形式,用以使人生较重要的原则在人类经验裡明确的表示出来。」与此相似的,苏格拉底有他自己的「daimon」; Graves 有他的白色诗神;诺亚在醉乡裡把自己视為他祖先的转世,先是亚当,然后是耶利米。於是这理论说,每个人现出他潜在的真我。通灵者如Mrs. Garrett 曾猜想也许他们创造出他们的「他我」,只是以一种更可辨认的、更合理的形式出现──像这种 daimons 或「幽灵」监使。

  然而,一位有名的、客观的心灵研究者W. H. Salter 另有看法:如果通灵人格年復一年的继续通讯,「从不曾把精神的或情感的重点弄错,说的话从不与他的个性不合,那就很难以潜意识影响或灵媒方面的戏剧化来做成一个合理可信的解释了。」

  最终的、明确的答案还有待来日,这种问题不该盖过了在通灵术的其他方面同样重要的问题。灵媒在出神状态传达的「内容」常常被忽略,无疑是因為大多数时候它们是有些愚蠢和不通的陈述。但同样的在那些稀有的例子中!像 Edgar Cayce 在出神状态下所说的──出现了我们必须考量的重要且具煽动性的概念。珍的「通灵」人格,赛斯,就值得这样的重视。

  最佳的通灵资料显示良好的心理洞察力,由一个富同情心的坚强人格传达过来。赛斯资料传达了所有这些品质。不过,赛斯又加了一项大多数通灵资料中所没有的成分:思想和表达方式的清晰。大多数的通灵资料──自古至今的灵媒监使都一样──表现得不但句法混乱,思想也很紊乱。然而我相信赛斯有一种伟大的才能,能把复杂而常常很困难的主题介绍得简单明瞭。对受过训练的人、职业性的哲学家、学院派的超心理学家,他谈的有时会像是很熟的事,(例如他认為人的心智在睡眠中离开身体,这是一种古典的说法,可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但对那些刚认识梦乡的迷人世界、ESP 和其他无意识的种种现象的人,赛斯将是一位目光澄澈的教师。

  这些追求者、询问者一直就是赛斯说话的对象,他声明他通讯的目的是供给「使人比较能认识自己、重估现实和从而改变它的方法。」在内在感官那一章,赛斯对於如何去扩展一个人的知觉,如何发展冥想的技术和ESP提供了清楚有用的劝告。同样,赛斯和其他少数几人如Edgar Cayce 的通灵传讯的独特性,在於大量的常识性忠告,以及对个人问题的悲悯关怀,大大的冲淡了哲学的玄学的思索。这些成分似乎是赛斯资料的主要特性之一,并且也是我个人觉得最吸引人的地方。

  有趣的是,赛斯的人格和表现是如此的个人主义,经过一短时期的熟习后,一个人会有把它们当作是由一个受过训练的现代知识分子而来的倾向,而不会当它是来自 Isis 女神的面纱之后。这资料同时又包涵了惊人的范围广大的概念,这些概念常是令人感兴趣又有独创性的。我特别对赛斯处理「人格片段体的投射」的方式感兴趣,这一点非常强烈的属於条顿族的 doppleganger 和斯拉夫族的 Vardoger 的传统内。(这是一个很广被的现象,甚至如弗洛伊德也很短暂的在镜中看过他的 doppleganger。莫泊桑有一次看到他的「副本」走进房中,坐在他对面,口授曾特别困扰这位法国作家的一本书的那一部分。口授完了之后,它就站起来消失了。我只希望赛斯更清楚的描述与这事的「学说」相对的「技巧」。)自然,还有秘术传统的「思想形」(thought-form)的投射,如Mrs. David-Neel在创造她的西藏「tulpa时所描写的。

  的确,照赛斯所说「一个概念『就是』一个事件」,因此,逻辑上来说,任一概念──不论在哪种活动范围,不论已实际的具体化了没有──对我们的生命都有衝击力。「概念当作实相」(reality),是西方文明中的另一个古老观念,早已被柏拉图正式化,而一直被许多哲学家保留下来。但赛斯不仅只以抽象的术语讨论这观念,并且把它发展為逻辑的结论。所有的概念、思想和心神贯注的区域共同创生了动力充沛的、持续地息息相关的宇宙,其中「概念」和任何实质事件一样扮演重要而确定的角色。

  赛斯对「耶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学说是一个理想的例子。依赛斯所说,此事源於「梦的宇宙」,在另一个实相中发生,而「以『概念』的形式显现在歷史中」。赛斯不是说此事只是一个因人内在的共同需要而產生的梦,而是一个概念在另一时空领域中实现,而改变了我们的文明。自然,这是一个有趣的推想。但且花一分鐘想想我们多麼轻易地接受一句简单的哲学格言:「一念能改变世界」。有许多例子:「人不能只靠麵包生存」,「爱邻如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确试著把这些概念表之為实相,把它们由抽象世界中移到因果律的世俗世界。实际上,赛斯以他的建议扳转了局势,他建议实相可能在「另一个」方向也行得通:概念即实相,而一直对世俗世界有显著的影响。问题在加宽我们感知的基础和觉知,以使世俗意识能显出在这概念世界上,因此我们能察觉到概念世界对我们的文明及个人生命的衝击。赛斯说:「梦的宇宙拥有某一天会全盘改变物质世界的歷史的那些概念,但拒绝接受这种概念之可能性耽搁了它们的出现。」康德──他的哲学多著重於心智把真实性「强加於」「感官资料」上──个也许会同意赛斯所说「感官创造了物质世界」,而非仅只是知觉到它。

  同时在赛斯的评论中有些一瞥即过的资料是如此的具煽动性,值得获致远比它现在所得的多得多的注意。例如,赛斯言及,某些象徵性的人物存在著,他们採用了在无意识内某些可被指认的外貌以便更有效的与我们沟通,这个研究范围缺乏结实的事实,但有丰富的推测和经验报告。伟大的瑞士心理分析家卡尔.容格(Carl Jung)特别指出,无意识中存在著他所谓的原型人物,常常透过象徵性的扮相,如神秘的、宗教性的或歷史上的伟大人物来与我们的意识相沟通。(容格自己花了几年与 Philemon ──一个在他自己无意识中的原型人物──通讯。) Masttr Huston 在广泛的研究LSD的效果后,把因药引起的意识扩展分為四类,在第三个或象徵的层面,他们报告前后一贯的歷史人物或传奇人物的显现,以及丰富的神秘象徵。

  在哲学方面来说,赛斯资料是我所读过的这类东西中最好的之一。赛斯思想的比较研究一定会非常有趣。他的资料是够复杂的了,即使这本大书也包容不尽,自然,也不可能在这短短的绪论中予以摘要。在读此书时,我脑海中產生了许多问题,许多仍未得解,但我不认為这是件坏事。如果我们在精神上、情感上和心灵上被刺激到去问问题,细察我们标準化了的态度,努力超越我们成见的限制而进入不断开阔的思想领域,我们终究能有相当的成就。我相信,这是赛斯人格和他的讯息的最大价值所在。如他自己所指明的,他是个带讯者,以及一个激励思想者──这样的教师是太少了。

  没人可能知道这探索将导向何处,但我们能确定一事:像赛斯资料这样的通灵讯息的记录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為它供给了深入发掘人类主观心智的极稀有的机会,这不是一个随随便便或暂时性的好处,因為这是对一条河流源头的一瞥,而这河同时是既神秘、又刺激、对人类福祉又极為重要的。这儿是灵感之源,这儿直觉点亮了科学的心智,这儿诗人的梦绽放开来,就时间与精力来说,在这儿我们花上了我们生命的主要部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160&aid=496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