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Knowledge 知識篇(新)
 瀏覽27,186|回應276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獨家/「1類人」天生容易重病 陷入免疫風暴!鼻過敏者慘了

轉載:三立新聞網 施春美 2025年1月18日 週六 下午3:00

有些人常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症狀,有些人罹患流感就高燒住院,甚至引發恐致命的的「免疫風暴」,有些人卻毫不受影響。醫師張家銘表示,不同人在相同環境身體反應大不同,是「基因」導致,若想知道自己是否屬於免疫系統易過度反應的體質,可從一個人是否易對空氣品質有激烈反應做初步判斷。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免疫風暴是指,當免疫系統因感染,或其他刺激過度反應時,導致身體失控的劇烈炎症反應。有些人體質更容易發展成這種情況,除了基因外,慢性發炎現象也是重要的警訊。慢性發炎不僅是免疫系統不穩定的早期徵兆,許多生活習慣和壓力因素都可能促成慢性發炎。

他表示,慢性發炎患有慢性病者,例如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或糖尿病,這些疾病與慢性發炎密切相關。慢性發炎會讓免疫系統處於持續活躍的狀態,當遇到強烈刺激時,更易發生免疫風暴。另外,現代人常見的代謝性問題,例如肥胖,也會促進發炎反應,而削弱免疫調控的穩定性。

除了慢性發炎,張家銘表示,身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也可以提供重要線索。若一個人感冒就會高燒不退,或接種疫苗後出現異常激烈反應,這可能說明其免疫系統對外界刺激的耐受性較低。「同樣,若對空氣污染或過敏原特別敏感,這也可能是免疫系統調節能力較弱的表現。」

從健康檢查中,也能找出慢性發炎和免疫不穩定的蛛絲馬跡。高敏感C反應蛋白(hs-CRP)是一個重要的炎症標誌,如果長期偏高,就代表身體可能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此外,嗜中性白血球的增高或炎性細胞因子(如IL-6、TNF-α)的偏高,也都是免疫系統潛在不穩定的信號。

張家銘表示,雖然基因檢測可以提供具體的易感性信息,但日常生活中的線索也能發現高風險體質的警訊。改善飲食習慣、調整壓力管理、保護腸道健康,並補充必要營養素,都可降低風險。只有透過減少慢性發炎,才能讓免疫系統在挑戰中保持穩定,避免走向失控的危險局面。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14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59181
 回應文章 頁/共2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吃生菜沙拉較健康? 專家曝「8種蔬菜煮熟」更營養:紅蘿蔔、番茄上榜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生菜沙拉較健康? 專家曝「8種蔬菜煮熟」更營養:紅蘿蔔、番茄上榜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2年8月13日 週六 下午4:30

大家都知道在飲食中加入各式各樣的蔬菜,對於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而不管是生的或煮熟的蔬菜,都能提供纖維和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例如鉀、葉酸和維生素A、C 和 E。但Amy Myers 博士表示,有一些蔬菜在煮熟後對健康更有益,因為烹飪可以改變它們的化學成分。這邊就來介紹以下8項煮熟後營養更豐富的蔬菜:

 


1.蘆筍:蘆筍中的重要營養物質在未煮熟前可能無法釋放出來,經過烹飪煮熟後,有助於從細胞壁釋放這些營養物質,才會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烹飪蘆筍會破壞其細胞壁,使維生素 A、B9、C 和 E 的生物利用度更高。

 

2.紅蘿蔔:Amy Myers指出,雖然生胡蘿蔔可以提供更多的維生素C,但煮熟的紅蘿蔔會釋放出更多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在體內能轉化為維生素A,可以強化免疫系統,因此Amy Myers建議把紅蘿蔔煮熟再吃,以獲得β-胡蘿蔔素的全部益處。

 

3.蘑菇:蘑菇含有鉀、菸酸、鋅和鎂,煮熟後的蘑菇可以使這些營養素更俱生物利用度。一杯煮熟的白蘑菇所含的這些營養成分,大約是一杯生蘑菇的2倍。

 

4.菠菜:綠葉蔬菜無論生吃還是煮熟都對身體有益。Amy Myers建議吃煮熟的菠菜,才能更好地吸收礦物質鈣和鐵。菠菜中的β-胡蘿蔔素在烹飪時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5.番茄:Medical Daily報導,使用任何方法煮熟番茄,都會增加番茄中能抗氧化的茄紅素。茄紅素與很多慢性疾病的風險降低有關,包括心臟病和癌症。將番茄煮30分鐘,便會使其中的茄紅素含量增加50% 以上。

 

6.甜椒:加熱有助於分解甜椒的細胞壁,並釋放能增強免疫力的抗氧化劑,包括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要注意的是蒸甜椒會降低維生素C的含量,因此烘烤甜椒的方式是更好的選擇。

 

7.羽衣甘藍:據Medical Daily報導,羽衣甘藍在用蒸的來吃更健康,因為這種方法會使酶失去活性,這些酶會阻止身體使用甲狀腺所需的碘,這有助於調節你的新陳代謝。根據EndocrineWeb的報導,儘管有人猜測吃羽衣甘藍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會對甲狀腺產生負面影響,但適當的烹飪和適量食用可以降低這種風險。

 

8.青豆:與用水煮沸綠豆比起來,透過烘烤、微波爐,甚至用油炸的方式,可以保留更多量的抗氧化劑。一般來說,烹飪蔬菜時使用較少的水,可以防止營養物質的流失。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5036
喝紅酒增腸道菌群?醫:吃「冰過的飯」也可增好菌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喝紅酒增腸道菌群?醫:吃「冰過的飯」也可增好菌

轉載: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2年8月13日 週六 下午4:00

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腸道健康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研究發現,有喝紅酒習慣的人,腸道菌種最多樣化,研究人員表示,腸道菌種越多樣化越健康,甚至有助抗癌。

紅酒能擴展腸道菌叢

根據刊登在《腸胃學期刊》中,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以對人體腸道「微生物群系」等健康指標的影響為研究主題的研究發現,在有喝啤酒、蘋果酒、葡萄酒、烈酒等酒類習慣的人當中,有喝紅酒習慣的人,消化道的細菌種類比喝其他酒類的人更多樣化。

過去的實驗和動物測試,都發現紅酒能擴展腸道菌叢,但從未有大規模的人體研究,這次研究以916位女性雙胞胎為實驗對象,證實紅酒對增進腸道健康效果最佳,同時也會降低肥胖率與壞膽固醇。其他的酒類中,僅白酒稍有相關性,紅酒還能微幅減少升胰島素荷爾蒙的量,這種激素過多將導致糖尿病。

看看專家的意見

研究者認為,消化道裡有越多菌群,對人體越好,更能從食物中汲取更多養分,有能力對抗癌症,不過,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徐銘宏說,理論上,腸道內菌群越多越健康,但並不需要為了增加腸道菌群而喝紅酒,或許紅酒是增加了腸道菌群,但酒精可能引起許多健康問題,與其喝紅酒,不如吃「益生質」,有助腸道好菌繁殖。

所謂的益生質,即有助益生菌繁殖的成分,主要有發酵食物如起司等或是抗性澱粉。徐銘宏說,自己就可以做抗性澱粉,只要把煮好的飯或地瓜等冰過以後,澱粉會重新排列成不易被人體分解吸收的型態,腸道菌就可以發酵抗性澱粉,變成讓它們增殖的營養基質,因此不用喝酒,也能增加腸道菌群。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5034
吃水果擔心糖分太高?營養師公開「夏季8種水果」果糖含量…最低竟是它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水果擔心糖分太高?營養師公開「夏季8種水果」果糖含量…最低竟是它

轉載:周刊王CTWANT |王德蓉 2022年8月6日 週六 下午4:00

夏天到了,許多人下定決心減脂減重,因此會選擇多吃蔬果,不過吃水果又擔心太甜、糖分太高,營養師彭逸珊就告訴大家水果該怎麼挑選,並列出8種夏天水果的果糖含量。

營養師彭逸珊在臉書粉絲專頁《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提到,水果的糖質總量主要包含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而這三者的甜度為「果糖>蔗糖>葡萄糖」,意即果糖含量較高者,吃起來會比較甜。

彭逸珊也列出8種夏天水果的果糖含量:

1.木瓜/38 kcal 果糖3g

2.香蕉/85 kcal 果糖8.8g

3.紅龍果/ 50 kcal 果糖2.8g

4.奇異果/59 kcal 果糖5.4g

5.西瓜/33 kcal 果糖3.6g

6.榴槤/132 kcal 果糖1.8g

7.富士蘋果/49 kcal 果糖6.2g

8.芭樂/33 kcal 果糖2.6g

彭逸珊指出,大家可能聽過水果吃太多易造成脂肪肝,主要原因就是果糖,「雖然他不太影響血糖,但卻容易轉成脂肪儲存在體內,長期下來就容易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不過她也提醒,每一種水果有不同的營養價值,「與其擔心吃水果造成脂肪肝,不如多種類均衡攝取,減少精緻糖 才是上策!」

原始連結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4357
醫示警「愛吃1物」恐讓血壓爆表! 謹記6大守則預防高血壓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醫示警「愛吃1物」恐讓血壓爆表! 謹記6大守則預防高血壓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2年8月6日 週六 下午4:30

國人平時吃得好、重口味,又缺乏運動,導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根據公衛界估計高血壓病友超過5百萬,成為人數最多的疾病。許多上了年紀的人認為,吃低鈉鹽可以預防血壓惡化,這是真的嗎?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低鈉鹽不僅提供鉀,且鈉含量只有食鹽的一半,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不錯的替代品。

 


攝取過多鈉 恐致血壓上升


王宗道表示,鈉是一種礦物質,屬於人體不可缺的元素,若飲食攝取過多,血壓就可能上升,也就是食鹽(氯化鈉)的攝取量和血壓值之間有著明顯正相關。

一般食鹽中主要成分為氯化鈉,而市售低鈉鹽是用氯化鉀取代氯化鈉,王宗道坦言,在攝取量不變的情況下,民眾可減少鈉的攝取,如果為單純高血壓的病人可適量使用低鈉鹽,以維持血壓穩定。


低鈉鹽非人人適合 建議病友先諮詢醫師


王宗道指出,若高血壓患者正服用保鉀型利尿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心律不整用藥等藥品,長期食用低鈉鹽,可能引發血鉀堆積,而引起高血鉀的不良反應。此外,腎臟疾病病人因排鉀能力較差,易造成高血鉀,增加心律不整、心衰竭的風險,也不適合食用低鈉鹽,建議患者在改用低鈉鹽前,先詢問醫師、藥師、營養師等專業醫療人員。

王宗道強調,高血壓患者應遵守「低鹽、低鈉」飲食原則,如果口味較重、常吃加工食品,就可能攝取過多的鈉鹽,讓血壓更難控制。但如果都不吃鹽,則矯枉過正,也會影響健康。


遵守6大守則 可有效降低血壓


王宗道特別提出「降壓6守則」(S-ABCDE),只要病友調整日常生活型態,就可有效地降低血壓:


▸守則1:限制鈉攝取(Sodium restriction)
▸守則2:限制飲酒量(Alcohol limitation)
▸守則3:減重(Body weight reduction)
▸守則4:戒菸(Cigarette smoke cessation)
▸守則5:得舒飲食(Dash diet)
▸守則6:運動(Exercise)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4356
O型腿、烏龜脖也會「膝蓋痛」!專家警告「關節有怪聲」應這樣運動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O型腿、烏龜脖也會「膝蓋痛」!專家警告「關節有怪聲」應這樣運動

轉載:優活健康網 編輯部 2022年7月31日 週日 下午6:00

下定決心運動,卻因施力不當或過度操勞,產生各種疼痛,為了休養,反而中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習慣。擁有國際訓練員、運動生理學、營養學3大證照的韓國王牌健身教練文碩氣,不僅拍攝運動教學影片吸引百萬人訂閱,出版《高效健身解剖書》分析了「膝蓋痛」的可能原因,教你如何避免受傷、受傷後又如何調整保養。以下為原書摘文:




為什麼運動時,膝蓋會發出聲音或感到疼痛?

如果下半身的肌肉無力或是韌帶受傷,走路的時候,關節就會發出聲音、感到疼痛。當你在運動時發現膝關節會發出聲音,最好在不會發出聲音的範圍內運動,以免傷害變嚴重。

你運動的時候,膝關節會發出聲音嗎?腿骨是由股骨(大腿骨)、脛骨(小腿骨)和腓骨(小腿骨)所構成,各骨頭相接的尾端有軟骨來減少兩根骨頭之間的摩擦。運動時,膝蓋如果會感到疼痛或發出聲音,都跟軟骨有關。簡單來說,如果軟骨被磨損或是少了軟骨,骨頭就會直接碰撞而發出聲音,進而感到疼痛。

在膝蓋健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軟骨是如何生成的呢?軟骨是一種比骨頭更早生成的組織。骨頭一開始是柔軟的軟骨,礦物質(無機物)沉澱在軟骨後就成為骨頭。軟骨會轉變為骨頭,只有末端的部分依然是軟骨,而軟骨一生中只會生成一次。肌肉在受損及恢復的過程中會增厚,但軟骨一旦受損,就真的很難恢復。韌帶也跟肌肉不同,因為沒有能提供養分的血管,所以一旦受損,就幾乎不可能恢復。

從附圖可以看出,骨頭和骨頭之間有軟骨,而軟骨被充滿滑液的滑液囊包圍著。因為有滑液囊當作緩衝,膝關節才能減少摩擦並流暢地活動。滑液是由氧、氮、二氧化碳等成分所構成,為了避免滑液流出,外層有滑液膜包覆,但如果瞬間受到外力衝擊,滑液成分就會流出而發出
聲音。此外,如果是用錯誤的姿勢做大重量訓練,造成滑液膜破裂,滑液就會滲出而乾涸,使得關節(骨頭與骨頭之間連結的部位)無法流暢地活動,造成軟骨碰撞而發出聲音、感到疼痛。

如果膝蓋附近的肌力不足,可能會因為支撐關節的力量太弱,導致軟骨受損。膝蓋附近有好幾個能支撐體重的韌帶,其中的十字韌帶能防止關節彎曲時骨頭與骨頭碰撞後滑掉或歪掉。萬一十字韌帶裂開,身體的穩定性就會降低,對骨盆和腳踝帶來不好的影響。

除了十字韌帶之外,膝蓋上還附著有許多韌帶,如果在蹲舉時的姿勢錯誤或是舉起的重量太大,往往會導致膝蓋前側的髕骨(內側髕骨支持帶+外側髕骨支持帶)受傷。因此,如果下半身肌肉無力或是韌帶受傷,就算只是走路,軟骨也會碰撞、發出聲音並感到疼痛。

膝蓋痛的原因——軟骨



膝蓋發出聲音還能繼續運動嗎?

使用錯誤的姿勢運動,一定會讓膝關節受傷。如果你的腿型天生就是膝外翻的X型腿,或是膝內翻的O型腿,光是正常走路也可能會傷害膝關節。除此之外,許多有烏龜脖、脊椎側彎、骨盆歪斜等症狀的人,也同時有膝蓋疼痛的困擾。不過,這些情況通常可以透過矯正性運動解決。

做蹲舉、臥推、肩推等運動時,通常做第1組的時候,關節會發出一些聲音。這是因為在還沒暖身的狀況下就突然舉起大重量,導致骨頭碰撞或是滑液受到壓迫的緣故。

那麼,我們可以忽略膝蓋發出的聲音繼續運動嗎?不行。如果持續在這種狀態下運動,膝蓋骨附近的肌腱會變厚,可能會傷害軟骨,引起發炎或疼痛。如果運動時發現膝關節發出聲音,建議只要在膝蓋不會發出聲音的範圍內運動即可,最好的方法是運動前先徒手暖身。若先透過暖身充分拉伸肌肉,增加骨頭與骨頭之間的活動度,那麼就算運動時關節角度突然張開,也能減少受傷風險。

萬一膝關節已經受傷了,更應該要鍛鍊下半身肌肉,由肌肉代為扮演韌帶的角色。不過,在膝關節受傷的情況下,做蹲舉這種負重運動時,建議站著時把彈力帶綁在膝蓋後方,透過伸直、彎曲膝蓋的膝關節伸展運動,強化膝蓋附近的肌肉。如果膝蓋已經受傷了,請務必在運動時穿戴能支撐關節的護膝。

(本文摘自/高效健身解剖書/瑞麗美人)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3761
有事沒事愛挖耳朵? 醫示警「恐怖下場」:多數人都做錯了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事沒事愛挖耳朵? 醫示警「恐怖下場」:多數人都做錯了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2年7月31日 週日 下午4:30

許多民眾都會使用棉花棒、掏耳棒來清潔耳朵;洗完澡後,也會因為耳朵進水,拿棉花棒挖耳朵,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的事,可能會對耳朵造成傷害。雙和醫院耳鼻喉科巫承融主任建議,若民眾擔心自己的耳垢很多,可以前往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會用專門器械幫助民眾清理耳垢,避免自己使用棉花棒、鑷子、衛生紙挖耳朵。

 

耳垢分為:濕型、乾型

 

巫承融指出,人體的耳垢分為兩種,濕的耳垢與乾的耳垢。皮膚每天都會有新陳代謝,耳垢也是,乾耳垢的組成就是一些表皮的皮屑、肉屑;至於濕耳垢的生成原因,主要是外耳道上腺體的分泌物所形成,通常會比較黃一點、黏稠一些。

 

大部份的耳垢不用清理 用棉花棒反而造成耳朵傷害

 

大部份的耳垢不用清理比較好,巫承融解釋,許多民眾會使用棉花棒、鑷子、衛生紙等器具挖耳朵,但這些都可能會造成耳朵的傷害。以棉花棒為例,雖然會挖出一些耳垢,但大部分的耳垢都會被推到更裡面,讓耳垢更不容易自然掉落;假使是使用鑷子的話,由於器具較硬,若夾不對位置、夾太深恐怕會造成耳膜破洞、外耳道的皮膚脫皮或流血。

巫承融強調,耳道裡的皮膚不像手、腳上的表皮一樣,挖一挖、摳一摳都不會受傷,耳道皮膚很脆弱,只要稍微一挖就很容易流血,不建議放東西進去耳道,若外耳道有一些液體流出來的話,可以用衛生紙擦乾淨,耳垢不清不會造成什麼症狀、疾病,大部分的耳垢都會隨著時間掉出來,不需要特別清理。

 

「清理耳垢」為耳鼻喉科診所醫療服務之一

 

若民眾擔心自己的耳垢很多或是家人幫忙清理時有一些流血的狀況,巫承融建議,要選擇耳鼻喉科的診所,那邊才有清耳垢的專門器械會比較安全,一般內科診所診所的器械不是那麼完全,只能幫忙夾出小部分的耳垢。

對於大多民眾到診所掛號時,要說出「挖耳屎」會感到不好意思,巫承融坦言,耳鼻喉科珍所本來就有這項醫療服務,從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都有做這套訓練,也都清楚許多病人會來清理耳垢,民眾不需要感到害羞。若到其他診所,像是內科、小兒科等他們可能就不知道該怎麼幫忙清理,畢竟他們的醫療訓練沒有這一塊。

最後,巫承融補充,若遇到比較硬的耳垢,第一次可能會清不乾淨,醫師會幫患者滴一些耳垢軟化劑,讓一些耳垢自然流出來,若有較硬的耳垢則要滴個2至3天後再去回診,醫師會再用設備幫民眾清理乾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3760
職場生活:為什麼工作越忙越要多找時間稍作休息?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職場生活:為什麼工作越忙越要多找時間稍作休息?

轉載:BBC NEWS/中文 2022年7月24日 週日 下午6:20

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中放下手中的事稍作休息,聽起來可能是效率不高、甚至懶惰,但事實上,那可能是繁忙一天中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之一,它能為身心帶來許多好處。

許多現代人的職場生活都是坐在電腦前長時間盯著屏幕。這種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是有代價的:它會影響眼部健康、情緒、注意力以及生產力。

但好消息是,只要在工作期間安插幾次小憩就能有所幫助。

BBC科學節目主持人莫斯利醫生(Michael Mosley)在他的播客節目《就一件事》( Just One Thing )中介紹了在工作中經常休息一下,放飛思緒是如何幫助提振情緒、提高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增加創造力的:

有關工作中小休片刻(微休息)的最早研究之一源於美國1980年代後期。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模擬工作環境,一個假辦公室。他們要求參與者從事一個典型的尋常工作日的重覆性數據輸入工作。

他們發現,為時大約3分鐘的暫短休息就能降低心率,並能提高參與者的工作凖確性。因此,只要3分鐘就能起到鎮靜效果。

定期的短暫休息還能顯著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 - 它甚至在持續高壓工作環境中--例如做手術,也是如此。

其中一項研究跟蹤了做複雜腹腔鏡手術的外科醫生。他們發現,和不得不馬不停蹄工作的人相比,那些被要求把一切都暫時放下,每隔半小時就休息5分鐘的外科醫生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較低,而且出錯更少。

雖然我們並不都是外科醫生,但無論工作性質如何,經常停下來稍作休息都很重要。

如果長時間近距離盯著屏幕,會引起眼睛疲勞,還可能會導致視力惡化。

近距離凝視時,眼部肌肉會收縮。它會改變眼睛的曲度,讓你更聚焦於近處的物體。而當你看遠處物體時,這些肌肉可以得到應有的休息,它們可以放鬆,並有助於視力休息。

根據最近對800名大學生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讓眼睛看遠處物體可以減少眼睛疲勞、流淚、幹澀以及視覺模糊。因此,與其不停看手機或是閲讀,要記住把目光移開、走開或者甚至走到戶外,這樣做所受益的則不僅僅是眼睛。

巴爾教授是特拉維夫著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他解釋了讓思緒漫遊的好處。

「休息時,你不想再讓其他事情干擾你。」「思緒漫遊在身心生活中發揮重要角色,或者說具有多種功能:它是創造性思維、改善情緒和決策的有力工具;同時也對心理韌性有幫助,」他說。

心事重重時,會影響大腦的思維模式。如果腦中事情太多,就很難形成創造性連接。這時如果暫時放下工作,走開一小會,就相當於釋放了精神壓力,對情緒和創造力都有好處。

巴爾教授表示,經常稍作休息對醞釀期過程也有用,它會允許大腦有一些「停機」時間來下意識處理一些信息。

研究還顯示,令情緒信馬由繮能對情緒產生明顯影響,有助於頭腦清晰和對付思維反芻(rumination)。

每分每秒都管用

即使短暫地稍作休息也能幫助你重振目標以及恢復注意力。它真能給你加油、提升警覺力,並有助你表現更佳。

因此,即使情況再艱難,也要讓大腦和雙眼稍作休息 - 走開一下,到外面去。即使只有10分鐘也大有裨益。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3157
家裡用不到的醫材上網賣? 小心你恐觸法了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家裡用不到的醫材上網賣? 小心你恐觸法了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年7月24日 週日 下午6: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網路購物方便又快速,隨著疫情影響,更帶動宅經濟熱潮!許多民眾會把家裡用不到或是出國旅行帶回來的商品上網拍賣,像是醫用口罩、衛生棉條、OK繃,以及最近造成搶購的COVID-19快篩試劑等,到底這些醫療器材能不能在網路上販售?

這些醫療器材 網路上可販售

食藥署說明,為保障民眾使用醫療器材安全,衛生福利部於110年4月29日衛授食字第1101601942號公告訂定「通訊交易通路販售醫療器材之品項及應遵行事項」,可在網路販售之醫療器材類別僅限第一等級及部分第二等級醫療器材。第一等級包括一般醫用口罩、OK繃等;第二等級目前開放體脂計、保險套、衛生棉條、月經量杯(如月亮杯、月事杯)等19項產品。

產品未經衛生福利部核准 不能上網轉賣

若想於網路販售醫療器材,除販賣品項有上述限制外,醫療器材管理法也規定,網路賣家或業者都必須先向當地衛生局申請並取得販賣業醫療器材商許可執照;如果是旅行時從國外帶回來預計自用的醫療器材,因產品未經衛生福利部核准,不能上網轉賣。

COVID-19快篩試劑 網路不可販賣

食藥署提醒,前一陣子造成搶購熱潮的COVID-19快篩試劑為第三等級醫療器材,目前只能在藥局、醫療器材商等實體通路販售,不能透過網路或社群平台等通路販售;若擅自在網路上販售快篩試劑,將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第18條所為公告之限制規定,處新臺幣3到100萬元罰鍰,提醒民眾切莫以身試法。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3155
他「狂吃生蔥胃穿孔」胃鏡拍到嚇人巨洞 醫籲這類人當心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他「狂吃生蔥胃穿孔」胃鏡拍到嚇人巨洞 醫籲這類人當心

轉載:TVBS新聞網 張晏慈 2022年7月16日 週六 下午5:51

不少人愛吃蔥、薑、蒜、洋蔥等調味佐料,不只是入菜的好食材,更有人會直接生吃品嘗原味,不過就有一名70歲爺爺,因為覺得多吃蔥薑蒜有益健康,竟然就狂吃生蔥吃出嚴重胃穿孔,差點演變成腹膜炎。

肝膽腸胃科專科醫師鄭以勤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他遇過一名有退化性關節炎的70歲男性患者,長期服用止痛藥減緩症狀,因為聽說蔥薑蒜有益健康,所以平時就會大量吃這些的食物,某次患者腹部非常疼痛,就醫表示「只要吃過生蔥後,胃部都會劇烈疼痛」。

醫師緊急替這位患者照胃鏡,竟發現他嚴重胃穿孔,而且破洞相當巨大,已破到腹膜腔外。醫生警告,胃裡的血塊、胃酸、食物,都可能經由這個胃穿孔,跑至腹膜腔形成腹膜炎,因此立刻對患者進行手術,所幸患者術後復原良好。

鄭以勤也提到,胃潰瘍有時沒有明顯症狀,但食用到刺激性食物後,就可能出現上腹疼痛、腹脹感、噁心嘔吐、火燒心等4大症狀,嚴重還可能吐出血塊,或解便時解出黑色、瀝青狀的糞便。

鄭以勤也說明,蔥、薑、蒜具有抗氧化以及防癌等功能,也是許多料理必備的佐料,不過因為蔥薑蒜等食材其實含有硫化物,對胃部比較刺激,若是胃本身有狀況,更會加重病情。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2576
國人10大死因逾半「共通危險因子」曝! 多數早期症狀不明顯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人10大死因逾半「共通危險因子」曝! 多數早期症狀不明顯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2年7月16日 週六 下午4:30

腰圍過粗、合併三高疾病,這是許多中老年人共同的困擾,如果沒有妥善治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都將成為腦中風等急重症候選人。為此,國健署、健保署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預計號召1000家基層診所,於半年內協助10萬名代謝症候群患者遠離疾病威脅。

 

5大共通危險因子 符合3項即是代謝症候群

 

110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10大死因超過一半與慢性疾病有關,分別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早期症狀不明顯,即使就醫,許多患者並未規律用藥。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慢性疾病共有5大共通危險因子:那就是腹部肥胖(以腰圍來判斷)、三高(血壓、血脂、血糖)、好的膽固醇過低等,而5項危險因子中若有3項以上,就是代謝症候群。

 

罹患這些疾病機率高 防治計畫阻斷慢性病

 


臨床顯示,代謝症候群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6倍,也容易引發腦中風及心肌梗塞,務必早期預防,定期回診用藥。

為此,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宣布啟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將基層診所收案、管理、追蹤,透過早期預防、控制管理,阻斷發生慢性疾病的機率。

陳時中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對象為20至64歲的民眾,健康檢查發現患有代謝症候群,先由基層院所醫師協助,評估其慢性病風險因子,依照個人化的健康管理需求,提供飲食、運動、體重控制、戒菸戒檳、三高管理等健康指導。此外,醫師和病人一起擬定改善目標,定期追蹤和年度評估,掌握個案代謝症候群狀況。

 

40歲以上免費成人預防保健 瞭解自身身體狀況


陳時中呼籲,40歲以上的民眾多加利用國民健康署免費成人預防保健,瞭解自身身體狀況,如果已經罹患代謝症候群,則應在醫師指導下,管理個人健康,避免引發急重症。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72575
頁/共2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