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Knowledge 知識篇(新)
 瀏覽27,053|回應274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是甜食!愛吃「一食物」易得糖尿病 醫:隱形推手

轉載:三立新聞網 鄭玉如 2025年1月11日 週六 上午10:54

每當提到預防糖尿病,第一時間會想到「少吃甜食」,不過研究發現,愛吃紅肉也要注意。減重醫師蕭捷健提到,長期攝取「含糖飲料、精緻碳水化合物及甜點」,不只導致體重上升,還會害血糖波動,另外,每天多吃一份紅肉,糖尿病風險增10到15%,而多吃一份加工肉品則是增加20到30%。

蕭捷健在臉書粉專指出,每天多喝一份含糖飲料,約350毫升,糖尿病風險約增加15到25%,長期喝含糖飲料,恐造成血糖不穩、體重上升,另外,經常攝取「精緻碳水化合物與甜點」,例如白麵包、白米飯、餅乾、甜甜圈等,容易增加胰島素阻抗與體重上升。

蕭捷健進一步說,研究顯示,高糖、低纖維的飲食模式,糖尿病風險比高纖、全穀類飲食高出20到30%。令人意外的是,紅肉也會影響血糖波動,可說是餐桌上的「隱形推手」,每天多吃一份紅肉,例如牛排,糖尿病風險增加約10到15%,多吃一份加工肉品,例如培根、香腸、熱狗,風險恐增20到30%。

另外,喝純果汁也要小心,純果汁糖分濃縮、纖維含量低,每天多喝一份,風險增加15到20%,建議用「整顆水果」取代果汁,更能穩定血糖。

而水果建議選擇「莓果類」,例如藍莓、草莓,高抗氧化、豐富纖維,每天約半杯,糖尿病風險降10到15%,或每天吃一顆蘋果,風險降7到10%,而芒果、西瓜等高糖水果適量無妨,但過量仍可能干擾胰島素敏感度。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14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59181
 回應文章 頁/共2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常常被忽略!醫曝「口腔細菌」也是大腸癌致病因子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常常被忽略!醫曝「口腔細菌」也是大腸癌致病因子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4年11月23日 週六 下午5:34

大腸癌年奪6千多條人命,且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對此,就有醫師指出,除了飲食習慣外,口腔細菌也會有影響,卻往往被忽略,尤其對於大腸癌先天基因傾向者來說,保持保持口腔健康至關重要。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在臉書發文表示,大腸癌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口腔細菌也會有影響,特別是一種稱為梭形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的細菌,它會從口腔一路「旅行」到腸道,並於該處引起健康異常。

張家銘進一步說明,梭形桿菌會貼在腸細胞上,改變腸道的免疫環境,讓腸道細胞更容易發炎。而慢性發炎就像是給癌細胞鋪路的溫床,讓那些已經有基因問題的細胞更容易失控。此外,這些細菌還能分泌一些毒素,進一步破壞腸道細胞的DNA,推動癌變。

張家銘說,當處於發炎環境下,加上先天基因的缺陷,會讓突變容易發生,產生癌細胞。因此,有大腸癌基因先天傾向的人,包含有較高大腸癌多基因風險評分數,或有APC或MLH1等基因變異者,保持口腔健康為預防的一大重點。

除了定期刷牙、使用牙線、清潔舌苔外,張家銘建議,每半年到一年應進行1次牙科檢查,以減少梭形桿菌在口腔中的滋生。此外,飲食上可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和全穀類,有助於腸道清潔,減少細菌的滋生環境。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1522
人氣王「抹茶」超多營養!醫曝「護心又防癌」控制體重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氣王「抹茶」超多營養!醫曝「護心又防癌」控制體重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4年11月23日 週六 下午5:24

不論是抹茶製成的點心或飲品,皆深受許多人喜愛!對此,就有專家指出,其實抹茶含有多元營養素,其中所含的綠茶多酚,在預防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表現突出,但有「3種人」應謹慎食用。

醫師劉博仁在臉書發文表示,他本身很喜歡飲用抹茶,其健康效益非常多。他說,抹茶含有大量的兒茶素(catechins),特別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在對抗氧化及減少自由基損害有顯著效果。

劉博仁接著提到,抹茶所含的綠茶多酚(特別是EGCG)在預防氧化壓力相關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方面表現突出;還可以促進代謝與幫助體重控制,主要來自於抹茶中的咖啡因與兒茶素,有助於提高能量消耗與脂肪燃燒。

除此,劉博仁指出,抹茶中的L-茶氨酸(L-theanine)有助於提升注意力,同時減少焦慮,支持心血管健康。還有,抹茶中的多酚也能幫助降低壞膽固醇(LDL)水平,並提高好膽固醇(HDL),對心血管產生保護作用。

即便抹茶有上述諸多好處,但劉博仁提醒,孕婦及哺乳婦女不宜過量食用,因抹茶含有咖啡因,過量攝取可能影響胎兒或嬰兒健康;以及抹茶中的咖啡因與單寧酸可能刺激胃部,導致胃部不適或胃酸反流。此外,抹茶中的單寧酸會抑制非血基質鐵的吸收,因此貧血患者需謹慎。若屬於咖啡因敏感族群,飲用抹茶可能導致失眠、心悸等症狀。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1521
換季易得感冒!中醫力推「梨子」緩解喉嚨不適感 還有助康復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換季易得感冒!中醫力推「梨子」緩解喉嚨不適感 還有助康復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4年11月10日 週日 下午6:07

現在是換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不小心就「感冒」了!對此,台北潤中醫診所艾莉絲院長表示,其實有「4種食品」在感冒的時候吃,不僅可以緩解感冒症狀、幫助身體恢復,還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台北潤中醫診所艾莉絲院長在臉書發文表示,很多患者就診時候會問到「中醫有沒有什麼感冒的時候建議吃的東西?」,為此,她也整理了以下「4種食品」,不僅可以緩解感冒症狀、幫助身體恢復,還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 蔥白粥「通陽解表」:
    蔥白是蔥根部白色的部分,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這個意思是可以讓身體透氣,進而出汗。中醫認為,蔥白可以促進體內陽氣的運行,適合風寒感冒的患者。不僅能夠暖胃,還能增強身體抵抗力,緩解感冒症狀。

  • 日式蔥雞湯「暖身抗炎」:
    蔥富含維生素A、C、K,還有鉀、錳等礦物質,更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還有硫化物,能增添辛香味,幫助暖身,整體來說,具有抗發炎、抗菌的功效。另外,雞肉則是優質蛋白質來源,有助肌肉生長與修復,雞肉也含有維生素B6、B12、維生素D,可以強化免疫系統。

  • 梨子湯「潤肺止咳」:
    梨子具有潤肺、清熱、化痰的作用,特別適合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建議感冒期間,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潤燥生津作用的水果,如梨子,不僅能緩解喉嚨的不適,還能補充水分,幫助身體康復。

  • 銀耳蓮子湯「滋陰潤肺」:
    銀耳和蓮子,被認為是滋陰潤肺的良品,特別適合在感冒後期,當身體仍感覺虛弱、咳嗽不止時食用。銀耳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蓮子則能夠補脾益氣,幫助身體恢復。

最後,艾莉絲強調,當然每個人體質不同,感冒時適合吃的東西也不一定一樣,如果還是不確定,建議還是就醫請專業醫師診斷比較好。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0736
小酌助放鬆?專家提醒長期飲酒潛藏健康隱患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酌助放鬆?專家提醒長期飲酒潛藏健康隱患

轉載:桃園電子報 邱怡芳 2024年11月10日 週日 下午2:32

許多現代人喜歡在下班後或聚會時小酌一杯,以放鬆心情或增進人際交流。然而,醫學專家提醒,即使是少量飲酒,若不節制,仍可能對健康帶來風險,尤其是在習慣性飲酒的情況下,長期下來對身體的影響不可小覷。根據研究,每天少量飲酒雖然看似無害,但持續過量可能增加罹患肝病、心臟病、以及某些癌症的風險。

衛生機構建議,成年人每周飲酒不宜超過一定限量,尤其是女性或年長者,由於身體代謝酒精的能力較弱,更應控制飲酒量,以免對健康構成負擔。此外,飲酒會影響睡眠品質與精神狀態,間接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飲酒後務必避免開車,以確保自身與他人安全。

專家呼籲,雖然飲酒適量對某些人可能有短期放鬆效果,但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更為重要,建議透過運動、社交活動或休閒興趣來取代依賴酒精放鬆壓力。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養成適當的紓壓方法、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才是維持身心健康的長遠之道。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0735
得流感,營養師認證「這些食物」加速康復! 喉嚨痛、沒食慾吃蛋黃、白吐司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得流感,營養師認證「這些食物」加速康復! 喉嚨痛、沒食慾吃蛋黃、白吐司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4年11月2日 週六 下午4:00

台灣即將進入流感高峰期,如何透過飲食增強免疫力成為大眾關注焦點。中山附醫營養科主任林杏純提供專業建議,教導民眾如何透過正確飲食來對抗流感,加速康復。

 

精選適當食物 提升免疫力

 

林杏純主任強調,在流感期間選擇適當食物至關重要。她首先推薦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魚、蛋、肉等,這些不僅提供飽足感,還能修復身體組織並提升免疫功能;抗發炎食物同樣重要,鮭魚、鯖魚含有的Omega-3脂肪酸可提升免疫細胞活性;生薑、薑黃中的薑黃素具抗發炎特性;而大蒜素則有殺菌效果。

維生素的補充也不容忽視,林杏純主任建議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菠菜、高麗菜、花椰菜、馬鈴薯、紅椒、青椒和各種水果,這些可以提升免疫力並幫助修復受損細胞。維生素D同樣重要,可以從魚肝油、鮭魚、牛奶、燕麥杏仁、豆漿等食物中獲取,有助於促進免疫系統運作。

 

腸道需要益生菌 脫水可補電解質

 

對於腸道健康,林杏純主任推薦適量食用益生菌食物,如無糖或少糖的優格,這可以幫助抗發炎,但她提醒不要過量攝取。當喉嚨不適或食慾不振時,可以選擇高營養密度或軟質食物,如蛋黃、地瓜、白吐司等。

此外,林杏純主任特別強調水分和電解質的重要性。她建議多喝水、電解質飲料或草本茶,以預防因發燒、流汗導致的脫水情況。

 

避免特定食物 加速疾病康復

 

林杏純主任提醒,民眾在流感期間應謹慎選擇食物。建議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因為這類食品營養成分低,不利於身體恢復;高脂肪食物如炸物、披薩、速食等也應該減少攝入,因為這些食物難以消化,會增加腸胃負擔。

雖然乳製品含有有益營養素,但不要過量食用,以免造成消化不適。此外,刺激性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可能會加重流感症狀或降低身體抵抗力,因此在康復期間最好不要飲用。

除了飲食建議,林杏純主任特別強調充足睡眠的重要性,無論是哪種疾病,充足的睡眠都是修復受損細胞、增強免疫力的關鍵。透過正確的飲食習慣和充足的休息,我們可以大大提升身體對抗流感的能力,不讓流感打亂我們的生活。適當的營養補充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康復,還能預防更嚴重的併發症。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0233
吃素能減肥?越吃越傷身 譚敦慈曝3招養出「易瘦體質」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素能減肥?越吃越傷身 譚敦慈曝3招養出「易瘦體質」

轉載:三立新聞網 鄭玉如 2024年11月2日 週六 下午3:00

有些人認為,「吃素、戒澱粉」有助於減重,但小心恐傷身。無毒教母譚敦慈提到,素食有很多加工類食品,其鹽分和油脂含量較高,吃多不僅瘦不下來,還不益於健康,另外,不吃澱粉還會增加早死風險,建議民眾均衡飲食,才是減重的不二法門。

譚敦慈在《專家這樣對嗎?》提到,吃素和戒澱粉並非減肥的好方法,而且減重期間不吃澱粉,還可能增加「早死的風險」,此外,很多素食食材都是加工品,這類加工品鹽分比較高,身體的鹽分太多,還會把鈣帶走,建議多吃青菜、蛋白質攝取充足。

譚敦慈表示,蛋白質來自豆類,建議選擇新鮮豆類,不要吃加工豆製品,而吃素地雷食物也要注意,例如吐司,熱量、鹽分都很高;角螺經過油炸,同樣也是熱量爆表;百頁豆腐常被誤以為「豆腐」,但其蛋白質含量低,而且油脂量高;油豆腐的熱量也很高。

譚敦慈建議民眾,均衡飲食最重要,豆類搭配澱粉,才能完整吸收營養,另外,還要多吃蔬菜,膳食纖維一定要足夠,她家就規定,每天須攝取1碗綠色蔬菜及1碗白色蔬菜,而減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少吃、多動、有恆心」。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0232
比早餐店奶茶更猛!中醫推「1通便飲品」 還能補氣血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比早餐店奶茶更猛!中醫推「1通便飲品」 還能補氣血

轉載:三立新聞網 鄭玉如 2024年10月26日 週六 下午5:00

早餐店奶茶常被稱為「超級瀉藥」,不少人喝完就會拉肚子,除了奶茶助通便,玫瑰花茶也能刺激腸胃蠕動。中醫師林湘宛指出,玫瑰花茶富含維生素C、多酚等,具抗氧化、促進鐵質吸收的作用,不只能養顏美容,還可舒緩情緒、調節腸胃,不過孕婦、行經期女性、即將動手術者等5族群飲用需謹慎,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林湘宛在昌盛堂中醫診所的健康專欄表示,中藥所用的玫瑰花通常指乾燥「花蕾」,玫瑰花可舒緩因情緒壓力,導致全身氣機與血流不順暢的症狀,例如胸悶、乳房脹痛、經期不順、經痛、抑鬱等,或是當壓力刺激自律神經並影響腸胃機能,像是消化不良、脹氣、便秘等消化功能障礙,玫瑰花也能調理腸胃通順。

林湘宛提到,玫瑰花茶富含維生素C、多酚等,具抗氧化、促進鐵質吸收的作用,可以維持氣色紅潤、調節肌膚狀況,常被稱為「美顏聖品」,其中的精油成分也常應用於舒緩緊張情緒與調節腸胃,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玫瑰花能促進膽汁分泌與刺激腸胃蠕動。

林湘宛提醒,玫瑰花茶雖然好處多,但5種人應避免飲用,首先是「孕婦、行經期女性、即將動手術者」,因玫瑰花具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建議淺嚐就好,再來是「腸胃虛弱、空腹者」,玫瑰花茶含單寧酸成分,喝多容易刺激腸胃黏膜,平時腸胃比較虛弱或正處於空腹的人,不太適合量大或長期服用。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9813
男性多吃點!萬聖節南瓜不只戴「吃了更健康」醫曝改善攝護腺等8大好處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男性多吃點!萬聖節南瓜不只戴「吃了更健康」醫曝改善攝護腺等8大好處

轉載:三立新聞網 簡浩正 2024年10月26日 週六 下午4:06

下週就是萬聖節了,近日到處都可以看到民眾開始裝扮,更有南瓜跟各種鬼怪裝飾應景。不過泌尿科醫師表示,南瓜籽及南瓜提取物,不僅與泌尿系統息息相關,還能在多方面促進整體健康:包括預防腎結石、改善攝護腺、抗炎作用等8大益處,健康好處多多。

呂謹亨醫師在「泌尿科呂謹亨醫師 - 大亨醫師」專頁發表吃南瓜與其籽8大益處:

1、改善攝護腺健康

他說,南瓜籽油含有豐富的植物固醇,特別是 delta-7-固醇,能有效減少攝護腺增生相關的症狀,如尿頻和尿急。多項研究證實,南瓜籽油能顯著改善攝護腺健康,並降低下泌尿道症狀​。

2、抗炎作用

南瓜籽中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和類黃酮)能抑制體內的炎症反應。這不僅對攝護腺炎有幫助,也有助於減少全身性炎症,從而促進整體健康​。

3、促進泌尿系統功能

研究顯示,南瓜籽提取物可提高膀胱功能,改善排尿問題,特別是夜間頻尿和尿流不足的情況​。

4、預防腎結石

南瓜籽含有高濃度的鎂,這種礦物質有助於預防腎結石的形成。鎂能促進鈣的代謝,減少鈣在泌尿系統中的積聚,從而降低結石的風險​。

5、改善心血管健康

南瓜籽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亞油酸,能幫助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從而保護心血管健康。這對於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具有潛在益處​。

6、調節血糖

南瓜籽中富含纖維,有助於控制血糖水平。南瓜中的天然成分還能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對於糖尿病患者或預防糖尿病發展有益​。

7、支持免疫系統

呂謹亨指出,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這些抗氧化劑對於增強免疫系統非常重要。維生素A有助於維持黏膜屏障,防止細菌和病毒的侵入,而維生素C則促進白血球的生成,增強免疫力​。

8、有助於提升心情與睡眠

南瓜籽富含色氨酸,這種氨基酸是合成血清素的前體。血清素有助於穩定情緒,並轉化為褪黑素,從而改善睡眠質量。研究顯示,適量攝取南瓜籽有助於緩解焦慮與失眠​。

呂謹亨表示,南瓜和南瓜籽不僅對泌尿系統健康具有顯著作用,還能全方位促進心血管、代謝及免疫系統的健康,並提升整體生活品質。這使得南瓜不僅是萬聖節的象徵食物,也是一年四季皆宜的健康選擇。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9812
醫起看/翡翠檸檬竟含15顆方糖 譚敦慈揭真相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醫起看/翡翠檸檬竟含15顆方糖 譚敦慈揭真相

轉載:東森新聞 2024年10月19日 週六 下午5:22

在炎熱的天氣中,來上一杯清涼解渴的手搖飲料,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常見的習慣。不過,長庚醫院的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在節目中提醒大家,過量攝取含糖飲料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除了增加體重外,還可能導致高血脂上升,進而引發其他健康問題。對此,譚敦慈也特別強調,「這1款」手搖飲料含有15顆方糖,應避免喝過量。

譚敦慈在節目《聚焦2.0》中公開了「3大地雷手搖飲料」。首先是翡翠檸檬,一杯700c.c的飲料竟含有15顆方糖;其次是多多綠茶,含有14顆方糖;第三名則是珍珠奶茶,含有12顆方糖。她解釋,這種飲料因為含有檸檬成分,酸度較高,為了平衡酸味,必須加入大量糖分來中和酸度。而儘管多多綠茶中富含益生菌,對腸道健康有一定益處,但譚敦慈仍建議民眾,「盡量選擇無糖的」,以減少糖分攝取。

譚敦慈還提到,許多人以為選擇無糖版本的珍珠奶茶,可以減少糖分攝取,但實際上,無糖的珍珠奶茶仍可能含有糖分。這是因為在煮熟珍珠後,店家通常會加入糖來攪拌,使得珍珠本身仍帶有甜味。因此,即使珍珠奶茶標示為無糖,隱形糖分依然存在。因此,譚敦慈呼籲大家,儘量避免飲用含糖飲料,「因為含糖飲料其實我覺得,對身體的健康是非常糟糕的」。

此外,國泰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也曾在節目「57健康同學會」指出,如果一杯飲料的酸味明顯多過甜味,尤其是檸檬口味的飲品,往往意味著飲料中加入了更多的糖分。他解釋,這是因為要壓制飲料中的酸味,需要添加大量的糖來平衡,這樣才不會讓飲料過於酸澀。因此,這類飲料的熱量通常也相當驚人,民眾應該特別留意。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9353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大腦!心理師揭「4方法」健康發洩情緒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大腦!心理師揭「4方法」健康發洩情緒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4年10月19日 週六 下午5:11

情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快樂、憤怒、焦慮還是悲傷,這些情感都會影響日常生活!對此,心理師黃閎新表示,如果能學會健康地發洩情緒,不僅能幫助保持心理平衡,還能改善身心健康。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黃閎新臨床心理師在臉書發文表示,情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學會健康地發洩情緒,不僅能幫助保持心理平衡,還能改善身心健康,因此,他也提供以下「4」方法,讓你健康發洩:

  1. 運動: 
    運動是一種有效能發洩情緒的方式,當在運動時,身體會釋放腦內啡,這種「幸福荷爾蒙」能夠幫你提升心情,減少壓力和焦慮。無論是跑步、游泳還是瑜伽,黃閎新建議,最好能找到喜歡而且願意長時間投入的運動方式,讓身體活動起來,可以有效地幫助釋放積壓的情緒。

  2. 寫日記: 
    雖然聽起來可能很老套,但寫日記也很有效,黃閎新說明,因為寫日記的時候,可以幫助理清思緒,表達內心的感受,把你的情感和想法寫下來,不僅可以減少內心的壓力,還可以幫助反思和理解自己的情緒,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3. 進行深呼吸練習: 
    深呼吸練習有助於平靜神經系統,減少焦慮和壓力,黃閎新表示,當你感到情緒激動或很浮躁的時候,試著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以穩定而緩慢的節奏調整呼吸,也仔細感受每個部位的變化,深呼吸能夠幫助放鬆身心,重新集中注意力,回到心平氣和的狀態。

  4. 和朋友交流 : 
    與朋友或家人談談心裡的感受,也是很有效能發洩情緒的方式,黃閎新指出,與他人交流,可以感到被理解和支持,這樣的互動有助於減少情緒壓力,當然,要選擇一個你信任,也能理解你情緒的人,分享你的經歷和感受,可以讓你面對情緒的挑戰。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9352
頁/共2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