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Technology 科技篇
 瀏覽34,894|回應299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Technology 科技篇

iPhone換完電池「健康度又雪崩暴跌」 內行曝「1數值才真的能參考」:否則都只是換心安

轉載:風傳媒 朱斐青 2023年3月18日 週六 下午12:46

手機健康度是不少iPhone使用者用來判斷電池狀態的標準,許多打算換電池的果迷,除了考量換電池的價格,也很關注換電池的時間、備份和後遺症。日前就有一名網友PO文指出,自己的iPhone 8拿去換原廠電池僅半年,電池健康度卻直直落,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網友在PTT看板發文表示,自己的iPhone 8因電池健康度掉到84%,便前往大型連鎖通訊行更換原廠電池,更換後手機使用習慣不變,沒想到從換完原廠電池到現在不出半年,健康度卻只剩下94%,無奈詢問網友「換完電池健康度掉很快?」

貼文一出隨即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表示自己也遇過相同情形,iPhone 8換完電池後耗電變快,拿去通訊行問得到的結論只是「檢測電池健康正常,可能基板本身就老化漏電,加上已經過保,維修費會很貴。」、「比換電池前還不耐」。另也有網友認為,問題出在手機本身早已老舊不堪用,不是換電池的問題,留言回應「老硬體配新的app,吃掉一堆資源能不吃電嗎?」、「iOS版本越高,功能越多越耗電」、「現在系統多了一堆AI運算在背景執行」。

今年3月初,蘋果就宣布iPhone換電池漲價的消息,所有2022年之前推出的舊款iPhone,電池更換費用將提高新台幣800元。有關手機電池更換的問題,許多人都會遇到換完電池後無法查看電池健康度,或是更換後耐用度變差等後遺症。對於iPhone換完電池健康度掉很快的疑慮,有些PTT網友表示有相同經驗,也有人建議「手機剛買最初的電池品質最好,最好等到健康度低於80%後再考慮要不要換電池」、「要看循環次數,%只是快樂表」。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15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64
 回應文章 頁/共3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Google地圖推全新改版 iPhone動態島也能看導航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Google地圖推全新改版 iPhone動態島也能看導航

轉載:TVBS新聞網 顏敏翔 2023年2月11日 週六 下午1:35

蘋果在去年推出的iPhone 14 Pro首度加入動態島功能,引起不少好評,如何善用動態島已成為各家App廠商的目標,近日Google地圖推出全新改版,其中導航、地圖等資訊可在動態島上顯示,成為一大亮點。

過往想在手機上使用Google地圖,必須先解鎖手機,再進入App才能操作,如今Google加入新功能,從鎖定畫面就能瀏覽導航動態,倘若臨時改變路線,也會即時出現重新指引的指示,如更新抵達目的地的時間、哪裡該轉彎等,這項功能會在幾個月內推出,Android、iOS系統皆有支援,iPhone 14 Pro則可以在動態島上見到即時動態。

另外,Google也宣布「沉浸式實景」率先在倫敦、洛杉磯、紐約、舊金山及東京等5大城市上路,這項功能結合了AI技術與數十億張高畫質的街景、衛星和空照圖像,將平面照改為更加逼真的立體場景。

同時「沉浸式實景」還加入了,用戶可以查看目的地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情況以及天氣狀況,甚至還可以探索附近的餐廳並查看內部,方便用戶快速找到適合的餐廳,而這項功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導入各大城市。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4556
微軟IE瀏覽器澈底告別 2/14終止服務說再見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微軟IE瀏覽器澈底告別 2/14終止服務說再見

轉載:卡優新聞 2023年2月11日 週六 上午5:04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微軟(Microsoft)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IE),去(2022)年6月15日走入歷史,結束27年輝煌時光,如今最後一代「IE 11」也將在2月14日終止,未來用戶將全面被轉往Microsoft Edge瀏覽器,正式終結IE時代。

IE在1995年問世後,隨著網路發展越來越蓬勃,到2002年、2003年達到巔峰,使用率高達95%。但隨著各家業者紛紛推出瀏覽器跟IE競爭,IE也被用戶詬病速度太慢,因而逐漸失去市場龍頭寶座。

先前微軟宣布IE走入歷史,但並非完全終結,因為停用服務須要一段過渡期,因此最後一個版本IE 11目前仍可運作;而經過半年多的轉換,微軟提醒用戶,2月14日起IE 11也將停用,屆時任何對IE 11的動作都會被重新定向到Microsoft Edge,因此要趕緊過渡瀏覽器,否則很可能面臨業務應用中斷的風險。

事實上,微軟原本計畫透過Windows系統更新來終結IE,後續又調整改由Microsoft Edge瀏覽器更新來結束IE,不過Microsoft Edge瀏覽器內仍保留IE模式,微軟也承諾會保留到2029年。

不過,在官方科技討論區裡,微軟已建議用戶利用2招幫助自己主動停用IE 瀏覽器。第1、確認IE模式的設定:Microsoft Edge的IE模式是幫助使用者開啟僅支援支援IE的網站,因此停止IE、轉換Microsoft Edge瀏覽器之前,建議先在電腦上進行測試。

第2、匯入個人資料:當用戶端已經設定好新的瀏覽器後,最重要的是把個人資料、或原本IE網路的資料匯入到新的瀏覽器上。據瞭解,IE的停用,日本將是最受到影響的國家,不少企業、管理和會計系統,甚至政府網站仍運用IE,恐有不小衝擊。

此外,未來的傳統搜索模式也將會改變,微軟宣布,將旗下搜尋引擎和瀏覽器導入AI人工智慧,能幫助用戶回答複雜問題,像是擬定簡略的旅遊行程,也能列出產品比較,讓購物更輕鬆容易。

原文出處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4554
TikTok成立多個“透明和問責中心”,嘗試用透明化應對批評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ikTok成立多個“透明和問責中心”,嘗試用透明化應對批評

轉載:36氪 2023年2月4日 週六 上午11:34

陷入困境的TikTok正在採取一種新的策略,通過「透明和問責中心」讓公眾更多地瞭解其內部運作機制,雖然這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問題而不是答案。

在過去三年裡,TikTok一直在向美國國會保證,它將成立“透明和問責中心”,以回應人們對該公司如何保護使用該應用程式的美國人及其使用者資料的疑問和批評。

現在,隨著美國對這家來自中國的社交媒體巨頭的審查達到高潮,這些問責中心終於要對外開放了。

這些舉措是TikTok戰略重大轉變的一部分,因為針對該應用程式的調查和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潛在禁令正在對其第三大市場(僅次於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生存構成威脅。就在本週四早上,民主黨參議員Michael Bennet就要求蘋果公司和Google將TikTok從他們的應用程式商店中下架。

通過這些在2020年初就高調宣佈的實體空間,該公司將歡迎政策制定者和外部專家對它們進行造訪,以幫助解開TikTok如何稽核和推薦內容的謎團。該公司還希望這些中心能夠減輕人們對其資料隱私和安全方法的擔憂,並加深對其平台的信任。

當地時間週二,TikTok向一小群記者敞開了洛杉磯的該中心大門(華盛頓、都柏林和新加坡的前哨站也在建設當中)。雖然該中心宣稱注重透明度,但參觀該中心的記者必須同意在報導時做“不具名引用”。TikTok還表示,一天前,該中心首次迎來了一名議員的親自訪問,但沒有透露具體是誰。

TikTok在洛杉磯開設的“透明和問責中心”配備了觸控式螢幕,參觀者可以在那裡滑動螢幕以瞭解該應用程式的隱私和安全政策。圖源:ALEXANDRA S. LEVINE

這個閃爍著霓虹燈的中心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博物館裡的互動室——這裡配備了觸控式螢幕,客人可以在上面滑動查看TikTok的社區指南,還可以在電腦上瞭解TikTok的推薦引擎,以及在一些展台上模擬體驗內容審查員的工作(這一環節清楚地說明了人工的內容審查工作是多麼具有挑戰性和費力)。

只有一個伺服器室是禁止訪客進入的,甲骨文 (Oracle) 的工程師可以在這裡研究該平台的原始碼,但甲骨文的員工也必須簽署保密協議,鎖好手機,並通過金屬探測器的檢查才能進入該房間。甲骨文正在努力審查TikTok的系統,並在甲骨文雲 (Oracle Cloud) 中將其使用者資料和流量本地化。(甲骨文的工程師也在審查上個月在馬里蘭州哥倫比亞開設的一個問責中心的程式碼。)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3780
歐警告ChatGPT風險 義禁聊天機器人Replika用個資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歐警告ChatGPT風險 義禁聊天機器人Replika用個資

轉載:中央通訊社 2023年2月3日 週五 下午11:16

(中央社米蘭/布魯塞爾3日綜合外電報導)義大利今天以可能危害未成年與情緒脆弱人士為由,禁止美國聊天機器人Replika使用義大利用戶個資。歐洲聯盟(EU)產業主管也對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風險提出警告。

路透社報導,Replika是舊金山新創企業Luka在2017年推出利用人工智慧(AI)科技的一款聊天機器人,提供使用者客制化人形機器人,能對客戶說話及傾聽說話。

Replika先從英語人口當中流行,使用不須付費;公司則從販售語音聊天等額外功能獲得收入,目前月營收約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000萬元)。

Replika宣傳成是「虛擬朋友」,聲稱可以改善使用者的情緒健康。但義大利監管機關資料保護局(Data Protection Agency)表示,Replika干預使用者的心情,「可能使得尚處發展階段或情緒處於脆弱狀態的個人,面臨的風險增加」。

義大利當局並指出,Replika沒有使用者的年齡驗證機制,例如針對未成年人的過濾器,或在使用者未明確通報年齡時能予以封鎖的裝置。

義大利資料保護局說,Replika違反了歐盟隱私法規,以違法方式處理個人資料。因為Replika無法依據未成年人無能力簽署的合約來處理個資,即使它未表明是這麼做。

根據聲明,義大利當局限時Luka在20天內通知已採取哪些措施來落實要求,否則可能面臨最高2000萬歐元(約新台幣6億4800萬元)罰款,或是其全球年營業額最高4%的罰款。

同一時間,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負責內部市場事務的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告訴路透社,新的人工智慧法規將鎖定處理ChatGPT相關風險的疑慮,並確保歐洲人可以信任AI科技。這是首度有歐盟高階官員對ChatGPT相關疑慮做出評論。

ChatGPT是由獲得微軟(Microsoft)支持的美國私人公司OpenAI開發,2022年11月底才開放給大眾免費使用。但根據瑞銀(UBS)引用市場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資料所做研究,ChatGPT上線短短2個月,便已成為史上成長速度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式。

ChatGPT在接收到使用者提問時,可以產生文章、論說文、笑話甚至詩,來做出回應。

布勒東在提供給路透社的書面評論中表示,ChatGPT帶來的風險,凸顯人工智慧法規的迫切必要性。他已在2022年提出相關法案,盼為人工智慧科技規範訂定全球化標準。

包括智慧手機、自動駕駛車輛、網購及工廠等,都使用到AI科技。目前中國與美國在這項科技居領先地位。

布勒東說:「如同ChatGPT展現的例子,AI解決方案可為企業與民眾提供絕佳機會,但也可構成風險。這正是為何我們需要一個堅實的監管框架,以確保能有以高品質資料為基礎的可靠AI。」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3777
IG總是吃掉手機儲存空間 外媒傳授小技巧「快速瘦身」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IG總是吃掉手機儲存空間 外媒傳授小技巧「快速瘦身」

轉載:TVBS新聞網 顏敏翔 2023年1月28日 週六 下午4:28

現今許多人喜歡用照片紀錄生活,而智慧型手機也因為相機畫質越來越高,拍攝的照片或影片容量也越來越大,隨著用戶上傳至社群媒體如Instagram(IG)後,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手機被吃掉不少容量,外媒《太陽報》就傳授幾個小技巧能夠清出手機儲存空間。

由於IG是以圖像為內容主體,因此APP在運作時往往都會充滿大量的暫存檔案以及數據,以iPhone為例,用戶可以先進入設定頁面,再點選iPhone儲存空間查看IG與各項應用程式佔據了多少儲存空間,接著可刪除一些已經備份的照片,這樣可減少APP佔用的儲存空間以及緩存檔案。

接著進入IG應用程式並點擊右下角的個人資料,進入個人頁面後再點選右上角的目錄頁,選擇「我的珍藏」,可見到自2017年以來,IG推出保存功能後所儲存的照片,再選擇你想取消的照片、影像或是貼文,點擊右下角的書籤,即可取消儲存。

另外若要快速刪除IG的所有緩存檔案,iPhone用戶可以直接刪除IG應用程式再重新安裝,先在主螢幕長按IG APP直到它開始晃動,接著選擇移除APP或點選左上角的減號就能順利刪除,之後再到蘋果App Store重新下載安裝即可;至於安卓(Android)用戶則可以進入設定頁面,點選應用程式,再選擇IG APP並執行「清除快取」即可。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3128
2023科技大趨勢》英特爾讓CPU跑更快 蘋果緊咬不放 三星可折疊螢幕吸睛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科技大趨勢》英特爾讓CPU跑更快 蘋果緊咬不放 三星可折疊螢幕吸睛

轉載:信傳媒 鄭國強 2023年1月28日 週六 上午11:05

一年一度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3」在疫情的尾聲,吸引數萬買家聚集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也是每年熱門科技趨勢指標,英特爾在CES 開始的前一天推出更快的i9處理器,對英特爾筆電越來越有威脅的。

全球筆電的速度,目前還是以英特爾為指標,去年9月底創新日(Intel Innovation)大會上發布了地表最快桌上型電腦的全新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系列,由Intel Core i9-13900K打頭陣,而今年電子業重頭戲之一,就是英特爾和蘋果、AMD之間的處理器大拚比。

英特爾頻公布新CPU,面臨蘋果M系列的追擊

在今年CES展前英特爾再發布第 13 代筆電處理器系列Core  i9-13980HX,5.6GHz 速度是截至 2022 年 12 月為止最快的移動版處理器。英特爾還同時公佈了全系列的第 13 代 CPU 系列,包含 Intel Core H 系列、P 系列和 U 系列的筆電級處理器,最高達 14 核心 20 個執行緒,有 6 個性能核心以及 8 個能效核心,可以使用在更薄、更輕的筆記型電腦上

1月12日,英特爾再宣布速度達到6.0GHz的桌上型電腦處理器l Core i9-13900KS,它是一款24核心(8個效能核心和16個效率核心)、32執行緒、150W處理器基礎功耗,並強調原裝產品即提供高達6.0 GHz的最高渦輪加速時脈,是PC產業當中首款跨越此門檻的處理器。

英特爾在2022年第三季到今年第一季接二連三的CPU發布動作,很自然的被業界拿來和蘋果的比 M 系列晶片比較。

台積電的高階製程,成為處理器勝負關鍵

蘋果的處理器M1問世以後,已經對英特爾綁X86架構下的筆電產生威脅,2021年M1上市,被AMD行銷副總裁David McAfee評論「目前的任何 x86 處理器在能效方面都不能和 M1 晶片相提並論」,去年6月,蘋果推出了M2晶片,藉由台積電5奈米製程讓其效能有傑出的表現,因此有人說,M2的上市讓英特爾在第四季起一連串推出i9系列處理器。

今年,2023年,市場傳出,蘋果的M3晶片將問世,這次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巧合的是,台積電在2022年最後2天,宣布3奈米進入量產,現在,英特爾的另一個戰場「伺服器」對手AMD的ZNE4也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法人指出,屆時,如果英特爾不下單到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恐怕不利競爭。

有分析師評論,現在的英特爾,有點像當年的聯電,從IC設計到代工,什麼都要作,可是,當年張忠謀就是看到美國IDM大廠一條龍生產的弱點,才把代工這門生意獨立出來。

三星可折疊螢幕顯示器,仍保全球領先地位

2023年第二大關注重點,是「可摺疊 + 拉伸」二合一的螢幕,在去年英特爾創新日已經稍微展示,三星在今年的CES展上大秀這款OLED 面板「Flex Hybrid」。

它像書本一樣,先翻開,其中一頁還可再拉出一個畫面,側採用可摺疊技術,右側則是滑動技術,翻開左邊摺疊部分會變成 10.5 吋,拉開右側螢幕後則變成 12.4 吋,用戶可以分別在 4:3 或 16:10 螢幕比例中欣賞電影和影片,三星在這部分為全球領先(TCL、小米雖發表過類似技術但從未出現產品原型)。

當然,可摺疊螢幕還存在著良率問題,目前LG或者三星的可折疊螢幕手機也有一些問題有待克服,然而三星公布「Flex Hybrid」,引起更多觀察家喊出「so cool」、「amazing」。

曲面顯示器滲透率漸高,蘋果可能走向螢幕自製

曲面液晶螢幕也在這次CES展上吸引無數目光,三星展示了奧德賽Odyssey OLED G9、搭載Dual QHD 49吋1800R曲面顯示螢幕,實際上,韓國另一家大廠LG在去年10月,已先推出97吋的OLED曲面顯示螢幕。雖然今年不是曲面螢幕的元年,但曲面螢幕的滲透率逐漸的提高。

電競市場是曲面螢幕的主要消費市場,曲面螢幕的優勢為可多畫面、圍繞玩家,帶來臨場感,分析師認為,其普及率還有待觀察。最後一點業界關注的,是蘋果不論在iPhone手機或者筆記型電腦螢幕,很有可能走向自製或自組,不再買現貨,屆時對整個代工市場版圖帶來重大影響。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3126
假APP詐騙!冒凱基專員教投資 官網澄清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假APP詐騙!冒凱基專員教投資 官網澄清

轉載:TVBS新聞網 黃靖棻 蔡明勳 2023年1月20日 週五 下午7:40

想投資股票,竟下載到假App!有民眾加入投資群組,跟著一名「宋老師」買股票賺錢,對方假冒凱基證券名義,提供App下載連結給被害人,剛開始都有賺錢,最後是被朋友提醒,才驚覺遇到詐騙,凱基證券在官網也發出澄清,張貼真偽對比圖,提醒民眾小心別上當。

點開APP登入頁面,兩張圖看起來幾乎一樣,詐騙集團這回鎖定,凱基證券做出假APP,就有民眾上當受騙。

被害人朋友電訪:「如果有股票買賣經驗的聽他那種操作方式,就覺得不合理因為那種等於是穩賺不賠,(被害人)他當初投了80萬然後,詐騙集團讓他成功領出90萬金額,我們有問過警察說如果這90萬,如果是別的被害者的錢其實是更麻煩的。」

有詐騙集團到處加入臉書討論股票社團,觀察大家留言,伺機誘騙民眾加Line群組一起投資,這回又是一名自稱是,國安基金核心成員的宋老師,喊出老師帶你賺大錢,吸引被害人加入。

先是要求被害人翻拍身分證,辦理證券戶再透過,網頁連結下載假的投資APP,過程中都有賺到錢,被害人還以為跟到財神爺,直到朋友勸告他這是詐騙,才驚覺不太妙。

網路資訊多到底怎麼分辨真假,其實有三大招。

記者黃靖棻:「只要是從網頁連結下載APP,100%都是假的,另外也可以從app資訊攔,去查看發佈日期以及下載次數,判斷是不是合理,最保險的方式就是上網到集保所,查詢個人交易項目。」

凱基證券在官網澄清,目前已經報案提醒民眾,不要點擊任何連結,下載APP一定要透過,AppleStore或GooglePlay。

提醒民眾想賺錢讓荷包滿滿,真的別貪圖走偏門,不先求證越投越投多,到最後得不償失。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2417
內政部推警政APP 可查路況代叫小黃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內政部推警政APP 可查路況代叫小黃

轉載:獨家報導 2023年1月21日 週六 下午3:54

獨家報導【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內政部警政署開發推出警政服務App,裡面提供多達40項服務,例如收聽警廣路況、查詢失竊車輛、路況、違規拖吊、失蹤人口、測速執法點,或是檢舉詐騙、立即報案、呼叫計程車、計程車行車路線定位等服務供民眾下載。內政部表示,目前超過200萬次下載。

內政部提醒,新春期間聚餐,切記酒後不開車,可以多運用警政服務App「呼叫計程車」的功能,代叫計程車;夜歸民眾也可以利用「守護安全」的功能,紀錄乘車的資訊,即時將所定位的位置隨時回報警方;另外「110視訊報案」的功能,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內建GPS定位功能,如果當下不方便出聲通話,也可利用文字訊息報案,提供員警快速判讀報案位置,立即派遣警力前往處置。

此外,新春假期旅遊時,也可透過警政服務App「收聽警廣」的功能,掌握最新路況及交通疏導管制措施,及早避開塞車路段;App還有「165反詐騙檢舉/報案」、「詐騙來電排名」、「高風險賣場」等功能,可隨時查詢詐騙資訊,相當方便。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2415
2023 十大前沿科技趨勢,AIGC 將比元宇宙更具顛覆性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 十大前沿科技趨勢,AIGC 將比元宇宙更具顛覆性

轉載:36氪 2023年1月14日 週六 下午4:19

2022 年,科學技術持續發展:機器學習模型不斷完善,新能源格局正在重寫,晶片製造盛衰週期仍在,宇宙的知識迅速增加,公共衛生健康關注度顯著提升。

謀求和提升人類福祉是科技的責任。

工具與人共同進化。

我們捕捉了十個有望「改變現實」的趨勢,指明 2023 年科技浪潮迭起的方向

🤖生成式 AI,急需「AI 經濟」🔭韋布望遠鏡,引領「大科學」時代💡可控核聚變,軍民兩用💻晶片製造,由盛而衰🚗自動駕駛,冰火兩重天🔋動力電池,新能源主戰場💉mRNA 疫苗,加速「治癒」💴區塊鏈,監管臨頭🌏行星防禦計畫,地球「護盾」啟動🐒古 DNA 分析,揭開遺傳之謎

很多突破性的技術,背後都蘊含著長時期的堅持和睿智的洞察,並在「合適」的機會脫穎而出,激勵人們保持「改造世界」的力量。

對歷史不說如果,對未來不說不可能。

生成式 AI,急需「AI經濟」

—— ChatGPT 上線五天,註冊人數超過一百萬

2022 年 8 月,人工智慧公司 Stability AI 推出的文生圖模型 Stable Diffusion,通過「去噪模式」,將 AI圖像生成的效率和精度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12 月,Open AI 的「聊天」軟體 ChatGPT 通過「理解」對話者的語義,和人類進行有效、連續的反饋,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2022年以來,一系列 AI 工具包括 Disco Diffusion、Dall-E 2、MidJourney 等「學習能力」的爆髮式進步,和較低的使用門檻——家用級 PC、互動簡單,均令消費者切身感受到生成式 AI 的魅力和挑戰。

它是技術積累和發展策略雙重「進化」的產物,也急需進入商業化軌道來達成良性循環。

對話式 AI 的場景更為基礎和廣泛,有望盡快應用於 B 端的行銷與服務環節。G 端有望將生成式 AI 使用在智慧城市、數字政務以及巨量資料平台等公共服務領域。面向 C 端消費者的商業化行動已經開展。

近日,微軟公司擬向 ChatGPT 的開發者 OpenAI 投資 100 億美元,一旦交易達成,OpenAI 的估值將達到 290 億美元。據悉,微軟可能會將 ChatGPT 整合到 Word、PowerPoint、Outlook 和其他應用程式中,以便客戶用簡單的提示自動生成文字。

此舉將改變 10 億人編寫文件、PPT和電子郵件的方式。

韋布望遠鏡,引領「大科學」時代

—— 其觀測到 138 億年前發生的大爆炸,那是宇宙的童年

2021 年年底升空,韋布望遠鏡在 2022 年 7 月發佈首批觀測圖像,包括:星系團 SMACS J0723.3-7327 所在天區的長時間曝光照片、系外行星 WASP-96b 的母恆星 WASP-96 的光變曲線與透射光譜圖、南環狀星雲圖像、5 個星系構成的「斯蒂芬五重奏」(Stephan's Quintet)圖像、船底座星雲的一片區域(NGC 3324)圖像。

能取得上述圖像,韋伯望遠鏡主要靠的是「地利」——其位於日地連線上、地球外側約 150 萬公里處的拉格朗日 L2 點,躲在一個網球場大小的遮陽罩裡,擋住日、地、月的輻射,在極度深寒裡收集遙遠的微光和熱源。

耗時 20 年,花費 100 億美元,韋布望遠鏡的「登場」比原計畫推遲 14 年,預算超 20 倍。

因為韋布的軌道高度比「哈勃」軌道高度高幾千倍。從升空到開始工作,它必須在地面工程師的遙控下執行 344 個關鍵步驟,任何一個步驟出錯都將「萬劫不復」。

韋布的成功證明了大科學(Big Science)的價值。不同的國家都在思考大項目和小項目的選擇,韋布的成功讓政府對風險高收益大的大科學項目更有信心。

未來十年,韋布獲得的資料,能夠重塑人類對太陽系內天體和太陽系形成機制的認識,加深人類對系外行星、地外生命、各類天體形成以及宇宙自身的認識。

可控核聚變,軍民兩用

—— 近十年來,雷射產生聚變能的效率提高了 6~12 倍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國家點火裝置(NIF)於 12 月 5 日首次實現可控核聚變的能量增益,即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之比(Q 值)大於 1。

中國剛和沙特簽署了三十多項協議,涉及資訊技術、基因、礦業、氫能和製造業等領域,美國就曝光了核聚變能量已經取得淨增益的「爆炸性新聞」。

2022 年的俄烏戰爭,使傳統油氣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全球減碳目標迫在眉睫,國家之間有關清潔能源的技術路徑競爭,愈發激烈。

可控核聚變是否取得能量增益,有較大的解釋空間。

以 Q 值來看,2013 年就已經實現了「能量增益」,只是當時沒有宣傳。利用可控核聚變產生清潔能源,路途尚遠。清潔能源要看輸出/輸入能量比,即整個過程輸出的電能與輸入的總能量的比值,在電能到電能轉化中實現增益,而不是看 Q 值。

核聚變的難點在於高溫高壓下的原子會變成高速的電漿,控制電漿體的辦法有二,一是慣性約束核聚變,二是磁性約束核聚變。NIF 的辦法屬於慣性約束核聚變路線,更適合軍事用途。

而磁約束核聚變更有潛力生產清潔能源。主流裝置是 1954 年蘇聯庫爾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提出的「托卡馬克」,其依靠電流和環形線圈產生強磁場,將原子約束在「面包圈」式的容器裡。它的整體能量轉換效率更高。

晶片製造,由盛而衰

—— 2022 年,美國上市晶片企業總市值,蒸發了大約 1.5 萬億美元

經歷了 2021 年的「晶片荒」之後,2022 年的晶片業「暗藏殺機」。

一方面,晶片市值跌去五分之二,企業要在通貨膨脹、經濟放緩、局部封鎖和加密幣熊市的環境下,既下調收入預測,又要裁員。另一方面,美國、歐盟、韓國、日本紛紛築起「晶片圍牆」,都計畫在未來三年內給「自己的」晶片製造業補貼至少數百億美元。從市場的角度看,供大於求,已經不可避免。

2022 年 8 月,美國頒布《晶片與科學法案》,限制晶片的出口地,人為地打壓了美國晶片公司的收入「前景」。畢竟在 2021 年,進口超過 4000 億美元的中國,是晶片消費的最大市場。

晶片製造商寄希望於新市場。高通把晶片賣給汽車公司。AMD、因特爾和輝達在爭奪雲端運算資料中心。因特爾還在進軍「物聯網」。

在美國補貼的「幫助」下,台積電、韓國三星以及其他「盟友」的晶圓工廠,正於美國本土動工。亞洲晶片製造商一邊公開支援美國的「晶片圍牆」,一邊儘量控制支援的限度。從長時段看,晶片製造這一曾經最緊密的全球化業態,終將慢慢分裂。

另外,RISC-V 將打破大公司的「壟斷」。它是規定了電腦晶片指令集的設計規範,開放給公眾,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用它設計晶片。之前的晶片設計所有權,被因特爾、Arm 等公司獨佔,定製費用更是高昂。

可以想見,像乙太網路、WiFI、藍牙等開放標準一樣,RISC-V 很快「無處不在」。

自動駕駛,冰火兩重天

—— 中國 L2 級乘用車滲透率超過 23%

2022 年的「自動駕駛」,能夠應用的還是高速公路和停車場兩大「相對簡單」的場景,技術的本質是高精地圖導航,外加「視覺」或雷達感知。2022 年 1~9 月,中國乘用車 L2 和 L2+等級 ADAS 裝配率達到 33.5%。

所有銷售車型的「自動駕駛」功能,都具有同質化、標籤膨脹化的特徵,靠價格戰而不是技術創新搶奪使用者,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包括特斯拉在內,很多車企的自動駕駛技術依然原地打轉。馬斯克多次談到「汽車自動駕駛比想像中難。」

難就難在無法建立一個精準的向量空間,汽車周圍的一切都需要形成數字訊號,對應到向量空間之中。Google、輝達、AWS 已經發起「數字地球」等數字孿生項目,未來會成為自動駕駛的重要基礎設施。

指望消費者採用「訂閱制」為自動駕駛買單,自動駕駛需要發揮最核心的「用處」——安全的效率工具,安全和效率缺一不可。

2023 年開始,L2 和 L2+等級的公司將進入全面競爭階段,主機廠自研、傳統 Tier1、市場風向和晶片週期,都是難以預計的變數。

自動駕駛核心單元是晶片,而每一個等級的自動駕駛,對算力到底需求多少?新一年也許會有更加理性的答案。

不同的車企組態不同,其中不乏「卷」和「高溢價」的成分。「造車新勢力」認為 L2+車輛算力需求最低 200Tops,其採用 254Tops 算力的輝達 Orin 晶片,價格超過 500 美元;然而也有車企用兩顆 TDA4 晶片實現 L2+,其算力 16Tops,單顆成本 50 美元。

市場火熱,技術停滯,自動駕駛需要「正本清源」。

動力電池,新能源主戰場

—— 2022 年上半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大漲 76%

2021 年以來,動力電池市場最大的變化,就是磷酸鐵鋰電池裝車比例超過三元鋰電池。沿著磷酸鐵鋰技術路線,主要電池廠商都在 2022 年研發新產品磷酸錳鐵鋰電池。寧德時代欣旺達億緯鋰能和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均已投入生產。

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長。磷酸錳鐵鋰電池理論能量密度極值可達 230Wh/kg,比磷酸鐵鋰電池高出 15%~20%,而材料成本沒有差異。

磷酸錳鐵鋰不算新技術,比亞迪在 2013 年就曾進行過測試,當時試驗品循環壽命很低,2016 年終止開發。

目前的技術則是在磷酸錳鐵鋰中混入三元鋰來解決壽命低、內阻大的問題。馬斯克表示看好電池中加入錳元素這一技術路線。

動力電池行業判斷,磷酸錳鐵鋰電池是磷酸鐵鋰路線下商業潛力最大的產品。

mRNA疫苗,加速「治癒」

—— 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僅耗時 2 年,過去一款疫苗研發的平均時間為 48 年

疫苗開發的黃金時代正在開啟。mRNA 疫苗成功投入使用,它是一種利用信使 RNA(mRNA)的分子副本產生免疫反應的疫苗。

過去,疫苗研發的過程很緩慢,據全球發展中心的資料,從發現致病微生物到疫苗研發的平均時間跨度約為 48 年(不包括天花和新冠病毒),且成功率不超過 39.6% 。

如今,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僅耗時 2 年,且將 mRNA技術付諸實踐;針對瘧疾、流感和 HIV 等疾病的疫苗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不久的未來,許多致命公共衛生挑戰的突破點將從治療轉向預防。

德國 BioNTech 開發的瘧疾、結核病和生殖器皰疹等多種 mRNA 疫苗,預計將在未來數週內進行首次人體試驗。該公司還正在和美國輝瑞公司合作,試驗一款旨在降低帶狀皰疹發病率的 mRNA 候選疫苗。針對生殖器皰疹病毒和帶狀皰疹病毒,美國 Moderna 公司開發了多種 mRNA 候選疫苗。

BioNTech 和輝瑞聯合開發的 COVID-19 和流感二聯 mRNA 疫苗,於 2022 年 11 月開始了第一階段試驗。該疫苗所含 mRNA 株編入了針對 SARS-CoV-2 病毒、奧密克戎病毒 BA.4/BA.5 變異株和 4 種流感病毒變異株的結合蛋白。

區塊鏈,監管臨頭

—— 2022 年投資家向加密幣和區塊鏈項目投資超 300 億美元,僅次於 2021 年的 310 億美元

2022 年,美聯儲持續加息,全球流動性緊縮,加密行業進入深熊。

Crypto 資產總市值縮水超過 2.2 萬億美元,CEFI 類機構業務規模下降約 71.4%。行業在連續經歷 Terra 崩盤、3AC 和 FTX 破產事件後受到重創,包括 BlockFi、Genesis 等大型機構遭遇破產或清算危機。

同時,行業的建設並沒有停止:一級市場的投融資總額超過 277 億美元;以太坊開啟了 PoS 新時代,Layer2 快速發展;X2E 喚醒了 GameFi 新業務模式等。

以太坊合併是該系列中的第二次網路升級,它將生態中現有的兩條獨立區塊鏈以太坊主網與信標鏈相結合,在保留原有執行智能合約的功能和完整的歷史資料及使用者狀態的同時,實現共識機制的切換。

以太坊合併是對加密貨幣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未來 ETH 極可能進入通縮。對行業來說,合併意味著大規模顯示卡挖礦時代結束,礦工不得不湧向替代鏈或就此退出。隨著以太坊慢慢補齊性能短板,未來勢必擠壓其它 PoS 公鏈生態。

合併也是以太坊響應全球減少碳足跡號召的重要改變。過渡為權益證明後,每年的全球能源消耗將因此減少約 0.4%。

2022 年,美國和歐盟先後頒布了有關「數位資產管理」的措施和法案,率先建立起統一的加密監管體系,既提升自己管轄區內的監管效率和執法力度,也可以為其他國家監管提供樣板。

行星防禦計畫,地球「護盾」啟動

—— 過去的 20 多年裡,行星監測已識別了 98%以上對人類有滅絕威脅的小行星

2022 年 9 月,DART 計畫的成功,是人類向行星防禦邁出的關鍵第一步。

美國宇航局(NASA)成功用一艘宇宙飛船(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撞擊了一顆直徑 160 米的小天體 Dimorphos,並將其軌道縮短了 1%。

哈勃、韋伯等天基望遠鏡也集中觀察了這一事件。

在過去的 20 多年裡,行星監測已識別了 98%以上對人類有滅絕威脅的小行星。DART 是首個成功的偏轉實驗,是人類具有抵禦生存性風險能力的一次重要進展。

根據 NASA 的研究,大約有 40%的大型小行星,直徑達到 140 米以上,這些行星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

如果在預期撞擊前五年或十年發現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動能撞擊」的方法就能有效保護地球。

古DNA分析,揭開遺傳之謎

—— 不需要牙齒或骨骼,在尼安德塔人尿過的泥土中就能分析他們的DNA微觀痕跡

2022 年,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遺傳學家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因其相關的基礎性研究工作獲得了諾貝爾獎。

通過古 DNA 分析,我們發現了兩種已滅絕的人種「呂宋人(Homo luzonensis)」和「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還知道了現代人類攜帶大量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塔人的 DNA。

人類所知的、擁有全基因組資料的古代人類個體的數量迅速增加,從 2010 年的 5 個增加到了 2020 年的 5550個。新技術表明印度人的祖先是多種多樣的,種姓制度的「合理性」受到衝擊。西西里島一個有 2500 年歷史的戰場中的 DNA 顯示,古希臘軍隊成員比歷史學家認為的更為多樣化。

古老的樣本也可以解開現代健康之謎。2021 年,科學家們發現一個基因的單一突變,該突變使人們在黑死病中存活的可能性提高了 40%,但它也可能導致克羅恩病等自身免疫疾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愛范兒”(ID:ifanr),作者:榮智慧,36氪經授權發佈。

來源出處:36氪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1600
抑菌99.9% 華碩PureGo活氧水殺菌機精巧上市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抑菌99.9% 華碩PureGo活氧水殺菌機精巧上市

轉載:匯流新聞網 謝東明 2023年1月13日 週五 下午9:22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李盛雯/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消毒殺菌成為日常,全球科技領導品牌華碩,推出以食安健康為訴求的ASUS PureGo系列家用機電。華碩表示,繼蔬果洗淨偵測器後,再推出OW100活氧水殺菌機,提供使用者最快速、省成本與更環保的清潔方式照護心愛家人,尤其內、外兼備的出眾設計,更獲得CES 2023創新獎殊榮肯定。

業者表示,安裝後打開水龍頭,即可馬上為雙手、口腔衛生把關,還能有效分解殘留農藥,延長食材保鮮或進行環境清潔除臭;99.9%的強大殺菌力,搭配極簡外型、操作直覺化的按鈕與燈光顯示,不僅將3C美學融入廚房、衛浴等居家場域,更能展現個人生活品味。

ASUS OW100活氧水殺菌機,採文式管原理,有別於電極啟動臭氧運作方式,當水龍頭開啟產生負壓時,才會啟動活氧生成,因此不會因環境空氣濕度過高,誤判觸發導致氣體逸散;三段式調節功能,除可依水流大小,由晶片控制高壓管打出活氧,維持濃度穩定,還能根據不同使用情境,以及個人對活氧氣味接受度彈性設定切換,並可隨時關閉,改為提供一般自來水,再加上20分鐘強制停止保護機制,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SGS臭氧空氣逸散驗證,使用更安心無虞。

華碩表示,安裝容易的ASUS OW100,無須鑽孔、釘牆,同時具備貼心便利的固線配件和機身後方的捲線設計,可將多餘線路收起固定不外露,維持空間整齊俐落,輕鬆升級家庭用水。即日起於PCHome 24h購物 / momo購物網搶先開賣。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1599
頁/共3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