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Technology 科技篇
 瀏覽48,738|回應472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何看LINE訊息又不顯示已讀?3招解決

轉載: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 2025年1月12日 週日 下午1:51

LINE是最多台灣人用的通訊軟體,不少用戶都有收到訊息,不想即刻點開的經驗,此時可透過3招預覽訊息,還能不被對方發現,包括iPhone用戶獨有的長按聊天室對話框、開啟LINE App「通知中心」、手機切換飛航模式等,但前兩招只適用於短訊息,如對方傳的訊息過長,就無法全部瀏覽。

●iPhone用戶專屬的「長按聊天室對話框」

iPhone用戶點選LINE App後,長按聊天室對話框,即可預覽新訊息,且不會標示已讀,但缺點就是,若對方一次傳送的訊息太長,無法透過預覽方式看到全部訊息,只能讀到部分文字,必須要點開聊天室對話框,才能看到完整訊息,但點開後系統就會自動標示「已讀」。

●「通知中心」條例式通知

不論是iPhone或Android手機,開啟LINE App設定中的「通知中心」,主頁面下方會看到「通知中心」,點進去後所有通知會條例式顯示,可方便直接閱讀收到的訊息,且不會顯示已讀,但同樣有訊息過長無法全部瀏覽的缺點。

●飛航模式

若想要看到對方傳送的訊息,又不想顯示已讀,可將手機切換成飛航模式,再打開聊天室對話框,就能閱讀到所有訊息,系統也不會顯示已讀,看完訊息後可在「多工模式」中關閉LINE App,如此一來即便關閉飛航模式,重新連上網路,系統也不會顯示已讀。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24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64
 回應文章 頁/共4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內政部推警政APP 可查路況代叫小黃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內政部推警政APP 可查路況代叫小黃

轉載:獨家報導 2023年1月21日 週六 下午3:54

獨家報導【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內政部警政署開發推出警政服務App,裡面提供多達40項服務,例如收聽警廣路況、查詢失竊車輛、路況、違規拖吊、失蹤人口、測速執法點,或是檢舉詐騙、立即報案、呼叫計程車、計程車行車路線定位等服務供民眾下載。內政部表示,目前超過200萬次下載。

內政部提醒,新春期間聚餐,切記酒後不開車,可以多運用警政服務App「呼叫計程車」的功能,代叫計程車;夜歸民眾也可以利用「守護安全」的功能,紀錄乘車的資訊,即時將所定位的位置隨時回報警方;另外「110視訊報案」的功能,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內建GPS定位功能,如果當下不方便出聲通話,也可利用文字訊息報案,提供員警快速判讀報案位置,立即派遣警力前往處置。

此外,新春假期旅遊時,也可透過警政服務App「收聽警廣」的功能,掌握最新路況及交通疏導管制措施,及早避開塞車路段;App還有「165反詐騙檢舉/報案」、「詐騙來電排名」、「高風險賣場」等功能,可隨時查詢詐騙資訊,相當方便。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2415
2023 十大前沿科技趨勢,AIGC 將比元宇宙更具顛覆性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 十大前沿科技趨勢,AIGC 將比元宇宙更具顛覆性

轉載:36氪 2023年1月14日 週六 下午4:19

2022 年,科學技術持續發展:機器學習模型不斷完善,新能源格局正在重寫,晶片製造盛衰週期仍在,宇宙的知識迅速增加,公共衛生健康關注度顯著提升。

謀求和提升人類福祉是科技的責任。

工具與人共同進化。

我們捕捉了十個有望「改變現實」的趨勢,指明 2023 年科技浪潮迭起的方向

🤖生成式 AI,急需「AI 經濟」🔭韋布望遠鏡,引領「大科學」時代💡可控核聚變,軍民兩用💻晶片製造,由盛而衰🚗自動駕駛,冰火兩重天🔋動力電池,新能源主戰場💉mRNA 疫苗,加速「治癒」💴區塊鏈,監管臨頭🌏行星防禦計畫,地球「護盾」啟動🐒古 DNA 分析,揭開遺傳之謎

很多突破性的技術,背後都蘊含著長時期的堅持和睿智的洞察,並在「合適」的機會脫穎而出,激勵人們保持「改造世界」的力量。

對歷史不說如果,對未來不說不可能。

生成式 AI,急需「AI經濟」

—— ChatGPT 上線五天,註冊人數超過一百萬

2022 年 8 月,人工智慧公司 Stability AI 推出的文生圖模型 Stable Diffusion,通過「去噪模式」,將 AI圖像生成的效率和精度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12 月,Open AI 的「聊天」軟體 ChatGPT 通過「理解」對話者的語義,和人類進行有效、連續的反饋,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2022年以來,一系列 AI 工具包括 Disco Diffusion、Dall-E 2、MidJourney 等「學習能力」的爆髮式進步,和較低的使用門檻——家用級 PC、互動簡單,均令消費者切身感受到生成式 AI 的魅力和挑戰。

它是技術積累和發展策略雙重「進化」的產物,也急需進入商業化軌道來達成良性循環。

對話式 AI 的場景更為基礎和廣泛,有望盡快應用於 B 端的行銷與服務環節。G 端有望將生成式 AI 使用在智慧城市、數字政務以及巨量資料平台等公共服務領域。面向 C 端消費者的商業化行動已經開展。

近日,微軟公司擬向 ChatGPT 的開發者 OpenAI 投資 100 億美元,一旦交易達成,OpenAI 的估值將達到 290 億美元。據悉,微軟可能會將 ChatGPT 整合到 Word、PowerPoint、Outlook 和其他應用程式中,以便客戶用簡單的提示自動生成文字。

此舉將改變 10 億人編寫文件、PPT和電子郵件的方式。

韋布望遠鏡,引領「大科學」時代

—— 其觀測到 138 億年前發生的大爆炸,那是宇宙的童年

2021 年年底升空,韋布望遠鏡在 2022 年 7 月發佈首批觀測圖像,包括:星系團 SMACS J0723.3-7327 所在天區的長時間曝光照片、系外行星 WASP-96b 的母恆星 WASP-96 的光變曲線與透射光譜圖、南環狀星雲圖像、5 個星系構成的「斯蒂芬五重奏」(Stephan's Quintet)圖像、船底座星雲的一片區域(NGC 3324)圖像。

能取得上述圖像,韋伯望遠鏡主要靠的是「地利」——其位於日地連線上、地球外側約 150 萬公里處的拉格朗日 L2 點,躲在一個網球場大小的遮陽罩裡,擋住日、地、月的輻射,在極度深寒裡收集遙遠的微光和熱源。

耗時 20 年,花費 100 億美元,韋布望遠鏡的「登場」比原計畫推遲 14 年,預算超 20 倍。

因為韋布的軌道高度比「哈勃」軌道高度高幾千倍。從升空到開始工作,它必須在地面工程師的遙控下執行 344 個關鍵步驟,任何一個步驟出錯都將「萬劫不復」。

韋布的成功證明了大科學(Big Science)的價值。不同的國家都在思考大項目和小項目的選擇,韋布的成功讓政府對風險高收益大的大科學項目更有信心。

未來十年,韋布獲得的資料,能夠重塑人類對太陽系內天體和太陽系形成機制的認識,加深人類對系外行星、地外生命、各類天體形成以及宇宙自身的認識。

可控核聚變,軍民兩用

—— 近十年來,雷射產生聚變能的效率提高了 6~12 倍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國家點火裝置(NIF)於 12 月 5 日首次實現可控核聚變的能量增益,即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之比(Q 值)大於 1。

中國剛和沙特簽署了三十多項協議,涉及資訊技術、基因、礦業、氫能和製造業等領域,美國就曝光了核聚變能量已經取得淨增益的「爆炸性新聞」。

2022 年的俄烏戰爭,使傳統油氣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全球減碳目標迫在眉睫,國家之間有關清潔能源的技術路徑競爭,愈發激烈。

可控核聚變是否取得能量增益,有較大的解釋空間。

以 Q 值來看,2013 年就已經實現了「能量增益」,只是當時沒有宣傳。利用可控核聚變產生清潔能源,路途尚遠。清潔能源要看輸出/輸入能量比,即整個過程輸出的電能與輸入的總能量的比值,在電能到電能轉化中實現增益,而不是看 Q 值。

核聚變的難點在於高溫高壓下的原子會變成高速的電漿,控制電漿體的辦法有二,一是慣性約束核聚變,二是磁性約束核聚變。NIF 的辦法屬於慣性約束核聚變路線,更適合軍事用途。

而磁約束核聚變更有潛力生產清潔能源。主流裝置是 1954 年蘇聯庫爾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提出的「托卡馬克」,其依靠電流和環形線圈產生強磁場,將原子約束在「面包圈」式的容器裡。它的整體能量轉換效率更高。

晶片製造,由盛而衰

—— 2022 年,美國上市晶片企業總市值,蒸發了大約 1.5 萬億美元

經歷了 2021 年的「晶片荒」之後,2022 年的晶片業「暗藏殺機」。

一方面,晶片市值跌去五分之二,企業要在通貨膨脹、經濟放緩、局部封鎖和加密幣熊市的環境下,既下調收入預測,又要裁員。另一方面,美國、歐盟、韓國、日本紛紛築起「晶片圍牆」,都計畫在未來三年內給「自己的」晶片製造業補貼至少數百億美元。從市場的角度看,供大於求,已經不可避免。

2022 年 8 月,美國頒布《晶片與科學法案》,限制晶片的出口地,人為地打壓了美國晶片公司的收入「前景」。畢竟在 2021 年,進口超過 4000 億美元的中國,是晶片消費的最大市場。

晶片製造商寄希望於新市場。高通把晶片賣給汽車公司。AMD、因特爾和輝達在爭奪雲端運算資料中心。因特爾還在進軍「物聯網」。

在美國補貼的「幫助」下,台積電、韓國三星以及其他「盟友」的晶圓工廠,正於美國本土動工。亞洲晶片製造商一邊公開支援美國的「晶片圍牆」,一邊儘量控制支援的限度。從長時段看,晶片製造這一曾經最緊密的全球化業態,終將慢慢分裂。

另外,RISC-V 將打破大公司的「壟斷」。它是規定了電腦晶片指令集的設計規範,開放給公眾,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用它設計晶片。之前的晶片設計所有權,被因特爾、Arm 等公司獨佔,定製費用更是高昂。

可以想見,像乙太網路、WiFI、藍牙等開放標準一樣,RISC-V 很快「無處不在」。

自動駕駛,冰火兩重天

—— 中國 L2 級乘用車滲透率超過 23%

2022 年的「自動駕駛」,能夠應用的還是高速公路和停車場兩大「相對簡單」的場景,技術的本質是高精地圖導航,外加「視覺」或雷達感知。2022 年 1~9 月,中國乘用車 L2 和 L2+等級 ADAS 裝配率達到 33.5%。

所有銷售車型的「自動駕駛」功能,都具有同質化、標籤膨脹化的特徵,靠價格戰而不是技術創新搶奪使用者,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包括特斯拉在內,很多車企的自動駕駛技術依然原地打轉。馬斯克多次談到「汽車自動駕駛比想像中難。」

難就難在無法建立一個精準的向量空間,汽車周圍的一切都需要形成數字訊號,對應到向量空間之中。Google、輝達、AWS 已經發起「數字地球」等數字孿生項目,未來會成為自動駕駛的重要基礎設施。

指望消費者採用「訂閱制」為自動駕駛買單,自動駕駛需要發揮最核心的「用處」——安全的效率工具,安全和效率缺一不可。

2023 年開始,L2 和 L2+等級的公司將進入全面競爭階段,主機廠自研、傳統 Tier1、市場風向和晶片週期,都是難以預計的變數。

自動駕駛核心單元是晶片,而每一個等級的自動駕駛,對算力到底需求多少?新一年也許會有更加理性的答案。

不同的車企組態不同,其中不乏「卷」和「高溢價」的成分。「造車新勢力」認為 L2+車輛算力需求最低 200Tops,其採用 254Tops 算力的輝達 Orin 晶片,價格超過 500 美元;然而也有車企用兩顆 TDA4 晶片實現 L2+,其算力 16Tops,單顆成本 50 美元。

市場火熱,技術停滯,自動駕駛需要「正本清源」。

動力電池,新能源主戰場

—— 2022 年上半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大漲 76%

2021 年以來,動力電池市場最大的變化,就是磷酸鐵鋰電池裝車比例超過三元鋰電池。沿著磷酸鐵鋰技術路線,主要電池廠商都在 2022 年研發新產品磷酸錳鐵鋰電池。寧德時代欣旺達億緯鋰能和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均已投入生產。

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長。磷酸錳鐵鋰電池理論能量密度極值可達 230Wh/kg,比磷酸鐵鋰電池高出 15%~20%,而材料成本沒有差異。

磷酸錳鐵鋰不算新技術,比亞迪在 2013 年就曾進行過測試,當時試驗品循環壽命很低,2016 年終止開發。

目前的技術則是在磷酸錳鐵鋰中混入三元鋰來解決壽命低、內阻大的問題。馬斯克表示看好電池中加入錳元素這一技術路線。

動力電池行業判斷,磷酸錳鐵鋰電池是磷酸鐵鋰路線下商業潛力最大的產品。

mRNA疫苗,加速「治癒」

—— 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僅耗時 2 年,過去一款疫苗研發的平均時間為 48 年

疫苗開發的黃金時代正在開啟。mRNA 疫苗成功投入使用,它是一種利用信使 RNA(mRNA)的分子副本產生免疫反應的疫苗。

過去,疫苗研發的過程很緩慢,據全球發展中心的資料,從發現致病微生物到疫苗研發的平均時間跨度約為 48 年(不包括天花和新冠病毒),且成功率不超過 39.6% 。

如今,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僅耗時 2 年,且將 mRNA技術付諸實踐;針對瘧疾、流感和 HIV 等疾病的疫苗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不久的未來,許多致命公共衛生挑戰的突破點將從治療轉向預防。

德國 BioNTech 開發的瘧疾、結核病和生殖器皰疹等多種 mRNA 疫苗,預計將在未來數週內進行首次人體試驗。該公司還正在和美國輝瑞公司合作,試驗一款旨在降低帶狀皰疹發病率的 mRNA 候選疫苗。針對生殖器皰疹病毒和帶狀皰疹病毒,美國 Moderna 公司開發了多種 mRNA 候選疫苗。

BioNTech 和輝瑞聯合開發的 COVID-19 和流感二聯 mRNA 疫苗,於 2022 年 11 月開始了第一階段試驗。該疫苗所含 mRNA 株編入了針對 SARS-CoV-2 病毒、奧密克戎病毒 BA.4/BA.5 變異株和 4 種流感病毒變異株的結合蛋白。

區塊鏈,監管臨頭

—— 2022 年投資家向加密幣和區塊鏈項目投資超 300 億美元,僅次於 2021 年的 310 億美元

2022 年,美聯儲持續加息,全球流動性緊縮,加密行業進入深熊。

Crypto 資產總市值縮水超過 2.2 萬億美元,CEFI 類機構業務規模下降約 71.4%。行業在連續經歷 Terra 崩盤、3AC 和 FTX 破產事件後受到重創,包括 BlockFi、Genesis 等大型機構遭遇破產或清算危機。

同時,行業的建設並沒有停止:一級市場的投融資總額超過 277 億美元;以太坊開啟了 PoS 新時代,Layer2 快速發展;X2E 喚醒了 GameFi 新業務模式等。

以太坊合併是該系列中的第二次網路升級,它將生態中現有的兩條獨立區塊鏈以太坊主網與信標鏈相結合,在保留原有執行智能合約的功能和完整的歷史資料及使用者狀態的同時,實現共識機制的切換。

以太坊合併是對加密貨幣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未來 ETH 極可能進入通縮。對行業來說,合併意味著大規模顯示卡挖礦時代結束,礦工不得不湧向替代鏈或就此退出。隨著以太坊慢慢補齊性能短板,未來勢必擠壓其它 PoS 公鏈生態。

合併也是以太坊響應全球減少碳足跡號召的重要改變。過渡為權益證明後,每年的全球能源消耗將因此減少約 0.4%。

2022 年,美國和歐盟先後頒布了有關「數位資產管理」的措施和法案,率先建立起統一的加密監管體系,既提升自己管轄區內的監管效率和執法力度,也可以為其他國家監管提供樣板。

行星防禦計畫,地球「護盾」啟動

—— 過去的 20 多年裡,行星監測已識別了 98%以上對人類有滅絕威脅的小行星

2022 年 9 月,DART 計畫的成功,是人類向行星防禦邁出的關鍵第一步。

美國宇航局(NASA)成功用一艘宇宙飛船(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撞擊了一顆直徑 160 米的小天體 Dimorphos,並將其軌道縮短了 1%。

哈勃、韋伯等天基望遠鏡也集中觀察了這一事件。

在過去的 20 多年裡,行星監測已識別了 98%以上對人類有滅絕威脅的小行星。DART 是首個成功的偏轉實驗,是人類具有抵禦生存性風險能力的一次重要進展。

根據 NASA 的研究,大約有 40%的大型小行星,直徑達到 140 米以上,這些行星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

如果在預期撞擊前五年或十年發現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動能撞擊」的方法就能有效保護地球。

古DNA分析,揭開遺傳之謎

—— 不需要牙齒或骨骼,在尼安德塔人尿過的泥土中就能分析他們的DNA微觀痕跡

2022 年,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遺傳學家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因其相關的基礎性研究工作獲得了諾貝爾獎。

通過古 DNA 分析,我們發現了兩種已滅絕的人種「呂宋人(Homo luzonensis)」和「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還知道了現代人類攜帶大量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塔人的 DNA。

人類所知的、擁有全基因組資料的古代人類個體的數量迅速增加,從 2010 年的 5 個增加到了 2020 年的 5550個。新技術表明印度人的祖先是多種多樣的,種姓制度的「合理性」受到衝擊。西西里島一個有 2500 年歷史的戰場中的 DNA 顯示,古希臘軍隊成員比歷史學家認為的更為多樣化。

古老的樣本也可以解開現代健康之謎。2021 年,科學家們發現一個基因的單一突變,該突變使人們在黑死病中存活的可能性提高了 40%,但它也可能導致克羅恩病等自身免疫疾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愛范兒”(ID:ifanr),作者:榮智慧,36氪經授權發佈。

來源出處:36氪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1600
抑菌99.9% 華碩PureGo活氧水殺菌機精巧上市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抑菌99.9% 華碩PureGo活氧水殺菌機精巧上市

轉載:匯流新聞網 謝東明 2023年1月13日 週五 下午9:22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李盛雯/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消毒殺菌成為日常,全球科技領導品牌華碩,推出以食安健康為訴求的ASUS PureGo系列家用機電。華碩表示,繼蔬果洗淨偵測器後,再推出OW100活氧水殺菌機,提供使用者最快速、省成本與更環保的清潔方式照護心愛家人,尤其內、外兼備的出眾設計,更獲得CES 2023創新獎殊榮肯定。

業者表示,安裝後打開水龍頭,即可馬上為雙手、口腔衛生把關,還能有效分解殘留農藥,延長食材保鮮或進行環境清潔除臭;99.9%的強大殺菌力,搭配極簡外型、操作直覺化的按鈕與燈光顯示,不僅將3C美學融入廚房、衛浴等居家場域,更能展現個人生活品味。

ASUS OW100活氧水殺菌機,採文式管原理,有別於電極啟動臭氧運作方式,當水龍頭開啟產生負壓時,才會啟動活氧生成,因此不會因環境空氣濕度過高,誤判觸發導致氣體逸散;三段式調節功能,除可依水流大小,由晶片控制高壓管打出活氧,維持濃度穩定,還能根據不同使用情境,以及個人對活氧氣味接受度彈性設定切換,並可隨時關閉,改為提供一般自來水,再加上20分鐘強制停止保護機制,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SGS臭氧空氣逸散驗證,使用更安心無虞。

華碩表示,安裝容易的ASUS OW100,無須鑽孔、釘牆,同時具備貼心便利的固線配件和機身後方的捲線設計,可將多餘線路收起固定不外露,維持空間整齊俐落,輕鬆升級家庭用水。即日起於PCHome 24h購物 / momo購物網搶先開賣。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1599
U-Safe 遙控救生圈希望能更快速拯救遇溺泳客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U-Safe 遙控救生圈希望能更快速拯救遇溺泳客

轉載:Engdadget中文版 Eric Chan 2023年1月7日 週六 下午6:00

不管你是多懂水性,在意外遇溺時都會手足無措,甚至會把好心拯救的人強行壓到水裡。在 CES 2023 上就有來自 Noras Performance 的 U-Safe 遙控救生圈,希望能更快速拯救遇溺泳客之餘,又能避免拯救者遇險的機會。

U-Safe 的外形就是一個橘色的 U,兩支腳內藏推進器,讓這僅重 13kg 的機動裝置可以用時速 15 公里的速度,前往最遠 3.2 海里(約 6 公里)的目視距離作救援。岸上或船上的人員只需要在 U-Safe 的底座中取出搖捍即可操作,遇溺者就會抓住 U-Safe 兩側的手把來協作漂浮,直至有救援人員前往。是說,這裝置也有一定的使用條件,首先是遇溺者需要有意識,且起碼有一隻有力的手來抓著手把,不過這也跟一般的救生泳圈差不多了,而且還能主動跑更遠的地方呢。

據指 U-Safe 早在 2017 年就推出,目前已有意大利和葡萄牙的海岸巡邏隊應用,今年年底就會在美國上市。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0908
科技飛天車現身CES 標榜油電混合還能垂直起降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科技飛天車現身CES 標榜油電混合還能垂直起降

轉載:TVBS新聞網 倪嘉徽 黃崧浦 2023年1月7日 週六 下午3:11

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看得到各品牌概念車,也有實用性高的電動交通工具,不管路上跑的、水上走的或天上飛的,都有純電動版,甚至過去在科幻電影裡的飛行汽車,在今年第一季就將在北加州試飛,2026年還會推出像Uber的共乘服務。

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期間,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的西側,各種運輸工具的純電動版亮相,拼設計、搶話題。

電動房車讓人看得眼花撩亂,還有電動的卡車、農具、遊艇、和飛機。

單一運輸方式不夠看,還有這個,電動飛行汽車,雖然造型看起來像飛機,但它也有在路上行駛的功能。

TVBS特派記者倪嘉徽:「飛行汽車不再是夢想,我現在坐在Aska的飛行模擬器裡面,手裏這是汽車方向盤,同時也是飛機的操縱桿。」

Aska製造主任胡佛:「所以切換到飛行模式,在顯示螢幕上可以看到它的轉換,切換中所以機翼正展開。」

四人座休旅車能跑也能飛,雖然現場展示的原型看起來大了點,但實際設計是一個停車格大小,展開六翼螺旋槳,瞬間變成飛行器,可以垂直起降,也能在跑道滑行起飛,最遠可以飛400公里,不過和科幻的電影不同的是,這不是碰到塞車就能馬上起飛。

Aska執行長卡普林斯基:「我們預估,很多加油站在未來都會閒置無用,我們可以把它變成起降場,你到加油站,展開機翼,就可以起飛。所以剛開始必須是飛行員(才能駕駛),一般民航機師,不過以後我們將和NASA合作,和NASA合作的計畫是讓這些車輛能自動飛行。」

Aska將在今年第一季在北加州試飛,花70萬美元你就能擁有它,買不起等到2026年,透過手機APP像Uber一樣也能享受共乘服務。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0906
Mozilla以「Cache the World」項目提高Firefox瀏覽器運作效率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Mozilla以「Cache the World」項目提高Firefox瀏覽器運作效率

轉載:mashdigi 2022年12月31日 週六 上午8:37

從版號61開始,Mozilla便開始在Firefox瀏覽器加入名為「Accessibility Tree」的工具資源,讓開發者能藉此打造各類瀏覽器內容無障礙檢視輔助功能,後續更以「Accessibility Engine」引擎架構設計,讓各類輔助功能能以更安全形式運作,但相對也讓瀏覽器運作效率出現延遲等影響,因此Mozilla稍早藉由「Cache the World」項目,讓新版Firefox瀏覽器運作效率提升。

在此架構調整之下,Firefox將能在使用螢幕閱讀器與其他無障礙輔助功能時,維持更高的運作效率,尤其在Windows作業系統環境運作下的效率提升比重會更為明顯。

例如過往透過Firefox瀏覽器開啟Gmail頁面開啟信件,平均需要花費200毫秒,目前僅需約100毫秒時間,整體效率提升幅度將近達一倍。而關閉Gmail郵件,並且回到Gmail服務首頁,在過往架構設計約需花費410毫秒,目前僅需150毫秒時間即可完成。

另外,在載入大容量文件檔案、複雜表格等內容時,原本需要約175秒才能完成載入的情況,在新架構僅需花費15秒,甚至在開啟超過12000行表格內容時,原本需要花費128秒的載入時間,目前也僅需6秒即可完成載入。

新架構提升效率幅度,讓Mozilla團隊相當滿意,同時藉由可完全控制緩衝快取更新方式與週期,更預期有更大空間可讓Firefox瀏覽器運作效率進一步提升,甚至可以大幅減少瀏覽器原始編碼內容,大約可減少2萬行編碼。

Mozilla已經在Firefox Nightly版本啟用全新架構設計,最快會在2023年1月的Firefox 110版號內容測試版本使用,進而在收集更多反饋意見後用於正式版本。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0161
三星6G論壇:為取得6G必要頻譜資源,必須全面納入1GHz到300GHz頻段,並重整3G、4G及5G頻段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三星6G論壇:為取得6G必要頻譜資源,必須全面納入1GHz到300GHz頻段,並重整3G、4G及5G頻段

轉載:Yahoo 3C科技 2022年12月31日 週六 上午2:53

隨著產業紛紛投入6G技術發展、積極搶佔先機,三星電子日前召開三星6G論壇,以「全球新世代超連結體驗」為題,邀請全球學術及業界的新世代通訊科技領域專家齊聚一堂,深入探討未來科技趨勢的重要變革。

三星研究6G頻譜白皮書指出,6G為新世代通訊技術,可實現完全沈浸式的延展實境(XR,結合五感體驗的虛擬實境)、高度逼真的3D行動全像投影,以及數位複製(digital Replica),可將真實世界的物體和空間複製到虛擬世界。

為取得6G必要頻譜資源,三星建議:全面考慮納入從1GHz到300GHz的頻段,以提升覆蓋範圍,支援超高速和超高容量的服務;重整目前3G、4G及5G網路使用頻段;超前部署頻譜運用的法規與技術。

三星針對6G候選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

1.太赫茲頻段通訊技術(Sub-THz次太赫茲)

太赫茲為6G通訊的可用頻譜之一。三星已展示6G太赫無線通訊原型,並探索6G太赫無線通訊的太赫茲頻譜應用潛力。(於室內30公尺的距離內,實現12Gbps的資料傳輸速率,室外120公尺速率達2.3Gbps)

2可重構智慧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RIS)

高頻訊號傳播距離較短、易受阻擋,因此覆蓋範圍有限。三星研發的RIS技術使用超材料(metamateria)透鏡,將訊號精準導向或射至指定方位有效提升覆蓋範圍。

3.跨項雙工(Cross Division duplex,XDD)

在無線通訊中,手機的發射功率較基地台微弱,因此通訊範圍有限。三星研究證實XDD術手機訊號的傳播距離加至兩倍。

4全雙工(Full Duplex)

全雙工技術藉由消除自我干擾,使資料傳輸與接收可同時於同頻率上進行。透過此技術,三星成功將資料傳輸速率增至1.9倍。

5基於人工智慧的非線性補償( Al-Based Nonlinearity Compensation,AI-NC )

為使訊號可傳播於較遠的距離,需放大其發射功率。然而此舉將導致訊號嚴重失真,造成通訊失敗。AI-NC技術為在接收端AI技術補償訊號失真使高速傳輸距離提升至1.9倍。

6基於人工智慧的節能技術(Al-Based Energy AI-ES)

利用Al技術,依據訊號負載開啟或關閉基地台,將整體耗能降至最低,並可節省超過10%能源。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0159
蘋果暫停 Home app 與 HomeKit 架構的升級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蘋果暫停 Home app 與 HomeKit 架構的升級

轉載:Engadget中文版 Andy Yang 2022年12月25日 週日 上午10:00

在用戶開始回報各種錯誤之後,蘋果已經暫停推送其 Home app 的軟體升級。在 MacRumors 發現的支援頁面上,蘋果表示他們「暫時移除了升級到新的 Home 架構的選項」,而該選項「將會在近日重新提供,且已經升級的人將不受此改變影響」。

Home app 的升級是在 12 月 13 日隨著 iOS 16.2 與 macOS Ventura 13.1 一同登場,其主要內容是改寫了 HomeKit 的架構,讓平台「更可靠且有效率」。然而,升級了的用戶很快就發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特定的 Siri 關鍵字無法使用,或是智慧家用裝置不出現在 Home app 中等。

一名蘋果發言人向 The Verge 表示,該公司已經發現了一個錯誤,將使用戶無法在 Home app 中分享智慧家庭裝置。在修正錯誤的過程中,會暫時移除升級到新的 Home 架構的選項,而已經升級的用戶則不受影響。不過這裡的不受影響當然是說不受選項被移除的影響,但臭蟲什麼的都還是存在的 —— 這個只能等蘋果再推出更新來修復,用戶是無法自行回復到舊架構的了。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89456
Twitter Blue 現在可以上傳最長 60 分鐘的影片並有回應排序優先權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witter Blue 現在可以上傳最長 60 分鐘的影片並有回應排序優先權

轉載:Engadget中文版 Andy Yang 2022年12月24日 週六 上午10:00

據 Techcrunch 所發現的一份更新過的 Twitter Blue 說明文件,Twitter 已為其 Blue 訂戶帶來兩項新的獨享功能,包括可以上傳最長 60 分鐘的影片,並且在回應中擁有排序的優先權。這兩個功能都是上個月初 Musk 宣佈訂閱費用將漲至 8 美元時所答應會提供的好處。

這兩者當中,排序的優先權似乎已經啟用,在大部份討論串中都已經能看到藍勾勾佔據前位。不過目前不確定是否訂戶就能絕對置頂,還是有可能會因為某些演算法條件,而使得一般用戶也可能「插隊」到訂戶之間。Twitter 的支援頁面稱這項功能能「幫助降低詐騙、垃圾回應和機器人」,但也有不少人擔心這反而會讓詐騙內容或垃圾回應更容易被看見,只要付 8 美元就可以了。

至於影片的部份,則是由原本的 10 分鐘與 512MB 大小限制,放鬆至 60 分鐘及 2GB,最大解析度可至 1080p。不過,這個放鬆僅限網頁版本,Android 和 iOS 的上傳限制依舊。

Musk 表示 Twitter 在未來將會和創作者對上傳的影片進行分潤,且條件可能會比 YouTube 的 55% 分成還要更高。不過,Twitter 並沒有說明這個「分潤」的來源是什麼就是了。而且在此之前,Twitter 還有更火燒屁股的盜片和內容合適度問題要解決,否則也不會有廣告主願意投放吧。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89454
Science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出爐:韋伯望遠鏡高居榜首,AIGC、NASA主動撞擊小行星緊隨其後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Science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出爐:韋伯望遠鏡高居榜首,AIGC、NASA主動撞擊小行星緊隨其後

轉載:36氪 2022年12月17日 週六 上午11:30

前腳韋伯望遠鏡維運科學家剛獲得Nature年度十大人物;

緊接著,Science也將韋伯望遠鏡評為年度最大科學突破

今天,Science重磅發佈2022年度科學十大突破,並刊登在最新一期封面上。

圍觀網友高呼:韋伯望遠鏡它值得!

除此之外,AIGC、NASA成功撞擊小行星、雲南大學創製多年生稻等也一併入選。

下面我們來一文回顧詳情~

韋伯望遠鏡高居榜首

今年韋伯望遠鏡(JWST)帶來的震撼,相信你我都感同身受。

歷經20年、耗資100億美元以及150萬公里的危險太空之旅,JWST終於用它的紅外之眼幫人類窺見了宇宙大霹靂更多奧秘。

而這些浩瀚星雲照片背後,JWST更為深遠的影響在於,它將重寫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

正如Science所言:

沒有人會懷疑JWST將改寫我們對於宇宙的理解,由此它獲評為2022年度科學突破事件。

基於有史以來最大的反射主鏡面和紅外敏感系統,JWST可以獲取前所未有的觀測細節並能解析星雲。

而且合成照片的速度也更快,只需十幾個小時就能搞定,而哈勃望遠鏡需要上百小時。

由此,JWST也掀起了天文學界一場新的競速賽,arXiv上幾乎每天都在湧現關於JWST傳回資料的分析論文。參考此前哈勃望遠鏡的戰績,它為超過22000篇論文提供了資料支援,JWST可能會更多。

如今,它已經拍攝到了距離地球46億光年的星系團、385光年外的系外行星等,為天文學界提供源源不斷的新資料。加上飛行使用的燃料比預期中少很多,所以JWST很有可能在2040年前,都是人類獲取宇宙深處資料的主要工具。

天文學界,由此也將可能開啟一段新徵程。

正如一位天文學家所說:

每天我打開 arXiv,裡面都有煙花綻放。

AIGC:AI進軍藝術科學探索的搶地戰

今年AI圈最大的趨勢,非AIGC莫屬。

它意味著,AI進軍到了此前被視為“人類獨佔”的領域,如藝術表達、科學發現。

Science表示,最初AI這種滲透是緩慢的,但在今年逐漸形成了一場搶地戰

Dall·E 2先聲奪人,以逼真、契合的效果,掀起了文字-圖像模型的新趨勢。緊接著Stable Diffusion在更大眾層面掀起狂潮——當然也引發藝術圈爭議。

但用擴散模型生成精美的圖像視訊,已經成為了今年科技巨頭都在沖的領域,Meta、Google都在接二連三發佈相關模型。

以及在科學探索、數學、程式設計方面,AI也在大舉闊步

去年,AlphaFold2就獲得了Science年度最大突破。

今年,DeepMind相繼發佈了AlphaTensor、AlphaCode。

其中,AlphaTensor打破矩陣乘法計算50年記錄,可用於電腦圖形學、物理模擬和機器學習。AlphaCode則在程式設計比賽中,成績超過了一半人類選手。

儘管AIGC目前還尚存許多爭論,但毋庸置疑的是,它能開拓人類的創造力。

Science評價說,這種現象,或許就像過去人類接受織布機、照相機等發明的過程一樣。

NASA成功撞擊1100萬公里外小行星

科幻片中的劇情,在今年成為了現實。

9月26日,由NASA發射的DART(戲稱“打他”)航天器,成功撞擊距地1100萬千米的一顆小行星,並使其偏離軌道。

這意味著,如果未來發現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脅,人類將有可能有應對之計。

畢竟之前有研究表明,6500萬年前“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事件直接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儘管這次撞擊是一次性任務,但是它為科學家們提供了關鍵資料參考,能為以後設計任何撞擊小行星任務動量模型提供資料支撐。

雲南大學創製多年生稻

11月,雲南大學胡鳳益團隊宣佈,已經成功培育出了能夠連續多年生長的水稻PR23

儘管理論上所有水稻都是多年生的,但是第二年生長的水稻產量並不高,所以在以往耕種過程中,水稻都是一年一種的。

如今,胡鳳益團隊以長雄野生稻為父本,RD23栽培稻為母本進行雜交,歷經數十年時間終於培育出多年生水稻PR23。

並且平均產量略高於一年一種水稻品種

團隊發表在《自然可持續性》科學期刊的論文顯示,4年來,PR23水稻的平均產量為每公頃6.8噸(1公頃=15畝)。

而且在耕作成本上,這種水稻第一年的成本和其他品種相當,之後的管理成本會降至一半,並且能有效減少農民耕作天數。

目前,這種水稻能保持5年內產量不驟減。

在我國該品種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5萬公頃,同時也在非洲進行測試,還能減緩東南亞梯田高地水土流失問題。

發現圖釘大的巨型細菌

按照以往認知,細菌屬於微觀世界,只有通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但在今年6月,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比常規細菌體積大5000倍的巨型細菌——肉眼可見、有圖釘那麼大。

它是一種絲狀單體細菌細胞,不光是體積大,基因量也是大多數細菌的3倍多

而且它的基因組副本包含在一個有膜結構中,這也是有別於普通細菌的地方。一般細菌不具備細胞核、細胞骨架及膜狀胞器等。

科學家將這種細菌命名為Ca. Thiomargarita magnifica,人們在一片紅樹林沼澤中的一片葉子上發現了它。

呼吸道合胞病毒抗體疫苗迎來曙光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嬰幼兒、兒童及體質弱老人易感,其疫苗研製工作已經開展多年。

50多年前,一項實驗性疫苗臨床試驗曾導致2名兒童死亡,80%接種者住院治療,由此RSV疫苗開發一度中斷幾十年。後來,科學家們逐漸探索出利用滅活病毒來激發人體產生抗體。

今年終於迎來重大突破。

在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後,人們終於證明該疫苗可以有效保護嬰幼兒及老人群體,並且孕晚期孕婦注射後,還能將抗體直接傳遞給胎兒。

幾乎人人感染過的病毒,能引起多發性硬化

今年,學界還確定了多發硬化症與皰疹病毒變體EBV之間的強聯絡。

多發硬化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炎性脫髓鞘性疾病,患者會出現視力模糊、疲勞、麻木等症狀,並會逐漸喪失說話或行走能力,全球已有280萬患者。

科學家通過蒐集美國1000萬士兵20年來的醫療記錄,並分析其儲存的血液樣本後發現,在801名患有多發性硬化的士兵中,只有1人未曾被檢出EBV病毒。

此前,科學家就已經發現多發性硬化患者血液中存在EBV病毒抗體,但其實95%的健康成年人中也含有這種抗體。

今年,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可能機制,即患者體內會經歷“冬眠”後甦醒,並對人體造成神經損傷。

這一發現為開發多發性硬化症治療藥物開拓道路。

實際上,一種預防EBV病毒的疫苗也正在臨床試驗。由此,未來多發性硬化症可能像脊髓灰質炎一樣,幾乎被人類消滅。

發現黑死病如何改變人類免疫系統機制

700年前,黑死病席捲歐洲,並奪走了幾乎三分之一人口的性命。

之後科學家們便一直在研究,那些倖存者是如何逃過這場致命瘟疫的。

但是想要從當代人身上檢測到相關基因影響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研究古DNA是一條更可行的方案。

今年,研究人員就分析了500多具遺骨中的古DNA,這些遺骸分別埋葬於黑死病來臨前、期間和之後。

結果發現,倖存者攜帶變異基因的可能性更大,這些基因將會增強他們對鼠疫桿菌的免疫反應。

利用古DNA重建古代生態系統

還有一項新突破也是古DNA方面。

一般來說,DNA的保存期限都是100萬年左右,因為更早以前的DNA中,遺傳物質嚴重降解。

今年,科學家們在北極的沙漠凍土中,成功提取到了至少200萬年前的DNA片段。

而通過這些DNA片段,科學家們還原出了非常與眾不同的生態系統,其中有馴鹿、野兔甚至乳齒象。

此前很難有人會想到,這種已經滅絕的大象近親的活動範圍,會延伸到如此北部的地方。

美國頒布《通脹削減法案》

今年美國出台《通脹削減法案》,Science認為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法。

法案包括未來十年投入約4300億美元用於氣候和清潔能源以及醫療保健領域等內容。

將提供高達3690億美元補貼,以支援電動汽車、關鍵礦物、清潔能源及發電設施的生產和投資,其中多達9項稅收優惠是以在美國本土或北美地區生產和銷售作為前提條件。

實際上,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還在上升,諸多氣候學家認為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會超過1.5攝氏度,人類在保護環境上的動作,還要更快一些。

參考連結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breakthrough-2022#section_ric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作者:明敏,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88613
頁/共4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