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Family & Education 親子教養篇
 瀏覽31,172|回應286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研究:孕媽咪纖維吃不夠恐影響孩子神經發育遲緩! 盤點4大類必吃食物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3年9月16日 週六 下午4:30

膳食纖維是健康孕期飲食重要的一部分,1項最新研究發現,孕婦若於懷孕期間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可能會導致孩子日後神經發育遲緩。

攝取不足要小心 膳食纖維與孩子神經發育延遲有關

飲食中的膳食纖維有助於抑制與孕期引發的高黃體酮濃度相關的消化不良和便秘問題,不過,除了可解決便秘問題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還有助於降低子癇前症的風險、調節血糖水平,並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因此美國懷孕協會建議孕婦,每天至少攝取25到30克的膳食纖維,才能達到上述效果。

最新發表在《營養前沿》(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上的研究的第1作者三宅邦夫(日文音譯:Kunio Miyake)表示,大多數孕婦攝取的膳食纖維遠低於建議攝取量。

研究團隊評估了來自「日本環境與兒童研究」(Japan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Study)單位所進行的全國前瞻性出生隊列的研究(Nationwide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study)中的7.6萬對母嬰組合,其中孕婦的飲食狀況是透過問卷調查方式收集、分析得知的,該問卷收集了她們在懷孕中晚期的飲食情況,之後在孩子3歲時,研究人員會再向父母發送另一份問卷來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

研究人員透過取得的問卷,評估了孩子的溝通、解決問題和個人社交能力等技能,以及他們在運動和協調方面的發展。研究結果顯示,孩子神經發育延遲與孕婦飲食中膳食纖維的攝取量有關。


孕期可以怎麼吃? 盤點4類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三宅邦夫表示,研究結果提供了證據,證明孕期營養不良與兒童神經發育遲緩的風險增加有關。然而,該研究並未評估腦部發育遲緩,是否是由飲食中的其他營養素所引起。

此外,三宅邦夫補充說明,人類研究無法單獨評估膳食纖維的影響,雖然這項研究將懷孕期間葉酸攝取的影響考慮進去,但其他營養素可能產生的影響也不能完全排除。以下為孕婦可以在飲食中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水果:無花果乾、酪梨、香蕉、蘋果、柳橙。

▸蔬菜:綠豌豆、地瓜、朝鮮薊、橡果南瓜。

▸穀物:大麥、藜麥、糙米。

▸豆類和堅果:腰豆、小扁豆、杏仁、大胡桃。


此外,若能在攝取上述這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後,喝下充足的水分,也有助於緩解排便與消化。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168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61
 回應文章 頁/共2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孩子可以吃零食?營養師授3招 讓小孩吃得健康又快樂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孩子可以吃零食?營養師授3招 讓小孩吃得健康又快樂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3年5月28日 週日 下午3:30

文/NOW健康 連珮妤

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喜歡吃糖果零食、喝含糖飲料,家長擔心攝取過多糖分,容易變胖,營養發育,而拒絕給糖,孩子就會哭鬧不休,令人頭痛。營養師程涵宇在臉書貼文,提出「正確挑選、控制份量、假日限定」等3準則,家長如果能夠給得剛剛好,滿足孩子口慾,還能兼顧營養需求。

如何為小孩挑選零食的種類與份量? 營養師公開3準則


程涵宇營養師表示,要完全禁止孩子攝取甜食飲料,是1件不容易的事,如果過度限制,還更可能引發反效果。國外研究指出,家長如果越嚴格禁止孩子吃零食,則孩子飲食品質下降,攝取零食等不健康食物的機會反而提升。


如何避免孩子吃進過多的糖份與空熱量?程涵宇表示,家長對於甜食飲料的拿捏上,可從「種類」、「份量」、「頻次」等方面著手。


1.種類怎麼挑選?


建議家長,檢查零食及飲料的營養標示,正確挑選避開空有熱量的食物。以孩童早餐常喝的調味乳為例,不是所有調味乳都是鮮奶做的,家長應該選擇以鮮乳製成、生乳含量達50%以上的冷藏調味乳,不僅口感較新鮮,還能攝取到蛋白質、鈣質,有助於牙齒、骨骼等正常發育。


程涵宇提醒,家長也應指導孩子正確挑選食物,才能避開沒有營養價值的空熱量飲料。


2.份量怎麼拿捏?


建議家長,參考每日飲食指南建議,為孩子把關糖份攝取量,提供其適當的點心份量,其中添加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若以7至12歲學童為例,每天2000至2200的熱量建議換算,約為50至55公克糖份。如果孩子當天喝了含糖飲料,或是吃了零食,家長就應該降低正餐食材中的糖類。


3.頻次怎麼規定?


建議家長,零食以假日限定為主,不養成孩子過度依賴甜食。程涵宇表示,不可用甜食、飲料,來安撫或獎勵小孩,這可能養成孩子對甜食的依賴。家長應該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例如,正值成長期的孩童每天都應喝足2份(1份240ml)鮮奶,家長平日仍應選擇鮮乳做為補充鈣質的管道。


假日帶孩子外出野餐、遊玩時,則可提供較甜的調味乳飲品,搭配穀物餅乾、果乾等含有營養價值的美味零食,滿足孩子的口慾,以及出遊的儀式感。


3大地雷食物盡量別碰! 選錯零食恐影響孩子發育


程涵宇提醒,如果長期幫孩子選錯飲料、零食,過度攝取糖分,這將影響孩子發育。


1.汽水:由糖、水組成,也含有咖啡因和磷,容易干擾鈣的吸收,甚至影響孩童成長發育。


2.奶精奶茶:由糖、油組成,濃濃奶香但沒有奶,營養價值低、熱量高,長期攝取容易導致肥胖和脂肪肝。


3.糖果:糖與色素組成,五彩繽紛、顏色鮮豔的糖果,可能免影響孩子專注力。

本文轉載自《NOW健康》該給孩子吃零食?營養師授3招 讓小孩吃得健康又快樂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5317
家長注意!腸病毒好發期來襲 護理師傳授「5招預防」保護孩子健康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家長注意!腸病毒好發期來襲 護理師傳授「5招預防」保護孩子健康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2023年5月20日 週六 下午4:00

每年約4-5月開始,腸病毒就開始蠢蠢欲動,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護理科護理師劉慧馨提到,每到好發季節,往往就會在病房看到許多病童,曾經有位腸病毒病童嘴唇泛紅,手掌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水泡,口內又有多處白點及黏膜破損,根本無法好好進食,令人相當心疼。

罹患腸病毒常讓家中孩子無法好好的進食、吞嚥,且水泡、黏膜破損等更是讓人疼痛不已。除了心疼孩子的狀況,家長也要懂得幫助他們一起對抗腸病毒!劉慧馨護理師帶民眾認識腸病毒,並學會面對及預防腸病毒的方法,共同為孩子們的健康努力。

了解傳染途徑、症狀 「這些」重症前兆盡速就醫

腸病毒傳染的途徑多為糞口、飛沫或是接觸傳染,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而感染,劉慧馨護理師表示,發病時在喉嚨、腸道與糞便都可檢驗出病毒,潛伏期為2-10天,發病後的1週內傳染力最高,病毒可以持續數週之久,平均病程為3-5天。

常見症狀包含發燒、食慾不振,以及嘴巴、舌頭、手腳、屁股長水泡等。劉慧馨護理師提醒,由於5歲以下幼兒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一旦出現以下重症前兆,應盡速至醫院求治,掌握治療時機,包含:

  • 肢體無力麻痺

  • 嗜睡

  • 意識不清

  • 活動力不佳

  • 肌躍型抽搐(全身肢體突發性顫抖,類似受到驚嚇的動作)

  • 持續嘔吐

  • 呼吸急促

  • 心跳加快

腸病毒如何居家照護? 有哪些預防方法?

腸病毒感染症治療採支持性療法(如退燒、止咳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不過,劉慧馨護理師表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要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可參考以下預防方法:

  • 返家或進食前,須確實並且正確的洗手,回到家中落實「洗手、洗臉、換衣服」,把病毒阻絕在家門外。

  • 兒童玩具需常常清洗,並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

  • 掌握四大原則─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充足睡眠,便能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不容易受到腸病毒的侵害。

  • 落實生病不上課、讓病童多休息,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劉慧馨護理師提醒,洗手應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濕洗,不要只用對腸病毒殺菌效果不佳的乾洗手液或酒精消毒,而家裡清潔則應使用漂白水以「漂白水1:清水99」稀釋,這樣才能有效地殺死病菌達到預防效果。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4526
離婚也不要影響孩子/楊子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離婚也不要影響孩子/楊子

轉載:台灣新生報 吳純 2023年5月15日 週一 上午2:28

楊子

很難想像,一對在眾人眼中如膠似漆的模範夫妻,最後竟會走到離婚。每天在臉書,幾乎都可以看到他們放閃,甚至帶著孩子四處遊玩,就好像全天下最幸福的家庭,就這樣過一輩子,令人欣羨。但是,許多內外在因素,早已經在他們看似幸福的感情中深入,然後慢慢的影響到彼此的態度,甚至是原本幸福的兩人感情。

無奈,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在打離婚官司的時候,最可憐的還是兩個孩子。孩子還小,很多事情似懂非懂,但他們還是知道大人為什麼要分開,以及分開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許多現實的案例指出,這樣分離的感情確實會影響下一代的觀感,甚至是讓他們充滿對於愛情的懼怕,以及對於許多情感的質疑與不敢去表達。

更重要的,兩人的社經地位,以及許多的觀念有根本上的不同,原本看似可以互補,但是現在只剩下一個人的情況下,很多事情逐漸有了分歧,對於孩子,一個是對自己很好,給予物質上幫助的父親,一個是在精神上,以及知識上給予很多的母親,但是,他們都有工作,他們確實都是在教養上沒辦法全心全意的照顧。

當然,走到離婚這一步,很多人也不想要,不過,感情淡了就是淡了,很多人會用孩子來忍氣吞聲,繼續忍耐下去,但是這樣的生活確實不是該繼續下去的。但是,再怎麼說都不能影響到孩子,對於孩子,還是要給予最大的關懷與幫助,生下了他們就有責任,就算離婚,他們還是彼此的孩子,愛他們其實沒多大影響。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4525
注意!新「小孩殺手」進社區 兒科診所醫:至少幾十位小朋友久燒不退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注意!新「小孩殺手」進社區 兒科診所醫:至少幾十位小朋友久燒不退

轉載:三立新聞網 黃仲丘 2023年5月7日 週日 下午6:25

新冠疫情已接近尾聲,小兒科名醫黃瑽寧日前特別點名,近日社區要特別留意「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確實國內不少有在提供相關檢驗的醫學中心表示,近期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已逐漸超越年初曾一度大流行被稱做小小孩殺手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小兒科醫師林應然也指出,近期診所端驗不到新冠、流感,久燒不退跑了多趟診所,懷疑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的小朋友已經看到至少有幾十位。

新冠疫情已接近尾聲,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日前特別點名,近日社區要特別留意「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三立新聞網》日前訪問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也發現醫學中心最近確實有越來越多小朋友因為出現了發燒、嚴重咳嗽、甚至肺炎等下呼吸道症狀,跑了醫院好幾趟,但驗了流感、RSV都是陰性,之後去驗「呼吸道病原體多標的核酸檢測」才發現確診了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

小兒科醫師林應然7日表示,通常小朋友發燒,家長在第一天就會帶來診所看,但最近有不少小朋友,已經連續發燒超過3日,卻久燒不退,跑了診所好幾趟。兒科診所雖然無法檢驗「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但會請家長先讓小朋友在家驗新冠、若新冠為陰性,再到診所做流感快篩。

林應然表示,這是因為目前認為新冠病毒的威脅仍大於流感,早點驗出可及早處理,而若確定感染的是流感病毒,則可給予抗病毒藥品。而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目前沒有特效藥,因此得先確定相關的可能性。

林應然表示,光是上個月就看到好幾個小朋友驗了新冠、驗了流感都是陰性,且發燒超過3天,懷疑可能是「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的患者就至少有幾十位。這種疾病很容易發生群聚感染,門診看到很多較大的小朋友,也傳給年紀更小的小小孩,家中不只一個小朋友遭感染。

林應然表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目前沒有特效藥,因此即使做自費檢測確診後,處置上還是以支持療法為主。症狀很像感冒,一般來說持續補充水分,避免年紀較小的幼童因為長時間發燒沒食慾沒吃東西導致的脫水,通常在發燒三天後會自行痊癒。若小朋友發燒,但精神還可以就不用太擔心。但若發燒且精神不佳者,建議早點給醫師評估。「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本身對小朋友的威脅還好,比較得當心肺炎鏈球菌感染引發的肺炎,或是鼻竇炎、中耳炎等感染併發症,提醒家長這段期間得特別注意。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表示,一般在治療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時也會注意呼吸急促、血氧變低等症狀的改善,治療hMPV、呼RSV等感染目前都是採支持性療法為主。但值得擔心的一點是容易併發的細菌性肺炎,如果痰卡住了,就可能讓細菌在裡面「做大」這時候就要使用抗生素。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3535
兒童腹瀉完全照護手冊 關鍵在補充水分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兒童腹瀉完全照護手冊 關鍵在補充水分

轉載:健康醫療網 編輯部整理 2023年5月7日 週日 下午6:00

兒童腹瀉是最為常見的兒科腸胃道疾病之一,尤其在臺灣季節交替,氣溫不穩定、溫差大、陰雨綿綿氣候潮濕,這樣的天氣容易使得食物變質發酵或細菌、病毒滋生,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提醒家長或家中照護者,急性腹瀉好發於兒童及嬰幼兒,然而解稀水便不一定就是腹瀉,需伴隨次數增多、氣味或顏色改變才算數,另外兒童腹瀉時也應注意:

一、瞭解引起腹瀉原因:最常見的急性腹瀉發生原因是腸胃道受到細菌或病毒(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沙門氏桿菌)感染,而造成腸道發炎,此外不新鮮的食物、牛奶或飲食過敏,以及接受抗生素藥品治療也可能導致腹瀉。

二、注意腹瀉時的飲食,適時就醫治療:急性腹瀉的首要處置為即時補充水分及預防電解質失衡,以避免脫水。須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高油食物及含糖飲料、果汁、茶飲等食物刺激腸胃,造成腹瀉或嘔吐加劇。而市售運動飲料因糖含量高、電解質含量低,一般不能用來代替「口服電解質水溶液」。如果糞便有血絲、嚴重脫水、持續腹痛併有發燒等症狀未改善則應就醫,切勿擅自服用未經醫師指示之止瀉劑。若需服用藥品,請遵照醫師指示,另外服用數日後,症狀若不見好轉,或更加惡化,也應再儘速就醫。

三、養成良好飲食衛生習慣,避免腹瀉情形發生:預防細菌或病毒性腸胃炎,應注意飲食衛生,家長於處理食物前應勤洗手,食物食用前應充分加熱煮熟,避免生食、生飲。另外,如果家中有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性腸胃炎的孩童,家長應特別注意環境消毒,接觸到孩童之嘔吐物或病菌殘餘物,應小心處理,可使用適當稀釋後之漂白水,清潔與消毒被污染之環境,避免交叉感染。另提醒,針對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等無套膜之病毒,酒精乾洗手效果不佳,應加強用肥皂濕洗手,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3533
兒少遭不當對待 網路媒介占7成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兒少遭不當對待 網路媒介占7成

轉載:中時新聞網 陳淑娥/台中報導 2023年4月24日 週一 上午4:10

台灣去年平均每天有27名兒少遭遇不當對待,逾7成為使用網路作為犯罪媒介。家扶基金會推動「428兒保日」邁入第11年,北台中家扶中心23日辦理親子共騎及闖關宣導活動,邀請民眾一起「用愛包圍:杜絕網路性剝削、全民兒保特攻隊」,幫助孩子邁向更好的明天。

北台中家扶中心主任劉正文表示,隨著網路平台多樣化,孩子容易接觸網路資訊,若家長未能在身旁陪伴引導,恐無法及時關注孩子在虛擬世界的動態及人際交友狀況,呼籲家長放下手機,以實體陪伴來減少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

根據衛福部資料,台灣去年平均每天27名兒少遭不當對待,其中「性不當對待」比例3年內激增逾2倍,兒少性剝削案件有逾7成使用網路作為犯罪媒介。家扶基金會推動「428兒保日」,藉由網路兒少性剝削議題的關注,呼籲大眾重視虛擬世界兒少安全。

北台中家扶中心昨於東豐自行車綠廊辦理親子共騎及闖關宣導活動,邀請民眾攜手「用愛包圍:杜絕網路性剝削、全民兒保特攻隊」,正視網路性剝削所潛藏的危機端倪,活動中透過情境辨識與模擬,教導兒少有效防止惡狼入侵,幫助孩子邁向更好的明天Better Tomorrow。

北台中家扶中心指出,「428兒保日」主要呼籲對各種形式的兒虐零容忍,更期望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快樂成長;除實體活動外,4月28日至5月31日於家扶基金會FB、IG也發起「兒保賓果挑戰」,透過網路串聯「杜絕網路性剝削、全民兒保特攻隊」,邀請民眾線上響應並點名好友接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2763
兒少保護宣導活動 GO!GO!童樂趣!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兒少保護宣導活動 GO!GO!童樂趣!

轉載:台灣新生報 記者江乾松/苗栗報導 

苗栗家扶中心籲「全民兒保特攻隊,杜絕兒少遭受不當對待及網路性剝削」。昨二十二日上午在竹南運動公園風雨籃球場舉行兒少保護宣導活動 ~ GO!GO!童樂趣! 籲「全民兒保特攻隊,杜絕兒少遭受不當對待及網路性剝削」!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台灣去年平均每天有三十二名兒少遭遇不當對待,其中遭「身體不當對待」佔46%最多,其次「性不當對待」佔34%且其比例三年內激增逾兩倍,經進一步了解兒少性剝削案件,逾七成為使用網路作為犯罪媒介,確實值得關注!在服務統計資料中,苗栗縣去年兒少保護服務計一四一名,其中「性不當對待」佔57%最多,其次「身體不當對待」佔19%。

苗栗家扶承接政府兒少保護工作已邁入第三十三年,今年呼籲大眾持續關注兒少遭受身體不當對待,重視虛擬世界的兒少安全,打造更友善的生活環境,強化兒少保護!

挺父母x陪孩子,Better Tomorrow!親愛的爸媽,我只想你們可以多陪我…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親子關係需要不斷磨合、維繫甚至修復,共同找出自在又正向的相處方式。現今隨3C世代演進,人人使用手機頻率變高,父母因忙碌容易出現用手機養小孩的現象,因此減少與孩子親密互動和關心,此外,網路詐騙手段多樣化,兒少在使用手機自我保護意薄弱,在遭受威脅時,也不知或不敢向人求助,兒少就容易掉入不安全的成長環境。

你我都是「兒保特攻隊」的一員,孩子是我們的未來,需要更多人的關心,兒少遭受不當對待事件有可能就發生在你我身邊,除了責任通報的社工、警政、醫護、教育人員、村里幹事等,需要大家一起建構守護兒少的社會安全網。

苗栗縣政府和苗栗家扶中心昨二十二日上午在「竹南運動公園 風雨籃球場」,邀請社區親子,透過野餐、闖關遊戲的輕鬆安排,增添親子正向相處經驗。同時,安排網路辨識賓果遊戲,邀請民眾一起正視網路性剝削所潛藏的危機端倪,教導兒少有效防止惡狼入侵。持續落實「兒童權利公約」之生存權及發展權、兒童最佳利益、聆聽兒童意見與禁止歧視等四大原則之基本權利!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1972
花蓮推幼兒專責醫師計畫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花蓮推幼兒專責醫師計畫

轉載:台灣新生報 記者陳稚蓁/花蓮報導 2023年4月21日 週五 下午8:59

隨著國內生育率持續下降,少子化海嘯所產生的問題備受各界重視,更成為國安議題。花蓮縣政府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為○-三歲幼兒提供七大服務,三項追蹤及四項通報轉介,讓孩子在○-三歲的成長階段,有最了解孩子的幼兒專責醫師,陪同爸媽一起照顧孩子,一起守護寶貝讓家長放心。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幼兒專責醫師是孩子的專業守護天使,目前有二十家合約醫療院所、三十四位小兒科醫師及家庭醫學科醫師完成相關訓練參與「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由衛生局專人媒合三歲以下幼兒給符合資格的專責醫師,提供幼兒預防注射、幼兒健檢、生長與發展評估、轉介牙齒塗氟減少幼兒齲齒發生,並提供家長相關健康諮詢,醫師可視小孩身體狀況及家長照顧需求情況,到宅居家訪視服務。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1969
臺灣孩子主觀生活滿意度平均73.5分! 多因這3項倍感不快樂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臺灣孩子主觀生活滿意度平均73.5分! 多因這3項倍感不快樂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3年4月16日 週日 下午2:00

過了長達三年的疫情,逐漸走向解封開放的日常,我們的孩子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根據兒福聯盟2023年兒童福祉調查發現,臺灣兒少主觀生活滿意度平均73.5分,屬於「中等快樂」,主觀生活滿意度60分以上者佔79.1%,與HBSC世界平均相差8.9個百分比,也比去年(2022)的74.0分略低。

缺少運動和睡眠、內心孤獨 疫情世代下兒少身心健康堪慮

調查發現有超過兩成(26.3%)的兒少平均一周不到兩天有運動60分鐘以上,運動活動量偏低,兒少的平均睡眠時間也只有7.62小時,低於國際建議標準8-10小時間。

除此之外,長達三年的疫情缺少人際實體交流似乎也影響到兒少的心理健康,調查發現15%兒少「覺得孤單」、近三成(28.4%)覺得「世界少了我也沒有關係」,除此之外非常喜歡現在生活的兒少比例(27.9%)也較去年少,孩子似乎離無憂無慮的童年越來越遠。

疫情促進兒少家庭支持 家人共餐、向家人傾訴煩惱比例進步

與家人的關係也直接影響了兒少的生活滿意度,從共餐的頻率來觀察親子互動,結果顯示每天跟家人共餐的兒少有46.2%,趨近於國際HBSC調查的50%比例。另外,在分享心事方面,「覺得把煩惱告訴媽媽容易」的有61.5%,相較2022年56.6%增加4.9%;「把煩惱告訴爸爸容易」的有49.5%,較2022年45.2%增加4.3%,雖然仍低於國際平均的85%及73%,但令人欣慰的是外出機會減少的疫情時代似乎促成更多家內的親子交流。

近三成學童不喜歡上學 超過七成學童對校園生活感到友善和安全

本次調查結果指出,超過四成臺灣學童認為學校課業壓力大(44.5%),比起2022年增加(2.9%),相較於HBSC國際平均36%明顯高出許多,近年來108課綱雖然強調多元學習,但調查發現臺灣學童的課業壓力仍持續上升,因此近三成(28.8%)學童不喜歡上學,非常喜歡上學的比例僅14.4%,與HBSC國際平均28.0%仍有較大的差距。

但在學校師長、同學的共同努力下,超過7成臺灣學童對於校園生活仍是感到安全、友善並有人協助的。

兒盟打造專屬兒童遊戲月 親子對頻一起讓愛永續

兒福聯盟白麗芳執行長表示,在兒福聯盟和其他夥伴單位長年倡議修法的行動之下, 2011 年重新恢復兒童節放假一日,並且訂為「國定假日」。不只是孩子,大人在這一天也能放下工作,讓孩子能與家人共享美好的親子時光。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許願要每年一起和所有大朋友、小朋友,一同歡慶這專屬於孩子的一天。期待所有親子與社會大眾,都能一起沉浸在「兒童月」歡快的氛圍裡,並能重視兒少的相關權益。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1270
小朋友晚睡 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減半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朋友晚睡 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減半

轉載:台灣新生報 鍾佩芳 2023年4月12日 週三 下午8:38

成長不僅要吃對營養,爸媽常會忽略睡眠的重要性,導致錯過寶貴成長期。兒童專科醫師陳奕成表示,研究發現,太晚就寢恐使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減半,不利孩童發育。

陳奕成醫師解釋,人體在進入深層睡眠期後會分泌生長激素,進而帶動骨骼及肌肉組織成長。有國外研究指出,與晚上十點就寢的情況相比,凌晨兩點才入睡會使得生長激素分泌高峰大幅降低、僅剩一半的數值,提醒爸媽應更加重視睡眠的重要性,特別是小孩的快速成長期有限,不應受錯誤的生活作息所耽誤。醫師提醒,青春期前每年平均應該要長高四至六公分、青春期後平均最快每年可以增加八至十公分,父母可將此數值當成評估孩子是否成長落後的指標。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睡眠習慣呢?陳奕成醫師以三大睡眠建議,提醒家長如何從日常作息把握成長期:一、攝取鈣質、色胺酸等天然舒眠營養。要讓孩子更好睡,可以從吃對營養下手,例如鈣質,因為有安定神經、放鬆肌肉的作用,對於難以入睡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穩定效果。另外,常見於乳品類、堅果類食物的「色胺酸」,為調節睡眠週期的重要荷爾蒙,是人體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原料,建議從天然食物多攝取這些有助舒眠的營養素。

二、建立孩子睡前儀式,培養規律作息。建議在睡前的一~兩個小時可以培養規律的親子互動時間,像是八點去洗澡,九點開始說故事,九點半關燈、抱著娃娃並聊聊天,十點準時睡覺,透過每天固定作息建立睡前儀式,讓這些習慣成為制約孩子準時上床睡覺的情境。

三、避免光線、3C等睡前刺激。醫師分享,睡前玩太開心、接觸太多3C用品、睡覺環境光線太亮等因素,都容易使得孩童的神經接受過度刺激、處於亢奮狀態而難以入睡,建議爸媽應避免讓孩子睡前一小時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太激烈的活動或擺設過量的夜燈等,以幫助更順利入眠。

陳奕成醫師在臉書專頁「兒童內分泌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發文分享,無論是粉絲或來就診的爸媽,問起「成長要補充什麼?」一律都會建議先嘗試「多喝鮮奶」。除了有安定神經、放鬆肌肉作用的鈣質,以及調節睡眠週期重要賀爾蒙的色胺酸,能夠幫助孩子入眠以外,更可支持骨骼的健康和肌肉的成長,且鮮奶中含有多種必需胺基酸,這些胺基酸攝取後會轉化成成長因子並進一步調節生長激素的分泌。

貼文中更引述最新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數據,國健署建議每天喝足兩杯鮮奶(一杯240mL),但七至十八歲兒少乳品類攝取不足一杯比例竟高達八成,顯示成長期孩子普遍有鈣、蛋白質等營養缺口。提醒家長每天都為孩子準備兩杯鮮奶。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1268
頁/共2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