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Family & Education 親子教養篇
 瀏覽26,495|回應250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Family & Education  親子教養篇

關上濾鏡就焦慮,你的孩子也有「美肌濾鏡症候群」嗎?

轉載: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黃敦晴 2023-03-14 12:22

拍照、在社群媒體分享照片、視訊時,一定要開美肌、濾鏡、或先修圖過嗎?不只是大人,這樣的孩子也愈來愈多了,他們脫掉口罩後,要怎麼面對與接納真實的自己,以及對別人看到自己真面目的反應呢?讓人瞬間變美的科技背後,還隱含了更多心理健康的危機。

隨著疫情減緩,脫下口罩後,還習慣嗎?不只大人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孩子也需要時間適應沒有口罩、瞬間失去隔離與保護、甚至以真面目示人的日子。

對於拍照、視訊、錄影或直播時常常使用美肌、濾鏡、打光功能的人,在不戴口罩後,更是如此。

美國奧爾布賴特學院(Albright College)心理系主任席德門(Gwendolyn Seidman)與副教授費根森(Keith Feigenson)在《今日心理學》共同撰文指出,隨著各種 app 推出濾鏡、美肌、修圖等功能,科技使人在鏡頭裡瞬間「變美」的功能也愈來愈強大,但卻可能帶來心理健康問題,尤其是大量在 IG 等社交媒體上曬出美照、或是用抖音等內建濾鏡功能呈現自我的青少女。

變美,有什麼不好呢?問題不在變美,而在濾鏡裡的圖像與真人的距離愈來愈大,甚至可能已經完全改變了人臉的樣子,而且使用情況實在太普遍,不只是青少女、還有老師、父母等長輩。

太常用濾鏡,影響自我評價與情緒

首先,這讓很多人猶豫要不要用美肌、濾鏡功能,特別是期待得到社群認同與正面評價的人。

如果不用這些功能,可能要面對照片或影片中的自己沒有那麼漂亮,而且跟很多人不一樣,甚至可能會被別人品頭論足。光是解釋,就是一番工夫。

如果用了濾鏡,自己也習慣看到那些美化過的自己,當他們照了鏡子看到真實的自己時,可能會很不習慣鏡中的人像,不熟悉真正的自己,甚至覺得自己看起來很糟、落差很大而難受。而且,當他們要以真面目面對別人時,也會在心裡擔心別人看到真人與濾鏡後的落差與感受。

此外,光是常常用美肌、濾鏡或是修圖等行為,就會影響自我評價與情緒。他們的文章引述了杜克大學與普渡大學的調查指出,比較常用濾鏡、軟體編輯自己的照片的人,對於自己的身材與外觀比較不滿意。此外,澳洲福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的研究也發現,常對自拍照片修圖的人,對於自己的臉蛋比較不滿意,而且較常有負面心情。

兩位心理學家還提出了更深層的問題。濾鏡與美肌等功能的設計,常常基於特定的種族與審美觀,無法因人而異,所以反映出來的是單一的美感。但世界上的人與美各有千秋,不該只有一種標準與喜好,也不該以此定義每個人的美醜、看起來應該怎麼樣。這不但扭曲了美感,也扭曲了價值觀,甚至傷害孩子的自尊。

用與不用濾鏡,都有問題。那麼,該怎麼辦呢?

兩位心理學家建議,大人若發現孩子有使用濾鏡的習慣,要跟他們談談濾鏡這件事。例如,聽他們說他們使用的方式、原因、觀察與感想,也對他們解釋美肌、濾鏡與真實世界的差異,就像一般社群媒體裡看到的貼文很片面、不是全部的真實一樣。

另外,還要說明濾鏡與美肌功能對於什麼叫做美的單一標準與偏見,讚美孩子天生的優點,希望他們喜歡自己,也能夠肯定人們外觀的多元化與不同的美感。

作者提醒,在教育體系中,愈來愈多人留意到數位溝通與社群媒體的儀節、霸凌、安全等議題,以保護孩子,卻忘了這些 app 的濾鏡等相關問題也會對孩子帶來傷害,甚至更嚴重的自我內在衝突。

或許,這也該從拍照時無法關掉濾鏡的大人開始做起。

(資料來源:今日心理學

(責任編輯:特約編輯許如鎧)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14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61
 回應文章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新手奶爸5策略 紓解產後憂鬱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手奶爸5策略 紓解產後憂鬱

轉載:台灣新生報 記者蔡榮宗/投縣報導 2023年2月7日 週二 下午9:33

新手爸爸也有產後憂鬱嗎?「產後憂鬱症」不是只有媽媽才會發生,爸爸也可能會有心事,大家都是第一次學著當爸媽,良好的溝通與互相扶持體諒是最重要的!凌晨3點寶寶突然大哭,郝先生急忙將寶寶抱起來安撫,但怎麼也安撫不下來,想到明天還要上班擔心自己睡眠不足頓時著急了起來,隨著寶寶哭聲,郝先生的表情越來越嚴肅,搖擺寶寶的動作越來越大,郝先生立刻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及行為便立即將寶寶交給妻子,並告知自身情緒即將失控需暫時離開才沒釀成無可挽回的憾事。

南投縣府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除了媽咪會有產後憂鬱外,研究指出每10個新手爸爸中,就有1個面臨初為人父的憂鬱症,以角色轉換不良、情緒控制不佳、睡眠不足、經濟壓力等都是可能原因,新手爸爸對照顧技巧通常生疏,經過長輩指導及參考網路上的資料會逐漸上手,但寶寶有時會哭鬧不休,很容易讓人感到挫敗、生氣,爸爸的身心狀況也會影響孩子的照顧品質。維持孕產婦心理健康,做好「身心因應5項策略」可紓解憂鬱:1.良好習慣:良好飲食、睡眠與適當運動。2.尋求資源:尋求專業諮詢/諮商。3.情緒調適:緩慢深呼吸吐氣並覺察辨識情緒感受。4.紓壓方法:按摩、瑜珈、芳療、寫日記、找人傾訴或接近大自然。5.人際連結:建立一個能溝通傾訴的人際網絡。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4552
把握早期療育黃金期 改善語言發展遲緩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把握早期療育黃金期 改善語言發展遲緩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3年2月4日 週六 下午4:00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在早療中心語言治療室內,2歲半的寶弟不斷的尖叫、哭泣、用力敲打著門,寶媽流著淚說這就是寶弟唯一能表達情緒與需求的方式,他會說的詞彙只有『媽媽』,其他話都不會說。」臺北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李婕瑜表示,越早進行早期療育介入,越有機會讓孩子跟上正常發展的腳步,除了透過專業的語言治療訓練,家長若能透過繪本共讀,和孩子一起在快樂學習的生活環境下訓練成長,對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學習更能事半功倍。

可從繪本開始 營造語言互動

李婕瑜語言治療師鼓勵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透過繪本共讀提升孩子的閱讀力、溝通意願、語言能力,並表示繪本共讀的方式有許多種,進行繪本共讀的親子活動時,建議家長將可能干擾活動進行的物品收起來,例如放下手機、關掉電視、選擇安靜的環境,營造能讓孩子放鬆保持專注力,且適合進行繪本共讀的環境。

此外,有時候也可以讓孩子隨心所欲地摸一摸、翻一翻繪本,讓孩子先對繪本充滿興趣與好奇,接著享受繪本共讀的過程,在進行繪本共讀時,要針對孩子對繪本感興趣的地方進行講述,不要逐字照著文字唸,而是要透過「吸引、詢問、讚美、示範」的方式共讀,讓孩子主導繪本共讀的過程,在孩子學習成長的不同階段,使繪本共讀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唷!

五個共讀步驟 促進語言發展

李婕瑜語言治療師提醒家長,透過「吸引、詢問、讚美、示範」的共讀關鍵步驟:

一、吸引幼兒注意力:家長可用較誇張的感嘆詞並搭配誇張生動的表情、語調、手勢,誘發孩子對繪本的好奇心,例如:翻頁時發出「哇~」的聲音,製造期待感、驚喜感,讓共讀繪本的過程更加地生動、有趣。

二、詢問:透過繪本中的插圖、故事內容,詢問孩子「這是什麼?」、「這是誰?」、「在哪裡?」、「猜猜他們在做什麼呢?」等問題,透過豐富的插畫內容,增加與孩子對話的互動、剌激孩子的想像力,透過故事內容,鼓勵孩子試著描述、理解故事,或甚至是孩子發揮創意創造故事,孩子有興趣才會主動學習。

三、讚美:無論孩子所說的內容或所發出的聲音是否正確,家長都可以給予誇張的口頭讚美,藉此增加孩子的成就感以及參與繪本共讀的動機。

四、示範、擴展:將孩子所說的內容或聲音,加以擴展成更豐富的語句,並示範一次給孩子聽,例如:孩子看著書發出「ㄅㄚ˙」的聲音,家長可以向孩子「對,是尾巴喔,是兔子的尾巴」。

五、重述:訓練多次之後,在共讀時可以鼓勵孩子嘗試重述家長說過的內容,重述訓練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都非常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6665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3776
我的寒假我作主 慈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的寒假我作主 慈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轉載: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2023年1月26日 週四 上午9:32

鼓勵學童自主學習,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小學部特別將寒假作業減量,讓各班師生自行討論、設計,訂定專屬各班的寒假任務,包括寫手帳、生態觀察等,讓學童安排自己的寒假生活,為自己作主。


許多家長擔心,讓孩子自己規劃,會不會「學不到東西」?慈大附小六年級導師陳文馨表示,學習,就是「從不會到會」,親子一起選定一樣孩子原本不會的能力,例如煎蛋,只要孩子能學會、完成,就代表「學到東西」了。


同時,孩子以可以將這個學習的過程記錄下來,這不僅是對整個學習歷程的記錄,也訓練孩子歸納、整理、有條理地敘述,而且,陳老師說,寒假那麼長,孩子終究要「交點什麼給老師」的。


慈大附小校長李玲惠指出,新課綱重視素養,讓孩子自主學習,就是培養素養的第一步,孩子的學習,不再是為了應付學校,而是真正自己想要學,她也鼓勵孩子與家長,善用數位科技,又是一種新能力的養成。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3123
孩子的壓歲錢可沒收?民法1規定曝光:只能花在這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孩子的壓歲錢可沒收?民法1規定曝光:只能花在這

轉載: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 2023年1月21日

農曆春節孩子最期待領壓歲錢,全台首創法律App線上諮詢平台「法可夢」表示,民法上規定,孩子領到的壓歲錢除非是用在孩子身上,如參加才藝班等活動,否則父母只能負保管責任,不能沒收動用。

法可夢日前於臉書粉專指出,農曆春節小孩最期待就是跟長輩拜年領壓歲錢,但父母卻擔心孩子年紀太小無法有效使用和管理金錢,通常會請孩子「上繳保管」。

法可夢表示,法律上針對父母替孩子保管壓歲錢是有相關規定的,根據民法第1088條第2項定有明文,「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特有財產,有使用、收益之權,但非為子女之利益,不得處分之。」

法可夢說,換句話說就是除非是孩子們的利益,像是用在孩子參加才藝班活動等,否則只能負保管的責任,不能沒收動用。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3121
過年一家人圍爐!兒科醫警告「10件事」:家長千萬要注意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過年一家人圍爐!兒科醫警告「10件事」:家長千萬要注意

轉載:中時新聞網 陳又瑞 2023年1月19日 週四 下午9:31

今年春節連假即將到來,許多家長準備帶著孩子和家人團聚。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今(19)日提醒,家長們過年應該注意10件事,以免孩子生病或受傷。

吳昌騰在臉書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發文表示,他以兒科急診病例經驗歸納出10點,一是預防Omicron,出門前建議備好口罩、手部消毒酒精;二是健康出遊,若孩子生病了就不要帶他們出遊;三是安全駕駛,家長一定不能疲勞駕駛、酒後開車,開車時記得讓孩子繫安全帶或坐兒童專用安全座椅。

吳昌騰說明,四是預防腸胃炎,備餐前、用餐前、上廁所後都要做好手部衛生,「記得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洗手」;五是避免異物嗆到,不要讓孩子在嬉鬧中用餐,長輩們不要餵食兩歲以下的小孩吃瓜子、花生、堅果類食物;六是避免燒燙傷,用餐時熱菜和熱湯不要放在孩子可以觸摸到的地方;七是避免魚刺卡咽喉,如果要給嬰幼兒吃魚,家長要盡量徹底剔除魚刺,以避免魚刺卡咽喉,「大家都要注意魚刺卡咽喉喔!」

吳昌騰指出,八是避免誤食異物,家中的小東西要收納好,尤其是錢幣、鈕扣電池、巴克球等;九是避免跌落傷,家長們不要把孩子單獨鎖在家中;十是避免走失,春節期間全家逛街拜拜,任何時候都不要讓孩子離開家長們的視線。吳昌騰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才可以安心過個快樂的年節假期。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2413
名醫會客室/兒童嗓音異常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名醫會客室/兒童嗓音異常

轉載:好醫師新聞網 2023年1月14日 週六 下午4:53

文/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耳鼻喉科尹丹桂醫師

今年4歲的陳小弟是個足月生的健康小男孩,嬰兒時期哭聲宏亮正常,但從牙牙學語開始父母就覺得他的聲音常常沙啞,有時候一整天都是沙啞的,偶爾有鼻子過敏的症狀,使用藥物後鼻子改善但聲音依然沒有好轉,於是被轉到耳鼻喉科門診作進一步評估。

 

兒童在成長過程常中,被嗓音異常影響的機率預估在4-23%;聲音沙啞會影響兒童的社交互動,情緒及學習。

 

小孩不是小大人,兒童喉部及聲帶結構大不同

嬰幼兒時期脖子短,喉部位置較高,聲帶組成以單層為主。兒童時期開始喉部位置慢慢住下降,聲帶結構漸漸改變,此時音質還未受性別的影響。青少年時期喉部位置高度大致上固定,也因為發育影響,男女生聲帶長度拉長程度,及甲狀軟骨(俗稱喉結)夾角變化不同而演變成男女聲音頻率及音域不同。

 

聲音沙啞最常見的原因莫過於:

1.過度/錯誤使用聲音。

2.良性病灶(聲帶結節、囊腫、瘜肉及HPV病毒感染引起的乳突瘤等)。

 

評估

1. 對於家長/主要照顧者、老師、病童本人進行訪談,及問卷調查。了解有關出生史,以前曾否有接受過手術,特別是心肺手術,有沒有因為感染住院或氣管插管的病史。

2. 兒科醫師評估是否有過敏、食道逆流、氣喘;是否常有咳嗽或清喉嚨的症狀。

3. 耳鼻喉科醫師評估:

聽力是否正常。

軟式鼻咽喉內視鏡,硬式喉鏡,搭配閃頻技術;頸部超音波。

4. 復健科醫師評估兒童語言發展有無其他構音異常。

5.語言治療師評估兒童音質及發聲問題,進行嗓音治療/復健。

 

原因

1. 聲帶良性病灶,最常見是聲帶結節,或俗稱長繭,主要是聲音不當使用造成,主要治療方式是嗓音治療及保守療法,以及儘量改善鼻過敏造成倒流引發咳嗽或是胃食道逆流等會傷害聲帶黏膜的因素。

2. 聲帶囊腫或是瘜肉,比較少見。

3. 胃食道逆引起的聲帶突肉芽。

4. 喉部乳突瘤,由人類乳突瘤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俗稱引起菜花的病毒有高度的相關性,特別是第六型與第十一型的人類乳突瘤病毒。過去有文獻指出,新生兒可能因為母親羊水中有人類乳突瘤病毒存在,或母親的產道裡有長乳突瘤(俗稱菜花)而遭受到垂直感染;但也有其他研究指出,20%正常人的喉部黏膜也存在著人類乳突瘤病毒。因此,喉部乳突瘤不一定與「性」有必然關聯。隨著近10-20年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的推廣及普遍接種,除了可以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小孩罹患喉部乳突瘤的盛行率大降。雖然這是良性腫瘤,若生長在喉部,特別是嬰幼兒或小孩狹小的喉部,除了逐漸嚴重的聲音嘶啞,還會造成呼吸困難,甚至阻塞呼吸道等危及生命的症狀,務必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5.聲帶痳痺:分先天及後天,單側麻痺比較會造成聲音沙啞,而且同時會影響吞嚥,造成嗆咳,嚴重會引起吸入性肺炎。如果是先天性,出生時哭聲即比較微弱,吸奶時一直嗆咳,容易早期發現;若是後天可能是因為病毒感染或是腫瘤及手術引起喉返神經麻痺的單側聲帶麻痺,症狀出現比較突然,而且不會在一天之中出現時好時壞沙啞狀況。

 

治療

治療方式是針對造成聲音沙啞的原因,如果是以過度或不當使用,行為及嗓音治療為最主要方式。

一般成年人在聲帶手術後需要絕對禁聲3-7天,以利傷口恢復,而且在日後工作及生活上需做出改變來避免傷害,但以小孩子的心智成熟度在執行上有相當的困難,如果在術前及術後無法配合嗓音治療,手術成效難以評估,所幸造成兒童嗓音異常的原因多為自限性,而且喉部及聲帶持續發育中,透過嗓音治療輔助,大部份病人會得到改善。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1598
兒少憂鬱症 核心現象:厭校、孤獨、自憎、自卑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兒少憂鬱症 核心現象:厭校、孤獨、自憎、自卑

轉載: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3年1月5日 週四 下午8:42

再過兩週學期就要結束,回想這學期以來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否有和之前不同?如果孩子出現討厭學校、總是說自己沒朋友、覺得孤獨、感到自卑等,是時候多關心孩子的情緒狀況了!根據二○二一年二月情感疾患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中的韓國社區研究分析,厭惡學校、孤獨、自我憎恨和自卑是兒童憂鬱症狀的核心現象,宜注意上述情形,幫助孩子適時尋求支援協助。

憂鬱情緒往往有多種表現,不同的年齡層隨著其生活樣態和身心發育,顯現的特徵會有所不同,例如,易怒,而非憂鬱情緒,是青少年常見的憂鬱症表現。為了找出兒童的憂鬱情緒表現,韓國學者於二○○七年至二○一○年期間在韓國天安市(人口約六十萬的中等城市)進行神經發展疾患篩檢研究。該研究收集了一萬○二三三名六至十二歲的小學生調查樣本,使用兒童憂鬱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進行篩檢。受試者的平均年齡為九‧三歲。分析結果發現,孤獨、自我厭惡、厭惡學校和自卑是兒童憂鬱情緒最核心的表現。另外,學業困難(學業成績下降)、難過(哭泣)、自卑(打架)、自我厭惡(負面身體形象)、缺乏愉悅感(厭學)、悲傷(孤獨)、不愛上學(缺乏友誼)等的權重明顯高於其他。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說明,兒童如出現情緒困擾,通常不是單一因素,這牽涉孩子本身的天生氣質、個性及與周遭的互動行為,如比較內向敏感的孩子,所表現的退縮行為讓大家比較不敢找他玩,他們與同學的互動往往也比較被動,因而感到孤單。陳質采提醒師長,幫助孩子首先要覺察這樣的現象,避免惡性循環,如功課不好的學生問問題時,很容易被回應:「這題好簡單,你怎麼不會呢?」,這樣的對話對孩子並沒有幫助,反而讓他陷入自卑的情緒。因此需了解孩子學習的問題所在(是注意力不夠?還是基礎不佳?),與孩子一起討論出解決辦法或具體的步驟、策略。有些孩子不太能說出自己的困擾,這可以從日常互動中鼓勵孩子多說出自己的感受,如製造親子或師生的共處討論時光,讓孩子自在的分享他的生活、想法與感受。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兒童憂鬱症有許多細節需經由專業的兒童精神科醫師評估,但通常兒童的行為即是反應出他的需求,師長若有觀察到孩子長時間異常的情緒反應(如:無端的哭泣、負面思考、成績突然退步許多、易怒、拒學),需關注孩子及想辦法改善。從上述研究中更能發現,積極的預防應該是從建立好的行為模式中做起,包含讓兒童了解到憂鬱症相關的資訊,使他能同理周圍一些困擾的同學、朋友。也需建立兒童的社交技巧,包括:打招呼、分享、輪流……這些技巧可以幫助兒童與人互動。

另外是積極養成好的紓壓習慣如:運動,並建立自我照顧的概念如:覺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後願意和師長說、允許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有不同。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0903
方文琳兒時遭霸凌 籲家長讓孩子學習尊重差異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方文琳兒時遭霸凌 籲家長讓孩子學習尊重差異

轉載:中央通訊社 2023年1月4日 週三 下午4:08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4日電)藝人方文琳擔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愛心大使,今天出席募款活動,透露童年曾因自然捲被同學欺負,希望社會大眾能從小讓孩子認識顱顏疾病與尊重差異,減少因不認識而產生的異樣眼光。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長年致力於提供唇腭裂、小耳症及其他先天性顱顏畸形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的全人醫療服務,今天舉辦「好好長大」募款記者會活動,兩組顱顏家庭也在現場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

患有罕見高登哈氏症的宸宸,眼睛、耳朵、脊椎先天發育都受影響,甚至有呼吸與進食問題。在嬰兒時期,宸宸媽媽幾乎無法闔眼休息,得24小時專心照顧,但因媽媽不放棄以及基金會陪伴,今年宸宸順利從特教班轉到普通班學習。

居住在雲林的揚揚,出生後才得知患有唇腭裂,一般孩童3歲應該會講爸爸、媽媽等超過500個詞彙,但揚揚只能發出小動物般的叫聲。在基金會提供到宅喘息服務後,揚揚爸媽學會孩子手術前及手術後的照顧,揚揚大有進步,也讓爸媽很感動。

擔任愛心大使的方文琳分享,得知顱顏孩子一出生就要面臨手術,身為兩個女兒母親的自己感同身受,畢竟當爸媽的唯一願望,就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長大,「顱顏父母一定比我們這群一般父母親還要辛勞。」

看見顱顏孩子在外觀有些小缺陷,也讓方文琳回憶起小時候因為自然捲,又顯得頭大身體小,常被男同學欺負嘲笑、甚至還被捏脖子,一直到後來頭髮經離子燙處理,才是大家熟悉的直髮造型。

方文琳呼籲,「希望我們能從小讓孩子們認識顱顏疾病,尊重差異,減少因為不認識而產生的異樣眼光」。她指出,基金會目前亟需募集新台幣3000萬元,用於國內顱顏家庭懷孕諮詢與關懷、新生兒喘息服務、社會適應活動、倡議推廣等,期盼社會大眾一起捐款,幫助這群顱顏小天使們好好長大。(編輯:張雅淨)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0901
國小童顫抖喊「我恨你」 媽媽淚崩!原因曝光全場傻眼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小童顫抖喊「我恨你」 媽媽淚崩!原因曝光全場傻眼

轉載: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2022年12月29日 週四 上午7:29

小孩子也要面子!心理師李介文分享,曾收過一個國小生的案例,他某天早上出門前因為鼻子過敏抽了2張衛生紙,卻慘被媽媽念了一整天,最後他忍不住委屈落淚,邊顫抖邊說自己恨媽媽,讓媽媽當場哭了,不理解自己的用心,卻讓孩子厭惡至極。

心理師李介文近日在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根據研究,小朋友的自尊很早就開始發展,大概從1歲多左右就會發展,因此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他曾經接觸過一位個案是小學生,還記得孩子是被媽媽帶來看夜診的。

李介文表示,孩子早上準備出門的時候,由於鼻子過敏的緣故,隨手抽了2張衛生紙擦拭,怎料媽媽看見以後就開始罵他很浪費,明明抽1張就可以,為什麼要抽2張呢?而且針對此事,從早罵到了晚上,讓孩子崩潰落淚,一邊發抖一邊說「我恨你!」媽媽聽到當場落淚,認為自己這麼用心的教育孩子,怎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李介文指出,媽媽邊哭邊喊說「我這麼用心對待你,你卻這樣...」,這就是一種情緒勒索,後來他仔細分析以後,他覺得有幾個問題需要思考,首先是這位媽媽訂定的規則真的太細了,因為歸根究柢,孩子不過就是多抽了一張衛生紙;第二點則是,這位媽媽在他的面前不斷地指責孩子,可能導致孩子的面子掛不住。

李介文說,罵孩子的時機必須要慎選,曾遇過家長在開車的時候罵小孩,結果小孩一生氣亂丟寶特瓶,險釀成交通事故。他建議家長要罵孩子的時候,最好先把孩子帶到旁邊去、和孩子的眼神有交集。而管教孩子最好的時機就是事發當天的晚上,建議可以在晚餐後與孩子好好談談,或者是在事發的2至3個小時,因為這時候孩子的情緒已經慢慢下降,但記憶力還在,所以效果會很好。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0158
安胎不是越久越好!4情況要喊卡,確保母胎都平安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教輔導團引導親子築夢創未來

轉載:台灣新生報 記者周貞伶、王志誠 2022年12月27日 週二 下午9:09

適性發展話生涯、親子築夢創未來!生涯發展教育國教輔導團規劃兩場家長宣導,由總召校長羅珮瑜以「贏在起跑點很重要,但孩子起跑點在哪,更為重要」,切入適性發展的重點。再搭配「有志異同」生涯專屬桌遊活動,親子挑戰對職業、各群科的了解,藉此認識孩子的性向、興趣。接著由輔導團員傾聽家庭需求,提供親子個別生涯諮詢服務,幫助孩子選所愛,好好讀,有前途。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設置十六間職業試探暨體驗教育中心,屬全國最多、群科最完整,並設置全國唯一的生涯發展教育中心,幫助孩子試探興趣。再藉由家長場次的宣導活動,將適性理念傳遞給父母,讓家庭成為孩子適性發展的安全堡壘。

身為國中家長的議員洪佳君特別帶孩子一起參與,她表示,透過生涯團專業教師引導,親子一起討論,找到未來的方向,才是最好的聖誕禮物。羅校長也表示,國中的孩子如果沒有特別喜歡的事物,父母可多陪伴、觀察平常的喜好,或透過校內適性宣導活動、高中職參訪等,也可利用假日時間參加職業試探活動及育樂營,延伸觸角,協助孩子找到適性道路。

明志國中楊明源校長及安溪國中池旭台校長表示,學校辦理適性輔導宣導講座,歡迎家長踴躍參加,一起儲備能量,陪伴孩子掌握人生目標,培養未來職場的態度,成為人生的掌舵者。

教育局表示,家長是引導孩子適性發展的重要推手,故輔導團每年辦理多場適性發展宣導,分享適性發展的理念、升學進路、未來趨勢,為家長解惑,讓父母更有力量陪伴孩子探索自我。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90157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