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Family & Education 親子教養篇
 瀏覽37,918|回應406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常春藤名校社會學家:如果你希望孩子成功,別說一種話

轉載:天下雜誌 編譯樂羽嘉 天下Web only  2025-01-02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社會學者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善用他的專業知識,希望幫助大家減少看似無害行為帶來的傷害。

加林斯基特別關心,家長若想要養出成功、具有韌性的孩子,應該以及不應該對孩子們說些什麼。

加林斯基接受《CNBC》訪問時,特別指出一種家長常常對孩子說的話,會對孩子的信心造成不成比例的巨大影響。

加林斯基說,其中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常常用來激勵孩子,卻不知道會帶來多大的傷害,那就是「我對你很失望」。

家長想要矯正孩子行為的時候,通常會這樣說,但這種話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加林斯基解釋,這是因為,這種話會灌輸孩子一種丟臉、恥辱的感覺,而丟臉並不是一種有建設性的情感。

加林斯基說,「若我們讓孩子覺得丟臉,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丟臉會引發逃避行為

加林斯基說,丟臉無法鼓勵孩子進行批判性思考或是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人變得軟弱、不穩定」。

另一方面,罪惡感則可以鼓勵孩子去找出解決方法。

「罪惡感會讓孩子想辦法去補救,但丟臉常常只會促使他們逃避。」加林斯基說。

美國休士頓大學社會工作研究院教授、TED講者布朗(Brené Brown)指出,丟臉是覺得自己身為人沒有價值,這種情緒時常會削弱自信。另一方面,罪惡感則是承認你做錯了事情或傷害了別人,包括悔恨,同時你依然知道自己是個非常棒的人。

如果你想要孩子從犯下的錯誤中學習,不是只跟他們說哪裡做錯了就好。

你還應該要問孩子,他們未來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

加林斯基建議,比起跟孩子說「我很失望你沒有寫功課」,你不如說「我們怎麼樣建立能讓你功課寫完的制度?來想個計畫完成這件事吧」。

透過這樣做,家長教會孩子怎麼處理挑戰,即使孩子第一次或第二次沒有做對,並在犯錯時維持自信。

教養專家艾德莉安(Colleen Adrian)建議,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你要把重點放在他們試圖滿足的需求或他們正在努力克服的困難,而不是他們的不足或錯失的部分,而且務必帶著同理心,這樣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依然有價值,不論自己做了什麼錯誤的行為。他們也會學著更加溫柔地對待自己。

例如孩子上學前沒去倒垃圾害你上班遲到,家長常見的反應「你又給我忘記倒垃圾!」家長可能會因為有提醒孩子,孩子卻只記得玩而感到沮喪。

艾德莉安建議,這種時候對孩子說「我注意到有時候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在上學前把事情做完,然後我們出門前你會有點慌張。我想知道該怎麼幫助你解決?」

這樣就開啟了對話的空間,你們可以一起腦力激盪。

又或者孩子的盛怒之下跟別的孩子打架或是搶了別人的玩具。你把孩子隔開、提供安全的空間後,可以對孩子說,「我注意到你情緒很強烈,非常憤怒、失望,讓你很難控制身體。」接著你要提出支持他們的策略或方案,讓他們未來可以用別的方式處理這些情緒。

透過以上兩種做法,家長都是在告訴孩子,「我發現你遇到困難,我知道你其實可以做得更好,一起來想想要怎麼支持你。」

(資料來源:CNBCcolleenadrian.com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23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61
 回應文章 頁/共4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被孩子當提款機 妳卻落得地位卑微?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被孩子當提款機 妳卻落得地位卑微?

轉載:優活健康網 2020年11月7日 上午11:00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是把我當成提款機嗎?只要輸入幾個密碼,我就一定會吐鈔給你?拜託,提款機也會沒錢,好不好?你不能什麼東西想要就是要,像個無底洞一樣,永遠滿足不了你。」

媽媽抱怨歸抱怨,但是澤澤根本不理會她,滿腦子只想到會變身的機器戰士,重點是,他的玩具櫃上已經擺了好幾款。媽媽怎麼想都想不通,「怎麼澤澤買玩具就像女人買衣服一樣,衣櫃裡總是少了那一件?」

身旁不時有人提醒她,「你啊!可別把孩子給寵壞。我跟你講,寵壞了,以後就真的麻煩了。你現在給澤澤那麼多他能力範圍以外的東西,把孩子的胃口養大了,我告訴你,他會沒完沒了,對你予取予求,到時候,你不給都很難。」

但別人說歸說,她聽歸聽。有什麼辦法?面對家裡這個阿嬤眼中的金孫,自己只能在經濟能力內滿足他的欲望,「不然婆婆叨念起來,誰受得了。」

有時,媽媽只能安慰自己,「或許孩子有他的想法,他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她也感覺到,自己這個做媽的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似乎愈來愈卑微。為什麼滿足他,還是落到如此下場?

「你幹麼每次都來煩我?為什麼不去煩你爸爸?」

對於媽媽的抱怨,孩子根本不當一回事,對他來說,媽媽真的很好用,無論是自己想要的或需要的,媽媽都會變出來。

媽媽覺得就像遭受到孩子綁架、勒索。她一直很納悶,為什麼自己無法對澤澤說「NO」。或許,不想讓孩子生氣而弄壞了母子關係,也是一種迎合與討好吧。

對立反抗的輔導與教養祕訣

大人請留意自己的反應
有些學齡前的孩子會這樣要求,「我要就是要!」如果大人在第一時間不配合他,可想見孩子馬上會拉高音調、放大音量、歇斯底里,要讓大人妥協。但是,請你提醒自己:我們的反應,會決定孩子接下來的反應。

當我們的反應是「明顯受影響」,孩子就會很清楚他這麼做、這麼說,是有效果的。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以強烈的方式讓大人妥協。

我們真的得提醒自己:為了不讓孩子歇斯底里而選擇不斷地迎合他,這麼做,只會更強化孩子以更負面的方式來予取予求。

對立反抗最容易改善的時間點,當然是在「學齡前」。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可塑性非常、非常高。

如何看待孩子的索求?
對於孩子的予取予求,我們要停下來想想:為什麼孩子要,我們就給?

‧當孩子索求,你怎麼想?
這關係到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索求。最常見的情形是,很多爸媽表示,「不然能怎麼辦?不給,孩子就是哭、就是鬧,真的被他這種哭鬧給煩死了。反正他要就先給他,再來跟他談條件。」

在這樣的互動中,孩子慢慢會發現,大人解決事情,總是想用最快速的方式來敷衍。然而,這種最快速的方式也讓孩子瞭解到,我們其實是不太堅持,很容易妥協的。

在這種索求的過程中,孩子逐漸掌握了大人的習性。這也是為什麼小孩總是只要一出牌,多少可以贏得一些他想要的。我們必須仔細思考這一點。畢竟給不給的選擇權是在我們手上。大人應該是最後做決定的關鍵,願不願意答應,應該操之在己。

面對孩子的予取予求,不要忘了一件事:最後奉上孩子想要的,還是我們自己,這怨不得別人。

‧你真的得妥協嗎?
當然,你很懊惱,因為孩子使用非常強勁的哭鬧,才讓你不得不妥協──但真的一定得妥協嗎?當孩子哭鬧,我們是擔心什麼?煩惱什麼?

許多時候可能是因為在那當下,我們不知道如何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而選擇一個自認最快速的方法處理,但這卻是副作用最強的方式,長久下來,可能會變成「孩子一哭鬧,你就只好給」。

豈能束手投降
我們都急於化解眼前的問題,反正先給了再說,先解決當下的困境再說。這是很多父母常用的做法:先脫困吧!先把煩惱解決吧!至於後續的事情,等有時間再來處理。

但我們往往忽略了,所謂「有時間」再處理,到後來卻發現,孩子逐漸長大,愈來愈熟悉我們的行為模式……最後,大人將發現眼前這個「怪」愈來愈強,而我們的親子教養武器裝備卻沒有跟著加值、升等、下載及更新。

面對眼前這個「怪」,大人最後只能舉起雙手投降。隨著孩子的對立反抗行為愈練愈強勁,爸媽最後只能暫時棄守,任由孩子折騰。

找出一種「折衷」的方式
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其實可以慢慢找到彼此能夠接受的方式。也許是你調整一步,我讓一步;你修改一下,我妥協一下……在過程中,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交集。

很多大人會這麼想:為什麼我總是得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想?他自己應該要很清楚才對啊!他已經花了太多錢在想要的東西上,應該要懂得自律啊!如果我們一直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會不會我們反而失去立場?

其實,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主要是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適合以什麼樣的方式、語調及怎麼說,來與孩子進行對話。

小心,「想要」是個無底洞
針對孩子的予取予求,我們要先將孩子的「需要」與「想要」明確地區分出來。孩子的「需求」,我們適時提供,這無話可說。但是對於孩子的「想要」就另當別論了,因為欲望像個無底洞,永遠無法滿足。

同時,要視孩子的實際狀況給予;而非受制於孩子的情緒勒索與威脅,向他妥協,任意給予。並且針對孩子的想要,要「限時」(多久才給)、「限量」(給多少)。

何時該堅持?何時能妥協?
以「收拾玩具」這件事情為例,時間到了,孩子應該按照約定,把玩具收拾好。可是當我們下達了「把玩具收一收」的指令,孩子卻說:「我還要再玩!」關鍵來了:時間到了,但是孩子表達了他想要繼續玩,這個時候,我們到底要不要有彈性地妥協?還是我們必須堅持指令?

在堅持與妥協之間,我們得先回過頭來想,孩子這樣的表現是第一次,還是已經好多次了?便很清楚自己是否該很明確地訂出界限,讓孩子實際履行承諾。

妥協,將引發無休止的噩夢
當說好的玩玩具時間到了,孩子不是不能繼續玩,關鍵在必須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讓大人同意他繼續玩。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是較心平氣和地禮貌詢問:「我還想繼續玩,可不可以?」或許大人有可能答應。

但是,若孩子是尖叫、哭鬧、摔東西、破壞,甚至於動手打爸媽,那麼很抱歉,應該有的界限就必須很清楚地劃分出來。

別讓孩子認為他用這些不適當的表達方式,可以達到目的。當你妥協了一次,接下來,你將發現無止境的噩夢開始了。

破解孩子的「掌控」行為
面對孩子以不適當的方式表達抗議,我們大人該如何回應?

首先,請你先收起自己的強烈情緒。對立反抗孩子使用不適當的表達方式,是預期你可能會出現一些激烈的反應。「我激起了你的情緒,你的反應是我可以預期的」,這更強化了孩子掌控的動機,認為「我可以掌控你的情緒」。別讓孩子的掌控行為,左右你的情緒。

(本文摘自/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寶瓶文化)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96197
3成孕媽咪缺乏維生素D 2招讓媽咪寶貝都健康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3成孕媽咪缺乏維生素D 2招讓媽咪寶貝都健康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0年10月11日 下午6: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孕媽咪的營養狀態是寶寶健康成長的關鍵!調查顯示國內約3成孕媽咪缺乏維生素D,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陽光是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國民健康署提醒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準媽咪,要適度日曬並且注意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讓媽媽寶寶身體都健康。

鼓勵孕媽咪適當日曬+飲食 補充維生素D

根據國民健康署105-108年度「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維生素D缺乏比率為37.8%(血清維生素D濃度小於<20ng/ml定義為缺乏),另106-108年「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我國20歲以上懷孕婦女維生素D缺乏比率為30.3%。如果從維生素D飲食的攝取量看,約有7成5到8成的孕婦未達建議攝取量,而其中每日不曾或很少(時間不到20分鐘)曝曬日光的孕婦比率就達6成,日照不足的情形高。國民健康署鼓勵所有孕媽咪要有適當的日曬,而且在日常飲食攝取,能夠特別注意維生素D食物的攝取。

日曬加飲食 助胎兒骨骼發育

懷孕期間孕媽咪應攝取足夠維生素D,並搭配適度活動及日曬,讓胎兒可以正常生長及骨骼正常發育。國民健康署提供2原則告訴懷孕媽媽如何攝取適當的維生素D:

適度日曬:維生素D主要經由陽光照射於皮膚產生,而適度的日曬是人體重要的維生素D來源。建議露出臉部、手臂等部位接受曝曬,但應避開日光直射時段,建議於每天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陽光充足但不是最強烈的階段,不要擦防曬乳,大約曬太陽10到20分鐘,身體即可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

攝取含維生素D的食物:依「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維生素D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微克,建議可多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類、雞蛋及強化維生素D之乳製品等,有助於達到每日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必要時可諮詢營養師或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的營養補充品。

均衡飲食中充足的維生素D攝取,還需要搭配飲食中有充足的鈣攝取,才能支持骨骼健康。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87678
洗手超重要!切完肉就泡奶 出生10天嬰兒染沙門氏菌命危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洗手超重要!切完肉就泡奶 出生10天嬰兒染沙門氏菌命危

轉載:中廣新聞網 2020年10月11日 下午5:41

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3名1歲以下嬰兒感染嚴重沙門氏菌腸炎住院案例,其中年紀最小的患者只有出生10天,疑似家人切完肉,手部沒洗乾淨就泡奶餵食,致沙門氏菌進入寶寶腸道,出現腸穿孔、腹膜炎以及敗血症等併發症,若未及時救治,恐有生命危險。

醫師提醒,沙門氏菌腸炎通常是因為生食,或吃了沒煮熟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主要症狀為急性腸胃發炎,5歲以下幼兒是好發族群,尤其1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提醒家長烹調食物與用餐前,包括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洗手。

病患感染後會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吃生蛋或半熟蛋也有可能被感染。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87677
孩子感冒不要馬上就吃藥!阿包醫生:符合4症狀才需要吃藥緩解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孩子感冒不要馬上就吃藥!阿包醫生:符合4症狀才需要吃藥緩解

轉載:Heho健康網 林以璿 2020年10月3日 下午2:00

到底什麼時候寶寶感冒需要吃藥呢?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在《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中,建議有以下四個判定的標準:

  1. 症狀持續超過兩週以上還未痊癒。
  2. 高燒不退。
  3. 鼻水或咳嗽有濃稠黃綠色分泌物。
  4. 精神活力或胃口很差。

大部分感冒是「病毒」感染,藥物只是緩解症狀

至於醫生會開哪些藥物,簡單的說,大部分的感冒是病毒感染,藥物無法殺死感冒病毒,但是可以減緩症狀,所以會使用一般緩解症狀的藥物,少部分感冒是伴隨細菌感染時才會使用到抗生素。

在診間我會詳細向家長解釋藥物的作用,像是孩子因為有細菌感染,身體出現不適,透過抗生素幫忙消滅體內病菌;若是伴隨過敏氣喘發作時,有時就會使用類固醇來減緩過敏反應。總之,醫生都會仔細評估孩子的狀況,來決定抗生素或類固醇使用的時機、劑量以及治療時間。

吃抗生素就會有抗藥性?

有很多聳動的新聞或駭人的名詞,例如:一旦吃太多抗生素就會使人體產生抗藥性,或是遇到「超級細菌」就無藥可醫等,種種以訛傳訛的錯誤健康常識,讓爸媽對某些藥物心生畏懼。

但是我要強調:藥物只要合理使用,都能治病救命,如果在用藥上有任何問題,在看診的當下就要和醫生討論,別在回家後因為心裡有疑慮而未讓孩子規律服藥,或是在網路上拿藥單詢問沒看過孩子的醫生(誰敢回答?誰敢對你孩子的健康負責?)。請記住,相信醫師的專業,加上看診時當面的溝通,藥物就能成為幫助孩子康復的助力。

感冒好了還在咳嗽?醫:排出殘留痰液的正常現象

在診間,爸媽也常會問:「我家寶寶呼吸的時候好像有很多痰的聲音,但他不太會咳痰、吐痰怎麼辦?」或是:「孩子早就沒發燒了,感冒應該也好了,為什麼還是一直在咳嗽?」

孩子感冒生病的時候,如果支氣管或肺部有痰,身體的本能反應就會透過咳嗽將痰咳出來,不少孩子得到了五、六歲以後,才能有效的咳痰,只是也未必都會把痰吐出來。但請爸媽別擔心,只要是有效的咳嗽,都能將痰從支氣管或肺部咳出,即使沒有吐出來而是吞到肚子裡去,肚子裡的胃酸也能殺死痰中殘存的病菌,再從糞便中排出。

其次,當寶寶感冒時,爸媽常會聽到呼吸有「呼嚕呼嚕」的聲音,或是咳嗽時感覺整個肺部都是痰的狀況,只是咳嗽的次數也不很頻繁,在醫生檢查肺部時,也未必會發現氣管內有痰或是呼吸音有異狀,這表示這些聲音並非是從肺部產生,而可能是鼻腔有鼻塞或是有鼻涕倒流所導致,所以孩子呼吸有怪音或咳嗽有痰音時,不一定代表這是肺部發炎所造成的痰。

當寶寶咳嗽的症狀超過三、四週以上,就要考慮是否有反覆感染的狀況,或是一些特定病菌的感染,例如:百日咳、黴漿菌、結核菌等。再來還要考慮其他原因,如:鼻涕倒流、鼻竇炎、氣喘、呼吸道異物吸入、胃食道逆流等等,建議要盡快帶孩子診治。

-本文節錄自《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86107
國內兒童網路成癮達3%!專家:生活有三大現象就該尋求幫助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內兒童網路成癮達3%!專家:生活有三大現象就該尋求幫助

轉載:Heho健康網 王芊淩 2020年10月2日 下午5:00

近15年學童網路使用時間成長3倍!

2005年研究時中學生每週上網時數為7小時以內,但2019年公布的相關研究時,高中職學生平均每週上網時間為25.15小時,其中17.92小時都是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使用時間成長三倍之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洪榆棋社工師從臨床上觀察,國內從國小三年級到國高中都有網路成癮的患者。

先前國衛院也針對臺灣8,110位青少年玩家進行調查,發現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略高於西方國家。臨床上因為網路成癮問題求診人數也增加,洪榆棋社工師說當生活中出現以下三項徵兆,就要尋求專家的協助。

網路成癮背後成因複雜!3大徵兆可尋求專家協助

  • 戒斷現象:發現孩子沒有手機可以玩時,就會出現一些焦慮、脾氣暴躁的狀況,其實就跟長期喝酒的人一沒有酒喝,出現手抖、焦慮是一樣的。
  • 使用時間越來越長:原本只是玩兩個小時可以達到放鬆,但要玩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要到兩個小時、四個小時才願意放下手機。
  • 管束衝突:當家長開始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時,雙方無法好好溝通,甚至出現嚴重肢體衝突,無法達到良好的規範。

路成癮的問題除了手機使用的時間及方法外,也關係到親子、父母互動,甚至包含拒學、人際問題及管教問題。洪榆棋社工師提到:「我們疑慮的是網路成癮到底是因還是果,很多時候其實是果。」

iStock-1044654042
檢視相片
iStock-1044654042
更多影片

網路成癮已納入精神疾病!家長要做的其實更多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也在2018年正式宣佈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但很多父母其實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種問題,洪榆棋社工師建議:「平時可以邀請孩子參與戶外活動,與孩子多討論在學校的生活,是不是有遇到什麼挫折,事實上很多孩子一遇到困難就躲在網路世界中。」

社工師提到,其實家長可以做的其實很多,父母要學習如何跟孩子談心、了解孩子,不只是規範規則,試著理解為什麼他們喜歡網路世界。

此外,洪榆棋社工師提醒家長其實自己也要以身作則,要意識到自己有沒有也因為追劇、網路而被綁架,家長如果連自己滑手機都滑個不停,那當然孩子也會想要效仿。

文、圖/王芊淩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86106
豬隊友注意!從做家事進化成好爸爸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豬隊友注意!從做家事進化成好爸爸

轉載:優活健康網 2020年9月25日 下午2:00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曾看過一篇文章,標題是:「為何爸爸顧小孩,標準是『只要還活著』就好!」當下不禁笑了出來。這句話真是傳神地表達出媽媽對於豬隊友爸爸的無奈心聲。

女人如果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老公帶小孩,恐怕會產生嚴重的夫妻爭執。我相信很多媽媽的確也不「奢望」另一半真能幫上忙,只要他們別像另一個大孩子來添亂就好。

但不是我要幫男性說話,我真的認為男性並非生來就懂得如何當爸,因為孩子並不是從爸爸的肚子裡生出來,缺乏懷胎十月的默契培養期,所以父子的連結在先天上就略遜於媽媽。再加上爸爸在家中,多半是肩負經濟重擔的角色,對於教養,相較於煩惱如何帶小孩,他們會更關心養育孩子的支出與孩子的健康問題。所以,如果想跟孩子更親近,要扮演好爸爸的角色真的需要多用心!

兄兼父職的成長歷程,讓我提早擔任父親的角色
回顧我的童年,父親很早就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缺席了。在我八歲時,他就因病過世。

雖然我對爸爸的印象很模糊,但仍依稀記得他是個顧家的好男人,就像棵枝葉茂密的堅穩大樹一樣,為家人遮風避雨。他的職業是中醫師,白天在市立聯合醫院看診,晚上下班後繼續在自家的診所為病患服務,從早到晚認真工作,只為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但也因此我們很少有親子相處的時間。

爸爸過世後,母親必須擔起家計,照顧我和弟弟。原本的她是位英文老師,後來放棄教職,接手經營父親留下來的中藥行,也由於工作實在忙碌,因此媽媽期許我當個「小爸爸」來照顧弟弟。年紀比我小四歲的弟弟,看似小跟班,其實當時在我眼中簡直是個拖油瓶,小時候只要我去同學家玩,就一定得帶著他。在我唸高中時,還曾經代替媽媽去參加他的國一家長會。回想起來,這些點點滴滴都是成長過程中的深刻記憶。

媽媽因為肩負經濟重擔,所以壓力極大,有時我會從她說話的語氣中感覺她的不高興,或是某些表現讓我察覺可能我做錯了什麼事讓她不開心,長久下來,我也因此養成了細心觀察的敏銳度,讓我現在成為琦琦眼中善解人意的暖男。而缺乏父親陪伴的童年,也讓我下定決心,在有自己的孩子之後,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守護他。

把握父母的保存期限,讓「陪伴」成為孩子最好的禮物
身為兒科醫師,兒童的各種疑難雜症都難不倒我。但小肉包出生後,我深刻地體會到:一位好醫生並不等於會是一個好爸爸。對於照顧嬰幼孩這件事,我唯一拿手的,是在嬰兒室曾演練過的餵奶和換尿布。但要如何製作副食品、要如何處理他的哭鬧、要如何面對他所有的生活瑣事,都是在醫學院沒學過、原文書上沒看過,論文也沒讀過的。

所以我和所有的新手爸爸一樣,剛開始時還真有點不知所措。我也非常認同以前小兒科前輩所說的:「在當了爸爸之後,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兒科醫師。」

「我究竟要跟他玩什麼、說什麼?」初為人父時,我常有這樣的疑惑,也覺得自己才像個幼稚的孩子。反觀大學念教育系的琦琦,還會自創一些遊戲,母子倆玩得不亦樂乎,讓我對自己的束手無策覺得有些氣餒。但是沒關係,孩子永遠是你最好的聽眾,兩、三個月大的寶包已經對聲音有反應,會表現出「社會性的行為」,只要對著他說說話,他就會對你笑,也會咿咿呀呀地回應你。因此第一次做爸爸的人不用緊張,你只要多花時間陪伴寶包,溫柔地看著他,對他說說話(不用講什麼人生大道理,他還小聽不懂啦),寶包一定會回報燦爛又純真的笑容,讓你即使再忙再累,也會忘記疲憊。

除了親力親為陪玩、陪睡、換尿布、餵奶,等到寶包差不多五、六個月大(大約是會坐的時候),爸媽還可以和寶包「親子共讀」,找一個適合的環境、適合的時間,翻開適合的繪本,全家一起輕鬆度過。你不必將內容全部逐字唸出,主要是要達到與寶包互動的目的,我認為這應該是爸爸們可以做到的。但親子共讀前,我覺得爸爸還是要先抽出幾分鐘研究一下那本書在講什麼、如何使用,這樣會比較容易上手。

現在的繪本或童書都做得非常有趣,不但會因應寶包不同的年齡製作適合的內容,還會設計成立體書或是有一些小機關,例如裡面有小鏡子或是運用不同的材質,來促進寶包的感覺統合發展。而且親子共讀是不限年齡的,即使寶包日後漸漸長大成人,父母子女還是可以一起樂享讀書趣。

「間接育兒」也是種支持與幫忙的方式
雖然許多爸爸帶小孩的方法,就是「等媽媽回來」,但我也碰過不少有心幫忙的爸爸會私下跟我抱怨:「有了孩子以後,我就好像變成一個廢人,孩子哭了我要抱他或是沖奶,我太太就嫌我笨手笨腳要我走開。」有的則哀怨地說:「老婆每天的重心就是寶包,我下班回來,也不問我累不累。想看電視放輕鬆一下,她就一直唸個不停,說我什麼都不幫忙,只會做現成的爸爸,我也很想幫忙啊!只是不知道該做什麼。」

其實,說到幫忙,不一定是幫寶寶換尿布、哄寶寶入睡這類的事。尤其是對初為人父的爸爸來說,這些瑣事或許也有一定的難度。我建議,其實爸爸們可以參考有位日本醫學教授所提出「間接育兒」的觀念,就是:先把家裡的勞動工作做好,像是洗碗、洗衣服、拖地、倒垃圾等,讓媽媽可以減輕體力的負擔,這樣媽媽就有更多的時間與精神去照顧寶包,這也是爸爸對家庭與育兒的一種間接幫忙。漸漸地,爸爸做家事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媽媽也會放心讓爸爸進一步參與照顧寶包的工作。

(本文摘自/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時報出版)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85030
孩子不愛說話,只用手指頭比畫表達? 看醫生前,爸媽先檢查有沒有做到這些事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孩子不愛說話,只用手指頭比畫表達? 看醫生前,爸媽先檢查有沒有做到這些事

轉載:常春月刊--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9月20日 上午9:30

你家也有2歲的小朋友,表意能力還只是停留在簡單的單字,甚至有時候直接用「比」的,不喜歡開口說話表達想法嗎?小男生真的講話會比較慢嗎?現在還小長大一點就會好了吧?語言理解是正常,但語言發展是遲緩的孩子真的是正常的嗎?是許多家長的疑問。

 

對話式親子共讀 助促進語言、智能、情緒及社會行為發展

 

馬偕兒童醫院早期療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慧如表示,良好的親子互動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而語言發展又有助於智能、情緒及社會行為發展,親子共讀則可以運用在正常及發展遲緩的小孩;同時,家長與孩子的陪伴時間愈久,孩子日後的成就也愈高,其中透過大聲朗讀的「對話式親子共讀」過程也格外重要。 

對話式親子共讀的概念在於採用開放性問句提問、順著孩子的答案再提問、重複並延伸孩子的回答,並在其中多給予讚美與鼓勵,因此,「帶讀」也是家長很重要的練習,透過中間的互動過程,可以讓家長知道孩子的發展及「未發展」,提早發現孩子是否需要專業的介入與引導。 

讀寫萌發 增加口語、閱讀能力

 

而在共讀之外,針對兒童期早期階段(幼兒)的學習正式讀寫前,也可加入「讀寫萌發」,也就是兒童在真正出現讀和寫的能力前,所需要發展出來的相關能力,是一個逐漸發展的現象,年齡可從新生兒到一歲起,就可以開始透過讀寫萌發的訓練與培養,增加其口語能力、了解如何閱讀、聲韻覺識、印刷字體辨識等。

電子書或點讀筆 無法取代親子共讀

 

至於家長最常問「可不可以用電子書或點讀筆來取代親子共讀?」陳慧如表示,研究發現,電子書會讓親子對話較偏向電子工具相關的對話內容,而非繪本內容,且電子書的聲光動畫會讓孩子無法專注在繪本本身想要呈現的內容,點讀筆的聲音也不是家長的聲音,無法帶給孩子熟悉的感覺;此外,「翻書」這個動作對幼兒來說,也是重要的小肌肉發展訓練,建議家長還是以傳統的印刷繪本帶領孩子的發展。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83559
開學後孩子還是睡不好、睡不飽? 睡眠不佳恐傷心理健康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開學後孩子還是睡不好、睡不飽? 睡眠不佳恐傷心理健康

轉載:匯流新聞網 陳 鈞凱 2020年9月19日 下午2:00

開學已經3周了,你家孩子是否已經調整好作息?董氏基金會引用國外最新研究結果提醒家長,孩子維持充足與良好的睡眠品質十分重要,如果孩子常常晚上睡不好、睡不飽,當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原來這一份2020年6月發表於《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的睡眠與心理健康呈現顯著相關,睡眠不佳的青少年,日後較容易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

由英國雷丁大學、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和澳洲弗林德斯大學學者合作,針對4790名青少年進行的縱向研究結果發現,一般青少年平日晚上約有8小時睡眠、假日約9個半小時;而患有憂鬱症者平日的睡眠時間不到7個半小時、假日則剛好9小時,顯示患有憂鬱症者每天較一般人晚30分鐘入睡。

研究進一步分析,有憂鬱和焦慮的年輕人,在青少年時期絕大多數的睡眠狀況都不好,與沒有憂鬱或焦慮症的參與者相較,患有憂鬱症者其睡眠的質和量都較差,而患有焦慮症者僅是睡眠品質較差。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顯示,青少年睡眠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因果關係是雙向的,且該研究也證實,青春期的睡眠不足,如果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

葉雅馨建議,想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應檢視干擾孩子睡眠的可能問題,包括到了孩子休息的時間,盡量減少電視聲響與燈光的干擾、降低家人間談話討論的音量、盡快結束與親友的聊天聚餐;其次要注意孩子飲食與情緒狀態,別讓孩子睡前吃太多食物與飲料、避免讓孩子過於興奮或因使用網路而影響情緒無法入睡。

葉雅馨指出,國內開學已3周,若孩子常常早上起不來導致上學遲到、早餐沒食慾甚至變瘦、上課沒精神或是不想上學、對原來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出現以上狀況卻無法改善,建議家長可尋求專業的協助。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83556
新生兒皮膚黃別慌! 小兒科醫師解答黃疸常見問題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生兒皮膚黃別慌! 小兒科醫師解答黃疸常見問題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0年9月12日 下午6: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黃疸是台灣新生兒很常見的問題,若輕忽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例如腦損傷、發展遲緩、智能障礙、痙攣甚至死亡,因此常會讓爸爸媽媽感到心慌。

膽紅素濃度過高 容易產生黃疸

為什麼有些寶寶眼睛和皮膚看起來黃黃的呢?柳營奇美醫院小兒科王信驊醫師表示,當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過高時,就會造成眼睛黏膜和膚色變黃。新生兒紅血球較成人多,產生的膽紅素也較多,加上代謝的能力較不好,因此膽紅素易高於正常值,就容易發生黃疸。

多數為生理性黃疸 可分成哺乳性和母乳性

大部分寶寶的黃疸多屬於生理性黃疸,可分成哺乳性和母乳性黃疸。王信驊醫師說明,哺乳性黃疸約在出生後2至4天開始發生,與奶水攝取量不足及腸肝循環增加有關,而當奶水量足夠與餵食習慣建立後,會在出生後一週內緩解,不需要特別治療;母乳性黃疸則是因母乳的正常成份(如beta-glucuronidase)影響到膽紅素的代謝而導致,約有三分之一餵哺母乳的寶寶會有超過兩週的持續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後7天發生,6至14天達到高峰,並在1至3個月消退。

哺餵母乳對預防黃疸惡化很重要 是否中斷尚無定論

如果有哺餵母乳,需要因為新生兒黃疸而停止嗎?王信驊醫師說,哺餵母乳的寶寶,出生後頭幾天的餵食與營養支持,對於預防黃疸的惡化是很重要的。而中斷母乳哺餵的治療方式,目前尚未有定論,有些研究建議當膽紅素數值介於14至20 mg/dL時,可中斷母乳哺餵以配方奶取代,若黃疸導因於母乳,則黃疸數值會以每天3 mg/dL快速下降,在中斷母乳哺餵24至48小時後,就可用配方奶與母乳搭配的方式進行餵食。

病理性黃疸 嚴重恐致神經傷害

另一種為病理性黃疸,需要做進一步檢查與積極治療,其可能原因為新生兒溶血性疾病、遺傳性溶血性疾病、感染等所引起,若未能及時注意,使得無法代謝的膽紅素藉由血液循環到頭部而進入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神經傷害,就是所謂的膽紅素腦病變「核黃疸」。

黃疸會隨成長消除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在治療上,會根據發生原因及程度來決定,方式包括照光療法,以及針對照光治療反應不佳或嚴重黃疸的寶寶,進行換血治療。王信驊醫師提醒,隨著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引起血中膽紅素含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會逐漸消除,孩子的黃疸就會慢慢消退,但仍需要爸爸媽媽多留意,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接受治療。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81977
週末孩子們聚在一起衝突多?專家建議 4 招解決手足吵架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週末孩子們聚在一起衝突多?專家建議 4 招解決手足吵架

轉載:Heho健康網 香港01 2020年9月12日 下午2:00

注意自己和小朋友的情緒

美國兒科學會(Academy of Pediatrics)的博士 Tanta Altmann 指出,如果父母經常表現出焦慮、大壓力的模樣,小朋友很大機會也變得這樣,所以家長在家裡的表現十分重要。要了解自己有沒有焦慮,專家建議父母可以自行檢查身體狀況,例如感覺一下心跳的快慢、肌肉有否繃緊、有沒有經常出現頭痛、失眠或胃痛等不適。這些都是壓力導致的現象,我們可能會因為習慣而不自知。

至於小朋友因壓力而作出的行為,他們可能會變得反抗,甚至固執,重複用一樣的方式做相同的事。家長如何面對小朋友的反常,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應盡量避免對他們大吼,過分強烈地指罵。與小朋友溝通要保持誠懇,當他們因為不能正常上學感到挫折時,父母可以平靜地解釋疫情的情勢,安撫他的情緒。家長要討論嚴肅的話題時,可以等到小朋友睡了之後,因為他們經常會傾聽和觀察。

1.用「我」字作開頭

除了抒緩子女激動的情緒之外,家長在說話時,可以多用或者鼓勵子女用「我」字來開頭,例如比起「你快點去吃飯」,「要是你不吃飯我會擔心」等方式,因為心理學認為,以「我」字作主語的句子較為溫和,也更能表達內心感受。

2.保持小朋友的作息正常

即使在不用上學的日子,家長也要確保他們的作息時間,該活動的時候就多動,該休息就要停下來。小朋友運動時排除多餘的能量,可以減少他們的沮喪感,甚至減低小朋友之間的衝突,他們會認為攻擊對方例如推撞、拳打腳踢,可以將抑壓的能量揮發。所以多讓小朋友在戶外運動,多跑動發洩精力,才不會互相打架。

3.介入成為發言人

小朋友間發生的爭執,很多時由於他們的溝通技巧不足,無法向對方解釋自己的想法,家長可以適時介入,為他們作出談判的方案,例如讓他們每人輪流玩玩具10分鐘,並用計時器計着。

4.讓子女團隊合作

當小朋友玩遊戲、踢足球時,可以建議他們成為同一隊,並與他們競賽,這樣能令小朋友們一起努力,而不是互相鬥爭,提醒他們是在同一方。有時候小朋友在遊戲過程中,會感激有彼此作為隊員,在獲勝後更會友好地擊掌。

*撰文 / 張嘉晴,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親子」。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081975
頁/共4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