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Family & Education 親子教養篇
 瀏覽37,825|回應403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橘世代/【向上教養】他們不是怕死 是怕掌控不了生命變動

轉載:udn 張瀞文 2024年12月21日 週六 上午5:44

生病不看醫生,看了醫生也不吃藥、不運動、不復健;手術順利出院後卻一蹶不振、懶得出門;你氣不過唸了幾句,他回你:「大不了死一死!」但是急症送急診時,他又害怕醫療無用真的死去……。照顧生病老父母,讓子女疲憊的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父母的消極。

「我們看手術順利,但他真實感受就是身體變差。與其說怕死,他懼怕的是無法掌控身體變動的挫折。」臨床心理師何曉婷試著解釋生病父母的狀態,年長者的身體恢復能力大不如前,看似順利的手術結束後,身體仍會有許多看不見的不舒服,讓他不願意出門與運動。

長輩也可能在病後看見病容、感覺身體衰老,嚇了一跳,油然而生無能為力、難以掌控的挫折感,覺得做什麼都沒有用,乾脆都不要做了,當要去看醫生就聯想到「同樣的事又要再來一次,我會不會變得更差?」沒有掌控感的害怕愈來愈深。

先理解父母狀態 再找方法

何曉婷看見許多長輩真的會害怕,但怕的不是死,而是「我掌握不了我生命的變動」。何曉婷提醒子女,先理解父母的狀態,理解了就不會對他生氣、對他有迫切要求。她也強調,向上或向下教養都非「說了就有效」,都需要對當事人有理解之後找方法、要花時間陪伴他養成習慣。

例如媽媽不出門是在乎面子,覺得自己變醜了,就試著幫她準備外出穿著,讓她漂漂亮亮,從外觀下手,讓她對自己有信心,減少對出門的抗拒。

也要記得多鼓勵,提醒他們擁有的優點,增強自信,例如跟爸爸說,他抗癌過程很勇敢,護理人員要求都有做到,提醒他也是很強韌面對苦痛,降低他們因為身體病痛所致的失落。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23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61
 回應文章 頁/共4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孕婦感染百日咳恐易重症傷害胎兒,需採取適當預防措施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孕婦感染百日咳恐易重症傷害胎兒,需採取適當預防措施

轉載:Heho編輯部 2024年9月13日 週五 下午10:00

對於嬰幼兒而言,研究指出,超過 6 成感染源來自家人,其中母親約 39%,父親 16%,還有 5% 來自祖父母,可見密切接觸者的影響。

而孕婦在懷孕期間若感染百日咳等傳染病,不僅可能引起重症,也可能影響胎兒。孕婦為了保護腹中胎兒,身體會自然降低免疫力,以利胎兒能順利地在母體內成長,卻也因此提高疾病感染與重症風險。茂盛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彥宇表示,一旦孕婦感染流感、新冠肺炎、百日咳等疾病,引發成重症的機會也相對提高。因此,醫師建議懷孕期間應該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減少風險。

懷孕期間抵抗力低重症風險高,稍有不慎難以保護腹中孩兒

陳彥宇醫師表示,受精卵對母體而言就如同外來物,免疫系統很有可能攻擊成長中的胎兒,產生排斥現象,因此母親為了保護孩子,身體會降低免疫系統反應,讓胎兒能夠順利在媽媽子宮內慢慢成長,但也讓母體對抗外來病原能力降低,感染疾病風險也跟著上升。

陳彥宇醫師強調,如果孕婦感染百日咳等傳染病,不幸引起重症,很有可能影響到胎兒,因此醫學界早已有共識,針對此類高風險傳染病需要採取適當預防措施,預防方式如下:

  1.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包含洗手及避免觸摸眼鼻口。

  2. 避免出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3. 接種疫苗,這是最有效預防百日咳的方法。

接種疫苗不但可以降低孕婦自身的感染風險,,可以利用疫苗所產生的抗體,透過胎盤給予胎兒。例如,孕婦在懷孕的第 28~36 週施打百日咳疫苗,可以讓孩子在剛出生時,就能抵抗環境病原。陳彥宇醫師提醒,寶寶在出生須滿 2 個月,才能接種第一劑百日咳疫苗,因此寶寶在打疫苗前,不具有抵抗百日咳的能力,因此需要做好預防措施。

醫界呼籲:容易接觸新生兒的大人及手足,最好都能做好預防措施

其實不只是懷孕中女性,任何將會與剛出生寶寶會經常密切接觸的大人,都建議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形成一堵防疫高牆,減少嬰兒的感染風險。陳彥宇醫師指出,雖然成人百日咳疫苗需要自費接種,但是成人能利用疫苗,重新產生百日咳抗體,就能降低自己受到感染風險,大人們不容易染病,寶寶接觸到病毒危機就能大大減少。

陳彥宇醫師提醒,百日咳傳染力高,加上病兆容易被忽視,很容易潛藏在社區四處流竄,讓剛出生的寶寶們很容易受到威脅,因此建議媽媽、爸爸與周圍大人及寶寶的手足們都做好適當的預防措施,當孩子出生後,滿 2、4、6、18 個月時,以及滿 5 歲入小學前,也要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就能在嬰幼童時期獲得充足保護力。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6896
黃市長呼籲 落實保健讓孩子贏在健康起跑點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黃市長呼籲 落實保健讓孩子贏在健康起跑點

轉載:自立晚報 2024年9月12日 週四 上午12:55

(記者廖建智嘉義報導)
健康是送給孩子們「最珍貴的禮物」,嘉義市政府衛生局(11)日於嘉義大學實驗小學附設幼兒園舉辦「最珍貴的禮物」兒童保健宣傳記者會,活動以兒童劇演出揭開序幕,融入重視「口腔健康、視力良好,均衡飲食」等概念。黃敏惠市長參與活動,提醒孩子們保健觀念從小培養,也讓孩子們將「我愛你 我要你健康」的溫馨話語帶回家中,提醒家長、家中長輩一同重視保健,全「嘉」都健康。

黃敏惠市長表示,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寶貝,許多慢性病與終身健康問題,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即埋下病因,因此,預防工作必須及早開始,確保兒童健康成長,守護健康基本人權。黃敏惠市長以近視為例,提到3C產品盛行,近視有幼齡化趨勢,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從幼兒園小班近視盛行率為6.9%,到小六時更高達70.6%。眼睛是靈魂之窗,希望孩子們落實護眼守則,每年1-2次視力及散瞳驗光檢查,並做到「3010120」守則,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期待家長陪伴孩子走出戶外,減少3C產品使用,一同守護視力。

黃敏惠市長也提到,根據衛福部107年調查結果,台灣學齡前兒童蛀牙狀況嚴重,3-4歲兒童平均蛀牙2.73顆,遠比日本3歲幼兒的平均0.6顆蛀牙高出甚多。嘉義市重視兒童口腔健康,不僅每校都有牙醫駐校,更領先全國為小一新生免費臼齒窩溝封填。呼籲家長要注意定期塗氟、窩溝封填合併塗氟漆、使用1000ppm含氟牙膏刷牙、少吃糖果甜食等,可預防蛀牙。

衛生局表示,近視是疾病而且不可逆,學齡前孩童的用眼習慣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唯有從小養成正確用眼好習慣,每年定期檢查視力,一旦發現異常警訊,及早進行矯治方能消除惡視力威脅。另外,兒童的口腔保健關係孩子的營養吸收與身體發育,有些家長錯誤觀念認為幼兒的乳牙會換,沒有教孩子正確刷牙,蛀牙也沒有積極治療,可能影響未來恆牙的外觀及生長空間。家長務必督促孩子乳牙時期就要養成正確刷牙習慣、定期塗氟、定期檢查,才能保有健康的牙口。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說明,國健署今(113)年7月起, 7歲以下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若孩子有發展遲緩問題,可至嘉義基督教醫院、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及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等3家聯合評估中心,由跨專業醫療團隊,提供專業的兒童發展評估服務,把握孩童關鍵療育期。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事故傷害高居1-4歲幼兒死因第1位,衛生局呼籲家長及照顧者使用嬰幼兒汽車安全座椅、預防墜落跌倒、注意睡眠安全及防制燒燙傷,「家」也藏有許多的危機,家長務必落實各項居家防護措施,才能有效避免事故傷害。

衛生局提醒家長,市府自111年起免費為幼兒園大班學童提供散瞳專業視力檢查,幫助排除假性近視,驗出幼兒的遠視儲備量。今年8月已開始為新升大班的幼童視力檢查,請家長11月30日前持「家長通知單及同意書」至衛生局12家合約眼科醫療院所檢查。若有相關問題,請參考衛生局網頁或洽國民健康科2338066分機535吳小姐。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6895
家長注意!「這疾病」85%在5歲前發作、恐8年才痊癒 醫:易引2病上身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家長注意!「這疾病」85%在5歲前發作、恐8年才痊癒 醫:易引2病上身

轉載:三立新聞網 簡浩正 2024年9月7日 週六 上午10:15

小心異膚炎上身!異位性皮膚炎(異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皮膚病,因常反覆發作、使得患者常活在難以治癒的痛苦中。醫師指出,遺傳、免疫系統與環境都可能為發病原因,異膚炎常發生於五歲之前且可能持續多年,研究顯示約七成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病程8年時才有機會痊癒。所幸目前已有許多進階治療武器,幫助患者突破治療效果不佳的困境。

為了解患者生活現況,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近日向百名病友及病友家長,針對病況、生活及心理三大面向進行調查。調查顯示,高達七成患者過著皮破血流為日常的生活,更有半數患者活在反覆發作、難以治癒的痛苦中。調查發現異膚患者受「三大成長困境」束縛,近九成患者長期睡眠不足、六成患者穿長袖遮掩,超過半數對人生失去希望、癢到無法專心!近九成患者求學、求職之路曲折。

亞東醫院小兒部一般兒科主任陳家駿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皮膚病,特徵包括皮膚乾燥、強烈的癢感和紅疹,除了引發皮膚搔癢外,也會引起氣喘與過敏性鼻炎。該疾病通常在嬰幼兒期開始,其中85%的病例發生於五歲之前,且可能持續多年,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影響極大。根據研究顯示,約有七成的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病程達到7至8年時有機會痊癒。

他說,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涉及遺傳因素、免疫系統異常反應以及環境影響。其中,遺傳因素扮演著重要角色,許多患者的家族成員也有過敏史,且這些人的免疫系統對過敏原尤為敏感。因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使皮膚變得脆弱,更容易受到環境中過敏原的刺激,導致病情加重。此外,季節變換、空氣污染和塵蟎等環境因素也會使病情惡化。

異膚炎如何治療?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蔡雅竹指出,傳統治療方法主要依賴外用類固醇藥膏,但長期使用可能帶來皮膚變薄和色素改變等副作用;目前也有新型治療方式如小分子口服藥物如JAK抑制劑,以及生物製劑應用於中重度患者,這些新療法專注於抑制發炎反應,提供對傳統療法反應不佳的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如何有效管理症狀、減少不適?蔡雅竹建議患者應每天使用保濕劑以保持皮膚濕潤,避免因乾燥引起的癢感和發炎。此外,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避免過度清潔,並保持家中清潔和通風,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如塵蟎和花粉等,可有效減少刺激。最後,穿著柔軟透氣的衣物,維持均衡飲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有助於減少病情的發作頻率。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6398
正視青少年成癮問題 大麻具依賴性 安非他命成癮性高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正視青少年成癮問題 大麻具依賴性 安非他命成癮性高

轉載:台灣新生報 李叔霖 2024年9月5日 週四 下午7:44

近年來,台灣青少年物質成癮問題日益嚴重,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青少年吸食大麻、安非他命等娛樂性藥物比例逐年攀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昨(五)日表示,安非他命成癮性很高,使用後容易產生精神症狀或被害感,嚴重時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心理健康問題。此外,許多人認為大麻是放鬆工具,卻小看大麻容易產生依賴性,以及長期使用可能造成情緒問題。

松德院區社會工作科社會工作師劉晏如指出,在松德院區成癮病房擔任社工師期間,看見成癮議題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深遠影響,許多青少年起初是好奇心,跟著同儕一起使用,因為不了解非法物質成癮性,或是脫離不了用藥的朋友圈。以致長期濫用物質產生精神症狀或是作息混亂,最後自然難以維持課業或社交。

這些青少年往往來自不穩定家庭環境,童年時期創傷經歷更是加劇他們對物質依賴性,舉例來說,比如,有些青少年自幼面對家暴、貧困或缺乏父母照顧,這些早期不安全依附關係,嚴重影響他們的大腦發展與人際關係,使他們更容易因為因應壓力而轉向藥物濫用。

由此可知,成癮問題不是短期現象,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家庭關係、早期經驗、社會環境與心理健康等。

劉晏如指出,預防青少年用藥問題,也許可以從依附理論認識早期的親子關係是如何深遠地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與行為,研究顯示,青少年與父母的依附關係若越親密,未來犯罪行為的風險就越低。

隨著青少年成長,這種依附關係影響力逐漸減弱,但早期成長經驗對青少年的大腦與行為模式卻可能持續影響其一生。由此可知,親子與依附關係可能是青少年用藥的預防因子。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6397
抱嬰餵奶都痛 新手媽媽肌腱炎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抱嬰餵奶都痛 新手媽媽肌腱炎

轉載:中華日報 2024年9月1日 週日 上午6:00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32歲高姓律師女助理5月喜迎第一胎寶寶,孩子出生後經常感到右手腕及拇指基部疼痛,連擰毛巾、托餐碗盤都牽制受限,尤其在抱孩子和餵奶時疼痛更加明顯,確診為「媽媽手」肌腱炎。經施以局部麻醉手術及微創傷口治療方式,同時運用防沾黏塗料,術後疼痛感明顯減輕,手腕功能恢復正常。

高雄阮綜合骨科醫師曾祥睿說,孕產婦因懷孕末期荷爾蒙的改變,會導致液體積聚;尤其在手腕及手部,導致腱鞘及滑囊水腫甚至發炎。「媽媽手」是狹窄性肌腱滑膜炎,由於手腕和拇指頻繁的不當使用,導致腱鞘發炎與狹窄,使肌腱在活動時卡住或摩擦,從而造成疼痛。

患者的大拇指近手腕處出現持續疼痛及腫脹,甚至無法使力。一旦發生粘黏,則有緊繃感,大拇指活動時會因此「卡住」,拇指側手腕處甚至可觸摸到凸起腫脹且疼痛的腫塊,當握拳、扭動手腕或舉起物品時更明顯。

據統計,此症女性發生率是男性6倍,常見於需要反覆使用手腕和拇指的動作或職業。例如抱嬰幼兒、洗衣服、扭毛巾等,工作中需要長時間重覆使用拇指施力者,例如打字員、單手端托餐盤的服務生、慣用單手拇指滑手機者。

曾祥睿指出,「媽媽手」藉由改變動作及復健等自然修復有可能好轉,但也有可能變成只要大拇指一用力就會痠痛或無力的慢性發炎。若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建議以手術方式治療。手術在門診局部麻醉後即可施行,前後約20分鐘左右,創口小、感染風險低,無須住院,術後1週即恢復手腕功能,照常生活工作。

曾祥睿建議,預防「媽媽手」可做伸展運動強化手部肌肉:

1.大拇指牽拉運動─將大拇指握在拳頭裡,拳眼朝上,將拳頭向下,直到手腕感到緊繃,維持10秒鐘後放鬆,動作重複10次為一回,每日做3回。

2.大拇指阻力運動─橡皮筋套在拇指和其他手指上,拇指慢慢張開以感到橡皮圈的張力,盡可能撐到最大後維持10秒鐘,接著放鬆休息,動作重複10次為一回,每日做3回。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5958
子女長大成人離家 父母面臨空巢症候群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子女長大成人離家 父母面臨空巢症候群

轉載:TVBS新聞網 林芳穎 2024年8月29日 週四 下午2:51

當子女長大離家後,父母通常在面臨空巢期時需要調適自我,這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稱為空巢症候群,很可能出現悲傷、焦慮或是憂鬱等負面情緒,研究指出多數女性相較於男性,面臨的心理打擊更嚴重,專家建議提早調整自我認知,多多運動維持健康,找回過去因照顧子女而暫停的生涯規劃,開啟人生第二篇章。來自TVBS新聞合作夥伴-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報導。

這是所有為人父母終將遇到的階段,在子女長大離家後的空巢期。

空巢族 葛雷:「你的整個人生都圍繞著你的孩子,他們的行程安排、他們做什麼事、他們正在進入什麼階段。所以我剛進入空巢期時非常緊張。」

46歲的美國律師葛雷和她的丈夫,在一年前成為空巢族,現在仍在摸索並規劃接下來的人生。

空巢族 葛雷:「我們也一直在真正探索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思考一下我們想住在哪裡?我們要留在原來的地區嗎?」

這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稱為空巢症候群,很可能出現悲傷、焦慮或是憂鬱等負面情緒。

ABC新聞記者 Deborah Roberts:「大多數父母都經歷了什麼?我知道對我來說,房子裡充滿了真正的悲傷和安靜。」

臨床心理學家 貝莉:「對某些人來說,這可能只是一點點轉變,甚至是危機,尤其是當你努力維持所有這些不同身分的平衡。你是一個獨立個體,作為一個伴侶或配偶,也有作為父母的身份,空巢期確實會引起混亂,你必須允許自己和人聯繫、分享、談論空巢期有多麼困難,並意識到你正處於悲傷。」

另外這對夫妻在孩子長大離家後,已經獨自旅行將近10年了。

空巢族 蘇珊:「你必須認真思考在人生的第二階段你想做什麼。」

蘇珊甚至成立了一個網站,名為"空巢族的冒險"。

空巢族 蘇珊:「我這樣做是為了療癒自己,當時我有點迷失了,我們的孩子已經長大離家了,而我的丈夫在工作,我沒有生活重心。我想鼓勵人們出去走走,尋找冒險活在當下,而不是在家悲傷,人生才剛開始。」

ABC新聞記者本身也是一位空巢期媽媽,兒子即將就讀大學三年級,25歲的女兒住在國外。

ABC新聞記者 Deborah Roberts:「現在是夫妻重燃愛火、或許重新探索彼此的時機嗎?」

臨床心理學家 貝莉:「絕對是,想辦法以情侶身分重新玩樂,去度個假,也許計劃一個家庭出遊,為你自己開啟一項活動,這樣你就可以培養你的家庭關係、你的個人關係,同時你也在情感上作為一個人照顧自己。」

部分空巢族沒有孩子在身邊,也沒有另一半,開始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興起熟年約會的念頭,吉恩和戴安娜在中年相遇,建立了重組家庭。

美國民眾 戴安娜:「我們的關係是建立在許多挑戰之上的,但你有足夠的成熟度,以不同方式處理它,更像是合作夥伴的關係。」

美國民眾 吉恩:「我一直覺得我有一個很大的疑問,那個人會是什麼樣子,我想我很幸運能遇到這個人。」

專家建議熟年約會,可以透過交友軟體來配對,美國就有一個,專為50歲以上族群設計的約會APP。

美國民眾 弗拉赫蒂:「當我檢視某人的個人資料時,我想找正在尋找忠誠關係的人,我想認識從事類似活動的人。」

當空巢期來臨,多數女性相較於男性,面臨的心理打擊更嚴重,空巢期經常伴隨更年期而來,還得適應生理上的變化。專家建議提早調整自我認知,教導孩子獨立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空巢期時的無謂擔心,多多運動維持健康,找回過去因照顧子女而暫停的生涯規劃,開啟人生第二篇章。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5957
孕婦和孩子都要注意!醫盤點「9種隱藏版含酒料理」煮再久仍會殘留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孕婦和孩子都要注意!醫盤點「9種隱藏版含酒料理」煮再久仍會殘留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4年8月24日 週六 下午5:11

酒精對於發育中的腦部會造成不良影響,兒童一旦過量食入恐出現低血糖、精神不振、嘔吐、頭痛,甚至代謝性酸中毒,醫師盤點「9種隱藏版含酒料理」,孕婦和孩子都得多加留意。

兒科傑登醫師在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分享,「小孩容易吃到的9種含酒精料理」單從名稱不易察覺料理中含有酒精,且多數是外食時容易吃到的含酒料理,建議民眾點餐時可和業者溝通,將酒改為其他調味料。

「我知道酒精對小孩不好,但先拿去煮過把酒精蒸發掉不就可以了嗎?」傑登說明,已有許多前輩做過實驗,發現悶煮1小時的食物,其酒精殘留約25%,而烹煮超過2小時的含酒料理,仍會殘留5~10%或以上的酒精量。

傑登接著引述《烹飪的科學》一書中提到,即便是「直接點火在菜餚上」,轟轟燃燒的酒精料理,當火熄滅時鍋裡的酒精還會殘留2/3以上,因為當菜餚上方空氣的酒精濃度降到3%以下火焰就會熄滅,鍋裡的酒精也會剩下很多沒燒掉,因此再怎麼煮還是會有酒精被吃下肚。

至於「小孩吃到多少酒精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傑登坦言不知道,只知道在長期累積下會有害,但精準劑量無從得知,「因為不會有人明知有害還去做這個實驗」。若已經吃過含酒精料理者,他認為「都吃下去了也不能怎麼辦」,未來只能盡可能減少接觸。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5424
家有小一生緩解開學焦慮 專家提熟悉校園等3招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家有小一生緩解開學焦慮 專家提熟悉校園等3招

轉載:中央通訊社 2024年8月24日 週六 下午1:07

再過一週就要開學了,小一新生讓家長既興奮又緊張,專家建議3招緩解彼此對新身分的不適應,包括調整作息、參觀校園交通動線、一起準備上學用具,逐步接受新的人生挑戰。

開學腳步近,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張自強近日透過新聞稿指出,最近看到許多家長分別在FB、IG、Threads等社群平台分享家中小孩第一次上學的擔憂。

張自強建議3招來幫助孩子們降低開學不適應,同時舒緩父母對於新生入學的焦慮,包括盡早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帶著孩子到學校校園逛逛、陪孩子一起準備上學用具。

張自強表示,透過逐步調整作息,提早熟悉校園環境,同時了解未來家中到學校的接送交通路線,再加上讓孩子主動參與選擇上學用品,有助培養孩子對上學的責任感。

對於上學初期,他建議家長與孩子約定並守時接送,孩子會更清楚父母有多長時間不在身邊,此外,可讓孩子攜帶平常喜歡的玩偶或玩具一起上學,增加陪伴安全感;盡可能早一點接孩子放學,並在老師面前稱讚和鼓勵孩子,共同協助建立老師是朋友的角色,回家後適度正向回饋關心,展現支持和鼓勵。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5423
醫提醒兒童血癌3症狀 及早治療有望好好長大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醫提醒兒童血癌3症狀 及早治療有望好好長大

轉載:中央通訊社 2024年8月24日 週六 下午5:50

俗稱「血癌」的白血病是常見兒童癌症,發病高峰落在2到5歲間,讓整個家庭陷入狂風暴雨中,醫師提醒,血癌治癒率超過8成,當孩子反覆高燒超過1週、貧血或異常出血,快就醫。

台灣每年新增400多兒童癌症個案,其中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最多、占3成。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庭吉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指出,白血病的發病高峰落在2到5歲,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癒率可達9成以上,另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癒率也可達8成以上。

只要能及早發現接受治療,葉庭吉表示,馬偕從1981年開始組成專門團隊治療癌症小病童,目前門診追蹤最久者已經40、50歲,結婚生子踏入不同人生階段;之所以要持續追蹤,主要是接受他人骨髓移植後,也許會有些慢性發炎的狀況,一旦發現問題,就能盡快轉給成人相關科別進行後續治療。

他提醒,當孩子出現反覆高燒超過1週、貧血或異常出血等症狀時,應該提高警覺,及早帶孩子就醫檢查,若孩子抱怨骨痛且影響日常生活、淋巴結腫大超過1公分,或軀幹及四肢有多發性出血點或異常瘀青,這些都可能是血癌初期的症狀。

馬偕兒童醫院下午舉辦成立10週年音樂會,把馬偕兒醫變成歡樂音樂會場地,藉由音樂饗宴讓醫療團隊及表演團體,讓兒癌家庭暫拋煩惱,共享溫馨歡樂的假日午後。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致詞特別提到,今天音樂會主持人小蓁也曾是馬偕抗癌小病友,她和小蓁一家熟識,很清楚這場病帶小蓁一家猶如狂風暴雨般的人生歷程,如今小蓁能站在舞台上,要感謝馬偕,不止照顧孩子,更照顧家人。

葉庭吉強調,兒童癌症的治癒率相對較高,家長應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計劃,幫助孩子對抗病魔,由於兒童癌症的治療過程漫長,對這些家庭來說,醫院幾乎成了第2個家,盼透過舉辦音樂會撫慰治療中家庭,並提醒民眾重視兒童癌症議題,早期發現治療,有望恢復正常生活。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5420
台灣牙周病高達8成!醫提醒:牙齒鬆動別不以為意 「1治療」有效挽救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牙周病高達8成!醫提醒:牙齒鬆動別不以為意 「1治療」有效挽救

轉載:健康醫療網 張慈恩 2024年8月24日 週六 下午5:00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在台灣牙周病盛行率高達八成,且約有五成是嚴重牙周病,嚴重威脅國民健康與增加不少社會醫療成本,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大部分國人長期忽視牙齒保健,任由初期無明顯症狀的牙周病持續肆虐,最終因小失大。

牙周病常見2因素所致 典型特徵有這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尹慧君表示,牙周病常見病因為未能做好口腔清潔與定期檢查,清潔不完全的牙菌斑或牙結石即可能導致牙周組織的破壞。典型特徵有牙齦紅腫、出血、牙周附連組織(牙齦、齒槽骨等)發炎或破壞造成牙齒鬆動等。

牙周再生手術 搶救岌岌可危牙齒

千萬別小看齒搖鬆動,這暗示著牙齒重要地基的齒槽骨已有嚴重破壞,且這樣的破壞通常是不可逆的且會增加牙周病治療難度。幸好隨著醫療技術、材料設備等持續推陳出新,牙周疾病在未進展到無法可救時,在專業牙醫師評估可行下,也許可以藉由牙周再生手術,讓牙周附連組織新生,穩固根基,挽救岌岌可危的牙齒。

臨床、研究皆證實有顯著效果 但這些情況影響手術成效

尹慧君說明,牙周再生手術的理念是在牙周齒槽骨破壞區,以再生膜隔絕創造出一個乾淨的空間,讓生長較慢的牙周附連組織,新生至清潔乾淨的牙根表面,牙周再生手術不管在臨床或研究上都已被證實有顯著效果。

除了執行牙周再生手術的牙醫師需要經過長期訓練,醫師需適應狹小的器械操作空間及熟悉再生醫材特性,許多因素如牙齒本身的剩餘條件及骨缺損型態是否合適,患者自身是否可以維持高標準的清潔,都會影響牙周再生手術的成果。

拔牙前審慎評估 避免扼殺牙齒重生機會

尹慧君提醒,在考慮拔牙之前,應停,看,聽,審慎地找專業醫師評估是否有治療的可能性,不要因為怕麻煩而扼殺了牙齒重生的機會。

【延伸閱讀】

從口腔清潔到智慧醫療!解析牙周病與糖尿病的雙向關聯

他齒齦潰瘍以為牙周病,檢查竟是T4b口腔癌! 中醫大附醫「創新療法」助維持咬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674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35419
頁/共4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