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名校社會學家:如果你希望孩子成功,別說一種話
轉載:天下雜誌 編譯樂羽嘉 天下Web only 2025-01-02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社會學者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善用他的專業知識,希望幫助大家減少看似無害行為帶來的傷害。
加林斯基特別關心,家長若想要養出成功、具有韌性的孩子,應該以及不應該對孩子們說些什麼。
加林斯基接受《CNBC》訪問時,特別指出一種家長常常對孩子說的話,會對孩子的信心造成不成比例的巨大影響。
加林斯基說,其中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常常用來激勵孩子,卻不知道會帶來多大的傷害,那就是「我對你很失望」。
家長想要矯正孩子行為的時候,通常會這樣說,但這種話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加林斯基解釋,這是因為,這種話會灌輸孩子一種丟臉、恥辱的感覺,而丟臉並不是一種有建設性的情感。
加林斯基說,「若我們讓孩子覺得丟臉,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丟臉會引發逃避行為
加林斯基說,丟臉無法鼓勵孩子進行批判性思考或是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人變得軟弱、不穩定」。
另一方面,罪惡感則可以鼓勵孩子去找出解決方法。
「罪惡感會讓孩子想辦法去補救,但丟臉常常只會促使他們逃避。」加林斯基說。
美國休士頓大學社會工作研究院教授、TED講者布朗(Brené Brown)指出,丟臉是覺得自己身為人沒有價值,這種情緒時常會削弱自信。另一方面,罪惡感則是承認你做錯了事情或傷害了別人,包括悔恨,同時你依然知道自己是個非常棒的人。
如果你想要孩子從犯下的錯誤中學習,不是只跟他們說哪裡做錯了就好。
你還應該要問孩子,他們未來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
加林斯基建議,比起跟孩子說「我很失望你沒有寫功課」,你不如說「我們怎麼樣建立能讓你功課寫完的制度?來想個計畫完成這件事吧」。
透過這樣做,家長教會孩子怎麼處理挑戰,即使孩子第一次或第二次沒有做對,並在犯錯時維持自信。
教養專家艾德莉安(Colleen Adrian)建議,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你要把重點放在他們試圖滿足的需求或他們正在努力克服的困難,而不是他們的不足或錯失的部分,而且務必帶著同理心,這樣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依然有價值,不論自己做了什麼錯誤的行為。他們也會學著更加溫柔地對待自己。
例如孩子上學前沒去倒垃圾害你上班遲到,家長常見的反應「你又給我忘記倒垃圾!」家長可能會因為有提醒孩子,孩子卻只記得玩而感到沮喪。
艾德莉安建議,這種時候對孩子說「我注意到有時候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在上學前把事情做完,然後我們出門前你會有點慌張。我想知道該怎麼幫助你解決?」
這樣就開啟了對話的空間,你們可以一起腦力激盪。
又或者孩子的盛怒之下跟別的孩子打架或是搶了別人的玩具。你把孩子隔開、提供安全的空間後,可以對孩子說,「我注意到你情緒很強烈,非常憤怒、失望,讓你很難控制身體。」接著你要提出支持他們的策略或方案,讓他們未來可以用別的方式處理這些情緒。
透過以上兩種做法,家長都是在告訴孩子,「我發現你遇到困難,我知道你其實可以做得更好,一起來想想要怎麼支持你。」
(資料來源:CNBC、colleenadrian.com)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