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瀏覽42,530|回應475推薦1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女CHANG, HSIU-FEN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麻疹戴口罩沒用 醫:要預防的「真正大魔王」是它!

轉載:壹蘋新聞網 2025年1月12日 週日 下午1:01

【林士為/綜合報導】國內麻疹疫情持續升溫,已累計16人確診,超過3000人被匡列,引起全台民眾關注。對此,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表示,除非佩戴 N95 口罩,一般口罩雖有些許防禦效果,但預防效果遠不如飛沫傳染病毒,台灣麻疹疫情應該可以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我認為流感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真正危害健康的大魔王」。

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表示,最近大學同學傳給他,孩子(小學生)學校防疫宣導文宣,建議進入校園一律需要配戴口罩。疑惑的問他,「麻疹不是空氣傳播,一般口罩不是沒有用嗎?孩子5-6歲接種第二劑麻疹疫苗,不是有15年的保護力,理論上 20 歲以前不太需要擔心被感染到麻疹嗎?」

謝宗學贊成,現在進入校園或人口密集處需要佩戴口罩,但主要原因是為了預防流感,而不是預防麻疹。麻疹屬於空氣傳播,會漂浮在空氣中 2 個小時,除非佩戴 N95 口罩,一般口罩雖有些許防禦效果,但預防效果遠不如飛沫傳染病毒(如流感或一般感冒病毒)。

謝宗學提到,1980年(含)以前出生的人,絕大部分有感染過麻疹,已經擁有終身免疫;兒童1歲接種第一劑麻疹疫苗後就有保護力,5歲接種第二劑後,可將保護力延長至20歲左右,加上台灣完整接種2劑麻疹疫苗的兒童高達 97%,因此比較容易感染族群是1歲以前的嬰兒和20-45歲的成年人。

另外,謝宗學說明,麻疹致死率個人營養免疫狀態好壞、疫苗接種率高低、和國家醫療水平程度有明顯差異,例如根據WHO2023年的統計,當年全球麻疹致死率約1%,非洲約1.6%,但較爲先進的美州是0.27%、歐洲是0.07%,和較為落後的非洲致死率有明顯差距。

謝宗學表示,台灣國民營養狀態良好,麻疹疫苗兒童接種率超高,醫療水平也好,因此麻疹不至於發生超級大的疫情,需要小心注意但真的不用過度恐慌,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密閉空間、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準時帶孩子接種麻疹疫苗(公費疫苗數量足夠);麻疹在出疹子前後4天有高度傳染性,罹患麻疹的人這段期間不要出入共同場所。

謝宗學認為,只要做好上述幾點,台灣麻疹疫情應該可以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然而,面對最近寒冷的冬天,再次強調更需要注意流感疫情,「我認為流感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真正危害健康的大魔王,還沒有接種疫苗的人記得趕快去接種喔!」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24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57
 回應文章 頁/共4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耳朵突然聽不到?恐與3原因有關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耳朵突然聽不到?恐與3原因有關

轉載:中時電子報 常春月刊、徐秀娥 2020年5月23日 下午3:58

「早上睡醒時,右耳耳鳴伴隨著輕微的眩暈,以為是前晚沒睡好的後遺症,仔細聽才發現是右耳「突然」聽不見了,會不會就此耳聾了? 」53歲的趙先生,向來不菸不酒自認身體健康的他,先前聽力檢查都正常,但是今早睡醒突然聽不見聲音,緊張得跑去醫院做檢查,確診為耳中風,讓全家人完全不可置信。

聽力師黃妤茜表示,現今生活型態改變,生活壓力大,有愈來愈多中壯年出現突發性耳聾的狀況, 若起床一旦發現耳朵悶悶的、有水聲的感覺、甚至聽不到,就可能是「耳中風」,雖然一般的聽力檢查可以測量出聽力的好壞,但是還要知道病史才能判定是否為耳中風,建議立即至醫院做仔細檢查。

什麼是耳中風? 黃妤茜說,「耳中風」就是突發性耳聾,可採用常見的333定律來做耳中風的初步判斷:

1、3天內(72小時)

2、出現連續3個頻率

3、大於30分貝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若發現自己有333定律症狀時,應立即至醫院做檢查,醫院的檢查設備齊全,可以判定並治療。

此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第六期期刊中也提到「耳中風」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5到20之中,發病的年齡大多在40歲到54歲,男女相當,多發生於單耳,很少雙耳同時發生,所以一般也不用太過於焦慮。

然而,為什麼會發生耳中風呢?黃妤茜指出,有學者主張這狀況是因為供應內耳負責聽力部分的血流下降,與中風的情況相似,而造成耳中風的原因相當繁多,像是病毒感染、血液循環、淋巴、外傷、免疫性問題、腫瘤等都有可能病因,甚至有些耳中風再還沒找到病因就已自癒。

在耳中風患者當中,常有作息不正常、生活壓力大、情緒不穩定的狀況,雖然目前與突發性耳聾是沒有直接數據相關,但這些都和免疫力相關,時時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就能降低大部分疾病的風險。

有些耳中風患者不用經過治療便會自己痊癒,而無法自己痊癒的患者最想知道的是耳中風會影響未來聽力嗎?耳中風多久會好?黃妤茜強調,耳中風發作「1週內是治療黃金期」,臨床上主多以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高壓氧治療,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後聽力能逐漸復原,若不幸過了黃金期間,聽力可能會惡化、嚴重可能導致永久性耳聾。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96756
哪種傷口需要就診檢查?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哪種傷口需要就診檢查?

轉載:健談 2020年5月16日 上午10:50

天氣回暖,正適合闔家出遊跑跳。若孩子不小心跌倒受傷了,一般大多是自行清洗傷口、擦藥,但哪種傷口情況應該就醫檢查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若傷口深達1公分、可見到脂肪層或肌肉層、出血不止、刺穿傷、傷口污穢、嚴重化膿等情況時,都建議應該要積極就診檢查,以免傷口感染惡化。

 

 

孩子外出跑跳不小心跌倒、受傷都是常有的事,一般傷口只要簡單清潔表面髒污、在上藥包紮即可,但哪些傷口需要特別就醫接受檢查呢?吳書毅醫師表示,若單就傷口類型來看,若受傷部位深達1公分以上、傷及脂肪層或肌肉層、持續出血不止、傷口髒污難以清除乾淨、傷口嚴重化膿、受傷面積較大、被人或動物咬傷時,都建議積極就診檢查。

 

此外,吳書毅醫師提醒,傷口髒污狀況值得家長特別留意,尤其若孩子受傷時傷口沾染泥土、糞便或有刺穿的狀況都有細菌感染的風險,切勿輕忽就診檢查的重要性;再者,若孩子接種四合一、五合一疫苗超過5年以上,且受傷傷口有髒污時,就可能需要視傷口狀況補打破傷風疫苗。然而,若不確定自己破傷風疫苗接種狀況、未完整接種3劑破傷風疫苗、或是距離最後一次打破傷風疫苗已超過10年以上者,當被生鏽的物品弄傷時,即便傷口看起來很乾淨仍應就診諮詢醫師是否需補打破傷風疫苗,並遵循醫師的治療建議,才能避免傷口感染惡化。

 

傷口照護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87958
3招動作護腰不再下背痛!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3招動作護腰不再下背痛!

轉載:Heho健康網 巫俊郡 2020年5月16日 上午10:00

天天忙碌,一回神過來就腰酸背痛、下背疼。事情一多,人一忙,你憑藉著做事的慣性,以錯誤的方式勞動腰椎,使得腰背不適。此時若有天然的護腰——核心肌群就顯得很重要。核心肌肉能減緩腰部傷害,保護腰椎並舒緩部分疼痛。

三招護腰動作

1. 側棒式
側臥並以前臂與腳側支撐自己,把髖部緩緩離地抬起,腹部出力,將身體撐好,另一隻手插腰。不低頭,不聳肩,注意不要讓屁股向上翹起或使身體呈現下凹的曲線,要從頭到腳,上下前後都呈直線。初學可先撐個30秒,之後再慢慢依個人體力增加秒數。撐完記得換邊再做,左右各一次算一組,一天建議做個3組。

好處:可鍛鍊側腹斜肌,側腹肌有力有助身體穩定,使身體不容易因為不良姿勢受傷。側棒式還能減去腰間贅肉脂肪,有助於形塑腰部曲線,還能鍛鍊出「人魚線」。

2. 捲腹式
躺在瑜珈墊上,雙腳自然曲起,腳底踩滿地面,不要浮起。雙手可輕鬆抱胸、放在耳朵兩側也可平放在膝蓋上,不要雙手抱頭做,會導致頸椎傷害。捲腹式不是仰臥起坐,不需要整個人坐起來,不但免除了仰臥起坐帶給腰椎尾椎的傷害,又可以鍛鍊到腹肌。腹部用力,邊吐氣邊將肩膀與上背緩緩帶起,停頓2秒,再邊吸氣,邊緩緩躺回預備動作的位置,整個過程都慢慢進行不躁進,以免受傷。一組做15-20下,一天做3-4組,每周做2-3天。捲腹式不建議在軟綿綿的床上進行,建議還是在瑜珈墊上做肌力訓練最得當,以免傷害脊椎。

好處:能有效訓練到腹內外斜肌、腹直肌、腹橫肌又不容易對腰椎產生傷害。鍛鍊核心肌群能護腰,有助形塑腰部曲線,還能鍛鍊出「馬甲線」、「冰塊盒腹肌」。

3. 鳥狗式
四肢著地,注意要讓掌心在肩關節正下方,膝蓋在髖關節正下方。頭頂到脊椎呈一直線,背部平緩打直。核心肌群用力,將不同側的手腳向前緩緩划出,繼續向外延伸出直線,維持肢體平衡與協調。做個10-20秒再換手換腳進行。

好處:有效鍛鍊豎脊肌群,能協助穩定脊柱,強化背部肌群有助穩定下背,使腰腹肌肉群有力,不容易因錯誤的姿勢受傷。

圖/巫俊郡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87957
香菜是最強抗失智蔬菜!日本醫師推薦 4 蔬菜護大腦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香菜是最強抗失智蔬菜!日本醫師推薦 4 蔬菜護大腦

轉載:Heho健康網 林以璿 2020年5月9日 下午12:00

就是在每天的飲食中,放入可促進有害物質排泄的具解毒作用食品。植物會製造出各式各樣保護身體免於有害物質傷害的物質,具預防失智症的有效成分。

日本醫學博士白澤卓二在大樹林出版的《阿茲海默症革命:搶救失智的大腦》書中,介紹了 4 種強效的食品,將這些食品儘可能放入每日的飲食內,對失智症預防有助益。

 4 種最強的排毒蔬菜

1.香菜:將囤積在腦部的重金屬排出

香菜是一種非常好的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以促進水銀和鉛等重金屬的排泄作用,所以被稱為最強的排毒蔬菜。除了對沙門氏菌和念珠菌等的抗菌作用之外,也有強力的抗氧化作用,也能消除胰島素抵抗性,具有種種健康效果。在動物實驗已確認對生殖器及腦部囤積的重金屬(鉛)有促進排出效果。也可以成為阿茲海默症預防的強力盟友,要積極攝取的食材代表。

2.高麗菜:可以協助肝臟的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

高麗菜含有異氰酸酯,具提高肝臟解毒機能的功能,並有抗癌作用,肝臟是體內負責解毒的器官。肝臟機能高時,直接支持解毒功能,可以有效預防阿茲海默症。此外也含有抗氧化作用強的維生素C、修復胃粘膜的甲基蛋氨酸(Methylmethionine)等,是有益健康長壽的一種蔬菜。高麗菜芽和高麗菜相比,營養價值高、極具魅力,其含有維生素C約高麗菜的四倍,食物纎維約有3倍。

3.芝麻葉:具幫助肝臟的硫化葡萄糖苷( glucosinolates)

芝麻葉可嚐到像芝麻的味道,有獨特辣味,這是因硫化葡萄糖苷成分的緣故,可以幫助肝臟解毒機能。有提高排毒效果的作用。它和高麗菜同屬十字花科植物,也含有提高肝臟機能的異硫氰酸酯。只要肝臟很有元氣的話,體內的有害物質就很難囤積。

芝麻葉可以使造成認知機能退化的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無毒化,因為它含有使其無毒化的維生素B1和葉酸。提高肝臟機能的同時又可以使同半胱胺酸無害化,這樣的雙重效果對阿茲海默症的預防及改善有很大的幫助。

4.蘿蔔:「有蘿蔔泥就不需醫生」

蘿蔔除了維生素及礦物質之外,含有消化酵素,有整腸作用。還有,當磨成泥狀,細胞被壞時會產生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蘿蔔泥有辣味即是異硫氰酸酯產生的。異硫氰酸酯也有殺菌作用,可阻礙胃腸內大腸菌及霉的生長。

此外,蘿蔔也含有稱為澱粉酶及氧化酵素的消化酵素,對胃脹及消化不良的預防及改善有幫助。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79393
指甲邊緣的脫皮超惱人!原來這5個行為超「母湯」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指甲邊緣的脫皮超惱人!原來這5個行為超「母湯」

轉載:早安健康 新聞中心余宗翰 2020年5月9日 上午10:00

【余宗翰報導】相信大家都有指甲邊緣出現脫皮的經驗,看起來不美觀、拔起時又痛,甚至可能撕下一長條皮膚,這種小脫皮稱為「肉刺」,雖然不會嚴重影響到生活,但非常惱人;如果手部衛生不好,還可能造成甲溝炎等感染,輕忽不得。


為什麼指甲旁會出現這些惱人的肉刺呢?其實肉刺就是指甲附近的皮膚脫皮現象,通常是皮膚表面的脂質層遭到破壞、皮膚過於乾燥造成的,國外健康類媒體「Healthline」整理了5個導致皮膚問題的原因,並教大家如何預防、改善肉刺。


頻繁洗手



有沒有發現最近肉刺發生的頻率變高了?這可能是因為防疫期間大家開始頻繁洗手,經常使用肥皂等清潔用品會破壞皮膚表面的脂質屏障,這可能會讓肥皂成分被吸收到更敏感的皮膚層中,引起指尖皮膚的脫皮。

為了防範新冠病毒,頻繁的洗手可能難以避免,但可以盡量避免刺激性太強的清潔用品,減少肉刺的發生。

用熱水洗手、洗澡



防疫期間專家建議用溫熱的水洗手清潔效果更好,偏偏熱水洗手的一個副作用就是肉刺。如果經常接觸熱水,皮膚會變得乾燥,容易產生肉刺。

天氣漸漸變熱,建議別使用太熱的水洗澡、洗手,並多用護手霜滋潤雙手,可減緩症狀。

使用刺激性的產品



包括保濕劑、洗髮水、美容產品裡的某些化學成分都可能刺激皮膚,導致肉刺。

一般常見的刺激性成分包括:香精、抗菌藥膏、甲醛等,若本身是肌膚敏感的人,應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學物質,尋找不含香料等刺激物、適合敏感性皮膚的產品。

進入夏天之後可能也會讓肉刺的情況更頻繁,為什麼?別擔心,下一頁告訴你應對方法!

曬傷



時序進入炎炎夏日,曝曬強度增強了。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可能導致皮膚曬傷、呈現紅色或粉紅色,且曬傷後皮膚脫皮是常見症狀,也可能造成肉刺。


一般講到防曬多忽略手部,但若不想長肉刺,最好養成給定期給手塗防曬霜的習慣。

吮吸指頭、咬指甲



咬指甲或吮吸指頭是兒童皮膚乾燥脫皮的原因之一,有些成人會遺留咬指甲的習慣,這些習慣也可能造成指頭脫皮而形成肉刺。

許多人咬指甲是焦慮時不自覺的動作,要避免咬指甲,可隨身攜帶糖果、口香糖,當自己焦慮想咬指甲時就拿來咀嚼,以避免咬指甲;或是與他人聊天轉移注意力。

參考資料:

  1.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fingertips-peeling#environmental-causes
  2.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ry-skin/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3891
  3. https://fashion.ettoday.net/news/1532726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79390
吃鳳梨有助代謝、抗發炎!缺鐵性貧血者飯後吃不讓鐵流失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鳳梨有助代謝、抗發炎!缺鐵性貧血者飯後吃不讓鐵流失

轉載:Heho健康網 彭幸茹 2020年5月3日 下午12:00

鳳梨的營養價值

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每 100 公克的鳳梨,含有的營養成分如下:

水分:88.4公克

鉀:40毫克

維生素C:9~29毫克

鈣:16~18毫克

鎂:14毫克

維生素A:5.1毫克

粗纖維:1.4公克

蛋白質:0.9公克

熱量:46卡

除抗發炎外,飯後吃有助鐵質吸收

每 100公克的鳳梨含有 0.7 毫克鐵質,也算是含鐵量多的水果之一,不過鳳梨所含的大量維生素 C 也是補鐵的最佳關鍵!

因為蔬果中所含的鐵質,僅有 5% 會被人體吸收,腸胃道比較容易吸收動物來源的鐵,如果是吃素的人就容易有缺鐵的情形。而多補充維生素 C 可幫助鐵質被人體吸收,因為 2 者的組合會形成易被吸收的複合體!

而且鳳梨中的維他命 C 不會受高溫破壞,所以拿來入菜也是可以的,若是當成水果吃,最好是在飯後食用,更能達到吸收鐵質的效果。

食用建議

吃鳳梨對於人體的好處多,但也是說可以大量食用,像是腸胃功能本身就不好的人,在空腹的情況下一次吃太多的話,會因為鳳梨酵素分解到胃部的蛋白質,而對腸粘膜造成損傷,並且引發腹瀉、腹痛、胃灼熱的情形。

而鳳梨也屬於高糖份的水果,糖尿病者需要酌量使用,以免造成血糖急速上升,造成血糖波動。另外,雖然鳳梨酵素被視為具有分解纖維蛋白、降低血液濃稠度,並增加局部血流量,達到鎮熱和抗發炎的作用,但也是許多過敏人的過敏源,吃了反而會引發過敏反應喔!

參考來源: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 – 單單吃鳳梨補充酵素,真能對抗發炎、治關節疼痛?

台灣癌症基金會 – 鳳梨的營養的成分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71991
大腿腰圍一起瘦!日專家瘦24公斤就靠這一招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腿腰圍一起瘦!日專家瘦24公斤就靠這一招

轉載:早安健康編輯部 2020年5月3日 上午11:00

【早安健康編輯部】為什麼運動可以讓減脂事半功倍?哪種運動對減去多餘的內臟脂肪最有效呢?在說明之前,先幫大家釐清減脂與運動的關係與原則:

1. 沒有「局部減脂」這回事,減脂是以全身為主。

減脂一定都是「瘦全身」,想瘦哪裡並不是你的意志能決定,而是你的基因決定。

2. 想要局部雕塑特定部位,可藉由肌力訓練達成。

肌力訓練不會讓人變成金剛芭比!除非運動量非常大,加上嚴格的飲食調整,才有可能變成你想像中的「金剛芭比」。相反的,想要擁有勻稱的身材曲線,就一定要有適量均衡的肌肉。如果只是瘦,身材可能像竹竿一樣,沒有線條可言,但是肌力訓練,能幫助我們雕塑特定部位的線條。


輕鬆訓練!踮踮腳尖就能鍛鍊肌肉



可別小看踮腳尖這個動作,它可以幫助我們鍛鍊到現代人日常很少用到的「內收肌群」、骨盆底肌還有小腿的腓腸肌等部位,進而幫助提升基礎代謝、幫助消耗熱量、改善O型腿、雕塑腿部曲線,日本知名塑身專家香取知里便是靠踮腳尖在3個月內瘦了24公斤,腰圍少了23 公分,就連大腿也變細了12公分。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71986
多吃豆類吧!美國營養學專家:吃心智飲食,大腦能年輕7.5歲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吃豆類吧!美國營養學專家:吃心智飲食,大腦能年輕7.5歲

轉載:Heho 健康網 盧映慈 2020年4月26日 下午12:00

「失智」不是一個突然發生的事情,事實上,在失智之前,身體多半會有10~20年左右已經開始慢慢退化,只是很多人都會把它當成是正常的老化,而忽略了危險的警訊。

不過真正造成失智的具體原因,科學家都還在努力尋找,但漸漸發現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而是綜合的生活習慣造成的問題。美國營養流行病學家Martha Clare Morris則從「營養學」的角度設計了一套菜單,並在追蹤研究中發現,如果能照著菜單吃,可以讓認知功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最好跟最差的認知功能,甚至等於大腦年輕了7.5歲。

MIND:心智飲食菜單,強調要多吃藍莓跟豆類!

Morris設計的菜單,融合了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並取名為「MIND」(心智)飲食,列出10種建議食用的食物,跟5種不建議食用的食物。

「如果不是早期阿茲海默症,遺傳風險因素只是一小部分,我們的飲食,會決定誰會得到阿茲海默症、而誰不會得到。」Morris說。

建議食用的食物:

  1. 蔬菜
  2. 綠葉蔬菜
  3. 漿果,尤其是藍莓
  4. 堅果類
  5. 豆類,包含黃豆、黑豆
  6. 葡萄酒
  7. 全穀類
  8. 魚,或是海鮮
  9. 家禽類的肉
  10. 橄欖油

5種不健康的食物

  1. 油炸食物,或是速食
  2. 紅肉
  3. 起司
  4. 奶油、人造奶油
  5. 糕點和糖果

而在這些食物中,Morris特別強調藍莓跟豆類,「漿果是唯一可以使飲食變得更健康的水果,就保護大腦而言,藍莓是更有效的食物之一,而草莓在過去有關食物對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中也表現出色。」

而豆類中的植物蛋白,包含礦物質鉀跟鎂,也可以幫助大腦保存更好的記憶、思維能力,如果吃得太少,反而會讓認知功能下降。

飲食規則

  1. 每天至少食用3份全穀類食物
  2. 每天吃沙拉
  3. 每天吃2種不同的蔬菜
  4. 每天喝一杯葡萄酒
  5. 每天吃一小匙堅果
  6. 每2天吃一份豆類
  7. 每週至少2次吃家禽類和漿果
  8. 每週至少吃1次魚
  9. 一週只能吃一餐不健康的食物
  10. 每天只能吃少於1大湯匙的奶油

Morris在2015年,也針對923名參與者實行了這個「心智飲食」,並追蹤他們在4.7年中的認知功能變化,其中有144人後來罹患阿茲海默症;但在認真遵循心智飲食、得分最高的參與者中,跟最不認真的人相比,認知功能的差異,相當於大腦年輕了7.5歲。

檢視相片

而在研究過程中,也有參與者因為中風之後,開始認真遵循心智飲食,雖然的確還是有改善,但這些人的效果,就不如一開始就很認真遵循飲食的那些人。「這可能意味著,多年來連續吃這種飲食的人將得到最好的保護。」Morris說。

Morris也提到,如果要嚴格遵守地中海飲食,每天基本上都要吃魚或海鮮,其實不容易做到,所以心智飲食是一個比較可行的做法。「這一點最令人興奮的事情是,即使中等程度地堅持心智飲食的人,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也降低了。」而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從少吃一點不健康的食物開始。

「如果長時間以來一直在做正確的事情,你就會更加健康。」Morris說。

參考資料

New MIND Diet May Significantly Protect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

MIND diet slows cognitive decline with aging.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63610
喝過濾咖啡才健康 降低心血管風險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喝過濾咖啡才健康 降低心血管風險

轉載:台灣醒報 2020年4月23日 下午12:36

【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綜合報導】喝未經過濾的咖啡恐提升心血管風險?關於咖啡與健康的最新研究指出,咖啡中含有咖啡酚和卡威醇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提高甘油三酸酯水平和LDL膽固醇,容易造成心臟病等危害。專家強調,使用濾紙可以濾出這些有害化學物質,還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15%,幫助延年益壽。

過濾捕捉有害物質

根據《CNN》報導,根據23日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發表的研究指出,咖啡可以延長壽命,但前提是必須使用過濾器來沖咖啡。瑞典哥德堡大學公共衛生和社區醫學系高級教授達格·塞勒說:「未經過濾的咖啡所含物質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過濾器可以消除這些物質,使心臟病發作和過早死亡的可能性降低。」

塞勒說,「本研究為咖啡沖泡法、心臟病發作和長壽間的聯繫提供了有信服力的證據。」對當今流行的法式濃縮咖啡機,及對希臘和土耳其式濃烈沖泡法的愛好者來說,這是個壞消息,煮咖啡或使用咖啡機實際上都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營養師麗莎·德雷爾表示,煮沸後的希臘咖啡和土耳其咖啡等未經過濾的咖啡,或在法國濃縮咖啡機中生產的咖啡,在漂浮在咖啡中以及沉澱物中的油滴中都含有較高含量的咖啡酚和卡威醇化學物質。「研究表明,這些物質會破壞甘油三酸酯水平和LDL膽固醇的平衡,增加心血管風險。」德雷爾說,「濾紙可以幫助捕捉這些化學物質。」

降低死亡風險15%

根據《ESC歐洲心臟病學會》報導,這項新研究追踪了20年來超過50萬健康的挪威男女,年齡在20至79歲之間。結果顯示,由於心血管死亡率升高,喝煮沸或濃縮未過濾的咖啡,增加了60歲以上男性死亡的風險。

與不喝咖啡相比,喝過濾咖啡的死亡風險降低了15%,男性因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風險降低了12%,女性因心臟病死亡的風險降低了20%。實際上,該研究發現,每天喝一到四杯過濾咖啡的人死亡率最低。《英國醫學雜誌》在2017年的研究,分析了200多項咖啡對健康的益處,發現每天喝3到4杯黑咖啡幫助最大。

此外,雖然有些說法會指控即溶咖啡致癌,但沒有證據。如果是喝添加糖的三合一即溶咖啡,可能有健康方面的顧慮,但即溶咖啡製程本身並不會對健康造成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63603
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轉載: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20年4月18日 下午1:24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統計,80%的人在一生當中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其中1/4的人疼痛會持續超過1個月。因為下背痛的比例很高,所以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不難發現身邊經常有人喊:「腰痠背痛」。

追根究柢下來,許多人的下背痛與脊椎疾病脫不了關係,所以下背痠麻痛就是受傷的脊椎在發出求救的警訊。

除了造成年輕人和老年人下背痛的椎間盤突出和脊椎退化引起的疾病之外,新竹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江東懋則指出,引爆下背痠麻痛的其他脊椎疾病也不少:

1、脊椎側彎:

不論是坐整天的上班族或辛勤做家事的媽媽,甚至每天運動的阿公、阿嬤,如果常感覺下背疼痛,甚至無法走太遠的路,或是走久了大腿會痠麻痛,有可能都是脊椎退化性側彎或滑脫,造成神經壓迫惹的禍。 

2、脊椎狹窄症:

神經管徑受到硬組織或軟組織占據空間,脊髓遭受包圍壓迫而產生的神經症狀。硬組織像是骨刺或先天性脊椎狹窄;軟組織則有椎間盤、黃韌帶或增生纖維組織等,會造成下背疼痛、兩臀或大腿、小腿的轉移痛。

嚴重時,還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狀況,典型的症狀是「神經性跛行」,所以許多脊椎狹窄症病人,走一走會腳沒力或是腳抽筋。

3、壓迫性骨折:

跟老人家的骨質疏鬆症有關,人體的骨質35歲以後,破壞的速度逐漸大於重建的速度,每年以0.25~1%的速度流失。尤其女性更年期之後,骨質加速流失的速度可達每年2~5%,就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骨質疏鬆的病人以前臂骨、股骨及脊椎骨最容易骨折,脊椎若發生骨折就稱為壓迫性骨折。 

4、脊椎關節間退化性關節炎:

包括脊椎關節間的關節發炎或是在關節處骨骼邊緣多長出來不該長的小骨頭(俗稱骨刺),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前面,只會感覺到腰痠背痛,但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後面,就會使脊椎孔狹窄,加上老化的韌帶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老人家常見的坐骨神經痛。

5、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屬於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發炎的一群疾病中的一種,因為骨盆腔內的薦腸關節、脊椎關節以及關節週邊組織發炎而導致。

症狀通常是在早上起床時,下背感到疼痛僵硬,連走動都有困難,往往在持續一段時間,大約是超過1個小時後疼痛才會緩解;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脊椎僵直變形,所以稱為僵直性脊椎炎。

6、脊椎惡性腫瘤:

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腰酸背痛,甚至痛到睡不著、坐立都難安時,要檢查是不是有脊椎惡性腫瘤,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可能性。

7、攝護腺癌的骨轉移:

年長男性若下背痛,排除脊椎問題之外,還有可能是攝護腺癌的骨轉移,雖然病例不多,但也不可忽視。

江東懋指出,下背痛的原因複雜且相當多元,因此如果長期有腰酸背痛問題,應接受醫師檢查,診斷出真正原因,藉由藥物、物理治療減輕疼痛,進行肌肉骨骼柔軟度、肌力以及脊椎穩定訓練動作,同時矯正錯誤姿勢,養成良好習慣、保持正確的姿勢,就能夠避免再度復發。(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952628
頁/共4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