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瀏覽47,012|回應515推薦1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女CHANG, HSIU-FEN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痛風不只是吃太好!日本研究:胰島素、尿酸代謝才是元凶

轉載:中天新聞網 吳紹尹 2025年6月15日 週日 下午5:38

台灣痛風患者人數已突破百萬大關,最新研究顯示,造成痛風的原因不僅是飲食習慣,胰島素可能才是關鍵因素。日本帝京大學研究團隊於2025年6月發表最新研究成果,首度證實胰島素與尿酸代謝之間的重要關聯。

根據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該研究發現肥胖者體內的高胰島素濃度會主動刺激腎臟將尿酸重吸收,導致尿酸濃度居高不下。研究進一步指出,胰島素會活化URAT1運輸蛋白,使腎臟增加尿酸的再吸收,降低尿酸通過尿液排出的機會。

「即使不吃高普林食物,只要處於高胰島素狀態,體內仍會不斷留住尿酸,增加痛風發作的機會。」薛曉晶表示,高風險族群包括久坐、脂肪率偏高的上班族,腰圍超標的中年族群,以及愛吃甜食與澱粉、餐後易疲倦者。這些族群普遍存在胰島素阻抗或分泌旺盛的問題。

針對高風險族群,薛曉晶建議採用低糖的地中海飲食為主,每餐搭配高纖與優質蛋白,同時降低精製糖與高升糖食物的攝取。她特別強調可多攝取南瓜籽、深綠葉菜、香蕉等富含鎂與鉀的食物,協助腎臟代謝尿酸與調節胰島素,「不必完全戒掉所有高普林食物,從穩定血糖開始做起,就有機會改善代謝與尿酸偏高的狀況。」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26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57
 回應文章 頁/共5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曬太陽也可以很健康?這「5大好處」報你知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曬太陽也可以很健康?這「5大好處」報你知

轉載:引新聞 leshanntan 2022年4月9日 週六 下午4:00

(陳樂珊/綜合報導)春分剛過,太陽照射北半球的時間越來越長,而陽光對於身體的影響,包括:睡眠品質、心理健康、骨骼發育、免疫系統、性功能等;也就是說,如果太陽曬得少,很可能會導致疲憊、免疫力下降、提不起勁。《引新聞》分享曬太陽的5大好處,讓你更健康。

WorldGym提供

1. 提升睡眠品質

白天時,光線進入視網膜,經視神經傳導,大腦就開始分泌血清素,血清素有助於讓頭腦清醒、活力滿滿。晚上血清素則在大腦松果體內轉變成褪黑激素,到半夜時濃度達到高峰,能幫助睡眠。據英國伯明罕大學日前發表於「睡眠科學期刊」研究指出,早起多曬太陽搭配早一點吃早餐,3個星期就能調整睡眠時間、治療失眠。

2. 增加骨骼健康

維生素D缺乏會引起鈣磷代謝異常,導致骨質密度降低、骨質疏鬆、甚至骨折,而曬太陽是最直接獲得維生素D的方法,可以幫助鈣質吸收,促進骨骼、牙齒健康,長時間待在室內的人,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建議每天都要撥出一點時間曬曬太陽。

3.提升睪固酮濃度

睪固酮除了會影響性功能,濃度不足,還會讓人容易失眠、易怒、精神不濟。透過每天早上曬15-30分鐘的太陽,兩個星期能顯著提升睪固酮水平。

4.降低血壓

暴露在陽光下的皮膚,會釋放氮氧化物,改變皮膚的一氧化氮濃度,讓動脈產生擴張,進而降低血壓,有助於降低心臟病及中風風險。

5.增強免疫系統

維生素D能活化免疫細胞,幫助提升免疫系統、改善發炎症狀,像是牛皮癬、濕疹、關節炎等疾病,都能就由曬太陽來幫助改善。

但台灣有超過6成的人,都有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主要原因就是不想曬黑,但如果太陽曬不夠,可能會導致疲勞、骨骼疼痛、肌肉無力、情緒變化大等現象。其實,每天曬15分鐘就已足夠,不想曬黑,可以透過塗抹防曬、戴墨鏡,來防曬、延緩皮膚老化,同時保護眼睛避免受陽光的傷害。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3209
抓不到背、扣不到內衣 恐是慢性肌腱炎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抓不到背、扣不到內衣 恐是慢性肌腱炎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2022年4月3日 週日 下午4: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陳小姐59歲,因右肩疼痛,手往上舉會抬不高,尤其是特定動作角度會痛,伸手拿東西會痛,內衣扣子扣不太到,背癢抓不到,夜晚睡覺會痛醒導致睡眠品質很差等問題,於是前往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復健科門診就醫。經由復健科主任杜育才安排X-光及超音波檢查,診斷為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物理治療師郭妍伶進行體外震波治療並搭配個人化的復健運動訓練後,疼痛強度及頻率都明顯減少,肩膀活動度改善,可以往上舉高貼耳,也可往後轉扣好內衣,睡覺時也不再痛醒,大幅改善生活品質,病人對於震波治療效果及整個復健醫療團隊十分滿意。

體外震波治療慢性發炎 非侵入性接受度高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指出,體外震波治療針對慢性發炎部位進行強能量刺激,來促進血管新生、增加血液循環、進而啟動組織再生達到自我修復能力;另外也能阻絕痛覺神經傳遞來止痛。因非侵入性、不用麻醉打針、不用住院吃藥的方式進行,且無其他明顯副作用,多半民眾都會覺得能不開刀就不要開刀。現在除了傳統電療復健及打針治療外,體外震波治療在門診的詢問度及接受度越來越高。

足底筋膜炎、網球肘等都適用 這些人不可用

體外震波治療不僅僅只有肩膀鈣化性肌腱炎,臨床研究還有其他適應症,例如:足底筋膜炎、網球肘、肌筋膜疼痛症以及骨折後癒合不良。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進行體外震波治療,常見禁忌症像是:局部感染症狀、惡性腫瘤、凝血功能異常以及腦部、肺部、眼睛周圍等部位。因此建議在接受體外震波治療之前須,經過醫師進行完整評估,藉由詳細病程、專業理學判斷以及影像學檢查後,正確診斷出問題點,才能進行體外震波療程。

物理治療師郭妍伶說,忠孝醫院的體外震波治療為自費治療,使用聚焦式震波,一個療程為3次,一周打1~2次,每次約2,000發。治療當下會有刺痛或痠痛感是正常的(約五到七分痛),因應不同病況都會調整不同能量強度、治療深度以及頻率。除了震波治療,還要搭配治療師個人化的復健運動訓練及姿勢矯正,合適的營養補充及休息,才能治標又治本,還給您一個輕鬆自如的肩膀,日常生活不卡卡。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2521
運動飲料該稀釋?腸胃炎必喝?營養師破解迷思:補充須看時機!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運動飲料該稀釋?腸胃炎必喝?營養師破解迷思:補充須看時機!

轉載:HEHO 陳筠臻營養師 2022年4月3日 週日 下午2:00

運動過程耗盡肝醣、流失水分和電解質

運動時人體就像一輛發動的車子,透過引擎將燃料轉換為能量,而人體中儲存在肌肉和肝臟的肝醣便是我們的原動力。當肝醣逐漸消耗,體力也會跟著下降,降低耐力、產生疲勞感,必須補充碳水化合物回補能量。

除了熱量的消耗,運動時體溫也會上升,需要發汗來散熱,因此會流失不少水分,就像引擎開久了會過熱,要加裝水箱來冷卻。其中,電解質也會隨著汗液排出,如果運動量大、排汗量多,流失的就更多。這時若有個解渴又能補充熱量和電解質的飲品,豈不是再好不過嗎?於是運動飲料就此誕生。

運動後必喝?從事高強度活動才建議喝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內含了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蔗糖等),以及電解質(鈉、鉀、鈣、鎂等),依據不同比例的調配,有不同的「滲透壓」,指的是兩種不同濃度的液體,為了達到平衡而產生的壓力。而人體的滲透壓介於 270-330 mOsm/kg 之間,如果飲品和人體的滲透壓一樣,便稱為「等滲透壓」,以此也可區分成小於的「低滲透壓」和大於的「高滲透壓」類型。

喝運動飲料有哪些好處?

  • 迅速補充流失的水分、電解質

  • 恢復體力、緩解疲勞感

  • 增加運動表現的效果

運動飲料有它的益處,但並非所有運動都需要喝運動飲料!要看運動種類而定。對於從事劇烈、長時間運動的人來說,肝醣消耗較多、排汗量也大,很適合喝運動飲料補充。

高強度運動者適合喝高滲透壓的舒跑、寶礦力等,滿足較多的糖分供應;而中低強度運動建議飲用等滲透壓的 FIN、ion water 等補給飲料為佳。

運動飲料含糖分 低強度運動喝水即可

如果運動未達到一定強度,攝取運動飲料反倒會額外增加熱量攝取,若是單純快走、散散步,或是沒有明顯出汗和喘息的活動,只須適度補充白開水即可。

有些人會有運動完喝運動飲料比喝水好的迷思,甚至平時把運動飲料當水喝,這樣是不好的!運動飲料也算是種含糖飲料,不該跟健康劃上等號,長期下來會影響血糖、血脂,造成心血管的負擔,應適量攝取。

常見迷思 Q&A

認識完運動飲料,知道哪些情況適合飲用,還有其他好奇的問題?針對運動飲料的疑難雜症,讓 Heho 營養師替你解惑!

Q:運動飲料怎麼喝?要喝多少?補充頻率為何?

A:運動時每次補充 100-150 毫升,以 15-20 分鐘為間隔,少量多次作補充。

Q:運動飲料稀釋過比較好嗎?

A:經過稀釋的不只有糖分,電解質也會相對降低,可能無法補充運動所流失的電解質和熱量。建議依據運動類型選擇不同滲透壓的飲品。

Q:喝運動飲料會影響血液酸鹼平衡?

A:運動飲料的酸鹼值介在 pH 值 2.5-3.8 之間,屬於酸性飲料,但並不會因此影響血液酸鹼。腎臟有嚴格的調節機制,能將過酸過鹼的食物排除,並沒有飲食能改變身體的 pH 值

Q:腸胃炎可以喝運動飲料嗎?

A:上吐下瀉造成水分和電解質流失,不少人會想到喝運動飲料補充,不過運動飲料糖分較高,可能會加劇症狀,選擇等滲透壓為佳,並視情況斟酌攝取。建議至藥局購買電解質補充液,若嚴重脫水、腹瀉應盡速就醫。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2520
孩子皮在癢!小兒醫師五招安心解法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孩子皮在癢!小兒醫師五招安心解法

轉載:記者周淑萍/綜合報導 2022年3月26日 週六 下午4:42

小孩這邊癢、那邊癢,真的是「皮在癢」,過敏一直都是許多爸媽心中的大魔王,看到孩子抓到紅腫破皮真的會超心疼,反反覆覆發作超困擾。針對幼童皮膚過敏問題,萬芳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林鼎智醫師表示,事實上異位性皮膚炎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其實日常生活習慣也會影響治療的成效,提供5招生活方式的改變,就能大幅提升療效。

第一招:禁忌食物少食用

輕度患者:需避免加工食品(如罐頭、零食等),原型食物則視過去病史決定,若曾經吃過後數小時內發生明確過敏,才需限制食用。

中重度患者:若經藥物治療仍有搔癢感,除了避免加工食品外,需減少攝取「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如:醃漬類(泡菜、醬瓜等)、煙燻類(火腿、香腸等)、發酵類(乳酪等)、帶殼海鮮、堅果類、微波食品、小麥製品。

第二招:洗澡後5分鐘黃金鎖水期

林鼎智解釋,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因皮膚保濕因子缺失,導致屏障受損,因此外來刺激物、過敏原、細菌、病毒、黴菌等容易入侵,造成皮膚發炎的機率大幅提高。研究顯示,每天塗抹乳液兩次以上,能顯著提升皮膚鎖水量,加強皮膚屏障。尤其在洗澡後五分鐘之內擦上乳液,更能幫助皮膚維持最高含水量,有效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小提醒,即便皮膚情況已經好轉,仍需勤擦保濕,預防復發。

第三招:濕毛巾冷敷止癢

異位性皮膚炎皮膚屏障功能有缺陷,導致更嚴重的發炎,讓「癢」的感覺更強烈,加深病人想抓癢的慾望,一抓之下,又害皮膚完整性被破壞得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積極止癢對於病人尤其重要,應遵照醫囑擦藥,醫師也會視情況給予口服止癢藥物。若搔癢感發生,可用乾淨濕毛巾冷敷止癢,取代搔抓。較小的小孩可使用防抓癢衣物、定時修剪指甲。

第四招:汗水用濕毛巾擦,不可用濕紙巾取代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所處的室內溫度應維持在攝氏22-24度之間;濕度則維持在50-60 %。衣服建議穿棉質,避免毛衣或合成衣物。避免使用羊脂膏、綿羊油。游泳池的「氯水」也會刺激,每次游泳完必須馬上用清水淋浴,沖去身上的氯水。「汗水」是最常見的刺激物,夏天外出時,建議攜帶濕毛巾隨時按乾汗水,禁用濕紙巾。

第五招:依醫囑擦藥,切勿自行停藥

林鼎智坦言,最常見治療失敗的原因,是病人或家長因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中斷治療,尤其是兒科病人。事實上新一代類固醇藥膏問世,藥物只有極微量會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不容易造成副作用,且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對於病人會精準選藥並調整劑量,用最少的暴露量來達到最大的療效。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1614
產後哺餵母乳 把握「孕產期3部曲」更易成功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產後哺餵母乳 把握「孕產期3部曲」更易成功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22年3月26日 週六 下午2: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乳的好處多多,不僅能降低寶寶腸胃道、呼吸道及中耳炎的感染,國際實證也指出,能減少兒童過敏現象及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因此為了鼓勵醫療機構支持母乳哺育,國民健康署共同響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愛嬰醫院倡議,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制度,將母乳哺育納入醫療照顧的常規,110年所通過認證家數已有163家,涵蓋全國出生數的73.4%,換句話說,約每四個寶寶就有三個是在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誕生。

9成4媽媽想哺餵母乳 可選擇母嬰親善醫療院所

根據國民健康署109年縣市母乳哺育率調查計畫,94%媽媽表示要給寶寶哺餵母乳,尤其產後婦女若能母乳哺育,一方面能使加速產後子宮恢復,並減少產後出血,另方面也能降低罹患乳癌、卵巢癌機率。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孕媽咪想要更容易成功哺餵母乳,就可選擇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藉由孕產期3部曲服務,給媽媽和寶寶最好的幫助。

孕產期3部曲服務 助媽媽順利哺餵母乳

但何謂孕產期3部曲服務呢?首先第1部曲就是在產前時,在母乳哺育專業知能的醫護人員指導,並輔以正確衛教素材,理解正確哺乳觀念及技巧,也可透過醫療院所舉辦爸媽教室或支持團,學習母乳哺育知能,其次則是產中、住院期間的第2部曲,在產後30分鐘內,與寶寶有直接肌膚的接觸,同時醫護人員協助產後婦女開始哺餵初乳。

善用多元管道資源 媽媽哺餵母乳不孤單

最後在產後出院的第3部曲,則是出院前,醫護人員則會教導哺乳媽媽如何在回家、以及上班後持續哺乳,並同時提供24小時諮詢電話,解決產婦哺乳問題。吳昭軍署長呼籲,媽媽及爸爸也可透過孕產婦免費關懷專線及孕產婦關懷網站等多元管道諮詢哺乳與育兒使用,支持媽媽們都能順利哺餵母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59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1611
感冒吃什麼好得快? 圖解「感冒3階段」修復菜單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冒吃什麼好得快? 圖解「感冒3階段」修復菜單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2年3月26日 週六 下午4:30

會因為擔心疫情,認為感冒沒有大事就少去醫院。一名網友提到,家中長輩最近出現感冒症狀喉嚨不適,不過眼看疫情未平息,長輩因而提出「感冒看醫生不如在家休息,去醫院只是增加染疫風險」。所以,感冒真的不用看醫生嗎?

看醫生也只是開藥舒緩症狀,只要多休息就好?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副院長李明勇醫師表示,感冒通常指的是輕微症狀,如果幸運是被致病力較弱的病毒感染,輕微的症狀也許過幾天就好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比較強的病毒,例如流感和新冠病毒,就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因此為了釐清楚未來病況發展,或是避免原先身體狀況較不好的患者病況惡化,例如免疫不全、年紀較大等,建議還是要去看醫生。

李明勇醫師提醒,「感冒不用看醫生」的前提是這些症狀的原因真的「只是感冒」,但一般民眾無法自行確認病因,因此就醫的重要性就在於確認病況避免更嚴重的狀況產生。

另外,因最近本土疫情較為嚴峻,許多長輩擔心進出醫院會增加染疫風險,所以害怕去醫院不想就醫。針對這樣的現象,李醫師表示對於免疫力較差的長輩,打疫苗可以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另外透過健康的飲食、食療輔助例如枇杷膏、薑茶等等,以及規律的運動都可以增加抵抗力。此外,透過增加外在保護,例如戴口罩、勤洗手。如果以上自我保護的行為都有確實做到,民眾不需要對於去醫院有過多的恐懼,延誤就醫更是因小失大。

出現感冒症狀勿拖延 當心小病釀大病

李醫師分享,曾經有一名中年的男性病人,因為認為自己的症狀只是小感冒,所以到藥局購買成藥,認為多休息就會好轉。沒想到病情並未好轉,甚至演變成高燒,在發燒的第六天才就醫,緊急照X光才發現肺部已呈現白色,經檢查過後才確認男子是流感病毒,所幸病人最後痊癒出院。

李醫師說道,若個案病人提早就醫並使用相應藥物及早治療,就不至於小病釀成大病了。因此,民眾若出現感冒症狀,輕微病況時可選擇在家休息觀察,但若是出現嚴重症狀例如喘、悶、胸痛等,務必還是要就醫,尤其出現持續發燒時更是切勿拖延。

感冒三階段飲食小妙招 多攝取水份是關鍵

提醒民眾有感冒症狀要儘早去就醫,除了藥物治療外,感冒期間透過飲食改善喉嚨不適,也頗有幫助。例如枇杷膏、川貝燉梨等,都是在台灣常見的食療方式。李醫師解釋道其中的原因就是──幫助病人多攝取水分,稀釋痰液。除了需要增加水分的攝取,透過均衡的飲食亦可增加病人的營養,增強抵抗力。

但是關於食物的建議吃法,李醫師也提醒針對不同階段食用能更有效。例如感冒剛開始發作,感覺畏寒的階段,可以飲用薑湯讓身體發熱;感冒的中晚期可以食用川貝燉梨。川貝燉梨相較薑湯,對現代人而言或許是相對較複雜的料理,但其實烹煮過程很簡單!只要善用台灣民眾兩個熟悉的好朋友「枇杷膏」以及「電鍋」,非常簡單即可完成!

且枇杷膏中有川貝、陳皮、桔梗、金銀花等植化營養素,川貝本身就是大家熟悉具備潤肺止咳、化痰功效的中藥材;陳皮和桔梗幫助舒利肺氣、理氣健脾;金銀花則幫助清熱解毒、消炎,對於感冒中晚期的症狀能夠幫助緩解。李醫師建議,適時的攝取對於感冒症狀有效改善的食物,幫助潤喉並搭配熱水一起飲用,掌握最重要的攝取水份、充分休息以及均衡營養,就能讓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1610
B肝病毒可能是很多肝癌元凶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B肝病毒可能是很多肝癌元凶

轉載:好醫師新聞網 2022年3月26日 週六 下午4:00

慢性B型肝炎健康帶原者的觀念要改變了!最新的研究證實突變的B型肝炎病毒可以躲避免疫細胞,也較少釋放至血液中,讓抽血檢驗的病毒濃度及肝指數偏低,不過病毒其實大量堆積在肝細胞造成肝癌。

慢性肝炎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正常就是所謂的健康帶原者。但最新發表在《Hepatology》(肝臟學)由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研究員梁毓津所做的研究卻發現,帶有PreS/S基因突變的B肝病毒株,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躲避B細胞與T細胞免疫辨識,病毒也無法有效釋放至血液中反而堆積在肝細胞內質網,引發內質網壓力,鈣離子內流異常,影響粒線體功能,肝細胞凋亡後最終演變成肝癌三部曲。這項研究提醒,感染B肝病毒突變株的患者,抽血檢查可能有病毒低估的情況。

主持研究的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同時也是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特約主治醫師吳肇卿表示,這項研究修正健康帶原的觀念,部分以往被認為健康帶原的人,仍有發生生肝癌的風險。他說,過去認為病毒不會破壞肝細胞,而是免疫系統為了殺死病毒才導致肝臟發炎,其實B肝病毒是寄生在肝臟中慢慢破壞肝臟,不太可能完全相安無事。

現行健保給付抗病毒藥物標準,肝功能ALT大於每升80單位(>80 U/L)、病毒量大於每毫升2000國際單位(>2000 IU/ml)。依據這項研究,將有部分病患可能是肝癌高危險群卻非抗病毒藥物治療對象,恐怕存有很大的治療灰色地帶。

吳肇卿表示,亞太地區約有64%慢性B肝炎導致肝癌的病患在現行治療準則之外,這個數字比根據歐美三到四成來得多,可能是標準相對嚴格所致。國際醫學專家的大多傾向及早治療,並持續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對象。才能進一步降低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據此,吳肇卿也與博士班研究生,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滕威發展出預測肝癌的危險量表,只要大於或等於9分,也就是年齡大於50歲、男性、家族有肝癌病史、體內可偵測到病毒,就是肝癌高危險群。這個簡易不需高貴儀器的量表,可以預測目前不符合健保給付抗病毒藥物的B肝病人發生肝癌的危險機率,與抗病毒藥物對降低肝癌風險的效益。

估計約有三成在治療灰色地帶的患者也應該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這個有實證研究基礎的量表,適合醫師評估病人發生肝癌的危險機率與抗病毒藥物的效益,並幫助健保署在較符合成本效益的條件下,擴大B肝病人的抗病毒藥物給付,以達到政府在2025年前,降低肝病死亡率65%的目標。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1608
如何養成不易胖體質? 專家授「代謝飲食法」:不怕復胖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何養成不易胖體質? 專家授「代謝飲食法」:不怕復胖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2年3月19日 週六 下午4:30

減肥方法百百種,從每天嚴格計算卡路里、最近流行的168斷食法,或是減醣飲食、生酮飲食等極低碳飲食法,許多人嘗試之後都獲得不錯的減肥成效,但只要恢復減肥前的飲食習慣以及運動量,一下子又像溜溜球一樣體重、體脂大回彈,研究肥胖治療的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表示,能否成功瘦身並維持下去,關鍵就在體內的「腸道菌相」。

大胃王吃不胖 關鍵原因是「它」

王姿允說:「我是一個從小到大都在嘗試減肥的人,且不光是我,門診中的病患在減肥時,不管是少吃多動還是吃藥,當恢復正常飲食習慣、運動量、停藥後,體重就會恢復得非常快」。王姿允更發現,有些人為了減肥吃得非常少、運動量超級大,例如每天爬山、游泳3000公尺等,但體重下降的速度非常緩慢,而且容易卡住遇見瓶頸,等到疲乏放棄少吃多動後,又會直線上升。

然而,電視、網路節目或身邊的人一定會出現「吃不胖的大胃王」,不管如何誇張地吃,體態卻總是身輕如燕,對於那些認真減肥卻沒有成效,或反覆復胖的人來說,大胃王的體質究竟有何不同?

王姿允表示,大胃王除了某些人是腸道吸收不佳導致吃不胖,有些人的腸道菌則是異於常人。她曾替一位大胃王做過檢測,發現所含的好菌竟然比一般人多更多,「不是吃多少進去、排多少出來、動了多少這麼單純而已,身體的運作模式並非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其實腸道菌和肥胖的形成,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後天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腸道菌的破壞,使身體無法維持正常的代謝機能,導致肥胖或復胖,應從「飲食」開始改善腸道菌相。

4+2R代謝飲食法 階段性改善腸道菌相

王姿允設計4+2R代謝飲食法,原理是找出瘦子身上哪些好菌比較多,要吃什麼食物才能讓該菌種在體內上升;胖子身上哪些壞菌比較多,則避免攝取這類食物。王姿允表示,4+2R代謝飲食法是循序漸進的食譜,分為R1、R2、R3、R4四階段飲食,因為菌相失衡的人,所需的營養素會跟一個正常健康體態的人不一樣,即便效法現今流行的健康飲食法也可能效果不彰,根源是腸道菌相的改善,健康飲食才會發揮功效。

例如R1階段,會以高蛋白質比例進行飲食。王姿允表示,因肥胖的人通常脂肪、糖分攝取過多,蛋白質遠遠不夠;進入R2的奶蛋素階段,因為民眾平時攝取植物性蛋白質的比例是很低的,不管是健身的人,嘗試生酮飲食、斷食的人,為了要得到飽足感都會吃下大量肉類,發現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攝取過多,一旦這類的飽和脂肪攝取過多,容易引起發炎。若肥胖的原因是與發炎相關,就不會成功瘦身,因此進入R2會加入豆腐、豆漿等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補足身體的匱乏,降低發炎反應。

王姿允表示,進入R3之後,因為發炎狀態下降了,這時再加回動物性蛋白的比例,往正常的飲食邁進,而進到R4時,會發現能夠攝取的熱量越來越多,飲食也漸漸恢復以往,卻能夠持續瘦身。有些傳統減肥法,越吃越少、越動越多,才能讓體重下降,反讓身體處於耗能的狀態,一回到正常飲食就馬上復胖。

R5、R6瘦後維持的重要兩階段

R5主要是剛進入維持期的半年。王姿允表示,這半年的目標是觀察在高脂肪跟精緻澱粉的攝入頻率增加後,是否還能維持畢業時的體脂率,是關鍵期,若發現體脂率不夠穩定,要隨時回到R2-4的狀態短時間調整。

王姿允表示,R6就是畢業1-2年,前半年或許因為有減重期飲食改變菌相的福利存在,有些人體重體脂還會下降,但是若一直不健康飲食,半年後就會慢慢上升,此時期若能掌握食物跟身體組成的關係,已把維持菌相平衡跟日常結合,就能找出一個維持體重體脂穩定的飲食習慣,讓未來的復胖率大大降低。

減肥的同時 要學會認識自己的身體

王姿允補充,4+2R代謝飲食法,更是學會認識自己的身體與飲食的關係,例如有些人進入R2時,體脂下降快速,但只要一吃肉就卡關,發現原來身體對飽和脂肪的反應很大;有些人則是開始吃肉類之後反而下降速度快,這表示身體對於肉類的使用率是高的。王姿允認為,這款飲食法最重要的是幫助大家,在追求健美體態的同時,也重新建立起適合自己身體的健康飲食習慣。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0697
口乾喝青草茶止渴 「忽略1事」當心越喝越渴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口乾喝青草茶止渴 「忽略1事」當心越喝越渴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2022年3月13日 週日 下午6: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0歲的上班族小戴老是覺得口乾,一天喝了超過五公升的水,還是解不了渴,甚至嘗試青草茶、養肝茶等,但卻一點效果也沒有,每天還得不停跑廁所,經中醫調理,飲水量逐漸恢復正常,終於擺脫水桶人生。

中醫將口乾分三面向 外因多與感染有關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陳書怡表示,口乾是一個主觀的症狀,一般若排除腹瀉、嘔吐、運動後大量水分流失、水分補充不夠等情況後,會將口乾的原因歸納為外因、不內外因、內因等三個面向。

外因部分,常見在急性或是慢性的感染,像是感冒症狀發作的前一天,就會覺得特別口乾,一直想要灌水;或者是慢性胃潰瘍的患者,容易有口乾、口臭的症狀;另外癌症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會導致黏膜或是神經受損,無法產生足夠的口水分泌,也會導致口乾舌燥,甚至還會有鼻腔或口腔出血的可能。

不內外因常見藥物、飲食引起 導致體內慢性發炎

至於不內外因則是常見藥物或肥甘厚味飲食引起,如鎮靜安眠藥、利尿劑,以及過敏患者使用的抗組織胺藥物,甚至是賀爾蒙藥物等也都必須列入考量,而油膩、香甜、味道濃郁、酒精等食物,屬於濕熱之品,也會讓體內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例如糖尿病常是口乾的原因。

壓力影響身心 也易出現口乾舌燥

最後則是內因部分,陳書怡中醫師解釋,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受到自身體內狀況影響,容易誘發身體內的免疫力以及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像是甲狀腺亢進、尿崩症或是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調,讓交感神經處於亢奮的狀態,使代謝後的產熱增加,也會出現口乾舌燥的情況。

口乾應尋求醫師協助 勿信民間偏方

陳書怡中醫師提醒,現代醫學在水份的攝取以及排出方面,有非常明確的計算方式,若感覺到口乾舌燥之時,應尋求專業合格的醫師診治,千萬不可自行服用不明的藥草汁,以免延誤病情,平時也應適度的運動與正常的作息,避免身體過度耗損、機能退化,才能維持好的身體狀態。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0020
水菸比紙菸好? 當心傳染病風險暴增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水菸比紙菸好? 當心傳染病風險暴增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2022年3月13日 週日 下午4: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水菸使用者因社交群聚、共用菸管等原因,加上水菸壺有助於微生物於體外環境存活,讓呼吸道相關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能增加COVID-19傳播的風險。

水菸非比紙菸好 一樣具有害、染病風險

國民健康署指出,很多人以為使用水菸比紙菸好,但研究發現,一樣都暴露在許多有毒物質中,使用水菸會產生多種有害物質(例如:焦油、一氧化碳、甲醛、乙醛、多環芳香烴),同時也會有呼吸道感染、癌症、肺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無尼古丁成分水菸 恐致心臟受損

若是使用無尼古丁成分的水菸,在血液中雖然未測得尼古丁濃度,但血液中一氧化碳濃度明顯高於使用含有尼古丁成分的水菸,且業者特別標榜無尼古丁物質的水菸,使用者更有可能大口吸取,將造成血液中有更多的一氧化碳與菸煙之暴露風險,進而造成心臟功能的損害。

室內使用水菸 PM2.5濃度高、傳染病風險升

另研究發現,在室內使用水菸,測得PM2.5濃度較傳統紙菸為高,且於網路上分享使用水菸的影片中,可見水菸吧等店家之使用者,幾乎都有共用同一濾嘴交互使用之情形,相對也提高了傳染病(含COVID-19)感染的風險。

支持修正菸害防制法 為健康把關

絕大多數的水菸,都會加入香料調味,用於增加特有之氣味,容易吸引青年族群的目光,降低初試者嘗試第一口菸之菸嗆味,更容易縮短上癮的時間,從原先的一年成癮期縮短為半年至數個月,尤其兒童及青少年對於成癮性物質的認知較差,且加味菸容易因好奇而接觸或誤以為較無危害而持續使用,導致成癮性加重,陷於癮害的圈套中。

國民健康署強調,為強化我國菸害防制法管制法源,行政院於111年1月13日院會審查通過,並於1月14日函送立法院審議之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將禁止加味菸納為修法重點之一,期望各界支持政府擴大菸害防制的決心,齊心為國人的健康把關。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0019
頁/共5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