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瀏覽35,558|回應350推薦1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女CHANG, HSIU-FEN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愛吃火鍋小心骨鬆提早報到!中醫揭「背後主因」 2招調理固本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3年10月1日 週日 下午4:30

台灣人愛吃火鍋不分季節,麻辣鍋、羊肉爐這些湯頭不僅含鈉量過高,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會導致骨質疏鬆。根據調查,50歲以上的女性大概每3位就會有1位有骨質疏鬆,男性每4位會有1位:一但發生骨鬆性骨折,第一年的死亡率可以達到20%。而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髖部骨折病例發生率在65歲後有明顯增加,約有1.6倍,且女性患者高於男性;而65歲以上的成人骨折的增加率為30%,男性的增加率則高於女性。

 

肝、脾、腎衰退 增加骨質疏鬆症風險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黃中瑀主任指出,在中醫古籍中,並未有「骨質疏鬆症」一詞,而依病徵及病勢的發展,屬於中醫「骨痹」、「骨痿」等範疇。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骨生髓,「腎者,其充在骨」。五臟六腑之精皆藏於腎,腎能生髓,髓能充骨。所以,骨骼的生長發育、衰退與腎之精氣的盛衰有內在的聯繫,腎氣旺盛則骨骼強勁,腎氣衰退則骨骼不堅,因此腎虛是骨質疏鬆症發生的重要原因。

此外,黃中瑀主任表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而氣血是充養骨骼,使骨骼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各種原因導致的氣血津液不能濡養筋骨,也是引起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因此,肝、脾、腎與骨質疏鬆的發生有著重要的聯繫,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瘀血阻絡、氣機不暢是骨質疏鬆症發病的主要原因。

 

針灸及中藥藥物 調養骨質疏鬆

 

中醫在治療上,黃中瑀主任表示,主要以針灸及中藥藥物調養。推拿按摩雖然可以緩解疼痛不適,但是按壓力道的控制必須小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針灸對於疼痛的舒緩確實可以得到迅速解決的效果。由於骨質疏鬆症發病的主因為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等,因此如何利用中藥方劑做適當的調理,才是尋根固本的王道方式。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18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57
 回應文章 頁/共3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男子口臭咳出「小米粒」竟是「扁桃腺結石」醫:形成原因不單一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男子口臭咳出「小米粒」竟是「扁桃腺結石」醫:形成原因不單一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3年6月3日 週六 下午1:30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口臭除了是口腔衛生不佳,也可能是許多疾病的症狀之一,可能會聯想到的是熬夜、睡眠品質不好火氣大等相關問題。醫師指出,罹患胃食道逆流、扁桃腺結石的患者也會產生「口臭」,許多病症不單因一個原因而產生,發現異狀時務必盡快就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口臭除了是口腔衛生不佳,也可能是許多疾病的症狀之一,可能會聯想到的是熬夜、睡眠品質不好火氣大等相關問題。醫師指出,罹患胃食道逆流、扁桃腺結石的患者也會產生「口臭」,許多病症不單因一個原因而產生,發現異狀時務必盡快就醫。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6024
下背痛、肩頸痛找不到根源? 多重影像導引治療常見疼痛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下背痛、肩頸痛找不到根源? 多重影像導引治療常見疼痛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3年5月28日 週日 下午2:00

多數人不知道醫院設有疼痛科,就算聽過也不知道疼痛科的治療範圍。而臨床診斷的疼痛原因變化多端,醫師指出,目前門診病人以下背痛與肩頸疼痛為大宗,原因大多是脊椎結構病變、神經傳導出問題或神經病變。

確認疼痛根源 量身訂做治療方針

台中慈濟醫院疼痛治療科主任唐宗詠表示,醫療常規上,疼痛科醫師實施介入性疼痛治療前,須區分並確認疼痛根源,詳細檢查診斷,再擬定相對應治療方案。但病人疼痛發生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案幾乎都需要量身定做,某些項目健保無法給付而需要自費,醫師更必須確認精準有效的治療效果,才能讓病人舒緩而且不浪費錢。

介入性疼痛治療 放射線多重影像導引突破傳統

唐宗詠主任強調,介入性疼痛治療可透過超音波或放射影像導引系統協助。過去介入性疼痛治療示範教學,受限場地、設備與輻射等問題,只能以超音波為主。但他臨床治療經驗發現,放射線多重影像導引可突破超音波無法穿透骨頭或深部組織的限制,能更精確引導醫師在正確脊椎位置有效治療,可讓更多疼痛病人獲得妥善治療。

下背、肩頸疼痛占大宗 精密檢查及早揪出病灶

台中慈濟醫院成立疼痛治療科以來,唐宗詠觀察求診病人多半為下背痛與肩頸疼痛為主,除精密檢查外,治療則優先以結構病變治療為主;已造成神經病變的病人則視情況採用神經調控或阻斷方式治療。有病人因椎間盤退化及纖維環受損飽受疼痛折磨,但未達開刀標準,唐宗詠透過多重影像導引系統精準在受損椎間盤注射羊膜基質生長因子,病人終於能安穩入眠。唐主任建議,受到疼痛困擾的人可考慮到疼痛治療科門診諮詢。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5315
百萬「暴飲族」當心!醫揭死亡危機:出現「8症狀」肝癌恐已晚期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百萬「暴飲族」當心!醫揭死亡危機:出現「8症狀」肝癌恐已晚期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3年5月28日 週日 下午6:19

文/uho優活健康網

飲酒過量、暴飲貪杯,當心成為不少疾病的風險因子,且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就屬負責代謝酒精的肝臟首當其衝!醫師警告,經常性飲酒可能增加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三部曲」發生機率,且台灣有約百萬人正陷入此健康危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不管任何酒類,只要過量都會成為致病因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數據揭露,台灣約百萬人有過度飲酒狀況。台灣有近850萬飲酒人口,其中多達100萬人有過度飲酒的「暴飲」情形。

酗酒患肝病風險高2成

研究指出,有酗酒習慣者引發肝病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出最多20%,而肝病帶原者若長期過量飲酒,死於肝癌的危險性更較常人高出數十倍。

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師陳三奇表示:「經常性飲酒已被證實,會增加罹患酒精性肝炎的機率,當肝臟開始出現慢性肝炎,若沒有即時治療,很可能就會進入到肝病三部曲,從肝炎進展到肝硬化,再到肝癌。」而肝癌已多年位居台灣10大癌症死因第2名。

他指出,B、C型肝炎病毒及酒精等重要風險因子,在引發肝癌前,往往會先有一段慢性肝炎期間,經過數次肝炎發作後,使肝臟纖維化形成肝硬化,再慢慢形成癌症,但由於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因此多數患者都未曾發覺,直到有感時卻已經無力回天。

4成確診肝癌已晚期

陳三奇說明,肝臟是人體進行代謝、排除毒素、儲存肝醣,與分泌蛋白質合成的重要器官,卻常常被稱作「沈默的器官」。當患者出現黃疸與急性腹痛症狀而就診,大多已進入肝癌晚期,好發年齡為20~50歲。

他解釋,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到了晚期會陸續出現下列8大症狀,多數患者直到此時,才意識到身體出現了問題:

  • 上腹部疼痛

  • 食慾不振

  • 腹脹

  • 體重減輕

  • 血便

  • 黃疸

  • 急性腹痛

  • 嚴重者甚至可能吐血

臨床經驗上,4成患者確診肝癌時已為中晚期,約僅有20%可進行手術切除;過往肝癌的5年存活率不超過1成,是治療上最大的困境。近年統計也發現,肝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因此提醒常飲酒、家中有病史或B、C肝帶原者的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追蹤。

肝癌新治療延長1倍存活期

過往晚期肝癌患者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成效不佳,腫瘤縮小率僅有5~20%左右,且要面臨抗藥性風險。所幸近年隨醫療發展,研究佐證晚期肝癌患者,使用免疫合併療法後,腫瘤縮小率超過3成,等於3位患者中就有1位腫瘤縮小甚至消失。

陳三奇表示,臨床試驗中,於先前經標靶藥物治療後的肝細胞癌病人,二線使用免疫合併療法治療後,約有5成患者可將存活期延長到近2年、高出原先的1倍,突破以往治療限制,此外,治療副作用相對較輕,患者能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百萬「暴飲族」當心!醫揭死亡危機:出現「8症狀」肝癌恐已晚期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5314
50歲男肺癌放化療噁心、嘔吐! 中醫介入大幅改善不適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50歲男肺癌放化療噁心、嘔吐! 中醫介入大幅改善不適

轉載: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3年5月20日 週六 下午6:00

53歲林先生被診斷出第三期肺癌,接受西醫治療,於放化療期間身體不適,因而尋求中醫協助。經中醫師診治,林先生噁心嘔吐感減少、精神改善、多夢鬱悶減輕、白血球提升,不僅撐完辛苦的放化療療程,平時也能外出散步,稍作放鬆提升生活品質。

中醫介入治療 緩解放化療副作用不適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奕任認為,肺癌治療仍以西醫為主,中醫則根據體質及患者化放療副作用,給予相應的調理與治療。林先生的生白血球偏低,免疫力下降伴隨疲憊,噁心嘔吐、口臭喉嚨痛、眠差難入眠、大便偏硬不順、多夢鬱悶,都是常見的副作用。而這些不適也經常使病人顧慮與煩惱,甚至對放化療產生卻步,而中醫的介入治療,能緩解不適讓病人有信心完成療程。

喉嚨痛、口破熱毒治療 疲憊無力補肺氣優先

陳奕任醫師表示,肺癌治療期間常有局部發炎及喉嚨痛、口破的問題,中藥治療熱毒常以散腫潰堅湯或甘露消毒丹加減;噁心、嘔吐需考慮從腸胃著手;口乾多夢兼有情緒抑鬱,則以滋陰疏肝為治療方向;疲憊無力、免疫力低下可以補肺氣優先,而體重減輕、食慾下降則選擇補養腸胃為主。依照個人體質調配藥方給予治療,減低放化療副作用,讓病人有信心完成治療。

運動及調整作息 按摩穴道增強免疫力

陳奕任醫師建議,適當運動散步,調整規律作息及睡眠,穩定情緒適時紓壓,都是重要的自我保養。平時也可按摩足三里穴、內關穴、合谷穴、三陰交穴,可緩解腸胃不適與疲憊,增強免疫力。此外,也提醒癌症病人,遵循西醫治療計畫,配合中醫調理,勿聽信偏方以免延誤治療。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4524
「葉黃素這樣吃」恐害皮膚變黃!1天攝取6mg就夠 還要連續服用O月才有效益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葉黃素這樣吃」恐害皮膚變黃!1天攝取6mg就夠 還要連續服用O月才有效益

轉載:長春月刊 2023年5月20日 週六 下午4:30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網路重度使用者每天至少7至8時都在使用手機或是3C產品,如果再加上上班時使用電腦,回家又看電視、看書等,大概只有睡覺的時候,眼睛才能獲得休息。因此,許多本來是老人家才會罹患的眼睛疾病,例如白內障現在都年輕化,就有30、40歲的中壯年族群,甚至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就連原本40歲才會有的老花眼,現在也都提前至30幾歲就發生了。為了保養眼睛,許多人開始吃葉黃素來護眼,但問題來了:什麼是葉黃素?有哪些功能?對眼睛相關疾病都有幫助嗎?

 


葉黃素增強黃斑部功能 與其它黃斑部疾病還沒有定論


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類胡蘿蔔素,本身是一種抗氧化物,和玉米黃素一樣,都是眼睛內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成分,可以抑制自由基,過濾藍光以減少對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也可抑制與細胞發炎反應相關的傳遞鏈,減少活性氧化物質的生成,藉此調節免疫系統與發炎反應。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黃素,必須由飲食中攝取。

補充葉黃素在健康人的眼睛保健方面,能增強黃斑部的功能,提升視覺的敏感度;根據研究,長期補充葉黃素,還能降低老年性黃斑的罹患機率,不過,對於其他黃斑部的疾病,例如高度近視性、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尚未有明確的定論。


不僅是買健康食品 從蔬果中攝取葉黃素


富含葉黃素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中的菠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豌豆、青椒、芥藍菜等,還有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黃色蔬菜,以及柳橙、奇異果、葡萄等水果類。

如果無法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葉黃素,也可以選購市售的葉黃素補充劑,葉黃素保健食品分為兩種,一種是游離型,另一種是酯化型,游離型的分子量只有酯化型的一半,一般認為吸收率較好。酯化型雖具有較好的生物利用率與安定性,但必須透過腸道酵素的輔助,將其分解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最好搭配油脂一同服用,若本身消化不好或腸胃不佳,較不建議食用酯化型葉黃素。 研究認為,健康成人每日攝取6mg(毫克)的葉黃素,有助於減緩黃斑部退化的風險,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則建議,成人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30mg。


葉黃素多吃無益處 可能會造成皮膚變黃?


要特別注意的是,葉黃素多吃並無益處,若是不小心攝取太多,還可能發生皮膚變黃的問題;此外,建議不要與β胡蘿蔔素補充品一起使用,因為會產生競爭吸收,而使得葉黃素吸收率下降。 另外,葉黃素的保健效益並不是立即性的,必須連續服用2至4個月之後,才能提升視網膜黃斑部中的葉黃素濃度,進而達到抵禦藍光的效果。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4522
重視心理假需求!專家:預防勝於治療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重視心理假需求!專家:預防勝於治療

轉載:NowNews今日新聞 黃禹馨 2023年5月7日 週日 下午6:57

近年來,已有部分大專院校施行所謂的「心理健康假」、「心理調適假」,而且教育部國教署也正研議准假準則,預計5月中會有結果。因此《NOWnews今日新聞》在7日搶先舉辦「跨世代論壇」,討論目前「心理健康假」的議題。

而目前除了大專院校的心理假需求之外,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白麗芳,也站在「預防勝於治療」的立場,呼籲重視18歲以下學生的心理假需求。「國、高中生受校園的規範更深,因此要找出合乎學校、家長和學生的規範,相對地比大學的考驗更高。」白麗芳表示。

同時,針對校園的心理諮商師,白麗芳也指出,許多校園諮商師需要兼任其他行政,和生涯輔導的工作,導致校園輔導室大多時間在處理心理輔導以外的業務,學生的心理狀況再次受到忽視,因此白麗芳強調,心理健康假的重點,除了在於放假本身,更是讓學生瞭解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白麗芳說:「我們不只要救那個想跳下去的學生,而是要更往前走,學校是關心兒少福祉的地方,不只是學業上的學習。」

另外,白麗芳也提出「線上心理諮商」、「夜間心理諮商」的建議,讓學生在保有隱私和彈性的前提下,增加更多尋求心理幫助的機會。而對於目前衛福部針對提升國人心理健康,而提出的「五大心理健康行動」,白麗芳則是肯定,「我們要肯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早開始學習就會變成一輩子的能力,大家要肯定這個能力。」

至於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到底是什麼?白麗芳分享去年兒童權利公約的統計結果,18歲以下的兒童自殺問題,主要出自於課業、校園霸凌跟家庭的不當對待,而她也分享過去在社工輔導方面的觀察,很多小孩的家庭是無法滿足心理支持,這時候就是要社福系統需要扛起的責任。

白麗芳說:「我們要回到源頭解決這個根本部分,而不是只關注在心理諮商的環節。」如果這些問題,在發生過程中就得以被關注,最後再靠著諮商系統輔助有心理狀況的人,才算是建構一個完整的網絡,避免更多因心理狀況而走上絕路的案例。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3531
抗癌又防便秘!醫:「絲瓜」是美容聖品 牙口不好也能吃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抗癌又防便秘!醫:「絲瓜」是美容聖品 牙口不好也能吃

轉載:中天新聞網 吳紹尹2023年5月7日 週日 下午4:20 

四、五月份是瓜果蔬菜的盛產期,絲瓜口感清甜,是大人、小孩都適合的蔬菜,豐富的營養素對身體好處多,有助美白、抗癌、消水腫及預防便秘;絲瓜熱量低、水分高,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選食材。

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在臉書發文指出,絲瓜被譽為「美容聖品」,口感嫩滑、清爽,長者或咀嚼吞嚥不便的患者也很適合。絲瓜營養價值高,含有胡蘿蔔素、維他命C、維他命E、膳食纖維及葉酸等;有助於美白、抗氧化、消水腫、防便秘。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絲瓜營養成分不亞於綠葉蔬菜,其所含干擾素的誘生劑,能刺激人體產生干擾素,除增強人體免疫力外,也能抗病毒、抗癌及防癌;絲瓜有抗氧化作用,使體內致癌物質無毒化,並抑制癌細胞成長。另外,絲瓜熱量低、水分高,是糖尿病患者首選食材;腎功能衰竭、限鉀者吃絲瓜先燙過,除去鉀離子再食用。平時手腳冰冷、容易腹瀉者不宜多吃;便秘者可食用,除具有高纖維外,瓜汁黏滑易排泄,可增加腸子蠕動。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3529
「疫」外?3兒童疫苗接種率下滑「11類」免疫力低下者皮蛇風險竟高出9倍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疫」外?3兒童疫苗接種率下滑「11類」免疫力低下者皮蛇風險竟高出9倍

轉載:三立新聞網 簡浩正 2023年4月29日 週六 下午5:35

每年四月的最後一週為「世界免疫週」,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呼籲應關注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危機外,免疫力低下族群更應及早預防;疾管署也表示,因受疫情影響,2022年兒童常規疫苗接種率較2021年略低,尤以滿5歲至入國小前應接種的四合一疫苗等3款疫苗最為明顯,呼籲家長應依照「兒童健康手冊」時程,按時帶幼兒及滿五歲至國小兒童前往接種兒童常規疫苗,提升寶貝的保護力,守護孩子健康。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中榮風濕免疫科醫師陳怡行指出,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如過去曾確診過水痘或是施打過水痘疫苗者,該病毒就會一直潛伏於體內背根神經節中,宛如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免疫力低下的狀況,就容易活化病毒使其增生,而引發帶狀疱疹。過往民眾多以為50歲以上是感染帶狀疱疹唯一的高風險族群,但其實誘發帶狀疱疹最主要的原因是身體的免疫系統衰弱造成,因此,免疫力低下族群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

他進一步指出,免疫力低下族群包含:骨髓和器官移植者、愛滋病、帶狀疱疹家族史、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中高齡、慢性組熱性肺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與氣喘等,這些族群因疾病導致免疫力低,部分更因服用免疫製劑藥物治療,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宛如門洞大開的球門無人防守、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罹患機率可能高出1.24倍到9倍之多。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疫苗預防,而且免疫力低下族群更應及早預防。

而在兒童疫苗部分,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組長楊靖慧表示,2022年兒童常規疫苗接種情形和2021年相比,滿5歲至國小入學前應接種的四合一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第2劑,以及1歲以後接種的A型肝炎疫苗第2劑,這三種疫苗的接種率皆降低1%。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新冠疫情期間,全球至少2500萬名兒童錯過常規疫苗接種;不過,在台灣影響則沒有這麼大,雖上述3種疫苗接種率降低1%,但仍有97%以上。他提醒隨著新冠疫情即將結束,家長應盡快讓幼兒按照時程接種疫苗,以獲得完整保護;尤其A型肝炎、麻疹等疾病和旅遊相關,隨著未來國際交流盛行,境外移入風險提高,或是家長帶兒童出國,務必按照時程完成疫苗接種,避免兒童遭受疫情波及。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2760
年輕不怕大腸癌? 醫師警告「一類人」千萬當心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年輕不怕大腸癌? 醫師警告「一類人」千萬當心

轉載:匯流新聞網 陳鈞凱 2023年4月29日 週六 上午10:00

我還年輕,就不用擔心大腸癌?有這種想法,小心害慘自己。門診就有一名39歲男子,經常外食、少吃蔬菜,還偏愛吃油炸物,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他,自知飲食習慣不健康,也自認自己的腸道健康可能不是很好,卻一直以為年齡還沒到,未特別留意,日前接受健康檢查才赫然發現已長出一顆瘜肉,且經病理送驗後發現是一顆具有高度癌化風險的進行性腺瘤。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而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由於國人飲食西化、習慣改變及缺乏運動,使得大腸癌發生率增加,雖然說國人的大腸癌好發年齡多為50歲以上,但近幾年大腸癌年輕化的案例並不少,特別是家中若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最好盡早為自己安排大腸癌篩檢。

以該名男子為例,偏愛吃高脂肪食物以及家中有大腸癌家族史,原本就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梁程超說,大腸癌的發生,高達95%都是由瘜肉發展而來,這個過程一般需時5到10年,但只需定期大腸鏡檢查就可輕易將這顆在未來可能會發展成癌症的病灶移除。

不是只有高危險族群才需做大腸癌篩檢!梁程超強調,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並已連15年蟬聯冠軍,大腸癌篩檢已經可以說是國人一生必做的檢查項目之一。建議年滿50歲務必接受由國健署所提供的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因研究證實,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若檢查結果發現異常,務必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因為其中約有5%是大腸癌。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2757
翻來覆去睡不著!如何改善失眠?醫揭四招讓你一夜好眠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翻來覆去睡不著!如何改善失眠?醫揭四招讓你一夜好眠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3年4月22日 週六 下午5:30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巨大的生活及工作壓力,常常讓人夜裡輾轉難眠,而長期失眠 ,也可能危害身體健康,甚至提高各種慢性病的風險,且更會大大降低生活及工作品質,恆悅美學牙醫醫師蔡雅藍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4個有助於改善失眠的方法。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受失眠所苦,全台失眠人口已超過400萬人,恆悅美學牙醫醫師蔡雅藍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4個有助於改善失眠的方法,或許有助改善。

  • 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 :保持規律的睡眠時間,每晚睡眠時間保持在7-8小時,適當的運動和營養攝入都能夠幫助改善睡眠。在睡前可以進行瑜伽、冥想、深呼吸等方法來減輕壓力和緊張感,也可讓身體放鬆,有助入睡。

  • 調整睡眠環境 :保持環境的安靜、暗淡和舒適,選擇合適的枕頭和床墊,以及適當的室溫和濕度都能幫助人們入睡。避免在床上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以免影響睡眠。

  • 壓力管理 :壓力是導致失眠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通過運動、瑜伽、冥想、按摩等方法來減輕壓力和焦慮感,並且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

  • 適當的藥物治療 :對於長期失眠的人來說,藥物治療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但是,這種治療方式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且應該適量且謹慎使用。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01966
頁/共3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