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瀏覽45,314|回應501推薦1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女CHANG, HSIU-FEN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大腦累到不行卻腿抽筋失眠 專家建議放1物有效改善

轉載:周刊王CTWANT |網編組 2025年4月26日 週六 下午6:15

有部分民眾身體明明很疲憊,躺在床上卻怎麽樣都不著,失眠也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文明病。除了累到失眠,還有少數人是因為「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 , RLS),雙腿在半夜不自覺抽筋,讓人難以入睡;國外有睡眠專家建議一種奇特療法,只要在床邊放一塊香皂就能有效改善。

根據外媒《Gloucestershire Live》報導,在失眠族群中,有部分患有「不寧腿症候群」的人與一般失眠者不同,他們是大腦很想睡,但一雙腿卻不想睡,這類人會有一症狀,就是腿會不自覺抽筋或抖動,當發生在深夜12時至凌晨4時,就會使患者很難入眠。

睡眠專家Adeel Ul-Haq分享一種特別的居家療法,在睡覺時把一塊香皂放在腿的附近,有助減少夜間抽筋的情形,雖然尚未經科學證實,但有研究指出,鎂能助於治療不寧腿症候群。Adeel Ul-Haq進一步補充說,香皂中含有鎂,這就是為何能改善失眠,若使用薰衣草或尤加利的氣味,還有溫和的鎮靜作用。

Adeel Ul-Haq建議民眾能選用含有精油的天然香皂,避免使用合成香料的肥皂;民眾可以將香皂放在靠近雙腿的位置,也要確保不影響自己睡眠中變換姿勢,Adeel Ul-Haq也說,不用把香皂塗在身上,甚至對於部分民眾,只要放在手邊就能改善,他開玩笑說「下次遇到雙腿抽筋,或許可以用香皂代替手機」。

有報導指出,不寧腿症候群經常發生在9類人身上,包括缺乏鐵質、鎂、維他命B12、過量飲用咖啡因、葉酸性貧血、孕婦、風濕性關節炎、尿毒症、糖尿病、甲狀腺低下症、帕金森氏症。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25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57
 回應文章 頁/共5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大腦累到不行卻腿抽筋失眠 專家建議放1物有效改善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腦累到不行卻腿抽筋失眠 專家建議放1物有效改善

轉載:周刊王CTWANT |網編組 2025年4月26日 週六 下午6:15

有部分民眾身體明明很疲憊,躺在床上卻怎麽樣都不著,失眠也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文明病。除了累到失眠,還有少數人是因為「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 , RLS),雙腿在半夜不自覺抽筋,讓人難以入睡;國外有睡眠專家建議一種奇特療法,只要在床邊放一塊香皂就能有效改善。

根據外媒《Gloucestershire Live》報導,在失眠族群中,有部分患有「不寧腿症候群」的人與一般失眠者不同,他們是大腦很想睡,但一雙腿卻不想睡,這類人會有一症狀,就是腿會不自覺抽筋或抖動,當發生在深夜12時至凌晨4時,就會使患者很難入眠。

睡眠專家Adeel Ul-Haq分享一種特別的居家療法,在睡覺時把一塊香皂放在腿的附近,有助減少夜間抽筋的情形,雖然尚未經科學證實,但有研究指出,鎂能助於治療不寧腿症候群。Adeel Ul-Haq進一步補充說,香皂中含有鎂,這就是為何能改善失眠,若使用薰衣草或尤加利的氣味,還有溫和的鎮靜作用。

Adeel Ul-Haq建議民眾能選用含有精油的天然香皂,避免使用合成香料的肥皂;民眾可以將香皂放在靠近雙腿的位置,也要確保不影響自己睡眠中變換姿勢,Adeel Ul-Haq也說,不用把香皂塗在身上,甚至對於部分民眾,只要放在手邊就能改善,他開玩笑說「下次遇到雙腿抽筋,或許可以用香皂代替手機」。

有報導指出,不寧腿症候群經常發生在9類人身上,包括缺乏鐵質、鎂、維他命B12、過量飲用咖啡因、葉酸性貧血、孕婦、風濕性關節炎、尿毒症、糖尿病、甲狀腺低下症、帕金森氏症。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50843
胃痛就吃胃藥?醫示警「這些成分」恐讓症狀更糟 便祕、腹瀉還可能脹氣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胃痛就吃胃藥?醫示警「這些成分」恐讓症狀更糟 便祕、腹瀉還可能脹氣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5年4月26日 週六 下午4:30

人體的皮膚會因受到刺激、病菌感染而出現發炎紅腫傷口,胃部的黏膜細胞也一樣!身為消化系統的前線,胃部表皮黏膜組織若經常接觸刺激性飲食、藥物、菸酒等不良物質,甚至情緒與壓力導致胃酸分泌過多,都可能引發胃發炎。但胃部的發炎不像皮膚一樣顯而易見,而是用疼痛和不適感顯現,甚至無明顯症狀,若疏於保養及治療,長期慢性胃炎還可能惡化為胃癌!因此,及早釐清胃炎成因,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是養胃重要的一步。

 


常胃痛要小心! 急、慢性胃炎差在哪?


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醫師說明,胃炎可分為急性胃炎與慢性胃炎。胃位於人體上腹部,當上腹出現絞痛、痙攣,且噁心想吐的感覺來的急又快,就可能是急性胃炎。急性胃炎一般3-5天就會緩解,但若引起胃炎的原因不斷出現,像是持續飲酒、吃傷胃的刺激性食物,胃的紅腫傷口反覆被刺激、沒有好轉,急性胃炎就可能演變為慢性胃炎,產生胃悶、腹脹、消化不良、易飽等症狀。

楊建華醫師分析,長期慢性胃炎會破壞胃部細胞,當胃炎沒有妥善的處理治療,長久下來可能造成更為嚴重的疾病,如胃出血、胃穿孔與胃癌發生等。若慢性胃炎合併幽門桿菌感染,胃黏膜受損後,胃壁細胞和胃主細胞也會被破壞,且一旦數量減少後就不會恢復,形成萎縮性胃炎,接著可能出現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是胃的癌前病變,必須定期追蹤檢查。因此,有胃幽門桿菌感染時,必須儘快吃藥殺菌。


吃胃藥壓胃痛 恐致胃炎悄悄惡化


楊建華醫師表示,一般人遇到胃部不舒服,有不少人會選擇直接服用胃藥緩解,但須留意若長期服用,胃藥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影響胃部健康或引發副作用。如含有鈣、鋁離子,則可能導致便秘;含鎂離子可能致腹瀉;若其中有碳酸離子,和胃酸作用會引發脹氣或打嗝。長期服用胃藥也可能改變胃部酸鹼值,使得腸胃道菌叢失衡。

在服用胃藥時,建議仍需由醫師診斷處方較為安全。更重要的是,當有胃炎情況時,要找出根本原因對症下藥,而不是只一味自行服用胃藥舒緩症狀。如此一來,才不至於讓胃炎惡化,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發生。

楊建華醫師分享個案,曾有1名40多歲的電子公司高階主管,因胃悶、發脹不舒服愈來愈頻繁而前來就醫,檢查後確認他已罹患萎縮性胃炎。問診後發現,病人2年前就已在外院診斷出慢性胃炎並發現幽門桿菌感染,但他沒有定期回診治療,且抽菸喝酒、重口味飲食習慣仍舊不改,胃痛時就吃胃藥緩解,才使得病情變嚴重。因此我建議他須戒菸戒酒、除菌治療及改變生活作息,目前症狀也已改善,並持續追蹤。


上腹疼痛可能原因多! 宜檢查找出原因


楊建華醫師提醒,上腹部除了胃部及十二指腸外,還包含肝臟、膽囊、胰臟等器官,就連心臟問題也可能導致上腹不適。因此若疼痛點位在上腹部,要盡快釐清原因,找出病源。在經過問診及理學檢查後,若懷疑是胃部問題時,再搭配胃鏡、幽門桿菌吹氣檢查、抽血檢測,也可進行胃蛋白酶原檢驗,了解胃黏膜狀況以進行治療。若是輕微的胃發炎,透過飲食與生活型態調整,良好習慣持之以恆,大都能改善胃部不適。

楊建華醫師強調,胃發炎成因多,如飲食、藥物、病菌感染等會破壞胃部黏膜而引起,但也別忘了情緒壓力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也會使胃部黏膜保護力變差!生活中我們可以盡量避免過辣的刺激性飲食,遠離菸、酒、濃茶、醃漬品等會造成胃黏膜受損的成分養胃,並養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將酸性水果如鳳梨、柳丁留在飯後食用避免傷胃,才能讓胃部保持長久健康。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50842
喝咖啡別碰這5樣東西!醫曝2地雷「癌細胞爬上身」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喝咖啡別碰這5樣東西!醫曝2地雷「癌細胞爬上身」

轉載:三立新聞網 2025年4月19日 週六 上午10:29

每天早上來一杯咖啡,是大多數上班族的日常。不過醫師劉博仁提醒,咖啡喝錯恐怕會引發致癌風險,尤其不要搭配吸菸、酒精。此外,若是吃完保健食品立刻喝咖啡,「等於錢都白花了」,建議兩者至少間隔1個小時以上。

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在YouTube頻道「下班經濟學」指出,一名56歲患者因吞嚥困難、胃食道逆流就醫,診斷後發現罹患食道癌,原因是因為她喜歡喝很燙的咖啡。事實上,大於65度C以上,在世界衛生組織裡面是2A級致癌物,每天喝很燙的咖啡,確實對食道有所損傷。

除了溫度方面要留意,劉博仁表示,咖啡不要跟5種東西一起喝。第一是抽菸,抽菸本來就會導致食道癌風險增加,在美國有個很大的研究,統計20萬人,如果抽菸又喝咖啡,會比不抽菸不喝咖啡的人,食道癌增加大概4-5倍。此外,咖啡因會促進尼古丁代謝,讓你一根菸抽完又繼續抽菸,導致吸菸頻率增加。

第二是酒精,劉博仁分享,曾有患者說自己睡前會喝紅酒+咖啡,不會劉博仁提醒,咖啡會讓人興奮,酒精則是抑制,咖啡因會肝臟解毒,導致代謝酒精的酵素反應變慢,酒精濃度會上升。尤其酒精熱量高,會增加脂肪肝、發胖,久而久之提高其他脂肪肝及癌症的機會。

第三是巧克力,劉博仁指出,其實85%濃度的黑巧克力是不錯的零食,但因為巧克力本身就含有咖啡因,若再喝咖啡,有可能會產生心悸,若對於咖啡因較敏感的人就要特別當心。

劉博仁續指,第四是保健食品,咖啡因含有單寧酸,會減少礦物質吸收,包括鈣質、鐵質、鎂、鋅等,如果吃完保健食品馬上喝咖啡,等於錢都白花了,建議兩者至少間隔1個小時以上。此外,咖啡能不能配B群?劉博仁說明,咖啡因雖然不會影響B群吸收,但會促進B群代謝更快。

至於有人認為吃肉不能喝咖啡?劉博仁解釋,女生月經來會容易有缺鐵性貧血,吃點肉會增加鐵的吸收,可以改善貧血。但當妳吃完肉馬上喝咖啡,它會抑制肉裡面鐵的吸收,若想改善貧血情況,恐怕會效果會不顯著。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50412
不是吃太油!她1習慣害罹脂肪肝 醫曝脂肪肝迷思 這樣吃水果超NG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是吃太油!她1習慣害罹脂肪肝 醫曝脂肪肝迷思 這樣吃水果超NG

轉載:健康2.0 2025年4月19日 週六 上午8:00

一名48歲女性患者主訴年輕時體重維持得很好,也不胖,但最近健檢卻發現輕度脂肪肝,而且BMI、體脂、腰圍也稍微超過標準。醫師進一步詢問飲食狀況,發現患者超愛吃特定食物惹禍!

 

原來該名患者超愛重口味食物,如麻辣燙、滷味、燒烤和串燒,且喜歡配梅酒、啤酒或清酒佐餐。若前一日聚會吃大餐,隔天為了控制體重和補充纖維,患者會以水果餐替代正餐。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表示,患者愛吃的食物在烹調過程中多少含有隱形糖,再加上水果攝取過量以及頻繁飲酒,導致體脂偏高和脂肪肝的情形。

看更多:熬夜加班會爆肝?肝求救4訊號要小心!醫大推「彩椒食療法」護肝又抗癌

 

脂肪肝盛行率攀升不容忽視

脂肪肝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肝臟又是刻苦耐勞的器官,多數人容易忽略肝臟健康的重要性,直到健康檢查才發現異常。日常生活中應檢視自身的飲食習慣,避免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量的糖和酒精,以免脂肪肝找上門。

 

根據衛福部2023年統計,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肝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已連續44年位居第二,僅次於氣管、支氣管與肺癌。以往肝癌主要成因是B或C型肝炎,但近期「脂肪肝」盛行率逐步攀升。若中重度脂肪肝置之不理,不但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風險也會增加。

看更多:12萬人大型研究:紅茶、綠茶、巧克力1吃法降脂肪肝!改善胰島素阻抗

 

脂肪肝常見迷思

許芷瑜說明,許多民眾在健檢時才發現自己有脂肪肝問題,想處理卻用錯方式,反而會加重脂肪肝惡化。以下是常見對於脂肪肝的3大迷思:

  1. 吃太油才有脂肪肝:事實上,高醣食物、精製澱粉或含糖飲料攝取過多,都會在肝臟中轉化為脂肪儲存。此外,酒精、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營養不均衡、錯誤飲食習慣等也可能導致脂肪肝。

  2. 控制飲食但不戒酒:想改善脂肪肝或減重時,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控制飲食,但卻忽略了酒精的影響。天天飯後小酌或飲酒過量,不但對肝臟造成額外負擔、加重脂肪肝的進程,甚至可能引發肝炎或肝硬化,對於減重也是一大阻礙。

  3. 自行購買口服保肝藥或保健品:不少人認為透過市面上的口服保肝藥或保健品就能逆轉脂肪肝,這是錯誤觀念。口服保肝藥或保健品只能輔助改善肝臟健康,無法根本解決脂肪肝問題。有效且長久的方式是調整飲食、運動和減重。

◎ 資料來源/許芷瑜醫師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50411
眼睛乾澀小心是你壓力太大了!醫揭「背後3大關鍵原因」 最後一點很多人都中招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眼睛乾澀小心是你壓力太大了!醫揭「背後3大關鍵原因」 最後一點很多人都中招

轉載:常春月刊 2025年4月12日 週六 上午9:30

在現代生活中,壓力似乎無處不在。不論是來自工作、學業還是生活的種種壓力都山大,大到讓人喘不過氣,壓力不僅影響心情,還可能影響健康。而你知道嗎?壓力過大竟然也可能是乾眼症的潛在原因之一!

 

壓力與乾眼症的關聯?

 

1、壓力影響荷爾蒙分泌:壓力會導致體內皮質醇分泌增加,進而影響淚液腺的功能,使淚液分泌減少,眼睛變得乾澀不適。

2、自律神經失調:長期處於壓力下,可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讓眼睛的淚液生成和排放受到干擾,進一步引發乾眼症。

3、不良生活習慣:壓力過大時,人們往往會熬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或忽視用眼健康,而這些行為恰恰好就是乾眼症最大的風險因子。

壓力大導致乾眼症的常見症狀?

 

眼科粘靖旻院長指出,如果你在壓力大的情況下出現以下症狀,很可能就代表是乾眼症。包括眼睛有乾澀感,有病人會說像是眼睛裡有沙子;或是視力模糊,這種症狀尤其在用眼一段時間後特別明顯;還有眼睛疲勞,即使休息後仍感到不適;或是過度流淚,因為淚膜層不穩定,淚液分泌不足反而會導致反射性流淚。

如何緩解壓力相關的乾眼症?

 

1、調節壓力放鬆心情:保持心理健康是改善乾眼症的關鍵。試著每天留一點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像是深呼吸或冥想,進行輕度運動如瑜伽或散步,或聽音樂或閱讀書籍,放鬆大腦。另外,有時候哭出來也沒關係,哭除了可以釋放壓力,也可以讓眼睛更濕潤。

2、保持眼睛濕潤:每天要喝足夠的水,讓身體保持水分充足。然後也可以使用人工淚液輔助,特別是在長時間用眼後,可以滴上適量人工淚液。

3、改善用眼習慣: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遵循20-20-20法則,每20分鐘看20英尺遠(約6公尺)的景物20秒,也要避免在低強度的光環境下用眼,例如熬夜看手機。

4、均衡飲食補充眼睛所需營養:多吃富含 Omega-3、維生素A和葉黃素的食物,像是深海魚、紅蘿蔔,還有菠菜和綠葉蔬菜等。

(記者吳珮均)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50218
吃錯堅果恐讓「身體發炎」 醫列4習慣:體內像火燒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錯堅果恐讓「身體發炎」 醫列4習慣:體內像火燒

轉載:中天新聞網 李昕諭 2025年4月12日 週六 上午8:55

不少中年人覺得減重越來越困難,其實都和

「身體發炎」脫不了關係。

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除了改善生活習慣外,可以多吃富含Omega-3、有抗氧化多酚的食物。

蕭捷健說明,

身體會把多餘的熱量存進脂肪細胞。但如果吃太多、動太少,這些能量小倉庫就會「爆倉」。而塞滿脂肪的細胞,就像一間堆滿雜物的房間,不但難找東西,還可能踩到樂高、引發電線走火,導致倉庫開始出問題。

蕭捷健表示,

倉庫太滿等於壓力過大,也就會發出「求救訊號」。當脂肪細胞撐到不行,血流供應變差,它們就會開始呼救:「我要壞掉啦!」這時,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派出「保全人員」巨噬細胞來處理。但如果警報器一直響,巨噬細胞也會過度緊繃,開始反應過頭,彷彿整座城市天天失火。這就是所謂的慢性發炎,一種低強度、持續存在的錯誤警戒狀態。

蕭捷健指出,

隨著年齡增長,倉庫與保全也會老化,根據 2025 年的研究發現,隨著老化,脂肪幹細胞釋放的「細胞外囊泡」變少,其中的關鍵指令 miR-145(本來可以安撫巨噬細胞)也跟著減少。少了這個冷靜訊號,巨噬細胞開始「亂開火」,導致全身發炎反應升高。結果就造成胰島素阻抗、代謝失衡、脂肪囤積、體重失控。

至於哪些行為會導致巨噬細胞開始「亂開火」?

蕭捷健分享4點,第一,

吃錯堅果,

建議選擇

Omega-3 高的

核桃、夏威夷果仁,少量攝取

Omega-6 多,過量易失衡的

花生、杏仁、腰果

;第二,高糖高脂飲食,像是

糖、飽和脂肪(如豬油、牛油)及外食常用的植物油(如大豆油)容易讓免疫細胞誤判情勢、火力全開

;第三,過度運動,像馬拉松這類極限運動,也會造成短期發炎,別過度燃燒自己,規律、適度最重要;第四,

睡眠不足或壓力過大,會讓巨噬細胞進入「暴走模式」,身體整天處於備戰狀態。

那到底該如何「滅火」呢?

蕭捷健說明,

先吃對食物,Omega-3(鮭魚、鯖魚、亞麻籽、奇亞籽)、抗氧化多酚(綠茶、莓果、深色蔬菜、薑黃),都是天然的身體滅火器。運動方面,快走、游泳、有氧都不錯,重點是別爆操變成「自燃式健身」。讓身體真正有機會修復,不讓保全過勞。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50217
心悸不能喝咖啡?觀念要改!心律不整喝咖非能防失智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悸不能喝咖啡?觀念要改!心律不整喝咖非能防失智

轉載:常春月刊 2025年4月6日 週日 上午9:01

「心悸不要喝咖啡」的觀念可能要改一下,最新《美國心臟學會期刊》發表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經常有心悸症狀的「心房顫動」病患經常喝咖啡,不但沒有引起疾病,相反的,血中發炎標記減少,認知能力也比較好,而且喝愈多愈好!

 

心房顫動的病患初期常見症狀多是感覺心臟亂跳、心悸、頭暈、疲倦、胸悶,或因為心跳太快缺氧,而有喘不過氣等症狀;由於心房顫動發作時,心房為無效收縮,以致心臟血液打不出去而容易形成血栓。

 

血栓打到心臟血管可能引起心肌梗塞,若流到腦部就會造成腦中風。有科學家認為,平常心房顫動發作時就會出現微小血栓,塞住腦部微小血管可能平常難以察覺,但卻可能造成腦部損傷,久而久之形成認知傷害。

 

這項由瑞士巴塞爾大學附設醫院(Basel University Hospital)研究團隊所進行的研究,收集了2413名65歲以上的心房顫動患者進行研究。他們讓受測者接受血液檢測與認知測驗,以找出與阿茲海默症等退化疾病有關的發炎問題生物標記。

 

研究中要求這2413人必須記錄自己每天喝多少咖啡。分析發現,相較於每天喝2杯咖啡或不到2杯的受測者,每天喝5杯咖啡的受試者血中發炎相關標記物質濃度降低,且日飲5杯咖啡者的認知能力測驗得分也是日飲1杯者的2倍。

 

 

而每天喝3杯咖啡的人,認知測驗分數也比每天喝1杯者為佳。研究團隊指出,喝咖啡的保護作用,一方面可能來自於咖啡因能降低氧化壓力的作用,咖啡因也能減少大腦類澱粉蛋白(amyloid)的聚積量,並降低大腦發炎、細胞死亡的情形,進而降低失智風險。

 

心房顫動是心臟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約有1%~2%的人有心房顫動,但隨年齡越大,心房顫動的發生率越高,65歲以上的族群約有5%~10%的人有心房顫動。由於心房顫動患者是發生中風、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較高,研究人員認為,有心房顫動的人不妨多喝咖啡。本研究也發表在最近的《美國心臟學會期刊》(JAHA)。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9846
魚肉護腎、防糖尿病!名醫只會「這樣煮」:不吃其他款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魚肉護腎、防糖尿病!名醫只會「這樣煮」:不吃其他款

轉載:三立新聞網 施春美 2025年4月6日 週日 上午7:41

魚肉已被證實極為健康,但許多人吃魚時,仍偏愛煎、烤,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由於魚油富含的Omega-3脂肪酸,不耐高溫,因此若要獲得吃魚的最大益處,應選擇「蒸煮」方式,他個人不碰烤、炸,也極少吃煎魚。他強調,魚若有腥味等異味,是來自其本身不新鮮所致,而非烹調或魚種。

據統計,台灣有240萬人有慢性腎病,魚肉的蛋白質已被認證是極佳的蛋白質來源,有助腎臟健康,且魚油富含Omega-3可以保護腎臟、心臟、降血壓、預防糖尿病、防癌抗癌、預防失智、預防骨質疏鬆及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等。

然而,許多人烹調、食用魚類時,仍習慣採用煎、烤,甚至炸等高溫方式。江守山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Omega-3不耐高溫,高溫烹調會產生自由基,破壞其營養價值,殊為可惜。

他表示,他個人絕不碰烤魚、炸魚,也很少吃煎魚,大多吃清蒸或紅燒的魚,「有些人擔心蒸煮較易有魚腥味,但魚的異味來自於其不新鮮所致,若真不適應某些魚類的味道,可採佃煮方式,例如佃煮秋刀魚。」他個人連鮭魚都採蒸煮、而非煎魚方式。

營養師張益堯也曾表示,由於Omega 3不耐高溫,民眾千萬不要用高溫煎鮭魚,「雖然煎鮭魚的口感酥脆,但過程容易使鮭魚焦黑、產生自由基,有害健康。」鮭魚應以清蒸或水煮來烹調,可保有鮭魚最多的營養成分。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9844
春天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多攝取維生素B群、Omega-3食物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春天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多攝取維生素B群、Omega-3食物

轉載:中天新聞網 2025年3月30日 週日 下午6:00

春天萬物復甦,春暖花開,但是也日夜溫差大、花粉變多,讓很多人容易自律神經失調,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說明春天自律神經失調原因,以及改善方式。

為什麼春天特別容易自律神經失調?

  • 氣溫忽冷忽熱:

春天的溫差極大,早晚可能只有15度,白天卻飆升到25度,甚至30度,這種變化讓身體的體溫調節機制與自律神經,處於高壓狀態,導致體內平衡被打亂,進而產生疲憊、頭暈、心悸等不適。

  • 日照時間變長影響生理時鐘:

冬天的日照短,身體習慣了較長的黑夜,而春天日照逐漸變長,這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導致晚上難以入睡、睡眠品質下降,進而影響自律神經穩定。

  • 春天風大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春天多風,容易影響人體,讓交感神經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導致容易緊張、焦慮、心悸、血壓波動,進而影響身心平衡。

  • 春天過敏讓身體壓力增加:

花粉、塵蟎、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在春天大幅增加,讓許多過敏體質的人容易鼻塞、打噴嚏、眼睛癢。過敏會讓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進一步影響自律神經的穩定,加重疲憊感與精神不濟。

  • 荷爾蒙變動情緒起伏變大:

春天的環境變化影響腦內血清素,與皮質醇的分泌,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焦慮、憂鬱、易怒,這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原因之一。

春天自律神經失調怎麼辦?

  • 規律作息調整生理時鐘:

春天自律神經失調常與睡眠問題有關,建議每天固定時間睡覺與起床,即使是假日也不要睡過頭,以免影響生理時鐘。謝炳賢也推薦,晚上可以泡熱水澡、聽輕音樂,幫助身體進入放鬆狀態,提高睡眠品質!

  • 每天曬太陽穩定血清素:

日照可以調節血清素,提升好心情。建議每天安排晨間或午間散步,讓陽光幫助調節自律神經,減少焦慮感與情緒起伏。另外,像是快走、瑜伽、伸展操這類運動,都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幫助身體放鬆,緩解焦慮與疲勞。建議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讓身體循環更順暢。

  • 深呼吸與冥想放鬆交感神經:

當你覺得心悸、焦慮時,建議可以試試腹式呼吸法,也就是吸氣4秒→停留2秒→緩慢吐氣6秒,這種深呼吸能降低交感神經的過度活躍,幫助身心回歸平衡,也可以搭配瑜伽或冥想,效果會更好。

  • 飲食調整補充鎂與維生素B群:

建議多攝取富含鎂、維生素B群、Omega-3的食物,幫助穩定神經系統,包括香蕉、堅果,還有魚類,跟綠色蔬菜。另外,謝炳賢提醒,要少吃咖啡因、加工食品、糖分過高的飲食,避免刺激自律神經,使症狀加重。

  • 規律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春天適合溫和運動,如跑步。(常春月刊

文章授權轉載自《常春月刊春天最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教你「5招」調回來 睡眠品質也更好了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9385
梨子是天然保健食品!梨子加它一起吃抗發炎、排毒、強免疫、緩喉嚨痛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梨子是天然保健食品!梨子加它一起吃抗發炎、排毒、強免疫、緩喉嚨痛

轉載:健康2.0 2025年3月30日 週日 上午8:00

甜甜的梨子對身體有什麼功效好處呢?營養師王證瑋推薦,營養豐富的梨子是天然保健食品,可以生津、止咳,還能增強免疫力、降低發炎、幫身體排毒等。

王證瑋指出,梨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不僅口感清甜、多汁,還具有潤喉、生津、止咳等功效。對於經常喉嚨乾燥、咳嗽、感冒的人來說,梨子可以成為天然保健品。

看更多:3月當季水果指南:番茄防癌、香蕉降血壓 4熱門水果營養禁忌全解

梨子功效緩喉嚨乾燥、增強免疫力、降發炎

王證瑋分析,從梨子的營養成分來看,梨子對人體的好處可真是不少,尤其是對於呼吸道健康的影響特別多,以下是詳細說明:

  1. 潤喉生津、緩解喉嚨乾燥:梨子富含水分,能有效滋潤咽喉、緩解乾燥感。對於經常說話的職業,如教師、客服人員,或是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的人來說,吃梨能夠幫助維持喉嚨的濕潤度,減少因乾燥而引起的不適。

  2. 止咳化痰、舒緩呼吸道不適:梨子的類黃酮和有機酸能夠幫助化痰,使黏稠的痰液更容易排出。對於因感冒或過敏引起的咳嗽,吃梨可以減少喉嚨刺激感,讓咳嗽不再頻繁。

  3. 增強免疫力、加速感冒痊癒:王證瑋說明,維生素C與槲皮素等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提升身體的防禦能力,加速感冒恢復。此外,梨子還具有輕微的退燒效果,適合在感冒發燒時食用。

  4. 降低發炎反應:梨子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減少發炎反應,喉嚨紅腫或疼痛的人可以吃梨子舒緩不適,減少炎症持續時間。

  5. 幫身體排毒、促進新陳代謝:膳食纖維能幫助腸道蠕動,促進體內毒素排出,讓身體保持健康內環境,減少因感冒引起的腸胃不適或食慾下降。

看更多:喉嚨痛、喉嚨卡卡吃喉糖有用嗎?醫師大推4種天然食物 減輕喉嚨發炎

梨子最推薦生吃

王證瑋建議,想要獲得梨子最佳效果,最天然的方式首推生食梨子,尤其適合喉嚨乾燥、輕微咳嗽者,除了直接食用外,也可將梨子切片泡水飲用,有助於補充水分並滋潤喉嚨。

水梨燉冰糖、川貝燉梨食譜、好處

另外也可燉煮梨子,做成水梨燉冰糖、川貝燉梨,王證瑋補充,首先將梨子切塊,加入冰糖、川貝、枸杞等一起燉煮,可以增強潤肺止咳的效果,特別適合秋冬季節食用,或是長期咳嗽、痰多者。

另外也可以將梨子榨成新鮮梨汁飲用,不但容易吸收,還能幫助緩解喉嚨腫痛、吞嚥困難,特別適合兒童或老人。王證瑋補充,梨子也可配合其他中藥材,如百合、杏仁、枇杷葉等,將梨子與百合、枇杷葉、杏仁等中藥材一起熬煮,能增強止咳化痰的效果,對氣喘或過敏性咳嗽的人特別有幫助。

◎ 資料來源/王證瑋營養師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9384
頁/共5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