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緊宗教控制,網上禁售《聖經》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80409/china-bans-bible-sales/
北京——中國政府在控制該國宗教迅猛發展的新規定出臺後,繼續採取舉措,禁止網上零售商銷售《聖經》。
這些限制《聖經》銷售的措施是在週末宣佈的,于上周開始生效。到了週四,像京東、淘寶、亞馬遜這些中國領先的線上零售網站上,對《聖經》的網路搜索結果均為空,儘管有一些零售商提供了對《聖經》的分析之作或插畫故事書。
零售商們沒有回應置評的請求,但週四是中國一個小長假週末的第一天。
這一舉措與長期以來限制基督教在中國影響力的努力相一致。在中國包括佛教、道教、伊斯蘭及各種民間信仰的幾大宗教裏,基督教是唯一一個不能通過普通商業管道出售宗教書籍的教派。《聖經》在中國印製,但僅能在教堂書店合法購買。
網上零售商的出現造成了一個漏洞,讓人們很容易購買到《聖經》。鑒於網購日益佔據主導地位,這在中國尤其重要。
堵上這個漏洞的做法按照的是新的政府宗教監管法規。作為習近平主席宣導傳統價值觀努力的一部分,該法規已經有效地收緊了對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規定,並且同時促進佛教、道教及各種民間信仰。
中國推行這些舉措的同時,正值它與梵蒂岡進行談判,以終結地下教會與政府管理的教會同時並存的局面。這將結束中國政府與全球教會之間近70年的分裂,北京認為梵蒂岡一貫頑固反共。
觀察人士表示,新的措施表明,可能會出現一場更為廣泛的打壓行動。週二,在一個介紹北京相關舉措的新聞發佈會上,一名政府發言人說,梵蒂岡永遠不會被允許在中國控制神職人員。此前,政府於近期進行了改組,一個強硬的共產黨部門接管了宗教政策的管理。
“聽上去像中國當局內部反對梵蒂岡與中國建立雙邊關係的力量占了上風,”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管楊鳳崗說。“這顯然表明,他們擔憂,或很擔心天主教徒及新教徒。”
其他主要宗教的文獻在中國網上都可以買到:道教經典《道德經》在京東、淘寶、亞馬遜上均有出售,佛經也可通過商業管道購買。
《古蘭經》也在網上進行銷售,可能反映著伊斯蘭教作為一種由少數民族所信奉宗教的地位,這些少數民族有時候能享有比中國的主要民族更多的特權。《古蘭經》也可以在書店購買到,而且不像《聖經》,它有著在中國相當於國際標準圖書編號一樣的書號。
然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承受著來自政府巨大的壓力。
從2014年到2016年,在一個與習近平有著深厚關係的省份,拆除了超過1500個教堂十字架。與此同時,對於例如男子蓄長鬍子、女子披戴頭巾,以及商店和餐館裏不出售豬肉產品、香煙或酒精這種政府認為是過度公開展示伊斯蘭信仰的行為,政府加強了措施。
與此同時,政府政策鼓勵在其看來更為本土化的信仰,例如,對道教音樂或民間宗教參拜進行補貼。習近平還親切地談到過佛教,說它在中國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
這種對信仰的總體措施在週二發表的一份報告裏得到了體現,它顯示出該國宗教復興的程度。1997年發表的前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所有經過官方批准的宗教共有1億信眾。新報告中這一數字翻了一番。
雖然其他調查顯示的總體數位更高,但這份新報告的重要意義在於它代表著中國的宗教繁榮得到了官方承認。
報告顯示,中國大部分宗教的影響力都在迅速增長。由於沒有成員名冊,佛教或道教的信徒數量並未計算在內,但可以從寺廟數量的增加看出它們的增長——分別從1997年的1.3萬座和1500座增長到了今天的3.35萬座和9000座。
基督教則展現出一個更具分歧性的畫面。在同一時期內,天主教的信徒從400萬人增至600萬人,而新教的信徒從1000萬人增長到了3800萬人。然而,大多數的調查和專家都認為,這些數字只占信徒總人數的一半左右,因為天主教和新教都有強大的地下教會,信徒人數基本與政府管理的教堂相當。
在中國,伊斯蘭教被界定為十個非華人民族(non-Chinese ethnic groups)中大多數成員所信仰的宗教,尤其是回族和維吾爾族。報告顯示,與1997年的1800萬人相比,其教徒總人數在2018年達2000萬。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被挑出來,認為在中國導致了不少問題。根據該報告,政府任命的穆斯林人士對暴力,特別是在穆斯林大量聚居的新疆地區存在的暴力行為進行了譴責,這是長期反抗北京統治的動亂地區。
基督教與歷史問題有關,特別是與中國19世紀的衰落有關——這是習近平發誓要逆轉的“世紀恥辱”。報告稱,天主教和新教都被“殖民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所控制和利用”。
新報告指出,中國出版商印刷了1.6億本《聖經》,出口至100多個國家。據報導,其中約有一半是用中文出版。假設一本都沒出口,那大概意味著這個信仰的每個信徒都有一本《聖經》。
張彥(Ian Johnson)是一位駐北京的作者,自1984年以來就不時地居住在中國。2001年,他憑藉對中國的報導獲得了普利策獎。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