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關鍵在「貿易」不在「經濟」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67/417296
2014- 10-14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假設地球貿易明天停止
我們都喜歡看地球災難片;2012 大洪水啦,南北極磁場倒轉啦,彗星撞地球啦。但是,如果不是那麼極端的災難呢?人類會如何?你我將如何?例如,如果地球上的貿易明天停止?
航運、海運斷絕,中蘇邊境、美墨邊境一片死寂,歐盟各國邊境關閉、海底陸上的石油、天然氣管道淨空、國與國之間的電信系統掐斷、股票市場不再通聯,觀光客不再互通,地球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都停了,各國只能依賴自己國內的庫存物資運轉,還有靠著國內人力的服務互換度日。
地大物博的國家開始緊急動員,美國、中國、俄國的經濟朝向自力更生的方向調整。不能再依賴中東石油的美國,動用戰備存油勉強度日,但在一年之內全面啟動頁岩油的開採,國內經濟動能緩慢恢復;雖然沒有了來自中國的日用品供應,但是美國人動手能力強,拼拼湊湊也能應付。中國則立刻全國管制,幸好人們對上世紀60、70年代的配給經濟還記憶猶新,要說與世隔絕的經驗,中國首屈一指,誰怕誰呢?俄國也還能自給自足,但苦了週邊小國;歐洲缺了俄國的天然氣貿易,冬天開始凍死人,德國開始點蠟燭,因為外包給法國經營的核電廠已經斷線了。
孤島小國會先死
四面環海的島國台灣,高雄、基隆港不再貨輪進出,桃園機場只剩下少量的客機起降,島內面臨兩個月內就石油用盡的境況,不但如此,連民間每天做飯要用的食用油都無法繼續供應,因為食用油的原料也大都靠進口。百貨公司及商鋪內的衣褲和布料,早在頭一個月就被搶購一空,因為沒有了進口,台灣連布都做不出來。捷運和公車都停擺,因為缺油缺電;當石油和煤炭都用盡之後,僅存的核能發電也後繼無力,因為燃料棒的庫存有限。在地的農作物成為了競相搶奪的希品,但是水果的顆粒、青菜的尺寸越來越乾黃,因為生產肥料和農藥的化學物資斷了來源。小確幸的咖啡店,咖啡一杯漲至5000元,因為喝一杯少一杯。
地球貿易若停止,小國會先死。台灣不算最小,但是台灣會死得很快。這是因為,台灣這孤島的天然資源,即使在200年前還未被破壞的情況之下,最多也只能養活200萬人,在今天已經被破壞的情況下,能養活100萬人就已經了不得了。但是,台灣今天有2300萬人。對比而言,中國則已經在上世紀的60、70年代證明,在幾乎全面對外封閉的狀態下,其天然資源可以養活5億人;今天的北韓也證明了,全面關閉,也還有1000萬人可以活下來。
貿易就是台灣
多數的台灣人知道貿易重要,但只有極少數的台灣人知道貿易如此重要;事實上,台灣人日常生活中的99%用品,都是貿易活動的結果。如果沒了對外貿易,台灣人將在半年之內回到200年前的內部自我循環經濟,而且還得先死掉90%的人才能辦到。
我們可以說,過去40年來,貿易就是台灣,台灣就是貿易。這並不是什麼唯物主義或經濟至上主義,而是一個事實。今天台灣的所有硬體建設、軟體建設、文化建設,從工業到服務業,從身上穿的、嘴裡吃的、眼睛看的、身體住的,都只有在貿易活動下才可能。換句話說,貿易不僅是台灣經濟的根本,也是台灣一切其他生活方式的基礎。
或有人覺得,這種看法誣衊了一個國家的精神層面的力量。但是,所謂的國民精神或文化力量,那也因國家條件而異。就台灣的先天條件來看,嚴格說來,台灣沒有中國、美國、歐洲、甚至日本的「精神條件」,也就是那種即使與世孤立,本身的環境也足以產生偉大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相對條件。
貿易與自由經濟
討論至此,必須對兩個概念做出區隔,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貿易」與所謂的「自由經濟」,二者之間不能畫上等號。在當前世界的語境下,包括台灣在內,「自由經濟」的意思偏向于「大幅度的開放」,這是一個必須釐清的危險概念。一個經濟體,只有在自身俱有不斷通過創新領先的情況下,開放政策才是絕對有利的。對一個創新能力低落的國家,過度開放的結果只會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賠了夫人又折兵。中國雖然在上世紀80、90年代急速開放,但是因為它夠大、魚夠多,因此可以用海量小魚圍攻外來大魚、快魚的「魚海戰術」,以求轉型。再一次的提醒,以台灣的條件,我們不是中國、美國、歐盟、日本,我們本身的魚很少、很小,因此必須在開放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創新戰鬥力。令人扼腕的是,台灣的政治體制以及社會氣氛,本質上還停留在抵制創新的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下,奢言開放就讓自己成為了一隻跛腳鴨。
貿易與全球化
貿易就是全球化,人類自有貿易以來,背後的潛台詞就是全球化。只是如同前述,在國家之間的加值創新能力落差太大的時候,貿易也可以變成一種強國侵略弱國的手段。許多人把發生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剝削現象,歸因至被侵略國的政治腐敗,或者扯到「不公不義」的道德命題上,但是其實這些都是後話,真正的源頭還是一個國家的加值創新能力。缺少了加值創新能力這一環節,即使在最高的公義道德原則下對全球化採取抵制政策,這個國家的最終境遇,恐怕不會比「被全球化」之後來得更好。
重新認識台灣的「貿易定位」
雖然所謂的「服務業」比例已經超過70%,但是這不代表台灣的「內需市場」足以成為經濟引擎。內需中的絕大部分活動,還是得依賴貿易才能運轉。若抽離了貿易,單單靠你種菜給我吃,我養豬給你吃,你替我洗頭,我替你泡茶,台灣的生活方式將回到200年前。
即使是中國大陸,都還得靠「三頭馬車」來維持經濟:貿易、內需、政府投資,而且其中貿易一項還是大頭。沒有了貿易,中國雖然不至於回到清朝,但是至少會回到上個世紀的60年代。
因此,任何人說「通過內需拉動台灣經濟」,都應該被送回大學重讀經濟學ABC。台灣如果想靠「內需」來拉動經濟、來使得年輕人的月薪提高30%,恐怕人口得增加至5000萬人,島內就要社會爆炸,中央山脈就得剷平。
台灣的前途靠貿易,但是已經不能再靠傳統的「轉口貿易」和「加工貿易」,而是必須傾盡全力發展「加值貿易」。加值,可以是技術加值、設計加值,或服務流程的加值。在上世紀70年代,台灣單單靠低附加價值的轉口貿易、加工貿易就使得人民樂呵呵的時候,台灣的人口才1800萬人,勞動力比例充沛,而現在台灣人口2300萬人,其中的勞動力才不到一半,1100萬人。當下只有大幅提高貿易活動的附加價值,才可能應付台灣就業勞動力的弱化。
想要達到這種加值境界,需要政府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以及人們價值觀的翻轉。(請見〈台灣的貨機崇拜〉一文)在這幾方面,台灣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一個人的一小步,就是台灣的一大步。
不能奢談「經濟」
用一句俗話來說,台灣人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明明身居只有1.2萬平方公里實用面積的小島,卻喜好用美國中國日本的大國「經濟理論」來思考台灣的「經濟」。這就好像拿大海的水文、生態原理來治理一個小湖的水質和生態。留洋回來的學者,動不動就拿西方某某學派、某某大師的論述來指揮小小台灣的「經濟政策」,殺雞用上牛刀,把小小雞身搞得血肉模糊。
這真正苦了那些務實的做貿易的商人或企業家。這些人大致知道,台灣的「經濟」前途就在貿易,但是當他們遇上了奢談「經濟政策」的大官、大學者時,真真就是「大兵遇到秀才,有理說不清」。
30年前,台灣已經開始面臨「轉口貿易」、「加工貿易」難以維持成長的困局,那其實是一次台灣轉型為「加值貿易」的契機,倘若當時政府能夠認清形勢,全力運用公權力逼迫業者「騰籠換鳥」、向加值創新轉型,而不是任由業者走上廉價、容易的道路,到其他地區繼續享受轉口貿易、加工貿易的個人利潤,今天的台灣將大大不一樣。
結果是,30年下來,大官、大學者們繼續在小島上主掌恢宏的「經濟政策」,多數的業者們猥瑣著繼續追求他們的「蠅頭小利、積少成多」的個人家族前途,只剩下少數的有心人在自力更生的朝向加值貿易轉型。
簽不簽服貿、貨貿?
對於與中國簽署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的議題,基本道理其實也一樣。若能貿易加值,什麼國家都應該簽署此類協定,包括中國在內。若台灣自己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服務流程創新能力不足,那麼,不管和什麼國家簽署,長期看來都只有挨打的份,所謂的短期關稅優惠,也不過是飲鴆止渴罷了。
今天,贊成與中國簽署服貿、貨貿的人士,拿出手的理由都是什麼 「關稅競爭力」、「增加島內就業」等等低端的短期考量。而反對方拿出手的理由,也都是類似「排擠島內就業機會」、「中國將大吃小」等等沒有志氣的恐懼。正反雙方,沒有人願意承認並且面對台灣經濟的根本缺陷:加值創新能力不足、商業價值觀的落後、勇於內鬥怯於外爭。
官界及學界,應該立刻停止用這個那個經濟學派的道理來辯論台灣的「經濟」政策,而應該挽起袖子,集中火力來辯論台灣的「貿易」可以如何加值。
台灣就是(加值)貿易,(加值)貿易就是台灣,大家瞄準好了!
以貿易為錨——台灣經濟的出路
在「台灣就是貿易,貿易就是台灣」的認識之下,台灣的政府以及社會,應該做出一次徹底的觀念翻轉,不再以任何大江大海式的「經濟政策」來辯論台灣的經濟出路,而應該將一切一切的討論,都死死釘牢在「貿易」的觀念之上。工業政策,對貿易是好是壞?幣值、金融政策,對貿易的利弊?若提高最低工資,對貿易的利弊如何?就業率與貿易的關係?人力的素質,對貿易有幫助還是有妨礙?
以貿易為錨,指的不只是進出口的金額,同樣重要的,甚至更加重要的,乃進出口所牽涉到的附加價值,因為如前所述,單純的轉口貿易或加工貿易,其產生的價值已經無法負擔台灣的生活方式了。一個最簡單的計算附加價值的方式,就是企業的毛利率,當整體企業的平均毛利率下降時,即使其進出口總金額上揚,那也是極大的警訊。
近年來,台灣企業的毛利率呈現下降趨勢,這不可避免的就擠壓到經營費用,也就擠壓到了員工薪資,所謂的「22K現象」,正是毛利率下降趨勢下的一個現象。這也是為甚麼受薪階層感覺不到GDP成長帶來的好處;GDP成長的速度若低於毛利率下降的速度,極有可能就出現GDP越成長,就業薪資越低的問題。
我們幾乎可以說,近年來台灣對於「經濟出路」的探討方式,已經徹底脫線、走火入魔了。以「創新產業」這個說法為例子,好像只要有「創新」,台灣就有出路。而事實上,如果不能緊緊的直接和貿易掛上鉤,「創新」只是一種自己關在家裡自己爽的活動,絕不可能變成可持續的動力。
再以「稅收政策」為例,贊成低稅率這一派,拿出來的都是些「可吸引企業投資」、「可提升人民消費意願」之類的理由,而贊成提高稅率的一派,說的也就是「再不增稅政府就得破產」、「低稅率下政府無法做公共投資」等等。這種經濟學派、理論邏輯層次的辯論,無論對錯、對台灣來講都是沒搔到癢處。甚至可說,不論那派勝出,對台灣的經濟都於事無補。因為,它們頂多影響到經濟活動總量,也就是GDP的層次,而完全無能觸及經濟活動的附加價值部份。
經濟學家們,如果沒有能力分析到行業、企業的毛利率層次,那對台灣就是無用的經濟學家。再說一次,台灣是個小湖,不是大海,台灣是個淺碟子的貿易經濟,不是個大盤子的系統經濟。經濟學大門派所訓練的是那種辦一千桌流水席的「經濟總鋪師」,放到台灣這種只能辦精緻宴席的場所,只能誤事。
經濟學在台灣,若不能下放到「企業」的層次,以「貿易」為錨,那就只會壞事,不能成事。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