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異言堂
市長:精衛填海  副市長: ray35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異言堂】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9網路大咖「開後門」 供美情蒐 (圖) / 聯晚
2013/06/08 08:56 瀏覽13,373|回應71推薦2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精衛填海
ray35


9
網路大咖「開後門」 供美情蒐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949372.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3.06.07 02:52 pm

 

美國國安局 (NSA)被媒體踢爆收集電話、網路通聯紀錄,圖為NSA

位於猶他州的數據中心。美聯社

你還相信「網路隱私」嗎?《華盛頓郵報》6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 (NSA)與聯邦調查局 (FBI)2007年以來以反恐為名,出入美國九大網路公司的中央伺服器,追蹤用戶的音頻、視頻、照片、e-mail、文件、聊天及其他連線紀錄。這是美國政府個資情蒐無孔不入、無所不至的極機密PRISM方案首度曝光。

 

PRISM 2007年成立
歐巴馬情報會議重要來源 

報導說,PRISM(三稜鏡)成立於2007年,逐步擴展觸角,完全模糊監控與隱私的分際。遲至去年底,知道PRISM活動的僅有數名國會議員,還宣誓諱秘其事。 

NSA兩大機關之一「信號情報指揮處」高層說,PRISM如今是總統歐巴馬極機密每日情報會議「每日簡報」的最重要情資來源。 

華郵說,最可議的一點是,NSA依法只負責海外情報,現在卻深入美國公司,對付「美國本土」的美國人帳戶。 

Dropbox coming soon… 

報導說,PRISM的個資採集來源名單上,九大網路公司logo 依照進入PRISM羅網的順序一字排開:微軟、雅虎、Google、臉書、PalTalkAOLSkypeYouTube、蘋果。雲端儲存公司Dropbox則是「coming soon」。 

美國情治機關1970年代開始與一百多家美國企業結盟,PRISM繼起發揚光大,屬於NSA「特別來源作業」的一環。 

歐巴馬競選總統時曾批評PRISM,但PRISM在他底下羽翼漸豐,監控的法律和行徑從追蹤有嫌疑的個人,轉變為系統性的、巨量的情資偵蒐。 

報導說,為了免於被用戶控告泄漏個資,YahooAOL由司法部長和情治單位首長「指示」將其伺服器對FBI的「資料攔截組」開放,該組負責美國企業和NSA的連結。2008年,美國國會授權司法部下令「海外監控情報法院」強迫不願合作的公司就範。 

推特 還在抗拒 

報導說,不願「開後門」讓PRISM作業的公司,有辦法抗拒或推拖。微軟2007年成為PRISM的企業夥伴,但蘋果抗爭了五年多。推特也至今不是PRISM的「民間企業夥伴」。 

根據機密資料,PRISM「對臉書和Skype的作業不斷成長」。報導說,只要據信一名對象涉及恐怖主義、間諜活動或核武擴散,PRISM人員輕敲幾個鍵,就完全進入臉書「範圍深遠的搜尋能力和各種社群聯網服務」。 

Google否認開後門 

Google發言人表示,Google依法對政府透露用戶資料,但Google沒有開後門讓政府接觸隱私的用戶資料。 

根據〈PRISMSkype蒐集使用手冊〉,一通Skype通話如果有一端是傳統電話,PRISM就能監聽監看「音頻、視頻、聊天、檔案轉移」或其中任何組合。Google則包含Gmail、語音與視頻聊天、Google Drive檔、照片集,以及對搜尋的即時監控。 

華郵表示,一位職業情報官為了揭發隱私受到的粗鄙入侵,向該報透露PRISM的秘辛。這位情報官說:「你一開始打字,他們名符其實就在監視你。 

2013/06/0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美媒爆出這麼大的醜聞 最值得人們觀察的是 :

一向比較愛好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美國人民 如何反應?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本文於 2013/06/18 06:13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1537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斯諾登否認曾向中國提供情報 (圖) / CHARLIE SAVAGE, SCOTT SHANE 紐時
2013/06/19 15:59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斯諾登否認曾向中國提供情報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30618/c18snowden/
CHARLIE SAVAGE, SCOTT SHANE 20130618

 

週日,愛德華·J·斯諾登出現在香港地鐵電視屏幕裡的新聞中。
Kin Cheung/Associated Press

 

華盛頓——前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僱工愛德華·J·斯諾登(Edward J. Snowden)承認自己洩露了大量詳述美國對國內外目標進行監控的高度機密文件,並在周一表示,他沒有把任何機密材料交予中國政府

 

我在公佈材料之前就預見到了這種污衊”斯諾登說,並稱這種猜測“是為了轉移公眾對美國政府不當行為的注意力”。

 

 “問問你自己吧:如果我是一個中國間諜,那我為什麼沒有直接飛到北京?要是那樣,我現在都可能住上一座養著鳳凰的宮殿了。”

 

斯諾登在《衛報》(The Guardian)網站上與讀者和記者進行問答,並發表了上述說法。迄今為止,斯諾登洩露的大多數機密信息都是由這家英國報紙發布的。他暗示自己如今仍在香港,並已向當地政府尋求庇護,以躲避美國政府的抓捕,但他沒有具體說明自己的藏身地點。

 

斯諾登選擇前往香港,譴責美國政府的壓迫性監控,並決定在上週把國家安全局攻擊中國大陸及香港電腦系統一事告訴《南華早報》,這些舉動使得一些人譴責他是個告密者。

 

例如,週日,前副總統迪克·錢尼(Dick Cheney)出言維護政府的監控計劃——包括對他自己辦公室所有國內通話的監控——並稱斯諾登是一個“叛徒”,暗指他可能是一個間諜。

 

“我非常懷疑,很明顯,因為他去了中國,”切尼說。“如果你在意自由和權利之類的東西,你通常不會想去中國。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在去中國之前,他是否已經建立了那種類型的聯繫。”

 

但斯諾登在網上問答中斷然否認了這樣的聯繫。“我和中國政府沒有聯繫,”他說。“跟《衛報》和《華盛頓郵報》一樣,我只和記者有聯繫。”

 

一名《衛報》記者問他為何不直接前往冰島(他曾表示他希望向冰島尋求避難),斯諾登回答說,他決定離開美國,而且不向國家安全局提前發出國外行程通知,這樣的行為“風險極大”,因此他需要去一個不太可能被立即抓捕的地方

 

“我極有可能在途中被截,所以我不能提前訂票,只能直接前往一個擁有便於我工作的文化和法律框架、不會讓我立即被捕的國家,”他說。“香港提供了這一可能性。而美國則可能對冰島施加更大更快的壓力,讓公眾沒有機會表達他們的情緒,我認為,當前的美國政府一定會這樣做。”

 

在大約90分鐘的問答過程中,斯諾登說,他並不是在“某一個單獨的時刻”之內決定行動的,並且譴責來自高級政府官員、國會和國會領導人的“持續而冗長的謊言”。他特別指責了國家情報總監小詹姆斯·R·克拉珀(James R. Clapper Jr.)說克拉珀“向公眾露骨地撒謊,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還稱這樣的行為顛覆了民主問責制。

 

自從NSA一直保留著幾乎所有國內電話記錄的行為曝光之後,克拉珀受到了尤其嚴格的審查。今年3月,參議院聽證會問克拉珀,情報機構是否收集了“數百萬或數億美國人的任何形式的數據”,克拉珀回答道,“不,先生。無此意向。”他後來解釋說,在公共場合談到一個保密計劃時,這已經是他能給出的“最不虛假”的答案了。

 

斯諾登還指出,他決定洩露美國政府監控活動的信息,部分是因為看不慣奧巴馬政府對洩密者的嚴厲鎮壓;到目前為止,奧巴馬政府已經提起了6例指控,而所有前任總統加在一起也只有3,而且,其中一些被指控者還被支持者們描述為英雄和烈士。

 

斯諾登提到​​了兩名前NSA官員,托馬斯·德雷克(Thomas A. Drake)和威廉·賓尼(William E. Binney),他們都曾因洩密而被追究;賓尼沒有被起訴,針對德雷克的起訴也歸於失敗,起訴是因為德雷克披露了有關嚴重浪費的信息。

 

他還提到了約翰·基里亞庫(John Kiriakou),這名前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特工公開談到了水刑,後來還承認洩露了關於一名中情局同僚的機密信息;還有一等兵布拉德利·曼寧(Bradley Manning),這名士兵承認提供了由維基解密(WikiLeaks)發布的大量材料。

 

“賓尼、德雷克、基里亞庫和曼寧都是例子,證明對於符合公共利益的內幕揭發做出過於嚴厲的反應,只能逐漸增加未來披露的規模、範圍和技巧,”他寫道。“有良知的公民不會僅僅因為那些不道德行為能摧毀自己就對它們視而不見:良知不允許他們這麼做。正相反,這些嚴厲的反應只會造就更高明的揭發者。

 

斯諾登也為中情局做過一些計算機工作,他進一步解釋了自己的動機,說明了自己為什麼不僅要揭露針對美國人通訊的國內監視活動,例如通話記錄項目,還要揭露瞄準國外非本國公民的美國間諜活動。他把這類和平時期的監控活動描述為全球性的風險和壓制。在被問到他製造了多少套文檔和文檔目前的分佈情況時,斯諾登說他擁有某種類型的保險文件以防不測

 

現在我只能說,美國政府休想通過監禁或謀殺我來擺平此事,”他說。“真相將被揭露,無人能夠阻止。” 

翻譯:陶夢縈、林蒙克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7007
斯諾登網聊自辯 否認是中國間諜 (圖) / BBC 中時
2013/06/19 13:03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斯諾登網聊自辯
否認是中國間諜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3/06/130617_snowden_defends_himself.shtml
2013617,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56

 

 

香港人繼續遊行呼籲政府不要向美國引渡斯諾登。

匿身香港並向媒體披露美國秘密監聽計劃的原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雇員斯諾登稍早通過網上聊天方式為自己行為作出辯護。

 

現年29歲的斯諾登表示美國政府指稱他為叛國者,給他貼上叛逃的標籤,等於已經毀掉了他「任何受到公平審判的可能性」。

他同時也否認了自己是中國間諜 他重申,美國情報機關可以監控任何人的電話和電郵。

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克拉珀否認了斯諾登的說法。

「謊話連篇」

在網上聊天中,斯諾登指責美國情報機關經常無視美國法律中有關不可竊聽境內美國公民的規定,並經常向國會謊報。

斯諾登在承認美國電子監控軟件中有可以排除美國境內公民「過濾器」的同時指出,過濾器常常過期不更新,而且被設置為「盡可能的最大光圈度」,也就是寧錯勿漏。

斯諾登表示,他之所以最終決定站出來講話,是因為實在無法忍受資深情報官員習慣性地對國會「謊話連篇」

「美國政府,」 他寫到。 「正像對付以往敢於『吹哨』(公開機密)的人一樣,馬上就正如所料地通過公開指責我犯有叛國罪而毀掉了我回國接受公平審判的任何可能性。」

中國間諜?

上周,兩名美國國會資深議員公開指責斯諾登是叛國者。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甚至在接受電視訪問時公開指責斯諾登是中國間諜。

斯諾登堅決否認上述指稱,並表示這是他預料之中的自己公開秘密後可能遭遇的「抹黑」。

斯諾登同時表示無意返回美國自首

他說:「不會讓美國政府為了隱瞞事實而把我關起來或謀殺掉。

(編譯 晧宇 責編 晧宇)

 

 

 

 

史諾登挨批共諜 陸斥無稽之談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3061800163.html
2013-06-18 01:44 旺報 【記者張凱勝/綜合報導】

 

▲美國前副總統錢尼,指稱史諾登可能是中國間諜。(新華社)

 

     在香港踢爆美國國安局監控民間各項通聯紀錄的「深喉嚨」史諾登,遭到美國政客圍剿,指他對外洩密是「叛國賊」,還將「竊聽風暴」燒向中國大陸,質疑他是中國間諜;對此,大陸外交部17日駁斥說,「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雇員史諾登揭發國安局(NSA)的「稜鏡」(PRISM)大規模監控計畫,引發正反兩極評價,美國白宮幕僚長麥唐諾16日在CBS《面對全國》節目表示,歐巴馬總統不認為監控侵犯了美國民眾隱私權;他並稱,不清楚史諾登的下落。

 

     稱中可能給政治庇護

 

     不過,美國前副總統錢尼怒指史諾登洩密是叛國賊2001911攻擊事件後,前總統小布希發展與支持NSA的監控計畫,錢尼扮演關鍵角色。他16日在《福斯周日新聞》節目表示,「我們之所以有這個計畫,是因為我們受到攻擊,比珍珠港事件還要嚴重。」

 

     接著他話鋒一轉,將矛頭指向中國。錢尼說史諾登洩密後避走香港,顯然是要向中國洩漏更多情報,「我懷疑他是中國間諜,洩密之前,他是否就和中國串通好了。」他甚至認為中國政府為了獲得史諾登提供的情報,很可能會給予他政治庇護。

 

     針對錢尼的指控,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7日在記者會上駁斥,並稱「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並要求美國解釋監控計畫

 

     美國聯邦眾議員彼得.Peter T. King,共和黨籍,紐約州)則以史諾登曾經學習過中文,質疑中國可能在這次「監聽門」中扮演某種角色。

 

     追查史是否中美人計

 

     他日前在MSNBC的節目上提出一連串問題,包括史諾登為何把錢匯到中國;他曾學過中文;他的女友和中國有關係;他為何不去其他國家而選擇去中國;他為何在「歐習會」後爆料;為何他還在中國;中方情報部門都做了什麼。

 

     法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懷疑這起「監聽門」案情並不單純,正調查史諾登是否被中國政府吸收,或是中了美人計,甚至有政治評論家猜測,史諾登是大玩兩面手法的雙面諜,並非揭密英雄。

 

 

家庭級的諜對諜 已經夠吸引人了 這齣XXXXX級的諜對諜 更是不在話下

闖下大禍後 美方尷尬之餘 不知如何收拾才好 只好頻頻放話(各項指控) 藉以轉移焦點 減輕壓力

美國說史是共諜 未必是真 中國的否認 也未必是真 真假虛實攪亂所有人

唯一方法: 誰的話都保留 靜觀其變!

給美國一次慘痛教訓 從此知所分寸 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6943
美國還有資格批評中國網絡間諜嗎 (圖) / 喬·諾切拉 紐時
2013/06/19 11:14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美國還有資格批評中國網絡間諜嗎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30618/c18nocera/
喬·諾切拉  20130618

 

本周初抵達中國的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端午節長假即將開始。過了好一會兒,我們才明白為什麼北京的車流量如此之少,為什麼我們跟中國官員會面的辦公室如此冷清。

 


喬·諾切拉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我們這幾個記者此行是要訪問三個城市,這三個城市是北京、上海和中國中部的工業城市武漢。(該活動由中國中美交流基金會主辦,基金會每年都會組織西方記者到中國參觀幾次。)

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的新聞剛剛爆出,佔據了我們大量的注意力。至少在我們看來,這件事似乎亟需中國做出回應。斯諾登現年29歲,是博思艾倫諮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的僱員,他曝光了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一個龐大計劃,要獲取在美國打的每一通電話的記錄。他洩露的另一個計劃名為“棱鏡”(Prism),旨在從Facebook、蘋果(Apple)等科技公司收集用戶網絡活動的信息。這些機密的曝光可謂石破天驚。

斯諾登現在藏匿在香港的某個地方,只有在偶爾接受采訪時才會露面。如果斯諾登想尋求庇護,中國會怎麼做?而對於美國政府的這種間諜活動,中國又有什麼話要說?

似乎沒有什麼話要說,至少最開始是這樣。在早期的一次會議上,回答我們問題的官員對斯諾登的事幾乎一無所知,竟然讓我們給他解釋狀況。“聽起來好像香港攤上大事了。”他笑起來。

好吧,我們所有人都覺得:這肯定是端午節的後勁還沒有過去。

這並不是說中國官員沒有其他事情要講。但他們的意見大多都有這樣的開場白:中國政府正在試圖當一個“好”的超級大國,希望與美國保持和諧的關係,但美國人卻在繼續用挑釁的方式行事,讓愛好和平的中國深感擔憂。在這些“挑釁”行為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奧巴馬政府譴責中國入侵美國計算機。

中國在從事黑客活動嗎?當然有—— 而且規模龐大。今年2月,美國麥迪安網絡安全公司(Mandiant Group)發布的一份報告幾乎是不容置疑的。它追踪一夥黑客的行踪找到了一座歸解放軍所有的建築。然而,任何試圖討論這件事的問題都會招來憤怒的反駁。中國官員告訴我們,中國沒有入侵美國計算機。我們所謂的證據是可悲的。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張平稱這個黑客指控是“誹謗”。他說中國的計算機每天都在遭受攻擊。這是典型的中國式回應,用來應付他們不想討論的問題。

我們很快就看到了另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回應。抵達香港幾天之後,斯諾登在另一個採訪中表示,美國入侵中國計算機是常事。此舉不僅突然提高了他獲得庇護的機會,還為中國提供了他們一直在尋找的彈藥。

全國各地就像打開了一個魔法開關。成千上萬的撰稿人和編輯在周二時還不敢提及斯諾登爆料的故事,到了周三卻對它愛不釋手起來。

《長江日報》有一個大標題是《美國攻擊中國網絡15年》。《武漢晚報》上也有一篇《斯諾登曝光“棱鏡”計劃,揭示美國政府的虛偽》。

《中國日報》(China Daily)援引了一位研究美國事務的中國專家的話:“數月來,美國政府一直在指責中國從事網絡間諜活動,但事實證明,對在美國追求個人自由和隱私的最大威脅,是美國政府不受約束的權力。”

我不知道“棱鏡”和其他計劃是否真正阻止了恐怖分子的活動。我有自己的疑問。不過我也清楚地知道,如果你要教導這個世界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如果你想阻止不良行為——那麼你自己可能也不應該以某種形式去從事這種不良行為。

可是,這已經成為了奧巴馬政府的標誌之一:譴責他國侵犯人權,但卻把一些從未得到犯罪指控的人關在古巴關塔那摩灣的監獄裡;大講特講新聞自由的正確之道——而你卻正在開傳票來獲取記者的電話記錄;對中國的黑客行為表示憤慨,同時又對自己的公民開展狡猾的間諜活動。在我們看來,這兩類事情可能不是等價的,但是有“棱鏡”計劃的存在,想迫使中國真正停止黑客行為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也許美國新的座右銘應該是:按我們說的去做,而不是按我們做的去做

翻譯:楊洋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6879
史諾登挨批共諜 陸斥無稽之談 (圖) / 中時
2013/06/18 11:43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史諾登挨批共諜
陸斥無稽之談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3061800163.html
2013-06-18 01:44 旺報 【記者張凱勝/綜合報導】

 

▲美國前副總統錢尼,指稱史諾登可能是中國間諜。(新華社)

 

     在香港踢爆美國國安局監控民間各項通聯紀錄的「深喉嚨」史諾登,遭到美國政客圍剿,指他對外洩密是「叛國賊」,還將「竊聽風暴」燒向中國大陸,質疑他是中國間諜;對此,大陸外交部17日駁斥說,「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雇員史諾登揭發國安局(NSA)的「稜鏡」(PRISM)大規模監控計畫,引發正反兩極評價,美國白宮幕僚長麥唐諾16日在CBS《面對全國》節目表示,歐巴馬總統不認為監控侵犯了美國民眾隱私權;他並稱,不清楚史諾登的下落。

 

     稱中可能給政治庇護

 

     不過,美國前副總統錢尼怒指史諾登洩密是叛國賊2001911攻擊事件後,前總統小布希發展與支持NSA的監控計畫,錢尼扮演關鍵角色。他16日在《福斯周日新聞》節目表示,「我們之所以有這個計畫,是因為我們受到攻擊,比珍珠港事件還要嚴重。」

 

     接著他話鋒一轉,將矛頭指向中國。錢尼說史諾登洩密後避走香港,顯然是要向中國洩漏更多情報,「我懷疑他是中國間諜,洩密之前,他是否就和中國串通好了。」他甚至認為中國政府為了獲得史諾登提供的情報,很可能會給予他政治庇護。

 

     針對錢尼的指控,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7日在記者會上駁斥,並稱「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並要求美國解釋監控計畫

 

     美國聯邦眾議員彼得.Peter T. King,共和黨籍,紐約州)則以史諾登曾經學習過中文,質疑中國可能在這次「監聽門」中扮演某種角色。

 

     追查史是否中美人計

 

     他日前在MSNBC的節目上提出一連串問題,包括史諾登為何把錢匯到中國;他曾學過中文;他的女友和中國有關係;他為何不去其他國家而選擇去中國;他為何在「歐習會」後爆料;為何他還在中國;中方情報部門都做了什麼。

 

     法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懷疑這起「監聽門」案情並不單純,正調查史諾登是否被中國政府吸收,或是中了美人計,甚至有政治評論家猜測,史諾登是大玩兩面手法的雙面諜,並非揭密英雄。

 

 

家庭級的諜對諜 已經夠吸引人了 這齣XXXXX級的諜對諜 更是不在話下

闖下大禍後 美方尷尬之餘 不知如何收拾才好 只好頻頻放話(各項指控) 藉以轉移焦點 減輕壓力

美國說史是共諜 未必是真 中國的否認 也未必是真 真假虛實攪亂所有人

唯一方法: 誰的話都保留 靜觀其變!

給美國一次慘痛教訓 從此知所分寸 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6389
史諾登挑動了香港人的心弦 / 聯合社論
2013/06/18 06:27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史諾登挑動了香港人的心弦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70048.shtml
【聯合報╱社論】  2013.06.18 02:02 am

 

香港廿七個公民團體日昨上街遊行,要求港府保護目前隱身香港的前中情局洩密雇員史諾登,並迫使特首梁振英表態會「依法處理」。史諾登究竟是英雄還是叛徒,由此大致得到答案:他雖是美國政府通緝的要犯,卻是網路世界的英雄;香港作為其藏身之實體世界,港人自覺有義務要聲援他。

 

根據南華早報的民調,有近半數的香港人反對將史諾登交給美國,只有一成七的人贊成將他交出。三成三的受訪者把史諾登視為「英雄」,僅一成三市民認為他是「叛徒」,兩成三的人認為他介乎兩者之間。香港的民意對特定議題雖然時有起落,向來不褪流行。

 

儘管外界對香港回歸後的自主地位抱持懷疑,但在史諾登事件上,「一國兩制」的設計恰好在此構成一個巧妙的帷幕,一方面讓北京「退可守」,一方面是香港「進可攻」,可分進合擊因應美國。如此,也就答覆了此一事件的另一項提法:對北京而言,史諾登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還是燙手山芋?答案顯非後者

 

史諾登事件之所以如此扣人心弦,一是他選擇在歐巴馬和習近平會晤談「網軍戰爭」時爆料,給了美國政府一個莫大的難堪,習近平刀不出鞘即立於不敗之地;二是他選擇在自由港的香港現身,既挑戰美國的外交能耐,又考驗北京對香港的操控尺度;三是對全球的網路使用者而言,得悉美國以幾近「老大哥」的手法包山包海地監聽情蒐,不僅深覺震驚與反感,也對美國標榜自由人權的表裡不一感到失望,歐巴馬的形象也因而受創。

 

這樣的氛圍,給了香港人挺身聲援史諾登的正當性。史諾登聲稱,他選擇避居香港,是因為香港很自由。這點,有人認為是史諾登對香港認識不清,使他「才出虎穴,又入狼窩」。但換個角度看,也正是「香港很自由」這句話,激起了香港人內心的漣漪,願意起而保護他,同時維護香港日漸消褪的自由。何況,六四的紀念燭光晚會才過了沒幾天。也因此,遊行發起人在演說中,讚許史諾登是犧牲了自己的自由,來捍衛其他人的言論和通訊自由。

 

務實地看,香港是否真為史諾登可以寄託希望的地方,他最後能否如願投奔冰島,目前尚難斷言。港府在曖昧表態之餘,背後還得配合中共的外交戰略行事,這是香港的不由自主。表面上,北京當然沒有理由對美國示軟;但會不會在某種情勢變化下,讓史諾登被當成暗中交易的籌碼,則很難說。事實上,已有傳言指稱史諾登洩密事件莫非是中共一手主導,才會如此天衣無縫

 

目前藏身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已逾一年的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即建議史諾登應向拉美國家尋求政治庇護;言下,他對易於屈從美國的亞洲國家,充滿不信任。而英國政府則已下令,禁止航空公司搭載史諾登入境英國。多日來行蹤成謎的史諾登,是否已悄悄前往第三地?或者他仍在民間人士或中共的保護之下,都令人好奇。

 

可以確定的是,有越多香港人民站出來聲援史諾登,他被私下交易引渡回美受審的機率就越小;有越多國際網路使用者站出來聲援他,史諾登遭到美國安全機構非法對待的機會,也就越小。事實上,當「稜鏡計畫」曝光後,美國政府立刻安撫國內民眾說,這項計畫針對的只是「外國人」,而不是針對美國人民;此話,聽在外國政府──尤其是那些自視為是美國良好盟邦的外國政府耳裡,不僅格外刺耳,也備感不是滋味。史諾登暴露的,不僅是美國安全機構的妄為,也是美國政府的霸道,和那些大科技公司向權力稱臣的卑躬姿態。

 

對北京而言,要依西方國家所謂的人權標準來處理史諾登事件,最好的辦法就是鬆手讓香港處理,把民意當成指標。去年投奔北京美國大使館的陳光誠,最後依其意願赴美;史諾登投奔香港事件,總不能低於此一標準吧! 

2013/06/18 聯合報】@ http://udn.com/



到底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 還是燙手山芋?

中共恐怕尚無定論 正在以靜制動觀察評估中

其實中美兩《大國》都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正在小心翼翼處理中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6289
美中兩國的網絡活動可否相提並論 / 狄雨霏 紐時
2013/06/17 17:26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美中兩國的網絡活動可否相提並論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30614/c14nsa/
狄雨霏 20130614

  

北京——中國國家電視台中央電視台CCTV週四的一則新聞標題稱,“斯諾登:美國政府曾入侵中國電腦。”

 

《環球時報》中文版的一篇社評說,“棱鏡門:美國欠全球網民一個解釋。”該報隸屬於共產黨黨報《人民日報》。 

此外,中國國家報刊《中國日報》在題為《監聽項目考驗中美關係》( Surveillance program a test of Sino-US ties )的文章中援引外交學院美國研究學者李海東的話說,“數月來,美國政府一直在指責中國從事網絡間諜活動,但事實證明,對在美國追求個人自由和隱私的最大威脅,是美國政府不受約束的權力。” 

前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計算機技術人員愛德華·J·斯諾登(Edward J. Snowden)洩露關於美國監聽網絡和電話對話的高度機密文件一事,在中國國家媒體當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而且,這些媒體的語氣似乎越來越尖銳,關注的焦點則是關於監聽對象包括香港和中國的計算機和用戶的報導。《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在香港的一處秘密地點對斯諾登進行了採訪,並於週四凌晨報導,“ 爆炸性的言論說,美國政府侵入香港和中國大陸電腦系統的活動已經持續多年。”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美國所指責的中國竊取軍事和商業機密的行為,還有國家安全局的監聽項目,這兩件事情有沒有相似之處? 

有人認為沒有。 

銀冠資產管理(Silvercrest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戰略師帕特里克·霍瓦內茨(Patrick Chovanec)發表推文稱,“斯諾登對美國造成的最大傷害不是洩露機密項目,而是從政治上消解了美國針對中國嚴重得多的黑客行為做出的反應。 

英文報紙《南華早報》稱,中國那些十分活躍的微博上充滿了指責美國“虛偽”的言論。 

《南華早報》稱,微博上還有另一種觀點:“我們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一樣都敢於痛罵美國政府邪惡,”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趙曉在他的微博中寫道,但中國不能“以別人的不當來證明我們的正當”。 

據《南華早報》報導,斯諾登是這樣講述美國國家安全局對香港及中國大陸的監聽行為的:“自2009年以來,國家安全局一直在對香港和大陸的電腦進行黑客攻擊。這些文件都沒有透露關於中國軍隊系統的任何信息。” 

《南華早報》說,美方在香港的監聽目標之一是香港中文大學,以及香港的一些公共官員、商人和學生。“文件還顯示,國家安全局進行了針對中國大陸目標的黑客活動,”該報報導稱。“斯諾登認為,國家安全局一共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超過6.1萬次黑客活動,其中有數百個目標在香港和中國大陸。” 

斯諾登在文中使用的是“黑客攻擊”一詞,而不是CCTV所使用的感情色彩更加強烈的“入侵”。在中文當中,“入侵”指的是具體有形的侵襲。 

據《衛報》(The Guardian)透露,美國國務院女發言人珍·帕莎其(Jen Psaki)在華盛頓“否認了這樣的說法,即該事件出現在美國最近批評中國網絡攻擊行為的背景之下,表明美國使用了雙重標準”。《衛報》首先做出了對斯諾登洩密事件的報導。 

《衛報》援引帕莎其的話說,“搜尋經濟數據和總統提到的監控問題是有區別的,進行監控只是為了阻止他人傷害我們。” 

斯諾登於上周公開披露相關文件,當時中國國家主席和美國總統正在加利福尼亞會面,舉行在雙方看來都十分重要的會談。中國的間諜活動已被美國列為重要議程,在此之前,一系列報導顯示中國通過大規模的複雜網絡活動來獲取美國的商業及軍事機密,顯然還取得了成功。 

《紐約時報》曾對中國網絡行動的規模與範圍進行報導。就在網絡間諜活動備受關注時,《紐約時報》還報導過有關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利用任何必要的手段,開展活動獲取發達國家的技術,以此作為發展的捷徑的主張。 

一名美國情報人員表示,中國盜取商業及軍事秘密,美國國家安全局實施監控則是為了追踪潛在的恐怖襲擊,這兩種情況沒有可比性,區別好比“蘋果和橙子”。由於該問題的敏感性,這名情報人員要求匿名。 

該情報人員在回答郵件提問時寫道,“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訴你,美國政府從不把通過間諜活動獲取的技術秘密(嚴格地講,這是間諜活動的副產品)轉交給美國的公司,這既是一個原則性問題,也是因為沒有能這麼做的公平方法” 

“記得大約20年前,某個高級官員曾建議這麼做,他的提議毫無結果,”該僱員寫道。“沒有一個機構願意與這種事扯上任何關係。” 

“而中國則相反,它為了軍事和商業目的,特意把外國技術作為目標,所以我說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他寫道。“但在宣傳戰中,這個事實並不重要。” 

《中國日報》的評論文章強調了這個觀點,該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目前在香港的一名前中情局告密者揭發了美國大規模的全球監控項目,這肯定會破壞美國的海外形象,考驗中美關係。” 

《環球時報》的評論文章如是總結,“但其實我們並不是旁觀者,美國作為互聯網超強國是否濫用了它的能力,這個問題直接牽涉我們的切身利益。” 

就如《紐約時報》從香港發回的報導寫的那樣,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的社交媒體專家李思陵(音譯)表示,斯諾登披露的信息可能會有利於中國政府裡那些提倡建立強大安全機器的人。李思陵說,“他們會說,雖然美國號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但卻還是在監控網絡、監聽每部電話。” 

把收集信息力圖阻止恐怖襲擊的行為與竊取經濟及軍事資料的行為相提並論,算得上正確的看法嗎?這當中真有什麼虛偽之處嗎?如果有的話,虛偽的又是誰呢?請給我們寫信。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國際先驅論壇報》(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駐京記者。 翻譯:陳柳、許欣

  

你相信美國政府真的《只是收集信息力圖阻止恐怖襲擊》?  天知道!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5994
交出數據或違法,法官讓雅虎二選一 / CLAIRE CAIN MILLER 紐時
2013/06/17 15:09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交出數據或違法,法官讓雅虎二選一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30615/c15tech/
CLAIRE CAIN MILLER 20130615

 

舊金山——在華盛頓一個秘密法庭,雅虎(Yahoo)的頂尖律師拿出了自己的依據。政府在監視某些外國用戶時,在沒有法庭授權的情況下尋求雅虎的幫助,雅虎對此予以拒絕,並表示這種寬泛的要求是違憲的。

 

法官不這麼認為。現在雅虎有兩個選擇:要么交出數據,要么違反法律。

 

因此,從洩露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簡稱NSA)文檔來看,雅虎也成了NSA互聯網秘密監視項目“棱鏡”(Prism)的一部分。

 

和它幾乎所有的其他行動一樣,這個依循《外國情報監視法案》(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簡稱FISA)行事的秘密法院和雅虎之間的分歧細節從未公開過,只有一張經過大量塗黑加密的法院判令,這是少數從該法院流出的公開文檔之一。公司的名稱一直到現在才揭曉。雅虎的涉案情況得到兩名對該訴訟有了解的人士確認。該公司拒絕置評。

 

然而這個裁決給其他幾十家公司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它們也都保存著大量用戶個人信息,並接到了這種國家安全要求——該裁決提醒它們,根本不必去驗證這些要求的合法性。儘管細節模糊不清,此案還是讓我們有機會一窺科技公司和情報、執法部門之間的拉拉扯扯,後者在想方設法利用前者服務器中的海量個人數據。

 

此外它還突顯了矽谷的一個悖論科技公司一方面急切地收集著用戶數據,用以追踪它們的用戶,來銷售更精確定向的廣告,另一方面很多公司的企業文化里又有著深入骨髓的自由主義氣息,拒絕和政府分享數據。

 

“它們在消費者隱私問題上都聲名狼藉,但一旦事關政府隱私,它們通常都傾向於將用戶​​置於首位,”正在從事技術性監視研究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高級策略分​​析師克里斯托弗·索戈延(Christopher Soghoian)說。“科技公司有一種自由主義的、重民權的自由派精神。”

 

幫科技公司處理國家安全要求的律師說,他們很少需要出庭,但經常私下里和政府談判推脫,雖然最終還是得服從。除了雅虎曾經就FISA要求的數據披露進行抗爭,包括谷歌(Google)Twitter以及一些較小的通訊供應商在內的其他公司和一些圖書館,也就國家安全公函(National Security Letter)的要件在法院上進行了爭辯,這種公函是聯邦調查局(FBI)用來秘密收集美國人信息的。去年政府簽發了超過1850FISA請求函和1.5萬份國家安全公函。

 

FISA請求的內容可以寬泛到向一個公司索取某個國家的用戶的網絡活動信息。據華盛頓非營利性研究中心電子隱私信息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的數據,2008年到2012年間,8591份申請中只有兩份被法院拒絕。而後情報機關特工可以在無需法院核准的情況下在請求函中加入更多具體要求——比如某些人的姓名和更多需要追踪的互聯網服務——在一年內甚麼時候加都可以。

 

國家安全公函僅限於一個服務的訂購者的姓名、地址、服務時長以及產生的費用。

 

2008年的雅虎裁決顯示,公司辯稱這種命令侵犯了第四修正案賦予用戶的權力,是無理的搜查和攫取。法院認為這一擔憂“言過其實。”

 

“儘管呈請人描述了諸多駭人聽聞的情形,但究竟會造成何種傷害,有何種異乎尋常的過失風險,或任何寬泛的濫用可能性,這些方面還缺乏證據支持,”法院說,另外還提到政府“保護國家安全的努力不應受到法院的阻撓。”

 

在國家安全公函遇到過的質疑中,最值得注意的一起來自舊金山一家未具名的電子通信服務提供商。2011年,這家公司收到FBI的一封公函,要求提供一名服務訂購者的賬號信息,用於一項“國際恐怖主義或秘密情報活動”調查。

 

公司為此上了法庭。三月,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蘇珊·伊爾斯頓(Susuan Illston)裁定信息索取及相關的禁言要求違憲。本案還在上訴中,因此該公司的名稱不可以公開。

 

谷歌今年在同一家聯邦法院向19封國家安全公函發起過挑戰,伊爾斯頓法官在五月裁決谷歌敗訴。本案並未公開谷歌身份,公司涉案一事得到了一位對案情有了解的人士確認。

 

2011年,因一封涉及維基解密(WikiLeaks)成員的國家安全公函而簽發的禁言令被Twitter成功推翻。 

Nicole PerlrothSomini Sengupta自舊金山對本文有報導貢獻。翻譯:經雷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5943
王立軍模式 可能為史找出路 / 中時
2013/06/16 18:13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王立軍模式
可能為史找出路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3061600186.html
2013-06-16 01:42 旺報 【記者王超群/綜合報導】

 

     香港出刊的《亞洲周刊》將目前滯港的史諾登和此前向美國重慶總領事館尋求庇護的王立軍相提並論,並引述香港學者看法,認為王立軍模式具有聯想空間。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沈旭暉認為,假設史諾登祕密的把所有資料送到中國駐港機構,循王立軍模式,把訊息一部分提供給中國或俄羅斯,讓機密全面曝光,令世界見證美國的不公義,希望得到世界支持。然後他回美國自首,若回國被判重刑,在國際關注下也有可能得到寬大處理。

 

     不過這一切的可能性都建立在史諾登要向中國證明機密的價值如果達到中方認定的國防外交層次,才可能凌駕港美引渡協定,而且成為中國反擊美國批評其使用駭客的利器,並足以在關鍵時刻和美國討價還價。對俄國來說,情況也是如此。

 

     如果史諾登滯留香港,也是對港府政治智慧的考驗。沈旭暉分析,假設港府將史諾登送返美國,好處是按章處理,減少政治詮釋,美國亦暗中欠北京人情,但港府會被批評為出賣正義;但如果港府定義他是政治犯而讓他滯留香港,好處是港府得到國際掌聲,但會被美國質疑偏頗,北京會被質疑幕後主使,而且香港將成為類似案例的目標地區。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則表示,史諾登目前仍然擁有進出香港的自由,當局無權干涉。只要不是涉及國家利益層面,他相信香港都有能力獨立解決。

 

中美兩國正在互相探底 鬥智 預料咱們還有好戲可看!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5522
現場報導:香港數百人遊行支持斯諾登 (組圖) / 梁祺鈞 BBC
2013/06/16 13:16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現場報導:香港數百人遊行支持斯諾登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hong_kong_review/2013/06/130615_hk_protest.shtml
梁祺鈞 BBC中文網實習生 2013615,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40

 

香港數百人由中環遊行至美國駐港總領事館, 聲援斯諾登,

 

 

 

 

 

 

 

 

香港數百人周六(15)由中環遊行至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聲援在港的美國前中情局雇員斯諾登。

遊行主辦單位香港獨立媒體發言人說,斯諾登事件顯示美國侵犯了香港人及全世界所有人的人權,要求美國立即停止對香港和全球互聯網的監控。

20多個團體和部份遊行人士手持自製標語,表示支持斯諾登和要求美國停止網絡監控。

主辦單位稱,參與人數達900,警方則表示,最高峰時有300

BBC中文網記者現場所見,遊行人士當中有不少是外國人

居港30多年的包禮德認為,反恐工作並無問題,但要有限度,隨意複製每個人的電郵不是民主的行為,「這是獨裁」。

來自加拿大的小學教師覺得,一個政府應該要聆聽批評,認為斯諾登揭露網絡監控事件出於善意,故參加遊行支持他。

早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穆勒在國會聽證會解釋,收集有關國民的電話和網上個人資料,目的是打擊恐怖活動。

對此,就讀香港大學的一年級生黃在琳表示,美國不能單為反恐而侵犯國民的基本人權和自由,要先考慮其必要性和價值。

斯諾登接受香港英文報紙訪問時稱,美國的全球性黑客入侵行動目標包括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為此參加遊行,常務幹事趙家輝形容,知道有關消息時感到驚訝,認為大學是有學術自由的地方,美國不應為政治目的入侵學生的電腦

大部份受訪遊行人士表示不希望斯諾登被引渡回美國,但他們相信香港的司法系統能妥善處理有關問題。

遊行隊伍到對美國駐港總領事館遞交情願信後,再前往政府總部。

(責編:威克)

 

 

  

抗議監控資訊 近千港人示威反美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6/112013061600198.html
2013-06-16 01:42 中國時報 【藍孝威/綜合報導】

 

     民主之聲為了聲援美國洩密者史諾登,15日有近千名香港民眾前往美國駐港領事館抗議。並呼籲特區政府保護言論自由、拒絕引渡。(法新社)

 

     香港昨天出現歷來少有的反美國示威,來自廿八個組織約三百名代表前往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示威,抗議美國政府監控民間網路通訊。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因此對在港國民發布罕見安全警告

 

     香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昨天上午前往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請願,抗議美國入侵香港電腦資訊。民建聯約十名成員昨中午抵達總領事館,抗議美國的監控行為,並要求美方澄清事件及停止監控,以及交代如何處理取得的資料。

 

     此外,香港獨立媒體網、民間人權陣線、人民力量及青年聯社等組織,則在下午發起示威遊行。他們大都是泛民主派中的激進「反中」組織,少有反美。大會聲稱約有九百人參加遊行。

 

     示威人士下午三點在中環遮打花園集合,民主黨的何俊仁和公民黨的毛孟靜等多名香港立法會議員均出席,並發表演說批評美國政府監控資訊。隊伍中還有不少外國人,手持英文標語,不僅譴責美國監控網路資訊,並要求給予史諾登自由。

 

     示威人士在演說後開始遊行前往總領事館,他們沿途吹口哨,代表支持史諾登的whistle-blower(告密者)角色。抵達總領事館後,示威人士遞交了給總領事楊甦棣的請願信,要求美方停止監控及要求公開監控何種資訊。雖然總領事館昨天放假,但仍派員收下抗議信。

 

     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和香港警方十分關注這次示威。總領事館十四日發出通知,要求香港的美國公民除了公務外,昨天避免到總領事館一帶。通知警告稱,雖然有關人士旨在進行和平示威,但擔心示威可能引發對峙甚至暴力衝突。

 

     目前史諾登還躲在香港,外界關心他的去留問題。正在英國倫敦訪問的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說,史諾登目前仍擁有進出香港的自由,當局無權干涉;香港特首梁振英稱,特區政府將按香港的法律和既定程序處理,「會跟進任何香港機構或香港人的隱私或其他權利被侵犯的事件。」

 

想不到 影星成龍 竟然被如此不受香港人歡迎 ---- 細究原因 其來有自!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本文於 2013/06/16 18:06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5422
斯諾登命運取決所握機密能否震驚中共 / DW
2013/06/16 09:05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斯諾登命運取決所握機密能否震驚中共
http://national.dwnews.com/news/2013-06-13/59225863.html
2013-06-13 19:39:09

  

【多維新聞】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因披露政府監聽公民信息,一時引爆全球輿論。他逃亡香港,更給中美兩國出了難題。習奧莊園峰會剛剛建立私誼,中共會否插手港府事務將斯諾登引渡返美,外界矚目。

 

分析認為,美港簽有引渡協議,且中港積怨日趨加深,中共應會讓港府按法律程序決定斯諾登命運。但亦有分析認為,倘使斯諾登所握機密超過中美外交爭吵的風險,中共則將介入決定斯諾登的命運。

29歲的斯諾登曾在美國中情局(CIA)擔任技術助理,此前4年一直供職於國家安全局防務承包商博思艾倫諮詢公司。他因向歐美媒體披露美政府監聽蒐集私人資訊而被美國人民奉為國家英雄,但卻遭美國政府全球“通緝”,520逃至香港。

 

被美國人奉為英雄的斯諾登

為何選擇香港,他對媒體表示,這裡尊重言論自由、包容政治異見但根據《美港引渡條約》,美國可向香港提出引渡斯諾登。當然,條約還規定,美國香港都可以藉“防務和外交事務或國家及公眾的重大利益或政策”相關原因,拒絕引渡要求。然而這種“拒絕”只適用於“將美國公民引渡回香港以及將中國公民引渡回美國。”很顯然,斯諾登並不符合

若能申請政治庇護,也將成為斯諾登的護身符,香港就可拒絕將其引渡。但目前來看並不樂觀。根據《美港引渡條例》,如果被引渡者的罪名中“涉及政治性質”,彼此可拒絕引渡。但協議並未明確定性政治犯罪。如果香港要裁決對斯諾登的指控是否“帶有政治性質”,其法律中​​也很少有前例可循。

此外,在引渡範圍中包含“不恰當地使用計算機”一項,只要美國做得夠聰明,香港很難將斯諾登定性為政治犯。而普通的刑事指控,香港則必須放人。目前來說,斯諾登要想留在香港只有一條路,就是說服香港法官,他受到起訴完全是因其政治信念所致

斯諾登何去何從,主導權在港府手中。縱然習近平與奧巴馬在加州峰會上剛剛建立私人關係,但由於中共對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且考慮到港人重視自由及法治,中共不願輕易介入香港事務。尤其近幾年,港人認為中共插手香港事物過多,中港矛盾日趨深化,中共的任何指示都有可能招致干涉香港施政的指控,再損港人對中共信心。因此,中共應該會放手讓港府自行處理,並與美國交涉。

香港特首梁振英12日表示,根據基本法,香港與中國內地有不同的法律制度。香港將會根據自己的法律系統來處理美國要求引渡斯諾登的任何請求。

但這樣的結果,香港必須要知道。斯諾登是因公共知情權揭露政府而被“通緝”,若港府按引渡協議將其遣返回國,一定會令香港作為自由城市的聲譽蒙羞。

然而,有一種情況並不能排除。假使斯諾登所掌握的機密對中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且重要到中共願意與美國就此發生外交爭吵的程度,斯諾登的命運也將出現轉圜。根據《美港引渡協議》,如果中共認為引渡決定會對中國的國防、外交等重要利益或政策造成損害,將有權拒絕港府的引渡決定。

斯諾登赴港之前,在國家安全局夏威夷辦公處複製了想要曝光的大量文件。據《衛報》透露,除了郵件、聊天記錄、視頻、照片、存儲數據、文件傳輸、視頻會議等,斯諾登還有多份更為震撼的機密文件將陸續爆料。此外,斯諾登12日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透露,美國政府入侵中國與香港網絡至少有四年,美國政府黑客攻擊的目標達到上百,其中還包括學校。

分析認為,這些跡象難免讓人懷疑斯諾登仍握有未公佈的機密,尤其與中國相關的機密。其實,世界上能夠給斯諾登提供庇護的地方不少,他以“香港尊重言論自由”作為躲避香港的理由明顯牽強。分析指出,斯諾登可能更看重的是香港背後的中國。倘使他真的握有關乎中國的核心機密,他可能會以此作為換取留港的條件。

若斯諾登真有價值讓中共與他交易,分析認為,中共可能會指示港府,並藉由非官方出面將其留港。但當前而言,克制謹慎、讓香港主導才是中共策略

(駱都撰稿)

 
當中共考慮今後長遠的中美關係時 就不敢任意予以庇護了!
一如當年美國如何面對王立軍要求庇護一樣!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5255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