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異言堂
市長:精衛填海  副市長: ray35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異言堂】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9網路大咖「開後門」 供美情蒐 (圖) / 聯晚
2013/06/08 08:56 瀏覽13,385|回應71推薦2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精衛填海
ray35


9
網路大咖「開後門」 供美情蒐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949372.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3.06.07 02:52 pm

 

美國國安局 (NSA)被媒體踢爆收集電話、網路通聯紀錄,圖為NSA

位於猶他州的數據中心。美聯社

你還相信「網路隱私」嗎?《華盛頓郵報》6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 (NSA)與聯邦調查局 (FBI)2007年以來以反恐為名,出入美國九大網路公司的中央伺服器,追蹤用戶的音頻、視頻、照片、e-mail、文件、聊天及其他連線紀錄。這是美國政府個資情蒐無孔不入、無所不至的極機密PRISM方案首度曝光。

 

PRISM 2007年成立
歐巴馬情報會議重要來源 

報導說,PRISM(三稜鏡)成立於2007年,逐步擴展觸角,完全模糊監控與隱私的分際。遲至去年底,知道PRISM活動的僅有數名國會議員,還宣誓諱秘其事。 

NSA兩大機關之一「信號情報指揮處」高層說,PRISM如今是總統歐巴馬極機密每日情報會議「每日簡報」的最重要情資來源。 

華郵說,最可議的一點是,NSA依法只負責海外情報,現在卻深入美國公司,對付「美國本土」的美國人帳戶。 

Dropbox coming soon… 

報導說,PRISM的個資採集來源名單上,九大網路公司logo 依照進入PRISM羅網的順序一字排開:微軟、雅虎、Google、臉書、PalTalkAOLSkypeYouTube、蘋果。雲端儲存公司Dropbox則是「coming soon」。 

美國情治機關1970年代開始與一百多家美國企業結盟,PRISM繼起發揚光大,屬於NSA「特別來源作業」的一環。 

歐巴馬競選總統時曾批評PRISM,但PRISM在他底下羽翼漸豐,監控的法律和行徑從追蹤有嫌疑的個人,轉變為系統性的、巨量的情資偵蒐。 

報導說,為了免於被用戶控告泄漏個資,YahooAOL由司法部長和情治單位首長「指示」將其伺服器對FBI的「資料攔截組」開放,該組負責美國企業和NSA的連結。2008年,美國國會授權司法部下令「海外監控情報法院」強迫不願合作的公司就範。 

推特 還在抗拒 

報導說,不願「開後門」讓PRISM作業的公司,有辦法抗拒或推拖。微軟2007年成為PRISM的企業夥伴,但蘋果抗爭了五年多。推特也至今不是PRISM的「民間企業夥伴」。 

根據機密資料,PRISM「對臉書和Skype的作業不斷成長」。報導說,只要據信一名對象涉及恐怖主義、間諜活動或核武擴散,PRISM人員輕敲幾個鍵,就完全進入臉書「範圍深遠的搜尋能力和各種社群聯網服務」。 

Google否認開後門 

Google發言人表示,Google依法對政府透露用戶資料,但Google沒有開後門讓政府接觸隱私的用戶資料。 

根據〈PRISMSkype蒐集使用手冊〉,一通Skype通話如果有一端是傳統電話,PRISM就能監聽監看「音頻、視頻、聊天、檔案轉移」或其中任何組合。Google則包含Gmail、語音與視頻聊天、Google Drive檔、照片集,以及對搜尋的即時監控。 

華郵表示,一位職業情報官為了揭發隱私受到的粗鄙入侵,向該報透露PRISM的秘辛。這位情報官說:「你一開始打字,他們名符其實就在監視你。 

2013/06/0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美媒爆出這麼大的醜聞 最值得人們觀察的是 :

一向比較愛好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美國人民 如何反應?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本文於 2013/06/18 06:13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1537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史諾登再爆料 英藉光纖電纜 監控全球 / 中時
2013/06/25 12:01 推薦0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史諾登再爆料
英藉光纖電纜 監控全球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112013062300122.html
2013-06-23 01:48 中國時報 【江靜玲/倫敦廿二日電】

     

      據信目前仍藏身在香港的美國中情局前雇員再度爆料指稱,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訊總部」(GCHQ)大量透過傳輸國際電話和網路資訊的光纖電纜,截取全球電話、電子郵件、臉書和上網紀錄等個人資訊,並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分享。

 

     英每天監聽六億次通訊 

     根據史諾登(見圖,歐新社),在這場被他形容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監控計畫」中,英國扮演了要角,「這不只是美國的問題而已」,「他們(GCHQ)比美國還糟」。 

     英國《衛報》廿二日獨家報導了史諾登列舉出的洩密文件,顯示英國政府一項代號為「Tempora」計畫,已運作了約十八個月。透過這個計畫,英國政府通訊總部可以從網路光纖電纜上,擷取並儲存長達卅天的網路和電話訊息並進行分析。 

     《衛報》指出,GCHQ監控偵蒐數據的能力甚至超過美國,它可以侵入兩百條光纖電纜,截取全球資訊,包括電話、電子郵件訊息,並可進入到臉書和任何網路使用者的電腦網站使用紀錄中。 

     《衛報》說,英國透過光纖電纜攔截國際資訊的能力,已使英國在二○一○年就已成為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組成的「五眼」(Five Eyes電子竊聽聯盟中擁有「最大網路管道」的國家,並使GCHQ成為情報超級強權。 

     與美情報機構 共享資訊 

     報導指出,GCHQ擁有每天監聽六億次通訊的能力,其所偵蒐的個人與個人間通訊紀錄、但不包括通訊內容的「中繼資料」(metadata),數量也早已超過美國。 

     根據《衛報》,迄至二○一二年五月,GCHQ共有三百名分析師和NSA共有二百五十名分析師,被指派參與篩選分析所取得的大量資訊。而在判斷哪些資訊應優先分析或監控時,如果使用者是來自美國,GCHQ這邊會告訴NSA:「你的電話。」 

     《衛報》說,總共約有八十五萬名持有高度機密通關權的NSA員工和美國約聘雇員,可以進入GCHQ的資訊庫中。 

     而根據《衛報》取得GCHQ對可以進入「Tempora」計畫的分析師簡報資訊則顯示,簡報在結論中告訴這些分析師,「你已準備進入許多敏感的資訊中」、「你處於令人稱羡的位置」,並要這些分析師「盡情享受,盡量發揮。」 

     對於這則報導,GCHQ發言人表示,依照慣例,不就情報事務進行評論。在此之前,英國政府曾涉及美國的稜鏡(Prism)計畫,當時英國外相海格告訴英國國會,英國政府通訊總部監控偵蒐資訊,「一切符合法律規定」。

 

想不到英國比美國還狠 還過分英國人民對這樣的政府怎麼反應 值得觀察

難怪英國好幾天前就宣佈 《史諾登不得搭乘英航客機》 如今總算露餡

這些探人隱私的惡魔 竟然還被允許在工作中《盡情享受》?? 

非常慶幸 現在【媒體】受言論自由的保護 否則這些惡行可能永不見天日!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9126
父喊話「不要叛國」 / 中時
2013/06/25 10:24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父喊話「不要叛國」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112013062300124.html
2013-06-23 01:48 中國時報 【尹德瀚/綜合報導】

  

     史諾登的父親 朗尼.史諾登日前接受美國福斯新聞網訪問時,公開呼籲兒子不要「叛國」。朗尼說,「我希望,我祈禱,我懇求你不會洩漏足以構成叛國罪的機密」,他也呼籲目前人在香港的史諾登回國「面對司法」。

 

     朗尼說,他相信兒子是個有原則的人,「我只有一個要求,酌量你的作為,不要再洩漏任何資訊」。朗尼說,兒子決定洩密令他難過,但美國政府的偵監計畫也應受批評。

 

     朗尼宣稱,他寧願看到兒子面對牢獄之災,也不願他滯留香港,「我希望看到史諾登回家面對這一切,我對我們的司法制度有信心,我寧願我兒子在美國坐牢,也不願他在一個不如我們自由的國家享有自由」。

 

     但史諾登矢言抗拒美國任何企圖他回國受審的作為。日前他在網路上表示,美國政府對待他的手段和對待其他檢舉者如出一轍,「藉由公開宣稱我叛國有罪,摧毀我在國內獲得公平審判的任何可能性」。

 

 

同一件事 父認為叛國 兒不以為然  誰是誰非 令人迷惘?

美國人一般比較崇尚個人主義 即使父子母女觀念有異 彼此大都能獨立尊重 互不干涉批評

朗尼史諾登卻直接使用《賣國》二字 少見的例外 不知是否另有隱情?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9093
李開復漏了底
2013/06/24 23:51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李開復撰寫了《網絡時代的人權危機》,對斯諾登表示支持。他寫道:「 希望棱鏡計劃和斯諾登的挺身而出能夠喚醒全球沉睡的網民,讓這一相對於權力擁有者而言絕對弱勢的群體理解:在虛擬的網絡世界,我們亟須對當權者的權力設限、平衡、問責。」

------------------------------------

李開復當然不敢把他的矛頭指向中國共產黨帝國,可憐,他漏了底。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8931
助史諾登脫逃 維基解密再惹議 / 中時
2013/06/24 22:01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助史諾登脫逃
維基解密再惹議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30501/132013062400460.html
2013-06-24 01:43 新聞速報 【中央社】

 

     「維基解密」在史諾登離開香港前往俄羅斯的事件中,扮演協助角色,再度涉入敏感的美國國家機密爭議,引起高度關注。

 

     根據維基解密(WikiLeaks)的說法,維基解密法律代表協助史諾登(Edward Snowden)離開香港,並同機前往莫斯科。俄羅斯媒體報導,一行人可能透過第三國轉往委內瑞拉,維基解密再度成為協助洩漏美國機密的「共犯」

 

     史諾登事件涉及言論自由、政府權限、外交關係等面向,維基解密繼公開美國大兵曼寧(Bradley Manning)下載的機密後,再度涉入敏感的國家機密爭議。

 

     法界人士指出,美國政府在某個時刻,必須決定維基解密到底是媒體機構還是國家安全的大敵,不過這又將引起爭論。

 

     率先報導史諾登事件的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記者葛林華德Glenn Greenwald)在香港指出,根據過去3週與史諾登的溝通,他認為歐巴馬總統向堅持資訊透明的揭密者發起前所未見的行動,他最後的決定及與何者接觸,都是根據這來做決定。

 

     葛林華德在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政論節目「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連線時說,史諾登認為,由歐巴馬對揭露政治人物晦暗面的處理紀錄看來,逃離美國政府的桎梏才能發揮關鍵作用,只有前往擁有民主的國家,才能避免美方的指控

 

     全案關鍵之處在於,史諾登在美國政府未知情的情況下,攜帶大批最高機密離開夏威夷,美方在資訊於主流媒體公開後才瞭解事件嚴重性,私下進行司法行動。

 

     不過中港雙方難以配合美方要求,司法行動徒勞無功1020623



《維基解密》 顯然卯上了美國(歐巴馬)  雙方樑子是愈結愈深!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8859
斯諾登向厄瓜多爾尋求政治庇護 (圖) /
2013/06/24 07:06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斯諾登向厄瓜多爾尋求政治庇護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3/06/130623_snowden_asylum.shtml
2013623,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47

 

厄瓜多爾駐俄國使館的車輛停在莫斯科機場,斯諾登居信已經降落。

 

美國國安網絡竊聽行為洩密者斯諾登正式向拉美國家厄瓜多爾尋求庇護。

厄瓜多爾外交部部長在社交網站推特(Twitter)上證實,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雇員斯諾登向該國尋求政治庇護

斯諾登周日(623)乘坐俄航班機離開香港,目前正在莫斯科。

美國想要將其引渡回國,但是香港特區政府表示,華盛頓的引渡文件手續不全。這使得斯諾登成功離開香港。

目前正在越南訪問的厄瓜多爾外交部長裏卡多·帕蒂諾在推特上說,厄瓜多爾政府已收到斯諾登尋求政治庇護的請求

此前,厄瓜多爾駐俄羅斯大使對媒體表示,他將於周日與斯諾登以及幫助他離開香港的維基解密網站代表會面。

斯諾登乘坐的俄航SU213航班當地時間周日17:10抵達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

他在機場被委內瑞拉大使館或者厄瓜多爾大使館的車接走,但是據報,他尚未離開機場。

早些時候,有媒體引述航空公司的消息來源說,斯諾登名下有周一(624)從莫斯科前往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機票。

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目前正在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尋求庇護。

(編譯:高志強 責編:鬱蘭)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8595
多維獨家:斯諾登已離開香港前往莫斯科 / DW
2013/06/23 18:08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多維獨家:斯諾登已離開香港前往莫斯科
http://national.dwnews.com/news/2013-06-23/59239651.html
2013-06-23 01:39:26

 

【多維新聞】根據多維新聞獨家消息來源,已被美國聯邦檢方以從事間諜活動、竊取和轉移政府財產提出刑事訴訟的斯諾登在香港藏身2週後,於當地時間623上午10 55分離開香港,乘坐俄羅斯航空公司(AeroflotSU213航班前往莫斯科。斯諾登或將從莫斯科前往另一個國家。多維新聞報導後,香港政府證實這一消息並已知會美國政府。

美國聯邦檢察官22日對斯諾登(Edward Snowden)提出刑事訴訟後,美國還要求香港逮捕並引渡斯諾登。就在1天后,香港並沒有根​​據美方要求對斯諾登執行臨時禁令,而是允許他搭乘民航飛機離境。為了逃避引渡,斯諾登一直沒有考慮留在香港。他原先有考慮過前往英國和冰島。甚至有報導稱冰島富商已備妥私人飛機接斯諾登前往冰島。而英國內政部則發出命令,要求各國航空公司飛往英國的班機拒載斯諾登。

華府消息人士透露,奧巴馬政府已私下施壓香港政府盡快將斯諾登逮捕並引渡回美國。白宮國安顧問多尼倫(Tom Donilon)表示,美國要求港方引渡斯諾登的請求是雙方很好的一個案例,香港在法律執行層面和美國一直都存在良好合作,美國希望香港能夠就這一案例遵守引渡協議。有美國高官稱,如果香港不盡快行動,可能會導致雙邊關係複雜化,並且令人質疑香港尊重法治的承諾。

美國一直沒有發現斯諾登在香港的具體藏身地。斯諾登離港4個多小時候後,香港特區政府發表聲明證實了這一消息。

聲明稱,斯諾登在23日已自行循合法和正常途徑,離開香港,前往第三國。特區政府已就斯諾登離港一事,通知美國政府。

聲明提到,美國政府早前曾向特區政府要求向斯諾登發出臨時拘捕令。由於美國政府的文件未能全面符合香港法律上所需的要求,特區政府已向美方要求提供進一步資料,以供律政司考慮美方要求能否符合相關法律條件。特區政府在未獲得足夠資料處理臨時拘捕令的情況下,並無法律依據限制斯諾登離境。

此外,聲明還稱,早前就有報導指香港有電腦系統被美國政府機構入侵,特區政府已向美方致函正式要求解釋,並會繼續跟進事件,保障港人的合法權利。

香港方面早些時候表示,任何國家提出移交逃犯的要求,都需要根據香港法律辦事,不容許任何不合乎法律或不公平處理的情況。

 

自從美方發出引渡要求後,美港雙方輿論均認為,若按照香港法律執行,引渡斯諾登將是一場持久戰。而由於香港方面遲遲未發逮捕令,這也為斯諾登離港提供了便利。

斯諾登離開香港後預計將於當地時間下午5:15抵達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Moscow Sheremetyevo Airport)。此次斯諾登抵達莫斯科後,斯諾登或前往另外一個國家。

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23日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斯諾登的位置和計劃。

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611曾表示,若斯諾登向俄羅斯提出請求,該國會考慮向其提供政治避難。佩斯科夫雖未明說莫斯科當局是否會接納斯諾登,但親政府議員對此構想表示歡迎。

俄羅斯國家杜馬外事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Alexei Pushkov)在Twitter上也曾稱,“許諾向斯諾登提供政治避難,俄羅斯承擔起維護因政治原因遭迫害的人的責任。”

就在斯諾登離港的前一天,他再曝猛料稱,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入侵中國移動公司以獲取手機短信信息,並持續攻擊清華大學的主幹網絡以及電訊公司Pacnet香港總部的計算機,該公司擁有區內最龐大的海底光纖電纜網絡。

美國政府21日已正式起訴斯諾登“三宗罪”。一份21日公佈的法院起訴書顯示,美國當局正式起訴斯諾登“盜竊政府財產”、“偷竊未經授權的國防資料”和“蓄意向未經授權之人透露機密資料”罪,後兩宗罪名屬於《反間諜法》項下。這三項指控每項都附有最長可達10年的刑期,三項加起來就是30年。

(皇金撰稿)


目前可以確認的是:

1.香港/中國都已經不可能政治庇護史諾登了 
2.美國希望從香港將史諾登引渡回國的計劃泡湯了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8442
史諾登案 亞桑傑斥歐巴馬背信 / 中時
2013/06/23 17:04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史諾登案
亞桑傑斥歐巴馬背信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3694/132013062300569.html
2013-06-23 13:23 新聞速報 【中央社】

 

     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亞桑傑,今天呼籲全世界「支持」揭發美國監控計畫的美國國安局承包公司前雇員史諾登,並抨擊美國總統歐巴馬背棄「熟悉科技的年輕世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亞桑傑(Julian Assange)在推特推文,呼籲「勇敢的國家」挺身而出,為史諾登(Edward Snowden)提供庇護。 

     亞桑傑原定今天從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發表演說,但後來他在推特發布簡短公告說,演說「因安全狀況」延後 

     亞桑傑為避免引渡回瑞典避居厄瓜多大使館,到19日已經屆滿1 

     根據書面演講稿,亞桑傑說,躲進厄瓜多大使館,「我得以相對安全地不被美國情報單位調查。不過今天,史諾登的苦難才剛剛開始」。 

     數小時前,美國聯邦檢方才依間諜與竊取政府財產罪名,正式對史諾登提出刑事控訴。 

     亞桑傑演說稿指出,史諾登是歐巴馬政府任內,8遭控間諜罪的「洩密者」。 

     他說:「政府機密以可怕的規模擴張,人的隱私同時間秘密地遭到連根拔起。」 

     亞桑傑說,歐巴馬無法履行他所提的希望、改變與政府透明承諾,真正「背信棄義」的是歐巴馬。他還警告,美國政府試圖對付熟悉科技的人,這場仗終將落敗。 

     他說:「史諾登是我們這群人的其中一個,(對維基解密提供消息的美國大兵)曼寧(Bradley Manning)也是,他們都來自遭歐巴馬背棄、熟悉科技的年輕世代;他們是靠著網路成長,透過網路形塑而成的世代。」 

     「美國政府總是會需要情報分析員與系統管理員,他們會雇用這個世代的人,雇用遵循這個世代的人。終有一天,這群人會掌管中央情報局(CIA)與聯邦調查局(FBI),那個現象不會消失。」 

     亞桑傑也說,起訴史諾登是「意圖恫嚇可能考慮支持他的國家」,並呼籲加緊為史諾登尋找庇護     (譯者:中央社鄭詩韻)1020623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8435
斯諾登應該是個好黨員 (圖) / 鬱蘭 BBC
2013/06/23 11:16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透視中國:斯諾登應該是個好黨員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_watch/2013/06/130618_chinawatch_snowden.shtml
鬱蘭 BBC中文網 2013619,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51

 

斯諾登說香港獨特的司法和文化是選擇藏身此地的原因

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雇員愛德華 斯諾登610日在香港現身,讓沉寂多時的香港再次成為世界焦點。香港內部也不安靜,先有立法會議員,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警告香港並非避風港,後有行政長官梁振英拒絕置評後的堅持按法律處理的表態。

香港民間更為熱鬧,民調顯示半數人反對將斯諾登遣送回國,更有團體走上街頭要求保護斯諾登。

而在中國國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事發數天后的17日才終於打破沉默,第一次對攪動美國乃至歐洲的「棱鏡門」事件發表評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 斯諾登是中國間諜的指稱完全是「無稽之談」。

中國國內的媒體儘管詳細轉載了英國《衛報》和香港《南華早報》有關斯諾登的報道和爆料,卻也等到17日才有被稱為「有民族主義傾向的小報」《環球時報》發表評論,建議中國當局不要為美國滅火。

 

漣漪

相對於斯諾登在海外掀起的巨大風波,這一事件在中國國內蕩起的只是絲絲漣漪,原因或許是中國當局本身對這一事態的沉默和統一口徑,又或許是被神舟十號飛天熱鬧所襯托。

在官方鋪天蓋地的「神十」宣傳中,前谷歌公司中國區總裁,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撰寫了《網絡時代的人權危機》,對斯諾登表示支持

他寫道:「 希望棱鏡計劃和斯諾登的挺身而出能夠喚醒全球沉睡的網民,讓這一相對於權力擁有者而言絕對弱勢的群體理解:在虛擬的網絡世界,我們亟須對當權者的權力設限、平衡、問責。」

李開復的這一文章被譏諷是沒有為「 他的美國東家「說話。在冷嘲熱諷者的眼中,他在文章中所指的當權者僅僅局限在美國,而不包括中國。

斯諾登從開始揭發至今一直堅稱,他並無意洩露美國的反恐情報工作,迫使他遠走祖國避難香港的最主要原因是無法接受美國政府監視情報活動中針對普通公民的違憲行為。

617,斯諾登在香港藏身處與網民互動,否認自己是中國間諜,說選擇香港是因為香港獨特的文化和法律架構讓他能有活動餘地而免於立刻被拘捕。

 

混沌

在中國官方和媒體的平靜下,互聯網上不少評論顯示斯諾登事件對人們思想造成的衝擊。

左派人士認為,同樣的案例如果發生在中國, 如果有人敢於像斯諾登一樣挺身而出揭發中國當局針對普通公民的違憲行為,他肯定不會選擇去香港而是去美國,被外界冠以人權鬥士的美譽。

正是因此, 中國方面在公開層面沒有效仿美國也給予斯諾登「英雄」般的歡迎頗為令左派人士詫異。在他們看來,即便考慮到香港特殊的政治和司法地位,中國官方似乎至少可以給斯諾登一些道義上的支持。

這也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否認斯諾登是中國間諜後,左派人士更為不滿的原因,認為這是中國當局要與美國的「異議人士」撇清關係。

左派同時還指責公共知識分子們在斯諾登「棱鏡門「問題上的沉默,嘲諷他們平日裏崇尚美國式自由貶低中國對人權的壓制,可是在美國」自由人權鬥士「身處風口浪尖時卻失去了聲援的底氣。

如果說斯諾登「出走」香港令中國的左派人士終於在薄熙來倒台後佔了一次上風,那麼絕大多數關心政治的網民,更多表現的還是對美國一直以來樹立的「自由、民主」形像的失落和憤怒。

而那些不關心政治的中國網民所津津樂道的,則是斯諾登為自由、人權捨棄高薪、拋下美艷女友的精神。

這樣的精神在當今的中國如此稀缺,斯諾登一時間頗有模範共產黨人風采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支持史諾登的信念 應該來自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 而非共產黨的集體主義  

當今的共產黨員 集體向《錢》看!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8338
斯諾登國安局​​同事證實美政府監聽醜聞 / DW
2013/06/21 12:05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斯諾登國安局
​​同事證實美政府監聽醜聞
http://national.dwnews.com/news/2013-06-18/59234316.html
2013-06-18 23:37:03

 

【多維新聞】美國政府“監聽門”事件爆發後,斯諾登一直是孤軍奮戰,與美政府對抗。但16日三名前國安局高級官員公開證實斯諾登爆料內容,並對斯諾登大加讚揚。《今日美國》616對三名美國國安局(NSA)前官員——德雷克(Thomas Drake)、賓尼(William Binney)和韋伯(J. Kirk Wiebe進行了採訪。

 

這三名官員曾是國安局內部高層人員,負責設計並管理數據收集系統。三人對斯諾登(Edward Snowden)披露的有關監聽事件的一些詳細情況進行了證實,讚揚斯諾登的行為,同時對美國政府及相關部門相互掩飾、撒謊的所作所為表示不滿。節目中,三人透露,早在多年前,他們就稱NSA收集了大量美國公民的通訊數據。他們曾先後向上級領導、聯邦調查人員、國會監督委員會等申訴NSA行為侵犯公民基本憲法權利,最終三人決定向新聞媒體披露此事。但情報機構因此認為三人洩露了國家機密,對他們進行了犯罪調查,三人最終被迫辭職,事業和名聲等均受損。斯諾登曝出“棱鏡(Prism)”醜聞後,這三人感覺自己終於“沉冤得雪”。

他們表示,斯諾登公開的文件恰好證實了他們三人對於國安局監聽民眾通訊數據的說法。在節目中,他們三人都認為斯諾登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的,因為根據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通過內部行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會招來調查和“間諜”之類的罪名。但三人對於斯諾登談到的美國入侵中國等國家網絡一事表示懷疑。賓尼稱,這樣的言論讓斯諾登由“告密者”轉變為“叛國者”。三人還對外國情報監視法院的工作透明度提出質疑,賓尼稱,甚至奧巴馬和議員們都不完全了解國安局的工作流程和原理。對於斯諾登的未來,賓尼稱,美國政府會用對待另一個“洩密者”士兵曼寧(Bradley Manning)的方法對待斯諾登,將其逮捕,還會對他進行拷打、審訊、監禁,甚至處死。

(鄧倫編譯)

 

同事們聯合作證挺史諾登 讓他更站得住腳

相對的 美國政府 因此更難堪!

                                    ---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7664
「囚徒困境」在港再現 / 林貢欽 BBC
2013/06/20 11:53 推薦1


ray35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香港觀察:「囚徒困境」在港再現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hong_kong_review/2013/06/130618_hkreview_snowden_dilemma.shtml
自由撰稿人 林貢欽 2013618,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59

 

「囚徒困境」是美國人創立的博弈論的經典案例。由於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棱鏡」計劃的主角斯諾登的到來,香港這個世界上新聞最自由、信息最公開、間諜也多的地方,展開了中國、美國、香港、俄羅斯等多方「囚徒困境」的博弈,進一步驗證在非零和博弈中,誰是合作或對抗中的最大贏家。

 

與美國的博弈

斯諾登與美國政府的博弈,考驗美國的國家安全與人權孰重孰輕

美國《華盛頓郵報》與英國《衛報》在67幾乎同時披露了美國國安局的棱鏡計劃,即情報分析人員直接進入9間互聯網的服務器監控用戶數據。消息來源均為斯諾登。

美國國安局局長辯稱,監控行動瓦解了數十宗國內外的恐襲陰謀,是保護國民的正確行為。

美國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三成一美國受訪者認為斯諾登是英雄,兩成三的人覺得他是叛國者,四成六的人無意見

美國廣播公司披露,美國司法部正凖備對斯諾登提出刑事指控,希望盡快啟動司法程序,將斯諾登引渡回國。

斯諾登認為,他的良知不容美國政府侵犯隱私和基本自由,他這樣做純粹是要讓公眾知道這個龐大的監察機器的存在。斯諾登選擇在美國本土之外的香港與美國政府博弈,可能有著更深層次的考慮,至少反映出他對美國司法制度公平性的不信任,和對美國媒體公正性的擔憂

 

與香港的博弈

斯諾登與香港司法制度的博弈,觀察香港的法制與人權孰大孰小

斯諾登隱匿在香港,一開始就採取與香港合作的態度。因為,按單次「囚徒困境」的原理,如果合作,雙方獲得的利益都將最大化。

斯諾登透過香港《南華早報》揭露,美國情報部門早在2009年就開始監控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計算機系統,其中數以百計目標針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範圍涵蓋政商學界,香港中文大學是目標之一。

斯諾登的爆料,表明了香港也是網絡監控的受害者,並暗示香港不要恩將仇報,「我打算要求香港法庭和市民決定我的命運」,聲稱對香港的法制有信心。路透社引述香港律師行的披露,斯諾登主動接觸香港人權律師,正凖備展開一場對美國政府指控的法律抗爭。

對於斯諾登的主動示好,香港似乎不太領情,先急切勸君離境,後表示依法辦事。事發之時,香港特首梁振英正在美國推銷香港,多次被問及,只重申不評論該事件。

正在倫敦訪問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表示,如果美國向香港提出引渡中情局前職員斯諾登的要求,香港將會依法辦事。

香港許多大狀在摩拳擦掌,勢把斯諾登定罪遣美。據說特區政府律師正在同美國政府律師合作,已經確認斯諾登「數十項違法行為」。這些行為同時觸犯美國及香港法律,屬於引渡條例範疇。

但有香港立法會議員不贊成引渡斯諾登。更有香港20多個團體約數百人遊行,要求保護藏身香港的斯諾登,捍衛自由和人權。民調顯示,近半數香港市民反對引渡斯諾登。

香港法院對斯諾登的最終判決,考察港人對法制與人權的價值選擇,對未來香港的「佔領中環」行動影響極大。

 

與中國的博弈

斯諾登與中國政府的博弈,再次確認中美兩國孰敵孰友,或亦敵亦友。

678日,中美兩國元首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習奧峰會」,幾乎同時發生了斯諾登事件。這似乎給雙方都出了一個難題。這是中美關係的試金石:是友,還人;是敵,留人;亦敵亦友,博弈鬥智,各取最大利益。

中國政府至今未表態,採取拖字訣。這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如果引渡官司在香港開打,耗時至少五年。五年裏,斯諾登是中美博弈中有利於中方的一個籌碼。五年後,時過境遷,關注度降低,也易於解決這一棘手問題。屆時如果斯諾登打贏官司,中國政府可高調鼓吹維護香港的「一國兩制」,尊重香港的司法制度和人權;如果斯諾登打輸官司,中國政府可順水人情給美國。當然更可以國家安全和外交事務為由阻止這場官司進行。一切都取決於中美的戰略博弈。

從本質上講,中美兩國政府都是把國家安全放在人權之上。不同的是,美國政府對外人苛於國人,中國政府對國人苛過外人

 

與俄羅斯的博弈

斯諾登與俄羅斯的博弈,沒太大懸念,來而不往非禮也

事發伊始,俄羅斯反應迅速,通過總統秘書、媒體等不同管道多次主動表態,願意為斯諾登提供政治庇護。這表明,俄處理諜案的老道。如果合作成功,雙方博弈的利益將最大化。目前為止,斯諾登沒有公開響應。 

斯諾登在香港的命運兇吉難料,與其一起陷於「困境」的「囚徒」還有誰,如何博弈,拭目以待。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943&aid=4977290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