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緣何總站在道德制高點看中國
http://national.dwnews.com/news/2012-08-19/58804312-all.html#page1
2012-08-19 08:39:08
【多維新聞】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報導中,BBC直播間的幾位主持人在開幕前一直在喋喋不休地歷數北京為舉辦奧運而祭出的種種“高壓手段”。而BBC後方演播室與其聯線的主持人則調侃地“提醒”說,“小心點,別讓他們聽見”。通過其覆蓋全球的廣播網路,BBC似乎在向世人宣告,中國辦奧運全靠極權統治,並有意無意間渲染了中國是個容不得半點異見、沒有絲毫言論自由的“邪惡國度”。
當然,中國還算“幸運”,只是稍微被“調侃”了一下而已。在內憂外患之中,中東的數個強人政權已轟然倒下。而“外憂”中首先讓他們膽寒的,就是西方強大的輿論戰攻勢。難怪敘利亞的巴沙爾總統會無奈地說,他的政權無法贏得與西方的資訊戰。據統計,西方主流媒體控制了全世界90%以上的新聞資訊資源,成為對外輸出意識形態的“軟霸權”。有中東學者慨歎說,誰能打贏國際輿論戰,誰才有可能在國際舞臺上生存。而中國學者則指出,這是當今國際政治最陰暗的現實之一。
以西方媒體對敘利亞局勢的報導為例,他們把敘利亞被描述成平民的屠宰場,巴沙爾政權已成孤家寡人。他們還有意無意地誇大了敘利亞局勢,甚至傳播大量有關敘利亞的虛假資訊。西方傳媒超強的話語霸權使其能輕而易舉地佔據了輿論制高點,也導致敘利亞局勢一步步按照西方設定的模式演變。
近年來,在中東的亂局中,西方媒體成為不扛槍的強力部隊,能嫺熟地抹黑一些“流氓”政權,一方面動用“民主”大旗搶佔道德的制高點,同時通過無法匹敵的傳媒手段搶佔輿論的制高點,不惜一切手段將對手撂倒在道德的審判臺上。
例如,今年5月底敘利亞發生胡拉慘案後,西方媒體在還沒有搞清究竟誰應該為慘案負責之前就“第一時間”譴責了巴沙爾政府軍的罪行。BBC在報導中使出了慣用的移花接木的手段,在播出胡拉慘案現場的時候,將伊拉克遇難屍體照片當做慘案屍體照片播出。BBC這樣做的用心很明顯,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挑起全世界對巴沙爾的憤怒,為西方武力干涉營造輿論環境。
把巴沙爾政權塑造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惡棍形象後,再讓西方讀者再感到中俄兩國是在為虎作倀就易如反掌了。路透社在胡拉慘案後的報導中凸顯西方各國對敘利亞政府已經仁至義盡,但巴沙爾卻始終怙惡不悛,而中俄兩國更是之謎不悟,堅定地站在巴沙爾一邊。
在胡拉慘案後,西方媒體搬出中俄兩國此前兩次否決了西方的敘利亞問題草案說事,似乎是中俄的否決是直接導致了大屠殺的發生。CNN5月28推出了題為《只有俄中才能阻止敘利亞大屠殺》的文章,宣稱這兩國對巴沙爾的支持是敘利亞局勢動盪的主要原因。而《新聞週刊》網站30日的文章標題為《儘管屠殺發生,俄國依然支持阿薩德》,極富聳動意味。類似的陳詞濫調自俄中就敘利亞議案投否決票以來,在西方媒體上一直不絕於耳。
西方媒體在報導中俄等國的內政和外交時都有一種難以掩飾的優越感。究其原因,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外交政策中長期的反共意識形態的一種天然的“耳濡目染”。冷戰結束後,“反共”的字樣雖然不再出現在這些國家的外交政策檔中,但代之而起的“人權外交”、“民主外交”等意識形態則是一脈相承。
國際規則由西方世界制定,沉浸在“歷史終結論”中的西方社會自然會搬出“民主”和“自由”這兩種“普世價值”來衡量一切。因此,西方媒體在對中國等“非民主國家”的報導中似乎是無可爭議地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只要不遵從西方的“普世價值”,這些國家就天然地帶著一種原罪,該國政府的一切作為便透著邪惡和陰謀。尤其是一些美國媒體,似乎把美國對政府根深蒂固的“茶黨式的厭惡情緒”帶到了報導之中:政府雖可惡,好在美國還有民主;舍此之外便遍地是“暴君”。
按照美國一些新保守主義者的信條,資本主義和民主制度有著無可爭議的優越性,以民主政府治理並傳播民主價值的“自由國家”能給世界帶來穩定和繁榮,這些國家應抓住一切機會“按照自己的面貌重塑世界”,而且此種使命在道德上有著天然的合理性。為了追求這樣的道德目標,塑造一個“自由世界”,西方國家要不怕犧牲,甚至不惜一切手段。大概也就是這樣的信念深深地感染了西方媒體,使他們認為游離於西方營造的國際秩序之外的國家都是“流氓國家”和“邪惡帝國”,對其進行各種歪曲和栽贓也自然地取得了道德上的合理性。
(章了凡 撰稿)
中國如今是不是一個
《容不得半點異見、沒有絲毫言論自由的“邪惡國度”?》
由網友自由心證! ----ray35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