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說:我們的理性,到了一個時候,就無法前進,唯有直接親沐在神的榮光 裡,才得突破。
人類的思維型式和滿足境界並不完全相同,亞洲人和歐美人不同,即使在東方人之中,中國人和日本人也不同,人類思維有共通的部份,也有相異的部份,差異不是緣於硬體的腦構造的不同,而是感應不同,或許就是「靈」性不同吧。
人的思維略分三種:概總成終(外)、理性疊層(中)、細微感應(內)。以「外、中、內」劃分而不以「上、中、下」劃分,是因為三者重要性難以區分,不應含有高下之褒貶詞意。
白種人大致在中層(理性疊層)占優勢,擅長歸類整併、分工合作,他們很容易將多層觀念結合在一個字彙之中,而且很容易理解這個字彙的意思,以英語為例,字頭、字根、字尾就可以創造包含許多意義的單字,他們的思想,對這種組合概念,直覺性地接受其傳達內涵。所以白種人在現今的科技時代,必定有很大優勢,因為科學就在分析、重組、推衍、合併…等等程序之下產生精密的結果、創新的需求。例如化學元素表中有些元素在尚未被找到的時候,就由於推論認為這個元素應該存在,結果若干年後,真的在自然界挖掘到了這個元素,可見邏輯推理是多麼迷人。
可是中國人的邏輯推理不如白人,我們的學習能力很強,可以很快學會別人的知識,但是鮮能有斷代式的創新,難有創意構思,多只在應用層面別出心裁,別人發明了汽車,我們會把汽車的用途擴展到極大,但是中國人不會去想如何發明一個比汽車更好的交通工具,日本人也差不多,日本人會把汽車精緻化,比美國人做的汽車更舒適,但是他也沒有真正的創新能力。
就科技發展而言,美國人的發明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產物,而中國人卻需要「勉為其難」,所以中國需要政府力來幫助推動科學,若像西方一樣靠自由市場來自由發展,中國會永遠落後,不是因為中國人不聰明,而是因為「靈」性接受的能力不同。那麼,中國人聰明在哪裡呢?
在「外、中、內」三種感應思維中,其實中國人在「外、內」都有優勢,就外(概總成終)而言,中國人據有與生俱來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其實就是人神合一,只不過這類思想後來在民間走偏了,於是我們看到諸如看風水、觀落陰…等等奇特的風俗,而其根源其實是認為人必然要與未知世界聯結、要與自然協調,這個思想根源並沒有錯,中國人不違天地的思維是偉大的,西方人沒有這個東西,所以西方人用上帝來取代,想聯結於上帝,冀圖解決歸宿問題,但是絕大多數的西方人,以為上帝只是理性的最高代表,不真的認識上帝的慈愛。
神的愛,也有內裡(細微感應)的部份,絕非只是黑格爾所謂「理性是人類最安靜、最高貴的情操」,神的愛最根本的是「犧牲」,否則神不會捨棄自己的獨生子來擔當人的罪,這一種捨己的愛,是體貼細膩的,人懂得感恩就是「內裡」,只有在中國人身上才有這種品質,無論親子、朋友、夫妻之間,在中國影劇裡多著重於動人的情感,而美國影劇大宗為警匪、醫療、法律,以說理、戰鬥等陽剛為主體,很人與人的默契互動通常只是插曲,主因是美國人的「靈」性理缺乏這個東西。
其實人的一生,固然隨時「外、中、內」都要具備,但在生命之初,「內」特別重要,否則幼兒成長都成問題;而生命之末,「外」又特別重要,否則碌碌一生卻最後是惶惶不安;歐美人特別重視「中」段,所以擅場於這個時代,但物質追求終必有限,經濟學的「資源有限、欲望無窮」本質是鬥爭,但它並不能解決人的問題,我也不相信欲望無窮是真理,人類總會有「溫暖才是真」的覺醒,理性主導的「理性有情」並不是人的最高境界,它無法突破神的話語:
【林前2:9】 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