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pomerry台灣自由行個人遊
市長:pomerry2001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旅遊【pomerry台灣自由行個人遊】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詩詞
 瀏覽65|回應3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

詩取前三字爲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蘇東坡似從這裏獲得一絲靈感,寫出了“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的名句。蘇詞所詠爲楊花柳絮,而白詩所詠何物未嘗顯言。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裏取喻於

這首詩通篇都是隱語,主題當是詠官妓。當時各級官府都有一定數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們驅使。首句“花非花”是說官妓的容顏如花,但又並非真花。次句“霧非霧”中“”字是雙關。借“”爲“”。“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應女宿,但又並非雲霧之霧。 “夜半來,天明去”既是詠星,也是說人。語意雙關,而主要是說人。官妓不同於一般的妓女,更不同於正式的妻子,她們與官僚之間互爲依存,但關係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來明去爲限,可謂會短別長。故末二句發出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的感嘆。上句言會短,下句言別長。其中“”、“朝雲”的描寫是借用。親你一下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3791
 回應文章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兩漢:佚名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爲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爲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作者/出處:

古詩十九首」,始見於梁‧蕭統所編的《文選》,十九首詩未題作者,非一人一時之作,多視為東漢末年無名氏文人的創作。內容大多寫夫妻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仕途失意的感慨悲哀,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其中也有人生無常的體悟,和宣揚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詩歌藝術上繼承了《詩經》、《楚辭》的傳統,吸取了樂府民歌的營養。《詩經》的賦、比、興表現手法,在「古詩十九首」中得到廣泛運用。清‧沈德潛曰:「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闢之思,或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是為國風之遺。

  「古詩十九首」情意真切,書寫婉轉,語言質樸自然,代表了當時五言詩的最高成就,也影響了之後建安文人五言詩的發展,具有啟示性。因此,劉勰推崇它為「五言之冠冕」,鍾嶸稱它「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創作背景:

《西北有高樓》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大約是東漢後期作品。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政治混亂,下層文人入仕無門,四處漂泊,就以筆抒寫所見社會狀況。《西北有高樓》的作者,大概是失意的文人,路過西北面的一座高樓,聽到有人彈奏悲傷的曲調,引起自己的一番感觸。他感歎知音難覓,壯志難酬,盼望有朝一日能如鴻鵠般振翅高飛。

譯: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雲齊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絃歌之聲,這聲音是多麼的讓人悲傷啊!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爲齊君戰死,悲慟而"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爲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飄發多淒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蕩迴旋.

那琴韻和"嘆"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嘆惜錚錚琴聲傾訴聲裏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願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伴。

析:

慨嘆著“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的漢末文人,面對的卻是一個君門深遠、宦官擋道的苦悶時代。是騏驥,總得有識馬的伯樂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鍾子期這樣的知音。壯志萬丈而報國無門,——在茫茫人和事,沒有什麼比這更教人嗟傷的了。

此詩的作者,就是這樣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這失意當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傾訴之時,卻幻化成了“高樓”聽曲的淒切一幕。

從那西北方向,隱隱傳來錚錚的弦歌之音。詩人尋聲而去,驀然抬頭,便已見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這高樓是那樣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間又很眼熟:“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刻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正是詩人所見過的帝宮氣象。但帝宮又不似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樓影,分明聳入了飄忽的“浮雲”之中。

這是一首寫知音難覓的詩。從詩意看,詩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淒涼的弦歌聲從重門緊鎖的高樓上隱隱傳來,其聲調的悲涼深深地感染了樓下聽歌的人。從那清婉悠揚、感慨哀傷而又一唱三嘆的歌聲中,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歌者經歷的慘痛和被壓抑的內心痛苦。這令人不禁要推想,歌者是誰?莫非是杞梁妻那樣的憂傷女子?可是,最值得憂傷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她箇中的傷感,知音難覓可能才是她感傷嘆息的真正原因。詩人借高樓上的歌者之悲抒寫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但傷知音稀”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性的苦悶、悲傷和期待。

作者將所抒之情融於幻景之中。對於聲音的描寫細膩生動,歌者與聽者遙相呼應,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現出來了。閱讀時,要細細體會詩中那種若隱若現、縹緲空靈的意境。

藝術特色方面,「托」是本詩藝術表現上的一大特點。如明陸時雍所撰寫的《古詩鏡》中指此詩「情動于中,郁勃莫已,而勢又不能自達,故托為一意、托為一物、托為一境以出之」,帶出此詩以托為此詩的特色之一。除此之外,亦存有另一說法:楊炫之《洛陽伽藍記》中,指此詩首四句所敘視為實境,有指其實為「高陽王雍之樓」。我個人贊同前者的說法。《古詩十九首與樂府詩選評》中評及此詩指:『「西北有高樓」場景、歌者之苦、杞梁妻之比擬,均為虛擬描寫,比興寄托,實有所指,非泛泛聽歌而已。』我贊同此詩中所寫之境並非真有其事,而是詩人虛構所想。詩人如此虛設假借是藉此暗示自己所想,如表達對得一知音的渴求。

文:Chan Chan 網路引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4497
【锦瑟】唐:李商隐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锦瑟】唐:李商隐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天資聰穎,文思銳敏,二十出頭考中進士,舉鴻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從此懷才不遇。在“牛李黨爭”左右爲難,兩方猜疑,屢遭排斥,大志難伸。中年喪妻,又因寫詩抒懷,遭人貶斥。此詩約作於作者晚年,對《錦瑟》一詩的創作意旨歷來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或以爲是愛國之篇,或以爲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爲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爲是抒寫思念待兒之筆。 《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爲二十五絃。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絃之意(一說二十五絃的古瑟琴絃斷成兩半,即爲五十絃)

文:Chan Chan 網路引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4114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全詞語言平易,卻情深意長、富於哲理。

負罪放逐,過著流放似的生活,過去的朋友和周圍的人都迴避著自己。在中秋節的晚上一個人孤單單地倍感淒涼,於是咀嚼人生,沉思默想,頗有感悟:人一失意了,有酒也沒有人肯來喝,世態炎涼令人感傷;光明磊落、行高於眾,反而招來小人的妒忌和陷害,這小人當道的社會豈能長久?人生能有多少像中秋這樣的佳節良辰?一轉眼眉毛、頭髮都白了,卻落得這樣孤獨寂寞。這紅塵中混跡一生,還不和夢遊一樣麼?

提起蘇軾的中秋詞,大家都會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但同是寫於中秋的這首《西江月》,情緒卻顯得非常落寞,應該是寫於被貶黃州之時。在這首詞中,蘇軾以“中秋”這一深具情感意義的節日爲背景,抒寫了遠貶黃州的孤獨悲苦的心情,同時又在感嘆時間的流逝中,表達出對人生歷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對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戀。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圍的營造中,讀者可以見到豪放詞人蘇東坡在曠達超然背後悲情婉約的一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3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