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pomerry台灣自由行個人遊
市長:pomerry2001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旅遊【pomerry台灣自由行個人遊】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佛學筆記/壹
 瀏覽470|回應16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二八七.藏律行尊者

藏律行尊者.即懷素.唐代高僧.河南南陽人.俗姓范氏.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六二四年).十歲出家.拜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為師.被列為(五百羅漢)第二八七尊.

據載.懷素(獨好毗尼*毗尼.意譯為律*.兼善俱舍*俱舍.意譯為藏).自幼聰敏.器度寬大.十二歲禮玄奘出家.專承經論.

受戒後.從道宣習(四分律行事鈔).其後.轉入法礪之弟子道成門下.學(四分律疏).

懷素曾隨當時的律學大師法礪大師的學說.後來另闢新徑.獨抒己見.並在此基礎上撰寫了(四分律記)十卷.時人號稱(新疏).從此.其學說大行天下.尤其盛行於蜀(四川)隴(甘肅)地區.

唐高宗上元三年(六七六年).受召住西太原寺.敷設講座.弘揚其佛教藏律之學.四方僧俗填門塞巷.前來聽講.

唐武則天聖歷元年(六九八年).懷素圓寂.壽年七十四歲.著有(俱舍論疏).(遺教經疏).(四分比丘戒本疏).(僧羯磨)等數種.

唐代還有一高僧.亦名懷素.善長草書.長沙人.俗姓錢.晚藏律行懷素百餘年出生.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5456420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聖嚴法師|《心經》的心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聖嚴法師|《心經》的心

五蘊」的心除了物資的心,還有胡思亂想的緣慮心,對於好壞分別執著的心,和集起業力的心。

《心經》的心,是清淨的智慧心,能見到五蘊的心皆是緣起的,是無常的,不是實有的,是空的。這種清淨的智慧心,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空,能夠解脫生死但卻不厭生死,反而能夠入世間用佛法幫助他人解決苦難的問題。

心的意思

現在說明《心經》的「心」是什麼意思?心可以分六個層次或六個名詞來介紹︰

(一)肉團心,是人的心臟。

(二)草木心,是物的中心。

(三)緣慮心,是人的妄想,即是我們胡思亂想的心。

(四)分別心,是人的執著,即是對於好壞多少種種分別的心。

(五)集起心,即是人的業識,人們的身口意,天天都在造業,造業之後就變成業識。

(六)不生不滅心,那就是清淨的智慧,也就是般若,亦即五蘊皆空

前面的五種心,實際上涵蓋了《心經》所講的五蘊皆空的「五蘊」。心臟的心和物體中心的心屬於色法,是物質現象,又叫色蘊

緣慮心、分別心、集起心,屬於心法,也就是心理和精神的現象,含有受想行識的四蘊。第六種心是觀自在菩薩有了深般若之後,見到五蘊皆是空的,那是清淨心,是智慧心。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觀五蘊皆空,而得清淨的智慧心。當清淨的智慧心現前時,我們便能夠離開一切苦難了。

《心經》的心

《心經》是代表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心要。卷數實在太多,一般人不易讀,如無法讀《大般若經》,至少可以讀僅有二百六十字的《心經》,讀了《心經》就等於讀了《大般若經》的精義,所以我鼓勵大家要多念《心經》。

《心經》的內容也代表全體佛法的心要,無異是一部簡明的佛法概論,從基礎佛法到究竟佛法均已闡明,所以是《大般若經》的心臟,也是一切佛法的核心。如從廣義面講,《心經》的內容涵攝了上述六種心的範圍。

《心經》的目的在分析人生、生命、生活的現象,皆離不開五蘊,然而雖在五蘊之內卻能照見五蘊皆空,使得一切的苦厄獲得解脫;並且更深一層地指出,雖然知道五蘊組成的身心世界是空的,若能不執著於空,也不執著於有,便能夠落實於慈悲的實踐和智慧的超越。

換個方式說,《心經》告訴我們,佛法不是厭世的,亦不是戀世的,而是入世的,更是化世的。可知《心經》是多麼地重要。

《心經》的心,即是智慧的空。許多人認為佛法講空,是厭世的,這是一種誤解。佛法讓我們從煩惱的苦難中得到解脫,讓我們一方面遇到環境的壓迫時,不會那麼地無奈、無助、失望、痛苦;更使自己從修行的方式和過程中,還能夠幫助他人解決苦難的問題。

厭世是逃避現實,自討苦吃;入世是自利利他,不是佔有戀棧;化世是廣度一切眾生,卻不以為有眾生可度。佛法的基本觀念是不厭世、不戀世,但有一個更重要的觀念,就是少欲知足,厭離對五欲的追逐,厭離生死的苦海。

因此要修學佛法的持戒、修定而得智慧,然後就能夠像蓮花一樣,生於污泥而不被污泥所染,蓮花從水中長出而不沾水。佛菩薩的精神即是如此,不逃離世間,不佔有世間,但使世間淨化。這不但是佛與菩薩的精神,也是他們的工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1531
迴向的意義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迴向的意義

淨空老法師慈悲開示🙏

🪷 我們可以把修學的功德都迴向給他,這樣並不是你的功德都沒有了,自己還是有。

🪷 好比我們自己是一支點燃的蠟燭,光明遍照,迷惑顛倒的人也是一支蠟燭,但沒有點燃。

所以,我的光借他,把他也點燃,他亮了就得利益,也開智慧。

而我的光明無絲毫損失,這就是迴向的意思。

🪷 並不是我迴向給他,我的燈為他點燃後,我就滅掉了,沒有這個道理;而是愈迴向愈殊勝。

所以,若是功德不肯給人就是吝法,吝法的果報是愚痴。

🪷 財富、聰明智慧都可以幫助別人,健康長壽不是為了享受,而是替別人服務,這就是迴向。

🌳 誦經、念佛、吃長素,這些功德都迴向給冤親債主,他接受了,你往後修行就一帆風順。

🪷🪷🪷

淨空老和尚答疑解惑

問:我學佛二十一年,聽經、念佛時,常常有幾個鬼阻攔,這些鬼能控制電視、電腦、電話。

我誦經時,眼前常被蒙上白紗,真是苦不堪言,所以常有求死之心。

在無助之中,請求恩師開示,告知化解的方法。

答:這是怨結。

要跟冤親債主化解,跟他談條件,他接受之後就離開了。

我們可以把修學的功德都迴向給他,這樣並不是你的功德都沒有了,自己還是有。

好比我們自己是一支點燃的蠟燭,光明遍照,迷惑顛倒的人也是一支蠟燭,但沒有點燃。

所以,我的光借他,把他也點燃,他亮了就得利益,也開智慧。

而我的光明無絲毫損失,這就是迴向的意思。

並不是我迴向給他,我的燈為他點燃後,我就滅掉了,沒有這個道理;而是愈迴向愈殊勝。

所以,若是功德不肯給人就是吝法,吝法的果報是愚痴。

財富、聰明智慧都可以幫助別人,健康長壽不是為了享受,而是替別人服務,這就是迴向。

所以,誦經、念佛、吃長素,這些功德都迴向給冤親債主,他接受了,你往後修行就一帆風順。

決定不能有求死之心,要知道自殺會墮地獄,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到來生還是不能解決,只有給自己增加痛苦,所以所有宗教都禁止自殺,要曉得此理。

恭錄自:

淨空老和尚答疑解惑|對治篇

21-247-000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1397
邪淫的危害
推薦0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數年的邪淫習慣導致福報損失殆盡,諸事不順皆因虧孝,諸事不順皆因邪淫】

01邪淫的危害

秦東魁老師說,諸事不順皆因虧孝,諸事不順皆因邪淫。基本上人生在世,不順的無外乎這兩點原因,人生想要的無非就是家庭幸福,事業順利,身體健康,多子多福。但是邪淫卻可以讓所有的美好消失,邪淫如同粉色鴉片一樣。世界上沒有比邪淫更難以戒除的, 也沒有比邪淫更能影響人的。邪淫是最損害功名利祿的。

人有三寶精氣神,可以說人的精氣就相當於汽車行駛在路上的燃料,通過邪淫損害自己的精氣,無異於汽車沒有燃料。人如同大煙館抽鴉片的一樣,精神萎靡,行動力喪失。而社會的競爭是殘酷的狩獵場,沒有生機勃勃的狀態,沒有奮發向上的狀態很難生存的好,很容易被淘汰。但邪淫之人,沈浸在片刻的歡愉裡,沈浸在自己美好的幻想里,而不自知。

福報日益損耗如同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不知不覺間如同溫水煮青蛙一樣,福報損失殆盡。人連呼吸都需要福報的,邪淫損害福報這麼厲害,那人生之路肯定是毫無美好可言,簡直是寸步難行,倒霉到極點。而且一個人一旦有了邪淫的念頭,看到美女就想佔有她,想方設法搶奪她,勾心鬥氣謀劃和情敵對抗。得不到就會起嗔恨心,甚至要傷害對方。一個念頭起,伴隨著千萬個念頭生。

古人常講萬惡淫為首就是這個道理,惡的念頭起來了,災禍就來了。牢獄之災,車禍,絕症,精神病。看似是很難遇到,但往往伴隨著深陷邪淫的人周遭。就是因為惡的念頭積累的太多了。邪淫的人愧對於祖先,祖上世世代代積累的好名譽,會毀於一旦。讓親朋好友恥笑,讓家人蒙羞,愧對父母的養育之恩。

而墮胎則是損害了家族的血脈傳承,讓祖先憤怒。甚至墮胎嬰靈來討債。導致家裡雞飛狗跳,災禍不斷,甚至子孫多叛逆,不聽話,而且常常沒出息。就是來自於當時邪淫的念頭。有人說,我不去好色了,我怎麼找女朋友啊?其實戒除邪淫是為了更好的找老婆,因為邪淫之人,常常感召不貞潔的伴侶。男生邪淫久了會感召不貞潔克夫的伴侶。女生邪淫久了會感召吃喝嫖賭的伴侶。要想找到好伴侶,首先要戒除邪淫。

02我是怎樣戒除的心態篇

1.要發勇猛精進之心。因為數年的邪淫習慣導致福報損失殆盡,如果沒有精進勇猛之心,很難抵抗強大的業力習氣。邪淫的坑是巨大的,必須要有足夠的功課量才能填滿。我自己的功課量每天六個小時以上是常有的事。不發狠心想要戒掉很難,當初沈浸在幾秒鐘快感的時候,不去考慮以後,現在要戒掉,感覺難了。都是自作自受,既然是自己做的,好與壞都要接受。付出努力吧!

2.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戒除邪淫並非是一帆風順,肯定是阻礙重重,邪淫的習慣有的人甚至積攢了幾十年,少的也有幾年。可以說已經在去往地獄的不歸路上,走的很遠了。要想回頭談何容易,必須以年為單位,去戒 色。直至在獨處,熬夜,意志力薄弱的時候,依然不起邪淫的念頭,沒有邪淫的行為。

才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戒掉。所以戒除邪淫的路途任重而道遠。不單單是幾天甚至幾十天不犯,就是戒 色了。邪淫最要戒的是黃腦和心癮。什麼時候性感的女生在你面前了,不起絲毫的念頭了,才可以說真真正正的戒掉了。

03方法篇

多積累福報,有了福報自然而然就戒掉邪淫了。

1.平時可以多去家附近的成人用品店貼一貼戒色貼。有的師兄為了戒色,早上四五點起床,貼了上千張,淫欲心才明顯減少。

2.百善孝為先,多去陪伴一下家人。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務,做做飯,給父母洗洗腳,連根養根。和祖宗的根連接起來了,會明顯發現自己的定力慢慢的就有了,可以很有效的幫助自己抵抗淫欲心的。

3.有宗教信仰的可以念念聖號,祈求佛菩萨加持,邪淫的人,肯定是每天邪淫念頭很多,用聖號的念頭,可以打消掉自己邪淫的念頭。久而久之,自然而然淫欲心就會減少。

04周圍環境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1 邪淫之人,討論的都是邪淫的話語,也必然感召邪淫的朋友圈。而人往往受環境影響很嚴重。人是環境的產物。到了戒除邪淫的後期,已經自己獨處不會破戒了。反而是被周圍朋友的鼓動煽動而破戒的。所以也要遠離周圍有邪淫習慣的難兄難弟,把這些低能量的朋友格式化掉。重新建立起新的圈子。

2.卸載誇克,刪掉好色的朋友。戒色的時候,盡量不要去接觸女生,更不要接觸穿著暴露的女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即使遇見了,也不要去看,不要去聽。避免觸發自己破戒的外緣。因為剛開始戒 色,自己定力不足,很容易破戒,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壓根不要去接觸,避免這個觸發的機制。

3.有時間多看看戒色的書籍,用善知識給自己洗洗腦,比如《壽康寶鑒》,《欲海回狂》等。多看看戒色的公眾號。浸泡在這個圈子裡,對自己戒色很有幫助,還是那句話,人是環境的產物。

4.自己既是能量的發射器,也是傳輸器。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多去勸一勸周圍朋友讓他們戒色,即使不敢去,也不要談論色情邪淫相關的東西,多傳輸點正能量的東西。語言也是有很大力量的。

最後,色慾猛如虎,戒色是最難的一件事了,戒了色,什麼福氣求不到?什麼事做不成?願大家共勉,一定把色慾這個問題徹底斷除,一次都不能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1346
他說了一句:佛來了,我要走了。
推薦0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他說了一句:佛來了,我要走了。然後在眾人念佛聲中往生淨土】

如本法師開示:

台南一位經商企業家,在中年時,透過朋友介紹,來佛寺歸依三寶。自歸依後他便依教奉行,日夜精進用功念佛,他六十八歲時,身體稍有病苦,雖病苦現前,他仍精進念佛不懈怠,每天一定要誦一部「金剛經」和「阿彌陀經」。平時誦念「六祖壇經」與「地藏經」,以及念二萬聲佛號。七十六歲時,他便將所有經營事業重任、遺言交代清楚給兒子。

同年年底,大約在早上九點他還在大廳談笑風生,跟妻子說:我一生打拼事業,可說是浪費了人生五分之一光陰,不過相對地,也做許多入世工作。晚年時,透過朋友介紹,有福報歸依佛門,成為正信三寶弟子。我一生轟轟烈烈,在台灣社會也開創出一番事業,但是世間一切法皆是幻化了不可得,哪怕順境多麼如意,也終歸無常;在奮鬥過程中,也曾遇過許多不如意令人痛心往事,商圈內鉤心鬥角,人人耍心機,步步為營,關關心驚膽跳,卻關關過,真是歷盡滄桑,嚐盡無數苦楚,但這些驚濤駭浪如今又何在呢?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無常經云:『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法,不被無常吞。

說到這裡,他依舊怡然自得在大廳走來走去,繞佛並默念「阿彌陀佛」聖號。一個即將命終之人,外表看來不像要往生樣子,但念了大約五分鐘佛號後,他突然說了一句:佛來了,我該走了!便坐在大廳椅子上,雙手合掌,面向西方,稱念著佛號。這時他夫人見狀便撥電話告訴我,說她先生情形不太對勁,還說佛來了,要來接引他。我說:這是好事!在我還沒趕到府上以前,家屬大小一定要在他身旁一同助念「阿彌陀佛」聖號,令其正念不失,使佛號能提起,聖號相續不斷。

大約二十分鐘後,我趕到現場,他睜開眼睛看著我說:師父!您來了!弟子臨終前,有三寶相送,福報不思議,感激無限,我要走了!然後,便一語不發,坐在大廳當中,我帶了八位出家眾,加上他家人十幾位,一直為他助念「阿彌陀佛」聖號。然後,再開示三十分鐘,念佛二十分鐘,他便安詳隨佛往生了。

這是自知時至,未往生前,佛就預先來告知他,他知道自己何時要走,前後為他開示及念佛五十分鐘,以此開示助緣他往生了。我發過願:只要我去開示助念,若該往生而還不往生,我用推的、用踹的、用踢的,也要讓他提起正念往生極樂,因為幫助一人往生西方淨土,就等同促成一人成就佛道,能往生淨土則道心永不退轉,佛門稱為「阿鞞跋致」。

所以欲往生者,心裡先想清楚,世間萬緣辦妥,作萬全準備,才不會有後顧之憂,不然我前往助念,我會使盡火力開示,讓臨終者歡喜心而往生,讓他知道死後比生前更殊勝美好!因此,世間法全辦妥,才不會導致往生而後悔,死而復活甚難,想清楚後才作決定,不然一旦往生,有為時已晚之憾!想活過來已無法可施矣!最後,在眾目睽睽當中,他自在往生西方淨土。

這位經商企業家,平時誦《金剛經》、《六祖壇經》、《地藏經》、《阿彌陀經》,在病危時,轉而專念「阿彌陀佛」,其餘諸經即暫停,全力專注很虔誠念佛緣故,要往生之前,仍談笑風生,根本不像一位即將往生者,突然間他說了一句:佛來了,我要走了。然後,在眾人念佛聲中,歡送他往生淨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0694
惟覺法師|禪對生命有多重要?
推薦0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惟覺法師禪對生命有多重要?

禪對於我們的生活、生存、生命極為重要。佛經上講,眾生有分段生死,每個人終其一生的壽命不過六十、七十歲,最多也才一百多歲,俗語也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即使壽命再長,田地房產再多,功名利祿再高,去世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如此看來,人生實在很悲哀、很渺小。

希望突破生命的關卡,就必須通過禪修明白真正的自己,即禪宗所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生命就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這也是淨土宗所說的「阿彌陀佛」,即無量光佛、無量壽佛。領悟佛的知見、契悟本心,當下一念心就與虛空同壽。虛空不壞,這念心也不壞,具足無量的壽命、光明與智慧,這是佛法追求的至高境界!

在淨土宗來講就是諸佛的法身淨土常寂光淨土;在教理上來講就是菩提、涅槃。能夠契悟到菩提、涅槃,我們的生存便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生命就是無窮盡的。希望達到此一境界,必須通過禪修的方法去契悟。

如果不瞭解這個道理,人的生命就是非常短暫、無常。昨天身體還健康,今天卻生病了,或者發生車禍等意外,無常一來,就要再去輪回受苦。契悟了本心本性,才能夠超越無常、了卻生死。

什麼是生死?煩惱就是生死。將心中的煩惱化除,當下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契悟這念沒有生滅的心,就是常寂光淨土,就是如來自性、清淨法身。明白這個道理,並且朝此方向精進修行,有所相應,這一生就能超越生老病死苦。否則,始終在生死苦海中輪回,受無量苦。

那麼如何超越生死?就是要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我們這念心起一個善念,就是光明的因,將來會有善報,就如同一場好夢;起了惡念,就是黑暗的因,將來即感惡報。所以,好的念頭是好夢,壞的念頭是惡夢。無論是好夢或惡夢,都是虛妄不實的,都像水泡一般有生有滅,都不是「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才是真正永久的生命,也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就是菩提、涅槃。所謂「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不滅就叫做「涅槃」。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只要不起煩惱;起了煩惱,就要照破。

經常如此用功修行,體悟不生不滅的這念心,就可以超越時間、空間,真正是無量光、無量壽。所謂「有生即有滅,無生即無滅」,法身是沒有始終的,契悟了這一念心,就是沒有生、沒有滅。

如果沒有通過禪修,對於佛法的道理就無法深入體悟。經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念心要時時刻刻都能做主,如如不動、了了分明,即使白天、晚上,順境、逆境,一年、十年,都要現前。如此用功,就是禪宗所說的「保養聖胎」。契悟此理,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契悟了以後,我們生命的價值一剎那就提升了。希望達到此一境界,需要經過長時間的修行、觀照,這就是禪。明白了以後,無論是生活也好、生存也好、生命也好,都要朝此方向努力,人生才會有意義,這才是最真實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0693
修淨土須要瞭解的十件事!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修淨土須要瞭解的十件事!

摘自《雪廬老人淨土選集》

李炳南大德開示: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別途”之分,淨土法門是屬於“別途”,也就是“二力法門”,與普通法門不一樣。

修一般法門是“信解行證”,但淨土法門重在“信願行”。為什麼沒有“解”呢?因為這個法門除了佛以外,沒有第二人可以瞭解,不要說凡夫不明白,即使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也還不明白。

學人今天要略述修淨須知,也就是修淨土法門必須要瞭解的十件事,分別是:

第一、二力相應

修行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淨土“二力法門”,一是“佛力”,一是“自力”。

自己要先具足“信願行”三資糧,發願往生西方,再乘佛的願力加被,這樣二力相應,修行就容易成就。除了淨土宗以外,其他宗沒有這樣說的。

第二、正助雙修

《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便是明白告訴我們要“正助雙修”。正工夫是“善根”,即自己念佛要念得清清楚楚。“福德”是助工夫,眾善奉行。二者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因緣具足,即能得生彼國(即“帶業往生”)。

第三、橫超出世

凡是修行,都是一步一步修,然而修淨土不必如此。其他法門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淨土法門則是當生成就。

這好比蟲在竹子里要外出,不用一節一節的鑽出來,從旁咬一個洞,便能橫著出來。

第四、接引九界

“十法界”包括“四聖六凡”,除佛以外,九法界眾生都應求往生極樂。只要至誠懇切求往生,臨終時,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這是別宗所沒有的。

第五、帶業往生

“業”是什麼?必須聽《華嚴經》的“十回向”才懂得。十法界當中,唯有佛是“業盡情空”,其餘九界眾生都是“帶業”。

所謂“帶業往生”,意即有障礙也可以帶著往生西方,今人講“消業往生”,是不明淨土實義。試問,業若全消,即是成佛,何必再求往生呢?從元朝以來,祖師們都講“帶業往生”,只有今日才有人改佛經講“消業”。

第六、蓮苞正定

吾人所造作的業都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賴耶識去,不是肉體去。阿賴耶識帶著業,到極樂世界先結蓮苞,蓮苞是吾人的母胎,又稱蓮胎。在蓮胎中,看各人造業大小,入定時間不同,入了定以後,就能生慧。

第七、華開悟證

入定後,開了智慧,蓮華才開,才證到果位。

華開見佛,便悟無生;華不開則不得見佛,亦不能得無生法忍。

第八、四土安養

各人程度不同,華開見佛便有遲速。《彌陀經》上說,極樂世界有緣覺、聲聞、菩薩等眾生,所以不是生到西方都是佛。

“四土安養”指的就是極樂世界有四土:一是凡聖同居土,二為方便有餘土,三為實報莊嚴土,四為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才是佛的淨土,為佛一人所居,而凡夫則依不同程度生到不同的淨土。

第九、皆得不退

一萬人修行,罕一得道,這都是因為容易退轉的緣故。然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皆得不退。“不退轉”有若干種,今天不能詳講,八地菩薩經二大阿僧祇劫修行才得“不退轉”,今天講的“不退轉”不是指八地菩薩,而是淨土宗的“不退轉”。“不退轉”意即修行只會往前進,不會往後退,這太便宜了,沒有不成功的。

第十、乘願再來

淨土宗是大乘法門,除了讓自己得好處,也要讓別人得好處。所以,往生極樂不是去享受,而是去認識佛法,然後要發願,證道後再回來度眾生,此即“乘願再來”。

——摘自《雪廬老人淨土選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3167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